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704章 宗室風氣
  裴行儉與王玄策,薛仁貴在波斯已經有兩年了,這兩年他們一直在抵禦大食人。

  王公公低聲道:“聽陛下與許敬宗說起,說是今年大食人鮮有動作,期間與波斯有過幾次摩擦,倒也衝突不大,這兩年裴行儉也一直都在厲兵秣馬,許敬宗說考慮穆罕默德去世不久,大食內部的局勢不穩,今年一整年都沒有大規模的戰事。”

  “朝中的軍報老奴沒有親眼看過,只是聽陛下與許敬宗說了這些,具體軍報上寫著什麽,若是許敬宗能夠交給縣侯,縣侯自然會知曉。”

  張陽又給他倒上茶水,“這些事情都不重要,您也要保重身體。”

  王公公的臉上堆著笑容,“縣侯說笑了,老奴到了這般年紀已經是風燭殘年,屆時死了……”

  話語頓了頓,他釋然一笑,“若能陪在帝陵,便是老奴的善終了。”

  談到死亡,他眼裡沒有畏懼,也沒有躲閃,而是非常地坦然。

  “對了,縣侯或許還不知道,陛下與許敬宗談論之時尉遲將軍也在。”

  張陽頷首道:“我一直以為尉遲將軍已經不參與對外戰事了。”

  喝了一口茶水,王公公將茶碗放下,低聲道:“尉遲將軍確實不再參與對外戰事了,不過陛下覺得裴行儉在波斯畢竟是獨木難支,故而想讓軍中也派人馳援波斯,尉遲將軍舉薦了一個將領,那將領叫梁建方。”

  “這梁建方當年也是秦王府將領,當年隨軍征討王世充,乃尉遲將軍麾下的驍將,陛下也十分欣賞他,如此派梁建方前往安西都護府與段志玄父子整頓兵馬,馳援波斯。”

  張陽神色凝重地喝下一口茶水。

  抬眼一看天色,王公公連忙站起身,“天色不早了,老奴就是來傳個話,可不敢耽誤,就先告辭了。”

  張陽起身送別。

  等這位王公公離開,張陽獨坐在華清池邊思考著,梁建方這個人物終究還是在大唐嶄露頭角了。

  至於波斯的戰報,既然王公公隻說了這些,多半也只有這些。

  事關波斯,許敬宗身為禮部尚書自然要向陛下稟報,但沒必要向驪山稟報。

  當然了,只要驪山一句話,許敬宗就可以將軍報送來。

  但現在以李世民的盤算也不能輕舉妄動,老許這個人精比誰都想得明白。

  李道宗被撤去了兵權,這位天可汗給了宗室當頭一棒,這一下將宗室徹底鎮住了。

  就連長孫無忌也老實了不少,他許敬宗能不縮著脖子嗎?
  有李世民在皇位上,這朝堂上不論是長孫無忌又或者是宗室,誰也不敢出來跳腳,因為腦袋伸出牆頭的人都已經死了。

  在塑造人格魅力上,李世民對朝臣親和,善待武將,接納文臣的意見。

  在集權上,李世民又一手大棒一手甜棗,先將兵權幾番輪轉,收攏兵權之後,再整頓宗室。

  誰也不知道李世民下一次大棒會不會打向長孫無忌,說不定現在這趙國公整日吃不好睡不好。

  在治理上,李世民不計前嫌用人,鼓勵人口提振與耕種生產,雖說現在大唐的錢糧用度情況還是一團亂麻,至少在房玄齡麾下一批中書省乾吏的運作下能夠維持。

  有了高士廉整合朝堂後,李世民接下來的就順利了許多。

  張陽回憶著梁建方這個人,腦海中對此人的印象不深。

  說不定此刻的禮部又在因為波斯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

  坐久了,便有些乏了,張陽起身來到自己的書房,繼續琢磨驪山的工業發展路線。

  李玥正在給兒子喂稀粥,這孩子適應米面已有一個月,看了眼思索的夫君便問:“看著這張圖已琢磨許久,還是不夠妥當嗎?”

  這張圖上有人力三輪車,還有兩輪的自行車,更有鐵路的鐵軌,還有鋼筋混凝土……

  一棵龐大的科技樹就在眼前,張陽揣手瞧著,總覺得現在驪山的發展有些問題。

  這個問題嘛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光是有提升,沒有足夠厚實的基礎也不行。

  張陽無奈回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精益求精的路上彌補不足,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關中又下起了凍雨,張陽還要忙著去山下看看情況,工業基礎需要夯實,農作物的多樣性發展也不能落下。

  聽著凍雨落在山林中的沙沙聲,張陽帶著鬥笠走到村子的菜地前,遠遠就瞧見了李孝恭正在菜地裡忙活著,他將一顆顆白菜放在了籃子中。

  按照之前的安排,上官儀已經在菜地的上方搭起了草棚,這些草棚擋住了凍雨,讓土壤盡量不被融化的積雪,或者是凍雨折騰得太濕。

  好一會兒,李孝恭收拾好了菜籃子,見張陽站在一旁,他撫須道:“道宗他安然無恙,現在已經回長安了。”

  張陽笑道:“河間郡王,有件事我考慮很久了。”

  李孝恭用溝渠的水洗了洗手,也不顧冰冷的溝渠水將手指凍得通紅,在草棚下坐著好奇道:“什麽事?”

  “這就是也不大,我就是看宗室在關中的田產也挺多的。”

  “怎麽?你敢打田產的主意?”

  先是疑問?李孝恭忽又大呼道:“田產不能動,當真不能動,老夫房梁上的繩子還在,要是動了田產,老夫身上這顆人頭都不夠,更別說你身上這百來斤,萬萬動不得。”

  張陽揣手走入草棚,站在一旁小聲道:“讓宗室帶頭種菜種樹不好嗎?”

  聞言,李孝恭撫須又驚疑道:“什麽?你不是要買田產嗎?”

  “我要這麽多田產做什麽?驪山這麽一大攤子我都照顧不過來。”

  “說來也是,你小子向來懂事,斷不會犯那些大錯的。”

  李孝恭不住點頭,安撫著剛剛受了驚嚇的心臟,“我們自己村子裡種菜還不夠嗎?”

  張陽緩緩搖頭,“太府寺的工作開展一直很困難,渭南縣的蔬菜種植進展倒是不錯,我打算在加深渭南縣,藍田縣,以及驪山三方合作的基礎上,建設一個書院,並且繼續擴大影響。”

  聞言,沉默了半晌,李孝恭欲言又止,隨後又是搖頭,“沒聽懂。”

  “沒關系。”張陽無奈一歎,“我就想讓宗室起到帶頭作用種更多的蔬菜,這樣一來讓關中更多的村縣也開始效仿,先前上官儀核對過關中的田冊,拋去封地其實宗室在關中的田產也不少。”

  “其中高陵,華陰,郿縣就有宗室田產五千余畝,其中還有水塘數頃,若是這些田畝可以起到帶頭作用,對我們的太府寺工作能有幫助。”

  李孝恭爽朗一笑,“無妨,老夫給個口信,宗室那幫兄弟姐妹就能響應。”

  見人說了話就要走,張陽氣惱他的做事大咧咧的作態,又跟上腳步講道:“河間郡王,這件事沒這麽簡單,還要經過我們太府寺的安排。”
    “你們太府寺就剩兩個人了,還如何安排?”

  聽著凍雨落在鬥笠上的聲響,張陽低聲道:“不如這樣,先請宗室眾人來驪山吃一頓酒,而後讓上官儀與他們好好盤算了一番如何?”

  終於,提著菜籃子的李孝恭停下了腳步,他皺眉神色凝重,“你當真要如此做?”

  “嗯,再者說了我們驪山一直秉持著合作發展的初心,來建設關中的,免得有人說我們驪山匪類。”

  “驪山匪類?誰敢說驪山的不是?”

  “附近鄉縣的人已經有了不少這種話語,壞名聲一直不少。”

  李孝恭思量片刻,又邁開腳步走到了家門口,“老夫可以請宗室中人來驪山,你且準備好酒肉飯食。”

  “多謝。”

  張陽微笑地看他走入山門,而後繼續去記錄作物的成長情況。

  如今溫室的作用主要是培育菜苗,如此才能在春季有足夠的菜苗種植。

  在考慮到育苗床不夠的情況下,還要將溫室好好改造一番。

  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張陽提著筆在自己的小冊子上寫著。

  驪山幾座工廠已經停工,這天寒地凍,手腳被凍得不好活動,只有織布廠還有些許村子裡的婦人在忙碌著,織製一些書袋子,之後分發給村子裡的村民。

  張陽路過村子裡的書舍時候,武士彠還在講課,聽課的不僅僅有孩子,還有許多大人。

  村子裡的大人也要識字讀文章的,驪山的基礎就是技術,想要提升技術水準,識字是必要的。

  要是那些天殺的聖人可以推動中原的教書事業,現在也不用從最基礎的識字,寫文章句子開始學。

  好在這幾年驪山的成果顯著,村子裡能夠識字寫文章的人越來越多。

  眼看凍雨越來越大,張陽還看到了李泰在鐵匠坊裡忙碌著。

  每當風吹過的時候,凍雨打在臉上生疼。

  回到山上,李玥連忙上前,幫著夫君摘下鬥笠,脫下濕漉漉的外衣。

  張陽吸了吸鼻子,坐在爐子邊取暖,小慧和小武,還有李麗質這三個丫頭因為在這個天氣也要練騎射,此刻被凍得鼻子耳朵通紅,也收緊衣衫,雙腿並攏坐在爐子邊取暖。

  小慧看著手中的帳冊,低聲道:“要是來年的東南氣候好,我們一畝地可以產茶葉兩百斤茶葉。”

  話語頓了頓,小慧又道:“這是算上春後的。”

  茶葉的事情都是小慧和李玥在安排,張陽連帳目都沒看過,完全放手交給小慧去辦。

  至於徐慧的母家與江南望族的矛盾,是李玥當下的頭等麻煩。

  按說小慧說的是好消息,但李玥的神色依舊不算高興。

  也不知道媳婦和小慧的極限在哪裡,張陽悠然自得地從邊上拿起一張餅,放在爐子邊烤著。

  再拿起水壺給自己泡上一杯茶,小慧和李玥低聲細語在帳房說著話,張陽全當聽不見,任由她們在生意場上施展拳腳,江南望族的難題從秋天開始至今沒有化解。

  喝下一口茶水,看媳婦與小慧犯難的樣子,張陽端著茶杯,生活輕松寫意。

  李孝恭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他讓人送話出去,第二天宗室中人就來到了驪山。

  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姐妹。

  要是李玥在場免不了要多叫幾聲叔伯姑姑,年紀大的像李孝恭人到中原四十歲左右,年紀輕的也與李泰的年紀差不多大。

  李道宗和李道彥也來了。

  這些人在李孝恭的宅院內吃吃喝喝,有李淵在場氣氛就更好了。

  上官儀安排了酒肉飯食,張陽也不好走入門中,宗室內的事情還是讓李孝恭自己去安排便好,以免宮裡會傳出閑話。

  如此,張陽只能站在牆外,揣手站著,聽著院內的雜亂的話語聲。

  甚至還能聽到舞刀弄劍的聲響,張陽心裡孤疑,這幫人來驪山吃喝到底是來談正事的,還是此刻在群魔亂舞呢?

  不多時,李泰從宅院內出來,等他解手後,張陽招手喚他過來,“胖子!”

  李泰扭頭先是看了看四下,收起自己的褲腰帶系好後,走上前,“姐夫?怎麽了?”

  張陽皺眉道:“洗手了嗎?”

  知道姐夫近乎魔怔一般的潔癖,他用院前的水桶洗了洗手,又小步走上來,“姐夫,為何不在院內一起吃酒?”

  張陽後背靠著不是太高的院牆,“他們吃喝有多久了?”

  李泰咧嘴笑道:“叔伯姑姑們吃得盡興,已有一個時辰了。”

  要說大唐女子各個彪悍,李唐宗室的女子更是如此,李玥的這幾個姑姑沒一個是簡單的,尤其是有了李秀寧這位起帶頭作用的公主,李唐一家的姑姑們,一個比一個厲害。

  她們在家裡能夠相夫教子,出了家門就可以上馬提著刀去殺敵,李世民的兄弟姐妹都帶著一股彪悍氣。

  蠻橫大唐,蠻橫的天可汗,關中風氣處處彌漫著野蠻,男子不能太文弱,不然會被女人打。

  聽李泰這麽一說,張陽疑惑道:“都吃了一個時辰了?”

  李泰看了看天色,“有的。”

  張陽站得有些累了,便找了一塊乾淨石頭坐下來,“這一個時辰可有宗室帶頭種蔬菜的事?”

  李泰神色也凝重了幾分,“隻字未提。”

  “隻字未提?”

  “對呀,叔伯姑姑們很盡興,怎麽能說掃心的事。”李泰咧嘴一笑,牙齒上還有些菜葉子,“姐夫不妨也去喝一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