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515章 太極殿爭論
  且說,河東,范陽,清河幾地的士族派了十幾個老先生來遊說朝中科舉之事。

  安撫士族這種事,本來是長孫無忌在安排,一次兩次科舉也沒什麽,可三五次還要繼續,還派人來安撫就不管用了。

  士族會覺得天可汗欺負人。

  這才有了今朝這麽多老先生來朝中。

  面對岑文本的叮囑,張陽笑道,“理解理解。”

  岑文本又道:“還是要切記!萬萬不可……”

  “理解的,在下理解的。”

  聽著他的嘮叨聲,張陽有氣無力地回應著,大冬天又大雪天,真不願意出門。

  “當初張侍郎與諸國使者談判,一張利嘴讓對方啞口無言,此刻趙國公便想到了張侍郎。”

  “嗯,趙國公也害我不淺。”

  “趙國公也說過,要論朝中能言善辯者眾多,但要論談判與談價放眼朝堂也只有張侍郎了。”

  張陽站在朱雀門前忽然道:“我想起來出門忘記收衣服了。”

  正欲告辭,發現對方抓著自己的手腕。

  “文本兄,我家中有事,先回去一趟。”

  岑文本還是抓著手,“不要為難下官了!這些老先生見不到張侍郎是不會走的,說不定還會因此尋短見。”

  “文本兄,你害了我呀。”

  張陽仰天一臉的悲愴。

  岑文本半推半拽總算是把人帶進了朱雀門,“張侍郎一定要切記呀,萬萬不可說出朝中開辦科舉的真實目的,那些老先生都一把年紀了。”

  張陽揣著手硬著頭皮往前走著,“你的意思是他們隨時會尋短見。”

  岑文本點頭,“要說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說不定真會這麽做。”

  “我知道了,咱們大唐開科舉就是陛下辦著玩,玩著開心?”

  “如此說來倒也可以。”

  思量片刻,張陽還是轉身要離開,“我還是回家吧。”

  剛一轉身,王公公就攔在身後。

  張陽警告道:“文本兄要害我,老王!你也要攔我?”

  王公公老臉帶著笑容,“陛下說了,若是張侍郎能讓他們離開,往後錢餉之事再也不會為難。”

  和皇帝講信譽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情,但凡沒有寫在旨意上的事情,都不能信。

  岑文本又道:“張侍郎,時辰不早了。”

  凜冽的寒風吹過,凍得直讓人縮脖子,這種天氣在家裡抱抱女兒多好。

  大雪天,朝中也休朝了,此刻的皇城內沒了平時的忙碌與熱鬧,來往官吏三三兩兩。

  “文本兄,我們先說好,我就跟著你在一旁站著。”

  岑文本笑道:,“那些老先生就是想要見一見張侍郎,不會為難你的。”

  張陽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走入承天門,一路向著太極殿而去。

  來到殿前,順著石階往上走,就能聽到殿內的議論聲嘈雜,殿內坐著不少須發皆白的老人家。

  掃視一眼,李世民確實不在殿內,只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幾個中書省官吏在主持這裡的商議。

  這兩年對太極殿已經很熟悉了,現在殿內坐著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家,給人一種很異樣的感覺。

  張陽跟著岑文本走入殿內,當即感受到數道銳利的目光看向自己。

  都是老人家,眼神倒是銳利得緊。

  要是眼神可以殺死人,自己現在已經死了很多次了吧,也已經被挫骨揚灰了。

  長孫無忌的話語停下,張陽帶著笑容跟著岑文本走到一旁。

  殿內安靜了片刻,有人喝著酒水沒有說話,也有人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朝中也是希望諸位可以支持此次科舉,官學的開辦還要諸位開口與地方官府聯手。”

  長孫無忌語氣還算溫和。

  在座的有個老人家撫須道:“陛下本是關隴一門閥子弟,本以為他也是個有教養之人,可到頭來呢?弑兄囚父,篡位而來,還被尊稱為天可汗,莫不是真自居天子了?”

  當年士族支持的人是李建成,李世民半道殺出來奪了位子。

  這些士族與偽太子李建成約定好的利益,在一夜之間沒了指望,老人家還真是記仇啊。

  天可汗這個位置也不好坐,以前的事情總是會被人拿出來舉一反三。

  長孫無忌也是面露難色。

  又有老人家講道:“聽說陛下登基後,被太上皇指罵,被天下士族罵,貞觀二年到三年連年的旱情,不受世人認可又被上蒼責罰。”

  長孫無忌等人又是一陣語窒。

  “當今天可汗是如此,若無中正評定,朝中以策論與明經來任用官吏,如何確定官吏的品行的好壞,我等以為在科舉施行之前,應當有各地鄉紳來評比,再有州府名仕書信作保才行。”

  “那些販夫織履,黔首農戶的子弟應當與士族子弟分開科舉,分開錄用,而不是像朝中這般只看策論文章,不知道老朽所言可對。”

  在場的老人家又是一陣議論。

  “我等也是如此認為,當開辟兩條科舉之路,士族子弟由各地舉薦後參與科舉,黔首農戶子弟則需另外錄用,如此一來才能選出合適的人選來錄用官吏。”

  將科舉分成兩條路,分成兩個規矩,黔首子弟不能與士族子弟一起競爭。

  是可忍孰不可忍,張陽看著講話的人,“敢問老人家如何稱呼。”

  “老夫沈趨,出身吳興沈氏,乃以前的東陽郡守,四聲八病之說便是家父沈約而創,乃當年文壇之首。”

  對方介紹完自己,又問道:“敢為問當面何人。”

  張陽笑道:“在下姓張,是個侍郎。”

  朝中的張姓侍郎只有一人,這就是張陽。

  當即有老人家拍案而起,“好!你就是寫出狂人日記的狂徒張陽!”

  對他們的議論充耳不聞,張陽還是看向眼前的老人家,“沈老先生剛剛的大論,在下如雷貫耳。”

  沈趨撫花白的胡須點頭,“哎呀,你這個年輕人也算是有才學,怎能寫狂人日記這種文章。”

  張陽稍稍一禮,“那是當年老師所教,便想著寫出來了,沒想到給諸位帶來了這麽多麻煩。”

  趙國公面對一眾老先生都應付得很吃力,更不要說張陽,岑文本心裡莫名有些擔憂,心中不斷念著希望張侍郎不要說錯話。

  沈趨歎道:“看來是拜錯了師門,可惜!可歎……”

  話語聲拉得老長,一臉的惋惜。

  “在下從未覺得自己拜錯了師門,老師乃是在下心中最敬重的人!”

  沈老先生閉上眼,沉聲道:“若是你若我等評比,像你這樣的人斷不能出現在朝堂上。”

  說我可以,怎麽說我都行,但不能說我的老師。

  遙想當初小時候老師冒雨騎著自行車來給大家上課,風裡來雨裡去,小時候大家都很窮,老師連一件雨衣都舍不得買,還給大家湊錢買文具。

  每年家訪都會給班上的同學送一支鉛筆。

  那時候一支鉛筆可以用很久,一直用到短短一截。

  張陽注視著對方,“老先生以為士族子弟的品行就好嗎?”

  沈趨頷首道:“那是自然,光看教養尋常走卒販夫與黔首農戶教出來的孩子是什麽模樣?他們知道禮數嗎?他們會行禮嗎?”

  “在下以為對老人家的尊敬確實該有,但不能以諂媚與奉迎作為恭敬,若倚老賣老來以此控制學生,這種行為就是該有的嗎?”

  “你說誰諂媚奉迎了!”

  “沈老先生以為呢?”

  張陽的語調都高了幾分,殿內的氣氛一時間充斥著怨氣與憤慨,老先生們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年輕人身上。

  “我如此與諸位說吧,朝中的科舉不會只有一次兩次,而是每年都會有,朝堂正是用人之際,科舉不會停下,往後十年數十年都要繼續,而且還會招收更多的人。”

  “官學的開辦也不會停止,就算是地方士族不支持,朝堂也會繼續開辦,大不了我們自己出錢出人。”張陽來回踱步繼續道:“爾等拜於世家門下,也都是飽讀聖賢書之輩,卻不想著為社稷,為家國天下拿出該有的擔當。”

  “而是在這裡成為世家的喉舌,為那些門閥大族謀取利益!你們將社稷當作壯大的土壤,世家每壯大一步,君權便弱一分。”

  張陽朗聲道:“郡中正掌握著對讀書人的評定,他們尚為地方士族所專控,而州都只不過總其議罷了,所謂舉薦中正,不過是你們的一言堂,你們又有何臉面來這裡議論科舉製?”

  話語在大殿內回蕩,一眾老先生聞言氣得發抖。

  岑文本徹底垂下了頭,來時三番五次囑咐,不能說的他都說了,唉……不好收場了。

  李世民站在太極殿的帷帳後方,正聽著這些話語,神色上帶著笑容,朕想說的全讓他說了!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

  心中暗暗讚歎這小子有種,但莫名地有些不痛快。

  一邊是士族一邊是天下數以百萬計的讀書人。

  李世民心頭再次浮現出他當初說過的話語,群眾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丞相的兒子還是丞相,販夫的兒子還是販夫!”張陽朗聲道:“在下且問,做官講究血統嗎?這難道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豎子放肆!”有老先生拍案而去。

  有人氣得渾身發抖。

  還有人幾近昏厥。

  張陽擺了擺衣袖,“在沈老先生眼中,是否以為一個人評定的標準最重要的便是禮教!而不是唯才是舉,在我看來你們才是最迂腐的人,你們一身才學,卻成了世家的喉舌,在下真為你們的祖輩感到心寒。”

  “我等不是世家喉舌!”沈老先生顫抖著雙手握拳怒視。

  “老先生若不是世家喉舌,當為天下人考慮,首先開創科舉有利於社稷,並且科舉必須是公平的,不論是身世顯赫的門閥子弟,還是黔首農夫的寒門子弟,他們都要在同一個考場,同一個考卷之上作答,這一點是朝堂永遠不會變。”

  沈老先生看向趙國公,怒聲道:“長孫無忌,你當初可不是這麽說的。”

  “對!長孫無忌,將此子的官服扒了!這種人怎能立足朝堂,天可汗瞎了眼了嗎?”

  “長孫無忌!你莫非出爾反爾?”

  ……

  眾人將怒火轉移,長孫無忌站在原地沉默著沒有答話。

  至於房玄齡此刻也沒有回復他們。

  老先生們的怒話還在繼續。

  “難道李世民想要天下再次大亂嗎!”

  “爾等這是自取滅亡!”

  “豎子不足以謀,爾等晚輩有何顏面讀聖賢書,讀前賢典籍!”

  “欺世盜名之輩!”

  ……

  一聲聲責罵,充斥在太極殿。

  長孫無忌抬首行禮,“諸位老先生,張陽說得沒錯,科舉是朝堂長久之計,科舉不能分為兩路,至於以後的科舉,就不關地方中正與鄉紳士的事了。”

  “你……”沈老先生指著他下巴打著顫,恍惚道:“長孫無忌,老夫屢次相信你,我等還來為朝中指點科舉之策,你竟然是這般鼠首兩端。”

  已經有人氣的當場栽倒。

  “去太醫署請人,讓大夫來看看。”長孫無忌語氣平淡。

  “喏!”殿前的侍衛匆匆離開。

  長孫無忌走上前,面對數十位老先生的指責,淡淡道:“諸位在此商議已有兩個時辰了,還請諸位移步含風殿用膳食,都已經安排好了,至於接下來的事宜,下午再進行商議。”

  看這些老先生還不肯移步,房玄齡看向殿外,“來人,將這些老先生請出去。”

  殿前侍衛走了進來,這些老先生這才站起身,口中還在說著罵人言語,一個個揮袖離開。

  等人都走了,岑文本快步走上前,“趙國公,來時下官幾次勸說張侍郎要注意言行,這……”

  長孫無忌歎道:“無妨了,張陽所言本就是朝中的舉措,他沒有講錯。”

  岑文本還是有些愧疚,連連行禮。

  張陽拱手道:“讓趙國公見笑了。”

  “老夫就不該讓你來商議。”

  “文本兄說只要我擺平這些老先生,錢餉之事就不會為難下官。”

  “你擺平他們了嗎?”長孫無忌也冷哼一聲,便離開了。

  “張侍郎,隨我等一邊用飯,一邊商議接下來的安排。”房玄齡笑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