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887章 我的青春結束了
  “姐夫要想的事太多了。”

  “唉。”小清清無奈地長出一口氣,一臉大人模樣的憂愁。

  傍晚時分,小武與小慧也回來了,兩個丫頭又帶來了厚厚一摞訂單。

  “師父,還有這麽多。”

  張陽翻看著一張張訂單,這些多數都是長安城各家權貴的。

  她們倆人相對而坐,彼此按著手臂放松著,這一天的工作把她們累壞了。

  小慧的指關節還綁著紗布。

  倆人放松完四肢,就接著躺著,不想動彈了。

  李玥見夫君也是一臉的愁容,低聲道:“之後兩月你們休息吧。”

  小武和小慧都轉頭看來。

  “產業都發出去了,我們家也沒這麽多事了。”

  “嗯。”她們同時應了一聲,也深感疲憊。

  不過今年驪山將諸多產業都分出去之後,村子裡確實輕松不少。

  驪山村的生產和制度正在往精細化靠攏。

  工作沒有以前繁重,以前要顧著許多工廠。

  張陽讓李福,李明將這些訂單都用油紙包好,送到工廠去。

  在生產作業上盡可能地精細化同時,還要保證驪山的收益不下降。

  張陽走入自己的藏書閣,鋪開一張圖,往後驪山能夠賣的東西有很多。

  擺鍾只是意外收獲,其實驪山本意上不想賣擺鍾的。

  往後驪山主要生產還是蒸汽機與火車相關的一切運輸,都是巨大的利潤。

  這是一張關中鐵路的布局圖。

  關中八百裡秦川,平坦的道路適合建造鐵路,如果可以打通黃河天塹,鐵路能夠一路鋪到洛陽,徹底打通函谷關的桎梏,徑直連通整個中原。

  因鐵路不可能從關中的南面越過秦嶺,有且只有這麽一條路,潼關就顯得格外重要。

  “姐夫,閻立本的圖紙送來了。”

  東陽捧著一卷紙放在面前。

  鋪開地圖,是一條鐵路,這條鐵路穿過渭南,藍田,新豐三縣的交界處,也就是驪山要建設的新技術院。

  如此一來,驪山的種種資源就能夠輕便地運輸到建築用地。

  不再以驪山為中心設計鐵路,而是以技術院為核心,圍繞長安城,一條通向長安城以西的涇陽與隴右,直到河西走廊。

  另一條從長安城出發,以東一直連接到黃河。

  翻過一頁,張陽見到了第二頁的規劃,這條鐵路按照原本的鋪設繼續衍生,工期規劃上三月之內完工,驪山與長安的第一段,小試牛刀。

  忙了一個夏天,驪山存了不少的鐵軌。

  小心安快步跑來,“爹,都準備好了。”

  “嗯。”張陽站起身摸著兒子的腦袋又叮囑道:“你跟著東陽姨姨學寫字。”

  張陽接過兒子手中的籃子,籃子中放著一個食盒,還有一壺酒水,與一些醬牛肉,與切好的蘿卜,還有一些蒜。

  村子裡正是入夜時分,工廠中的村民也都回家了。

  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一些擺鍾的組件,為了應付這一次的訂單,李泰把全村人都動員起來,家家戶戶也在趕工。

  張陽提著籃子走過一間間屋子,一直走到工廠。

  此刻的工廠已沒有這麽多人,工廠內的一間房子還亮著燈。

  遠遠地從窗戶看到兩個身影在忙碌,走入工廠還能聞到金屬與桐油特有的味道。

  從一個個車床走過,張陽推開老舊的木門,入眼是燈火下的閻立本與江師傅。

  “你來了?”江師傅須發皆白,笑道。

  “想著兩位還沒吃,就帶一些吃食送來。”張陽打開食盒,將醬牛肉和蘿卜端了出來。

  蘿卜是生的,只是切了之後鹽漬過。

  再有一顆蒜。

  張陽拿出碗筷倒出酒水。

  閻立本歎道:“縣侯不必如此。”

  “無妨,您也很辛苦,喝點酒水,解解乏。”

  聞言,閻立本面帶愧色,其實縣侯一直都知道自己在給陛下送消息。

  而對此,驪山從未對自己遮遮掩掩過。

  閻立本端正坐著,雙手放在膝蓋上,“老夫一直愧對縣侯。”

  張陽與他碰了碰酒碗,“無妨,你是為陛下辦事,我知道你是身不由己,你若不替陛下做這些,我也得不到閻大匠來相助,從某種角度來說,您夾在我與陛下中間,但驪山與您是互利互惠。”

  屋內的話語聲從屋外聽,有些朦朧。

  王公公穿著一身黑衣,就站在牆外,聽著屋內的對話,夜裡的風有些冷,他的黑衣融入在黑夜中,從遠處看根本意識不到這裡站著一位老人家。

  屋內的對話依舊在繼續。

  閻立本放下手中的酒碗,“可……就算老夫送去如此多的技術關鍵,工部依舊沒有進步。”

  聽著話語,江師傅吃著一口蒜,吃著牛肉咧嘴笑著又是不住搖頭。

  張陽解釋道:“驪山與外界鴻溝越來越大,這就像是一個只會加減乘除的孩子,不理解導數幾何,他們的知識積累太匱乏。”

  閻立本不住點頭,“老夫以為工部是不願意拿出巨大的成本與精力來改建,如果他們要跟上驪山的腳步,就只能從頭開始學,將工部的架構打散,如此一來會有很多人離開。”

  閻大匠以前是工部尚書,他對這方面的見地更有體會,也更能夠感覺到,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還有利益關系。

  那些身居高位的工部官吏,要推翻現在朝中的鑄造技術,那就是在否定自己。

  這種事情他們斷然做不得。

  他們還在用古老的鍛打,或者以鑄代鍛。

  其實驪山的鑄造很簡單,現在驪山已在用高爐,鍛打中摻入了硼砂,燒鑄時加入了鐵礦粉。

  張陽頷首道:“我看過閻大匠的鐵路規劃,很不錯。”

  閻立本歎道:“其實縣侯早有規劃,老夫完善了而已。”

  江師傅笑道:“這小子一身的本事,你在驪山多留一些年月,等老頭子過世了,你好接手這裡。”

  “老人家,您萬不可這麽說。”

  江師傅又是爽朗地笑著,“這驪山好呀,這驪山的孩子長得都很壯實。”

  張陽舉著酒碗道:“您老還要多活一些年月。”

  “當初,老頭我這雙招子就沒有看錯,你小子藏著一身的本事,從不輕易顯露人前。”

  閻立本感慨,“驪山確實好。”

  酒過三巡,張陽看驪山的兩位技術大拿已有了醉意,笑道:“兩位早些休息,我就先回去了。”

  閻立本嘴裡嚼著牛肉笑道:“你也是個好孩子。”

  張陽起身道:“我確實是個好人,這天下也只有我一個好人。”

  說罷,邁步走出工廠。

  眼神恍惚間,又見到一個身影站在月光下。
    張陽走近一看,詫異道:“王公公?”

  “縣侯,這驪山的夜色真好。”

  “您老不休息嗎?”

  “如今驪山缺少與朝中周旋的人。”王公公走得很慢,腳步倒還沉穩,“老奴雖年事已高,可以幫驪山做些閑雜事。”

  張陽拱手道:“那就有勞了。”

  王公公不住點頭,“嗯,縣侯確實是個好人。”

  “王公公偷聽人講話不是個好習慣。”

  “無意,無意聽得。”

  他越走越遠。

  張陽站在原地,他多半不是無意聽見的,可能這個老人家從頭聽到尾。

  這世道沒好人,連皇帝都是壞人。

  心中這麽叫罵了一句。

  夜風吹來,當回家的山道上多了幾片落葉,張陽這才想起來又是一年秋。

  下意識摸了摸下巴的胡渣,有種人到中年的感慨。

  算著日子,算是滿三十歲了。

  一直走到山頂,張陽朝著遠處大喊道:“我的青春結束了!去你的天可汗!”

  盤算著自己滿三十歲的這天,張陽猶豫著要不要好好慶祝一番。

  最後放棄了,抱著媳婦就這麽睡了一夜。

  早晨,張陽和往日一樣,繞著驪山跑了一圈,回到家裡給孩子們準備著飯食。

  小心安坐在一旁饑腸轆轆,“爹爹,包子熟了沒?”

  張陽打開籠子看了眼,“嗯,快了。”

  一大家子蘇醒了,東陽早起就喜歡看書,洗漱完便坐在華清池邊手捧書看著。

  李玥給東陽一副眼鏡,因為這丫頭的視力是最差的。

  清河與高陽起得最晚。

  華清池邊熱鬧了起來,等飯食上桌,張陽喊話道:“吃飯。”

  孩子們這才依次坐在了飯桌邊,吃著早上的飯食,“吃飯”二字最管用,不論多忙都要放下手頭的事來吃飯。

  李玥的目光時不時看向夫君,慢條斯理地吃著包子,總覺得夫君今天怪怪的,昨晚也怪怪的。

  張陽喝著茶水,不解道:“怎麽了?”

  收回了目光,李玥皺眉道:“沒什麽。”

  張陽往茶中放了一些乾菊花,“嗯,最近有些上火。”

  今天又有一車車的文書送來,這是今年夏天到入秋為止的各地水土記錄。

  張陽親自將這些文書放入一輛拉車中,用一根麻繩牽著拉上山。

  想著以後的中年生活就這麽過了,其實也挺好的。

  張陽摩挲著下巴的胡渣,還是難以接受留胡子這種事,像天可汗那樣,下巴留下寬大的一截,對生活習慣來說不方便,對個人衛生而言,也不方便。

  到了秋天的時候,華清池的池水更清澈了。

  李玥和兩位嬸嬸正在池子邊漿洗衣服,現在是弟弟妹妹們的自由時間。

  張陽放下手中的文書,想著要不要給孩子們安排早操。

  心中正猶豫著,再拿起一卷文書,渭南縣的縣丞將黃河水位記錄了下來,從今年夏季到秋季,水位又下降了半尺,也就二十厘米左右。

  等關中秋雨一來,黃河的水位又要上漲。

  “爹爹,宮裡的旨意來了。”

  張陽目光依舊在文書上,“什麽旨意?”

  小清清將手中的黃娟遞上。

  “嗯,傳旨的人呢?怎麽在你手上。”

  她輕蔑一笑,“那傳旨的幾個太監,看到熊大丟下旨意就跑了,真是膽小,還要女兒給送上來。”

  說來也是,王公公現在住在驪山。

  傳旨的太監是宮裡心安排的,生人靠近驪山,被熊大嚇跑了也是正常。

  這家夥的體型誰看了都發怵。

  打開皇帝的旨意,上面這些話語也很簡單,皇帝還想要三千門火炮。

  寫了一封要回復的文書,現在的驪山造不出三千門火炮,直接回絕皇帝的要求,再蓋上自己的尚書左丞官印遞給女兒,“傳旨的太監還在嗎?”

  “站在村外等著回復呢?”

  “把這份文書送去吧。”

  “嗯。”

  小清清抱著文書離開了,她騎著熊大飛快地跑下山,一直到了村前,又見到嚇得抖如糠篩的三個太監。

  他們一看到熊大,便快步跑遠,一路跑摔倒了之後,連滾帶爬的。

  小清清追著他們跑了一路,“不要跑了!給你們文書。”

  這些太監哪裡還顧不上這些,一路跑頭也不回。

  讓熊大停下了腳步,小清清爬下熊背,朝著他們將文書丟了出去。

  見熊大不上前,那幾個太監哆哆嗦嗦走回來,試探著要去撿地上的文書。

  最後撿起來,逃命般地離開。

  小清清站在原地,目光看了看熊大,“熊大,你長得也不嚇人呀。”

  這頭熊蹲坐在地上,左顧右看。

  看著四周還有些花草,坐在地上采花。

  路過的行人看到這麽一個長相漂亮的小丫頭,尤其是她的衣衫,還有那胖胖的圓臉很是好看。

  他們見到美好的場景,露出笑容。

  又看到這個丫頭身邊有頭半人高的熊,迅速收回了目光,快步離開。

  小清清編了個花環,戴在熊大的頭上,“嗯,這樣好看多了。”

  她爬上熊背又道:“回家。”

  熊大懶散地邁著腳步,往家裡走去。

  回到山上的時候,又看到爹爹還在看著文書,小清清也拿起一冊,皺眉看著,“爹爹,他們的字也不好看。”

  張陽低聲道:“因為你平時寫得看的都是楷體,也學過簡體,就會覺得他們的字不好看。”

  “外面的人果然都是愚昧的。”

  張陽笑道:“我的女兒比仙人更像仙人。”

  “嘻嘻。”小清清咧嘴笑著,“爹爹是仙人,那我也是仙人,外界的都是凡人,他們對世間萬物的認知都是愚昧的。”

  “嗯,你要保持這份清醒與堅定,這個世道傻兮兮的,在這個世道久了,你也容易變得傻兮兮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