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71.第71章 這是擾亂市場
  第71章 這是擾亂市場
  現場的人們紛紛踴躍猜測。

  直播間的網友也瘋狂刷彈幕。

  恆德時代的幾位高管也被蘇信的話吸引了注意力,開始猜測雷神電池的供應價格。

  “以我們的成熟生產線,加上大量訂單壓低供應鏈成本,還有優秀的良品率,最終純粹的生產成本也接近每度電500元了。”

  “再考慮到,我們要收回巨大的研發投入,又要保證適當的利潤用於後續研發,還要保證足夠的利潤用於股東分紅,給出好看的財報,供應價格壓到每度電700元已經差不多是極限了。”

  “依我看,固態電池這種新技術的量產,光是生產成本起碼都得每度電800元左右,如果考慮前期的研發投入和後期的再研發,以及足夠的利潤用於擴張,他們的定價起碼要達到1000元以上才行。”

  “這樣的價格,比我們貴了將近一半,按照一輛純電車60度電來計算,光是電池這一項的成本就比我們貴了18000元。”

  另一位高管也開口道:

  “可不止貴這麽一點。”

  “你別忘了,固態電池是新技術,給人們的基本印象就是超長續航,所以,蘇信想要讓固態電池一炮而紅,必定會打著長續航的噱頭,將續航裡程安排到一千公裡以上,不然人們第一印象就會覺得,所謂的固態電池也不過如此。”

  “按照目前市面上比較優秀的電耗控制系統來計算,一千公裡的續航,起碼需要130度的大電池,而它的成本是130000元,比我們可要貴了近四萬元。”

  “這樣的價格差距,足以讓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沒錯,一切的銷量或需求,最終都是要看價格的,如果價格太高,再好的東西也沒人要。”

  “反之,只要價格合適,哪怕不是最尖端的技術,也能佔領市場。”

  見現場反應熱烈,直播間彈幕上也在激烈討論,蘇信笑了笑。

  “看來大家確實對價格問題比較關心,那我也不多賣關子了,大家請看大屏幕。”

  蘇信說著,往主持台一側讓開,同時按下手中的遙控器。

  大屏幕上,只見雷神電池四個字後面的問號慢慢變得模糊,字體慢慢淡化,直至消失。

  下一刻。

  原本四個問號的位置陡然浮現出幾個閃亮的數字。

  看到這串數字,全場瞬間都驚得呆住了。

  蘇信笑道:“大家沒有看錯,雷神固態動力電池的供應價格是,每度電800元!”

  “這個價格,比目前主流的磷酸鐵鋰電池貴了不到三成,比三元鋰電池隻貴了一成多。”

  “在此,我正式宣布,雷神電池即日起正式量產,歡迎國內外所有汽車廠商前來洽談合作。”

  場上爆發出轟然的議論聲。

  直播間彈幕又瘋狂刷了起來。

  廣大網友們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從這個價格也能看得出來,隻比三元鋰電池貴一成,體現在終端市場上,肯定也不會貴多少,這就讓不少人有了想法。

  尤其是那些中產,買車預算在30萬左右的潛在客戶。

  本來之前聽到蘇信的說法,他們還以為雷神電池的市場定位會很高,他們要麽增加許多預算才夠得著,要麽只能放棄。

  可現在。

  雷神電池隻比三元鋰電池貴一成,那麽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麽壓力,畢竟,現在市場上搭載三元鋰電池的新能源車也不算太貴,三十萬基本能買到性能不錯的了。

  恆德時代的幾位高管,此時也全都懵住了。

  其中一人驚呼道:

  “這怎麽可能?剛研發出的固態電池技術,剛投入量產,他怎麽可能做到800元的供應價格?”

  “他該不會是打算虧本以低價搶佔市場吧?可這根本沒必要啊!”

  “雷神電池就算量產,剛開始產量也不會有多高,哪怕定價1000元以上,估計都供不應求,光是中高端市場就夠他們慢慢吃了,又何必自降利潤?這是瘋了嗎?”

  “他這完全是在擾亂市場!”

  “這是不正當競爭!”

  這時,曾大群深吸一口氣,臉色難看地說道:

  “我們剛剛討論定價的時候,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其余幾人紛紛安靜下來,只聽曾大群繼續說道:

  “那就是研發成本。”

  “我們剛剛考慮成本的時候,都習慣性以我們自己或其他公司的情況去思考,卻沒注意到,天啟科技和普通的公司不一樣。”

  “我們開發一項新技術,最大的成本就是研發,但天啟科技的研發成本,很可能只是蘇信一個人。”

  聞言,幾人全都愣住了。

  只見曾大群滿臉肅然,說道:

  “我剛剛收到了秘書發過來的情報,天啟科技一個多月前收購了萬化能源,將其更名為天啟能源。”

  “大家應該對萬化能源這家企業有點印象,這不過是國內二流的動力電池企業,技術不算強也不算差,產量也還不錯,但在固態電池技術上根本沒有任何優勢,為什麽被蘇信收購一個多月後,突然研發出了全套的固態電池技術?”

  “只有一種可能……”

  “這項技術是蘇信一個人研發出來的,研發成本只是他所花費的一個月時間,或者最起碼,他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意味著,蘇信在研發成本上已經抹平了很大一部分差距。”

  “同時,他還不需要為後續的研發投入考慮成本問題。”

  “偏偏這兩項正是我們和其他企業最大的單項成本,少了這兩項,天啟科技……不對,應該是天啟能源,他們在成本上天然就佔據了極大的優勢,完全能夠抹平生產成本上的差距。”

  “一旦他們供應鏈完善,生產穩定下來,成本說不定比我們還低。”

  “那時,對我們所有動力電池廠商來說,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

  幾位高管隻覺得手腳冰涼。

  之前,他們還覺得自己在價格上有較大優勢,能夠以低價錯位競爭的方式生存下來。

  可如果雷神電池成本和他們接近,那麽他們將毫無競爭力。

  只要等天啟能源不斷擴張,擴充產能,包括恆德時代在內的所有動力電池廠商將會灰飛煙滅。

  商業競爭就是如此殘酷。

  哪怕恆德時代這樣擁有萬億市值的業內頂尖企業,哪怕他們曾經無比輝煌,受億萬人追捧。

  可一旦落後,隨時都有可能被所有客戶或資本棄之如敝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