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72.第72章 恆德時代的絕望!
  第72章 恆德時代的絕望!
  這時,曾大群又補充了一句:
  “對了,天啟能源還有一個優勢,它的股東只有天啟科技,而天啟科技的股東只有蘇信一人。”

  “也就是說,蘇信一個人全資控股天啟能源,沒有其他股東,自己想增資就增資,不用考慮他人意見,所以,只要他自己願意,就完全可以用低價搶佔市場,並不斷投入資金迅速擴張。”

  對於其他的上市公司來說,如果要大量增資擴股,就要稀釋其他股東的股份,或者讓每個大股東都增資,這要經過董事會的協商,不是哪一個人能做出的決定。

  而以天啟能源的股份結構,只要蘇信願意,隨時可以繼續投錢擴張,只要資金足夠,公司規模想怎麽擴張就怎麽擴張。

  這種效率,也是其他公司完全沒法相比的。

  聞言,幾位高管越發絕望了。

  技術和成本,在新能源電池行業中,是最核心的競爭力要素,可他們一樣都不佔優勢。

  哪怕他們目前的市場佔有率是全球第一,公司規模體量也遠比天啟能源更大,但沒有核心優勢的情況下,這些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再加上。

  天啟能源背後有天啟科技這個強大的現金奶牛源源不斷地供血助其擴張,產能定會迅速提升,這更會讓他們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等天啟科技的發布會結束,恆德時代的股價必定會大跌。

  無論是資本還是散戶,都必定會第一時間拋棄恆德時代。

  事實上,就連他們幾位高管,如果不是因為合同的限制,此時也想著待會要趕緊拋售手中的恆德時代股票,盡量減少自己的損失,更何況是那些外人。

  ……

  雷神電池的橫空出世,影響最大的就是作為競爭對手的其他動力電池廠商,和各大傳統車企。

  因為除了雷神電池之外,其他所有動力電池都將毫無競爭力,傳統燃油車也注定要被淘汰。

  所以。

  除了恆德時代之外,同樣陷入絕望的還有包括高科,鑫旺,富能等等在內的所有動力電池廠商。

  以及國內不少車企。

  尤其是那些合資傳統車企。

  至於其他新能源汽車廠商,或者那些合資車企的新能源部門。

  由於自身並不生產動力電池,或者走的是新能源汽車路線,對於雷神電池的發布,倒是不驚反喜。

  因為,隨著雷神電池的發布,未來新能源汽車必將大行其道,正是他們搶佔市場最好的時機!

  當然。

  前提是搶到雷神電池的訂單。

  於是,在發布會還沒結束的時候,就有不少車企嘗試聯絡天啟能源,想要第一時間下訂單。

  畢竟,大家都能看出來,天啟能源最初的產量肯定不高,誰能搶先拿下天啟能源的訂單,說不定就能在接下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搶佔先機,從此一炮而紅。

  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甚至有些公司的高層聯想到,如果能將天啟能源有限的產能全部包下來,那就意味著短期內市面上只有他們一家搭載固態電池。

  那時,他們將備受無數人矚目,資本和客戶都將蜂擁而至。

  說不定他們能借著這個機會迅速崛起,融資擴張,搶佔市場,一舉翻身成為國內甚至國際上的頂尖車企之一。

  未來汽車,夢想汽車,大鵬汽車,領跑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高管甚至親自打電話嘗試和蘇信聯絡。

  只可惜根本聯系不上。

  ……

  另一邊,天啟能源工廠內。

  蘇信的發布會還沒結束,業務部門的電話就被各大汽車廠商打爆了,就連廠長李永賢本人,也接到了不少汽車廠商的電話。

  “不好意思,王總,我們現在產能有限,訂單已經排滿了,你要下單恐怕得等到幾個月之後。”

  “具體幾個月我也不確定,反正最遲六個月,這是老板規定的,按照當前產能,最多接六個月訂單,如果後續產能提升,應該能提前生產完,到時才能接新訂單。”

  “加價也不行,老板特別叮囑過,沒有他的允許,雷神電池的價格不準有任何變動。”

  “排隊?不好意思,老板只允許我們在有多余產能的時候接單,排隊也沒用,下次來晚了還是沒有。”

  “產能一旦有所提升,我們都會對外公布,王總到時記得關注。”

  “就這樣吧,我還有事要忙,王總,咱們下次再聊。”

  連續接了十幾通電話,李永賢嘴巴都快說幹了,趁著掛斷電話後的短暫間隙,趕緊將手機設置白名單模式,這才舒了一口氣。

  “呼,這些人真是太瘋狂了!”

  “不過,這也難怪,畢竟那可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也是獨一無二的全固態電池。”

  李永賢咧嘴笑了起來。

  他想到一周前,第一條生產線改造完成後,初次試生產固態電池成功的時候,自己的表現甚至比那些汽車廠商更加激動。

  此前,他從來沒有想象過,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一家生產固態電池的工廠廠長。

  雖然這項技術不是他研發出來的,工廠也不屬於他,但他還是感到莫大的榮耀。

  “只可惜,現在只有一條生產線能勉強生產固態電池,良品率也不高,產能實在太低了。”

  “第二條生產線的改造,起碼還得一周以上才能完成,再加上調試準備,起碼得十天才能正式投產。”

  這時,手機鈴聲再次響起。

  李永賢拿起手機一看,見到備注的老板二字,連忙接了起來。

  “老板!”

  “訂單怎麽樣了?”蘇信問道。

  “按老板的要求,總共隻接了3GWh的訂單,也就是相當於目前六個月的產能,並且每一家的訂單都限制在1GWh以內,沒有讓某一家獨佔產能。”

  “好,第二條生產線的改造要抓緊了,另外,之前不是讓你招了一些工程師嗎?抓緊培訓,工廠馬上就要擴張,這些工程師都要派上大用場,千萬別耽誤了大事。”

  “好的,老板。”

  電話掛斷後,李永賢召集工廠的管理層和資深工程師召開緊急會議,將蘇信的要求傳達下去。

  在蘇信的發布會召開前,由於試生產的緣故,固態電池技術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

  所以,包括李永賢在內的幾位工廠管理層,其實早就知道了固態電池的機密,只是在蘇信的要求下沒有對外宣揚而已。

  當然。

  以他們這些小角色的身份,就算對外宣揚,甚至主動找媒體曝光都不會有人相信,所以,在沒有利益驅使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乖乖遵守蘇信的命令嚴格保密。

  但也正因為保密的問題,工廠招到數十位工程師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固態電池生產工藝的相關培訓,而是一直在等待時機。

  直到今天,時機終於到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