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648章 李麗質婚事
  張陽憧憬道:“南瓜很好吃,等我種出來。”

  “嗯,南瓜要怎麽吃?”

  “南瓜的做法很多,我需要好好想想,而且目前我還不清楚這個南瓜是什麽品種。”

  “品種?”

  聞言,張陽在自己的苗床邊坐下來,“目前我不清楚手中的南瓜是什麽樣的品種,總要種出來才知道。”

  李玥頷首道:“兒子出生了就能吃南瓜了。”

  聞言,張陽笑著,“是女兒還是兒子都好,嗯!都很好。”

  瞧著南瓜的幼苗,李玥溫婉一笑。

  她對新鮮的美食總有很多的期盼,這一點從小到大都沒有變過。

  李玥回到家中與嬸嬸說了南瓜的事。

  楊嬸整理著家裡的玩具,她要將孩子們玩耍過的玩具都收拾起來,“縣侯這是希望我們大唐的糧食越來越多,讓家家戶戶以後都有南瓜吃。”

  王嬸也在一旁笑道:“也見過許多的年輕人,到了縣侯這個年紀也該是最放肆,最快活的年紀,有人在這個年紀還在為了以後的仕途尋找門路。”

  “是呀。”楊嬸笑著眼角都是魚尾紋。

  她眼神中帶著許多滄桑,“縣侯都還只是這個年紀,就已經在為天下人著想了。”

  李玥扶著自己的腰,她皺眉看著自己的孕肚,“這孩子什麽時候可以出來。”

  楊嬸又道:“孫神醫說了孩子要足月生出來才壯實,這等事急不得。”

  王嬸的神情則嚴肅許多,“公主殿下,此事斷不可著急,孩子出生寧晚,不可早。”

  兩位嬸嬸的話語,李玥還是願意聽的,只是她現在已經站不了多久了,負擔越來越大,光是這麽坐著都要扶著腰。

  將身體靠在躺椅上,又把雙腳放在不遠處的椅子上,李玥這才覺得舒服,長出一口氣。

  懷著孩子,生活多有不便,李玥一手撐著側臉,姣好的皮膚白裡透著紅,目光盯著正坐在家門口,學著寫字的女兒,小慧耐心地教著她。

  張陽看了苗床中的進展便回到了屋中,先抱起媳婦的雙腳,自己坐在原本擱在腳下的凳子上,將她的雙腳放在自己的膝蓋上,張陽雙手抓著她的腳踝,皺眉道:“上一次女兒出生的時候,你皇爺爺將武德印璽送到了我們家,今年又會送什麽。”

  按照日子推算,這孩子出生多半是在六月和七月份。

  最遲不會到八月份,李玥低聲道:“皇爺爺如今久居驪山,已經很久沒有去長安了,現在皇爺爺家裡境況也就這般,哪裡還有什麽值錢的東西相送,孩子出生應該高興才是,夫君怎麽總是想這些。”

  南瓜確實種出來了,不過也只是幼苗,後續種植又是一個大難題。

  且不說能否結出南瓜,如今只是出芽了,想要種出來都成問題。

  土壤的肥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南瓜喜溫暖。

  李玥好奇道:“夫君,那個南瓜以後家家戶戶都要種嗎?畝產如何?”

  一邊給她捏著腳,孕肚越大之後,她的後腳跟總是紅彤彤的,張陽思量著回道:“嗯,畝產很高,特別高。”

  她又來了興致,“以後我們讓家家戶戶都種上南瓜,糧食豈不是更多的。”

  張陽笑道:“種植糧食,管飯碗不能一概而論,就算是南瓜的畝產很高,我們也不能放棄種麥子和稻谷,如果人人都去種南瓜,而不去種其他作物,一旦出事了,那就是大事。”

  “所以我們要保持作物的多樣性,這樣一來才能讓我們的糧食形勢更加地健康,這就像是我們驪山,不能只是發展技術,以我們現在驪山的形勢就算是不種地也可以過得很富裕,但即便是這樣,我們還是要種田的。”

  “種菜也是一樣,就算是南瓜的產量再高,再富裕,我們也要種其他的蔬菜與瓜果,保持多樣性,才能讓農業更快昌盛,我們中原人都是從種田來的,若放棄了種田一心追求工業,那才是災難。”

  看媳婦還有些不解,張陽又道:“所以呀,你父皇才會控制商人,減少商人的數量,洛陽案不過是個由頭,真正的目的是限制商人,行商的人不種田,不生產,這樣的人越多,對現在的社稷而言是不利的。”

  “光吃一樣糧食也會吃膩的,夫君說的不錯,當該保持多樣性,主食才是重中之重,麥子和稻谷就是我們的主食,不論我們生活變得有多好,都不能放棄種地。”

  驪山從一個窮困潦倒的山村,走到現在也很不容易。

  已經成了周邊村縣的榜樣,既然是榜樣就要做好榜樣該有的樣子,不能放棄種田,驪山若沒有自己的糧食儲備,會出大事的。

  一開始張陽確實是這麽考慮的,如今已經成了太府寺卿,張陽又覺得驪山要做好作物多樣性的帶頭作用。

  讓其他村縣也一起來種植其他的作物。

  上官儀的想法就很好,他想要在關中種西域的瓜果,如此便可能提倡到關中各地。

  家裡還有些醬牛肉,這是楊嬸自己做的。

  張陽切了一片嘗了嘗,嬸嬸做的醬牛肉比較鹹,下飯倒是很不錯。

  每每嬸嬸喊吃飯了,孩子們就會第一時間飛奔而來。

  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弟弟妹妹吃得多,光是看著她們吃,張陽感覺自己的胃口也好了。

  飯後,在家中鋪開一張地圖,這是驪山往後幾年的規劃圖,各個工廠依舊要擴大,唯獨沒有在規劃中的就是驪山。

  整座行宮都是自己的家的,覆蓋整個驪山。

  夫妻倆在這座山上做文章。

  家裡很安靜,孩子們都坐在華清池邊做題,最近教孩子們上課,因為懷著孩子,現在的李玥越發力不從心了。

  她現在心心念念就是這個孩子早點出生。

  張陽指著驪山的一塊地,這裡是自家主屋的邊上,“我們在這裡修建一個鍾樓如何?”

  李玥指著驪山的四周,“夫君不是先前想要在驪山的四周都建設一個鍾樓嗎?再者說了要是這個鍾樓就在家旁,往後白日裡想要多睡片刻,豈不是會被吵得很惱火。”

  說話間,她也有些困了。

  困意是會傳染人的,張陽打了一個哈欠,眨了眨眼。

  李玥又道:“以前犯困的時候,眼眶都濕濕的,現在沒這樣的感受了。”

  瞧了瞧她的眼睛,還是一如既往地好看,賞心悅目的同時,張陽又道:“說不定是乾眼症,平時用眼過度才會導致的,最近少看書吧。”

  “嗯。”李玥點頭。

  困意已經支撐不住眼皮,夫妻倆打算各自躺在躺椅上睡去。

  盼望著孩子出生,盼望著女兒長大,人生到了這個階段,張陽覺得自己盼望的事情越來越多了。

  盼望著大唐的富強,盼望大唐的強大,大唐的孩子更加強壯,大唐的老人可以老有所依。

  這世道太難了,太窮苦了。

  如此多的盼望,會顯得人很貪心。

  張陽覺得寧可貪心一些,若是自己不貪心,枉在大唐活一遭。

  夢見女兒在太極殿上舞劍,張陽從夢中醒來,乍一看女兒果然在偷拿她母親的橫刀。

  看了眼媳婦還睡著,張陽起身走入屋中,奪過她手裡的橫刀,“你不許玩這個。”

  小清清執拗道:“我也和小武姨姨她們一樣。”

  張陽將橫刀放在她夠不到的高處,抱起女兒皺眉道:“你還沒到可以拿這種利器的年紀。”

  小清清懷抱著他爹爹的脖子,“就想看看。”

  “要是被你娘知道,指不定要如何責罰你。”

  聞言,她心虛地看了看還在睡著的母親,低聲道:“爹爹不要告訴娘。”

  “嗯,只要你聽話,我就不說。”

  “好。”

  父女倆臉上都有了笑容。

  嬸嬸看在眼裡沒有多說什麽,這位小郡主如今才兩周歲,就比尋常孩子聰明了,到了這個年紀她能說的話越來越多。

  孩子生來就聰明這種話,嬸嬸是不信的。

  這都是要看如何教導,還有孩子出生時的身體決定的。

  小清清出生的時候就很強壯,公主調養身體一直過了二十歲才生了孩子。

  女子到了二十歲之後才是最好生養的年紀,不論是對於要成為母親的女子,還是剛出生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縣侯治好了公主的先天氣血缺失之症,還能讓生出來的孩子強壯,就算現在驪山的這些規矩被周圍的村縣指指點點。

  兩位嬸嬸以為這種指指點點,在健康面前不值一提,她們是看著李玥從小喝藥長大的。

  沒什麽比健康更重要,這些指指點點,只是他們愚昧。

  等他們明白之後,周邊的村縣也會效仿的。

  李玥睡到傍晚才醒,她感受到孩子在腹中動了動,扶著腰起身舒服得眼睛眯成一條縫,“什麽時辰了。”

  李麗質穿著一身淡紅色的衣衫,一頭長發也用紅色的緞帶綁著。

  山風吹過的時候,衣衫與寬敞的袖子隨風而動,那紅色的緞帶也在風中舞動。

  這位長樂公主沒有在貞觀九年嫁出去,如今的她有著與尋常女子不同的氣場。

  尤其是練了劍法與刀法之後,她的眼神又多了幾分凌厲,身上多了一種讓人不敢忤逆的傲氣。

  比之以前的小丫頭,她現在已經有了與皇姐一樣的身高,她將手裡的木劍放在一旁扶著皇姐,“快用飯食了。”

  李玥低聲道:“小武與小慧還在練著嗎?”

  “嗯。”李麗質稍稍點頭,“說是她們練得不好,王嬸便將她們倆人留下了。”

  李玥稍稍點頭,“宮裡來消息了,說是讓你們回一趟宮裡。”

  李麗質聞言疑惑道:“宮裡?”

  現在李麗質的話語聲越發變短、變薄,這是女子成長時聲帶發生的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咿咿呀呀地跟在皇姐與姐夫身後。

  行了笄禮之後,她好像一夕之間長大了。

  李麗質點頭道:“皇姐,我去看看父皇與母后,弟弟妹妹就不用去了。”

  李玥低下眉眼,沉聲道:“你父皇說過,宗室裡有不少人在議論你的婚事,此去定是因為婚事,讓王嬸陪著你,當天去,當天回來。”

  聽著皇姐的囑咐,李麗質重重點頭,“嗯。”

  不多時小武與小慧也回來了。

  晚飯時是家裡最熱鬧的時候,早飯顯得清淡,午飯少油,在驪山晚飯一直都是最豐盛的。

  飯後,李麗質與東陽囑咐了幾句,明日一早她要去一趟宮裡,弟弟妹妹也要看好。

  不過在驪山有嬸嬸看著,還有小武與小慧。

  翌日,李麗質依舊穿著一身紅衣裳與王嬸一起下了山。

  打了一聲呼哨,三河馬便聞聲而來,李麗質翻身上馬,騎得次數不多,她顯得有些生疏。

  王嬸叮囑道:“這馬兒認識你,切不要急躁,雙腿要放松。”

  “嗯。”李麗質接過王嬸遞來的橫刀,點頭。

  橫刀是她自己要求的,此去皇宮面對的是自己的婚事,宗室的議論總不能一直不搭理,提著刀便是自己的態度。

  到了村口,王嬸也翻身上馬。

  從開始的生疏,李麗質騎在馬背上逐漸放松身體,很快就適應了三河馬。

  嬸嬸穿著樸素,眼神中卻有女子鮮有的殺伐氣。

  一個穿著紅色衣裳的騎馬女子很快引起了官道上的行人的注意。

  三河馬跑得很快,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那匹馬兒的不凡,而且那馬鞍處掛著一把橫刀,便可知策馬之人的身份也不簡單。

  馬兒到了長安城春明門前停下,早就有宮人等在了這裡。

  她們見到一身颯氣的李麗質有些詫異,差點沒有認出長樂公主,倒是眉宇間與頷首時的神情與當今陛下很像。

  李麗質一手拿著橫刀,對眼前幾個宮人道:“入宮。”

  這些宮人一時間被長樂公主當下的氣場與氣質鎮住了,才惶惶回神,連忙行禮道:“敢問這位是……”

  李玥回頭看了眼王嬸,“這是王嬸,與我一起入宮。”

  宮人遞上裝束,“還請公主殿下換上……”

  “不必了。”

  她們話還沒說完,李麗質便邁著步子朝著朱雀門走去。

  “公主殿下!”一群宮人圍著連忙護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