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884章 認知的鴻溝
  驪山有很多的鑄造秘方,自從將造紙術交給朝中之後,驪山的產業經過了精簡後,專心在鑄造上。

  驪山還是有工廠的,只是不會再擴建了。

  原本在驪山的諸多製造器械都被運送到了長安城,岑文本與魏征親自來查看。

  驪山送來的器械很巨大,都是用鐵料鑄造的。

  牛闖向工部的人解釋著鑄造相關,看這些工部的工匠議論原理,他一邊叫罵,氣得直跺腳。

  還有這篇電磁學,它無法直觀地表現在生產生活上,坊間議論過後也就消停了。

  半晌,蒸汽機開始響動,磁石做成的鐵桶開始轉動,李泰盯緊看著線圈的變化。

  關中正是夏收的時節。

  正是八月夏收的時節,工廠裡沒太多的人,村民都去收糧食了。

  李世民看著奏章問道,“那片河灘有什麽用處?”

  驪山的科學第二篇傳入了長安城,坊間有人紛紛傳閱著,人們沒有想到這一篇是魏王李泰所寫。

  就只是為了買下一片露出的河灘?

  這一次是驪山縣侯親自接見他們,李泰站在驪山村外的府衙門口,他說什麽都不要和這三個縣丞講話。

  這是張陽這個人……

  幾個村民在給蒸汽機的一個個關節擰緊螺絲。

  這不是一筆小數目,甚至伸手拿起一塊銀餅在手中稱量,確認是真貨。

  關於天可汗與驪山縣侯的事跡,不僅僅關中人為之津津樂道,關外人也感興趣。

涓€涓.涓€涓€鍥.涓€鍥涗竴.涓€浜屼簩

  跟著姐夫做生意這麽久,他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銀錢,每年驪山的分潤一車車送到自己的宅院。

  今天一份奏章送入朝中,奏章是潼關送來的,驪山要買下潼關一處河灘。

  “所以只要寫出來就可以,至於外面那些紛紛擾擾,與驪山無關。”

  “魏王殿下想吃豬肉?”

  說罷,他走到蒸汽機的後方,打開氣閥放氣,蒸汽機內部的氣壓從氣口宣泄而出。

  朝中忙碌,大唐朝堂的這個機器正在運轉著,各部各司其職。

  家裡平時生活也用不上什麽銀錢,村子裡的銀錢流動用的也都是銅錢。

  姐夫拿著驪山經營的大頭,天知道,他現在多麽有錢。

  它也終於停下了轉動。

  魏征點頭道:“至少張陽一直在做,他覺得該做的事。”

  “真沒想到姐夫和皇姐會將這麽重要的一篇交給我。”

  她低聲道:“反正庫房中的銀餅多得快放不下了,拿點出去也無妨。”

  等蒸汽機開始運作,裝著磁石和銅線的鐵桶也轉動起來。

  三位縣丞一同而來,張陽笑道:“冒昧請三位前來,實在是打擾了。”

  有不少黃點,那是銅製的螺絲固定的關節。

  將煤石放入它內部的爐子中,等待著燃燒。

  “回陛下,潼關送來的奏章說是一千畝河灘,這是所有的。”

  閻立本道:“本來是要做成車頭的。”

  如此,一台模樣嶄新的蒸汽機出現在人前。

  隻留下一群工部的工匠正在交頭接耳議論著。

  拿住這處河灘也就拿住了崤函古道,其地位不亞於函谷關。

  長孫無忌讓宮裡擬定了文書,匆匆忙忙送去驪山。

  李泰思索著,“與天上看到的雷不同,只能說有一點。”

  閻立本道:“如果驪山以後只是賣蒸汽機車,就能夠賺很多銀錢,比以前的驪山能夠賺更多。”

  李泰解釋道:“驪山學識從來不避諱世人,這是驪山的第二篇科學,當它出現在外界,這上面的學識自然會被世人議論,他們會去論證,也會去傳揚。”

  不多時,一隻豬就被牽來了,李泰將銅線綁在了豬的兩隻後蹄上。

  這個蒸汽機的效率很高,轉速也很高。

  聽這話的意思,岑文本詫異道:“鄭公對驪山的評價很高。”

  沒想到這才剛開始,就鬧得這麽不愉快。

  李泰看著剛造好的新蒸汽機道:“先借來用用,之後還是要裝在車頭上。”

  長孫無忌道:“河灘露出會成為新的道路,只是如果河床水位再上升,這片河灘便無用了,會淹在水裡。”

  李泰盯著這頭豬,它沒有任何的反應。

  李泰瞪大了眼睛,又一次丟向它,如上一次相同,都有電炸出來。

  它有一個煙囪,一人高的水箱。

  “本王也沒聽過這種死法。”

  心中不斷勸著自己,賺了!賺了!賺了!
  李世民這才感覺好受很多。

  朝中要自己造紙,並且驪山還給了紙張回收的秘方。

  另兩位縣丞也行禮道:“莫敢不從。”

  不料,驪山第二天就送來銀錢,而且送來的都是銀餅,稱量之後甚至兩萬貫有余。

  李世民沉聲道:“驪山可有開價。”

  魏征撫須道:“一直以來許多人都是以這種心氣,而在驪山吃虧的。”

  魏王妃好奇道:“既然是驪山發現的,為何要將這一篇寫出來公之於眾嗎?”

  當鐵料觸碰到銅線的一刹那,有電光閃現。

  這天,驪山特意請見了新豐,藍田,渭南三縣的縣丞。

  閻立本還在提筆記錄著。

  “驪山的學識向來如此,從來不會藏私,而是願意面向天下人,而且驪山一直都是這麽做的。”

  思量片刻,長孫無忌道:“陛下,除非張陽篤定,河床水位不會再上升,還會連年下降,這片河灘才會有用處。”

  這第二篇被西域人看到了,會傳到西域。

  “魏王殿下!那是電嗎?”

  這是第二次試驗,那隻豬不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麽。

  天可汗是個獨具魅力的人,驪山縣侯是個神秘的人。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電確實存在,它可以是個殺人不見血的利器。”

  李泰又問道:“死因如何?”

  次日,李泰看著姐夫的回信,書寫著這一次的論證,以前姐夫與皇姐寫過一篇,那是驪山科學的第一篇,說的是力學與光學。

  李泰低聲道:“如果有電磁真的存在,那麽這頭豬就會被電死。”

  李泰皺眉道:“不應該是一陣陣的。”

  甚至都沒有討價還價,難道他還覺得很劃算?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一摞銀餅,兩萬貫呐。

  張陽打算在潼關建設一個商品的集散地,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不論是對經濟還是水運,或者是河道治理都是至關重要的。

  閻立本手中的筆還在寫著,一邊道:“可以將動能充分地利用,是個很好的想法,往後這種想法也可以多說一些。”

  李泰將磁石貼合在鐵桶內,再放入銅線圈,線圈很密集,都是一圈圈纏繞在鐵杵上。

  幾個侍衛小心翼翼將其連接在蒸汽機上。

  是根據姐夫的火車模型比例造出來。

  李玥給小兒子喂著飯食,低聲道:“這麽說來,我們的科學又可以多一篇了?”

  岑文本歎道:“陛下應該讓他入凌煙閣的。”

  在驪山久了,李泰也不在乎錢了。

  將這些記錄好之後,放入驪山下的信箱,眾人這才散去。

  眾人坐下來喝著茶水,盯著變化,只見那隻豬忽然抖了抖,而後又安靜了,片刻後又抖了抖。

  入凌煙閣的都是對陛下絕對忠心的人,張陽要進入凌煙閣就必須全身心地向天可汗效忠。

  渭南縣的縣丞躬身道:“但凡驪山有吩咐,下官莫敢不從。”

  李泰將鐵桶取了下來,拿著姐夫當初交給自己的冊子,將其拉出兩條銅線,“抓一隻豬來。”

  侍衛回道:“殿下,這頭豬雙腿連接處有焦黑痕跡,內部的髒腑……”

  一旁的侍衛好奇道:“魏王殿下,怎麽一陣陣的?”

  李世民心頭隱約有一種中計的感覺,這種感覺的來由是因為驪山掏錢太爽快了。

  魏征道:“工部的工匠都是坊間手藝拔尖的,一直以來朝野對驪山的議論眾多,工部的人向來心氣都很高。”

  他一邊寫著,一邊述說著,話語說完的時候,科學第二篇的論證寫完了。

  說著話,又拿起一塊鐵,心中帶著自我懷疑,將鐵料丟向鐵筒。

  雷電天上來,從來沒有人說過,人可以造出電,能夠為人力所用。

  閻立本不停記錄著蒸汽機每個階段的運作效率,一聲汽笛聲響起,那個鐵筒轉動得更快了。
    李泰盯著內部的線圈,除了轉動沒有任何的變化。

  就這麽持續了半個時辰,李泰盯了半個時辰。

  要說以前的蒸汽機造出來很粗糙,現在這個明顯精致很多,它是長方形的,通體漆黑。

  魏王妃稍稍一禮,“該被世人銘記的。”

  岑文本拿著圖紙道:“好在驪山寫得詳細,倒是能夠運作。”

  閻立本疑惑道:“驗證什麽?”

  李泰作出結論又道:“閻大匠如果將電磁桶放在蒸汽機車內又會如何?”

  張陽喝下一口茶水,“讓魏王自己寫吧。”

  小武與小慧拿起一些卷冊,這兩個姑娘還要安排夏收後的生產。

  “喏!”李泰的侍衛腳步匆匆離開。

  上一次談判,李泰就差沒和那十二縣的縣丞翻臉了。

  “我想要驗證姐夫在書中所寫的電磁,現在還是懷疑的。”

  “回陛下,驪山還未開價,只是讓江夏郡王去問詢,驪山有想要買下的意圖。”

  李泰不想去看血刺呼啦的一幕,只是聽著侍衛的講述,這頭豬內髒早已破開,外面卻沒有任何的傷痕。

  “喏。”

  李泰正書寫著,又道:“但外界議論者多,實踐者少,或許這一篇也會被多數人當作是荒誕之說,放不到台面,姐夫相信知識的力量,這種篇章只要有人議論就會有人記得,有人記得就會有人去證實。”

  “電死?”

  等張陽看到李泰他們的實驗成果,已是晚飯後。

  日近黃昏,今天的驗證結束了,李泰讓自己的侍衛在一旁殺著豬。

  人與人有了分界,當知識與認知水平出現了鴻溝,與之交談就會很吃力。

  說著再一次連接蒸汽機的輪子,關上氣閥重新添入煤料。

  不管怎麽樣,賣了潼關的一處河灘,就能夠賺兩萬貫,這種買賣,皇帝當然願意做。

  岑文本搖頭笑著,“也不知道張陽這個人是怎麽回事。”

  這些磁石都是西域開鑿出來的強磁石。

  這種學識對人們來說還太遠了,就像是當初的科學第一篇,力學與光學。

  這不免讓朝中眾人心裡犯了嘀咕,這驪山到底是多有錢,兩萬貫說拿出來就拿出來,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果黃河的水位再回升,驪山買下這片河灘就會血本無歸。

  驪山,張陽看著朝中送來的文書,眼神帶著激動,“兩萬貫,這也太劃算了。”

  李世民想要看到驪山血本無歸,也不想看著驪山賺錢,便問道:“他要買多少地?”

  “嗯?”

  終於這頭豬倒在了地上沒了動靜。

  它運行起來的動靜沒有這麽大。

  這個蒸汽機看著小巧很多,只有草垛大小。

  工廠內,驪山用了兩個月造出了一個新的蒸汽機。

  聽陛下問話,長孫無忌回道:“黃河起伏不定,臣不敢斷定在潼關的北面再出現一條路。”

  李玥縫補著孩子的衣裳,驪山庫房中還放著許多金子,銀餅更是如牆那般堆積著。

  “張陽肯篤定,你能篤定嗎?”

  “好。”李世民沉聲道:“一千畝河灘,兩萬貫,他驪山要是敢出這筆錢,朕就賣給他。”

  電磁實驗成功了,李泰證實了電磁的存在,張陽笑道:“嗯,我們可以寫科學的下一篇關於電磁的論證了。”

  被吐蕃人看到了會傳到吐蕃。

  本來河灘就不在潼關的田冊中,那是一片因為黃河水位下降露出來的河床,就等於是一片憑空多出來的土地。

  每年每月關注著關中水土變化,發現這處河灘是意外之喜。

  “少廢話,快去!”

  因為與這些縣丞談話很累,李泰覺得自己的境界已不需要和他們溝通。

  工部的人也拉不下臉請教,最後牛闖帶著驪山的人走了,雙方不歡而散。

  而後三人面向李泰,又行禮道:“見過魏王殿下。”

  張陽將一張圖掛在牆上,圖上標明了三縣的位置,“我打算借用三縣的土地,建設技術院,驪山測量過,三縣交界之地,便是最好的位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