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第90章 0087【黑山寨】
  第90章 0087【黑山寨】

  翌日。

  於軍在一股誘人的清香中,緩緩睜開眼睛。

  昨夜睡得著實難受,山中蚊蟲太多了,睡得斷斷續續,一直到臨近天亮才好些。

  不少人乾脆一夜沒睡,只是靠在樹邊打了個盹。

  坐起身,他循著香氣看去,只見士兵們正在排隊吃飯。

  嘶!
  竟吃的是炊餅!

  大清早的吃精糧,造孽哦。

  那些士兵們排著有序的長隊,上前領飯。

  每人三個大炊餅,一碗濃粥,外加幾塊小鹹菜。

  領到飯後,士兵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咬一口炊餅,再喝一口濃粥,吃的格外香甜。

  惹得於軍不住的咽口水。

  “阿爹,俺餓。”

  小兒子的聲音,在身旁響起。

  再度咽了口唾沫,於軍轉頭安慰道:“莫急,再忍一忍,等領了米糧,阿爹給你做飯!”

  雖前陣子才收了小麥,可他們家中卻無一點米糧。

  夏稅可不僅僅只是兩成田稅,還有一大堆苛捐雜稅,如曲錢、牛皮錢、鹽錢、鞋錢、腳錢、農具錢、公用錢、和糴錢……等十幾種稅。

  基本上,五代十國時期的各種稅,都被北宋完美繼承了,並且還增添了不少。

  絕大多數農民在交完夏稅後,便沒有剩余了。

  小部分農民,反而還他娘的得倒貼錢……

  就在這時,聶東邁步走上前,居高臨下的問道:“你叫甚麽?”

  “俺叫於軍。”

  於軍老老實實答道。

  聶東吩咐道:“既參了軍,便過來一起用飯罷。”

  “俺……俺也有份麽?”

  “嗯!”

  見聶東點頭,於軍又驚又喜,道了聲謝後,趕忙從包裹裡翻出陶碗,起身朝著草棚走去。

  廚子握著木杓,瞥了他一眼:“新來的?”

  於軍答道:“對!”

  廚子舀起一大杓米粥裝進他的碗中,隨後又遞過去四個炊餅。

  見他神色詫異,廚子笑道:“新兵多一個。”

  於軍想了想,問道:“俺能給家裡人吃麽?”

  “可以,莫要浪費就行。若是浪費,嘿嘿!”廚子沒說會如此,但那古怪的笑容,就已經讓於軍心裡發毛。

  “多謝!”

  於軍道了聲謝,捧著炊餅和米粥快步走了回來。

  “快吃罷。”

  將四個炊餅分給婆娘和三個孩子,於軍又將米粥遞給了老爹。

  三個孩子接過炊餅,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婦人將手中炊餅掰開,遞過去道:“當家的,你也吃點罷,俺聽說參軍操練很是辛苦。”

  聞言,於軍覺得有道理,伸手接過炊餅。

  古時小麥脫殼技術不成熟,不管是舂還是碾,都會混進一部分麥殼,導致麵粉顏色發黃,且口感會略顯粗糙。

  當然,這些小毛病都只是韓楨的看法。

  對於軍而言,一年中難得能吃幾次精糧,哪還講究這些。

  兩口吞下半個炊餅,他意猶未盡的舔了舔嘴唇,心裡有些慶幸昨晚沒有拒絕參軍。

  其他村民見狀,一個個流露出羨慕之色。

  心中對於參軍的抵觸,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巴不得自己也能參軍。

  ……

  ……

  黑山。

  也叫做商山,鐵山。

  自商代時,便以盛產鐵礦石聞名,喚作商山。
    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曾在此鑄銅鐵,故稱鐵山。

  時至今日,因山石漆黑如墨,又被當地人喚作黑山。

  北宋地理通志《太平寰宇記》記載:“商山在淄川縣北七十裡,有鐵礦,古今鑄焉。”

  山不高,僅五百米,卻極為險要,綿延數裡。

  山前有盤龍嶺,後有鐵牛峰,左有金山祠,右有蓮花洞,絕頂有爐姑祠,旁有聖水泉。

  且地理位置奇絕,長期作為劃分州、府、縣的界標,地處山東中部,位於長山、桓台、臨淄三縣交界,屬於真正的三不管地帶。

  遠在五代十國時,此地便被數股匪寇佔據。

  到了如今,更是出了個李天王,威名赫赫。

  遠處官道上,一人一馬疾馳。

  馬蹄飛奔之處,揚起無數煙塵,猶如一條黃龍。

  繞過一段段山路,最終隱沒在黑山之中。

  馬匹放緩速度,沿著青石路行進了數百米後,一座高大的寨門出現在眼前。

  “止步!”

  寨牆上,一名身穿藤甲的匪寇喝道。

  騎在馬上之人高聲道:“鷂子歸山!”

  藤甲匪寇道:“山茶!”

  “海棠!”

  對完口令,藤甲匪寇打了個手勢,寨門立刻打開。

  進了山寨,那人翻身下馬。

  山寨中,數百匪寇,竟人人著甲,背弓佩刀。

  觀其氣勢與裝備,比之廂軍強上無數倍,哪怕是禁軍都多有不如。

  複行數百步,一道陡峭崎嶇的階梯出現在眼前。

  順著階梯一路往上,便來到了山頂。

  此地僅僅是外寨盤龍嶺,對面的高山才是真正的黑山寨。

  兩座山峰之間,由一座鐵索橋鏈接。

  若是外寨失守,便可斬斷鐵索橋,如此一來,敵人便只能繞到山腳下進攻,難度倍增。

  這也是為何,從五代至今,黑山匪盜都沒有被剿滅的原因。

  四名身著重甲的匪寇,手持大斧,守在橋口。

  其中一人問道:“何以歸家?”

  “麥麹開花。”

  身穿短打衣衫的青年再次報出一個口令。

  聞言,四人當即側過身子,讓開一條道。

  過了鐵索橋,青年邁步走進一個山洞。

  山洞內部空間極大,能容納數百人,這是早年間齊桓公開采銅鐵之時,開鑿出的礦洞。

  而這樣面積的礦洞,整個黑山足有十多個。

  每個礦洞之間,都有一條通道接連,蜿蜒崎嶇,猶如迷宮。

  若是對此地不熟悉,只怕在通道裡繞上幾圈,人就暈了。

  那青年顯然對黑山寨極為熟悉,沿著通道七扭八繞,頃刻間便來到山頂。

  山頂之上,風景秀麗,矗立著一座座宅子。

  居中最大的宅子,便是黑山寨的聚義堂。

  快步來到聚義堂外,青年拱手道:“綠鷂子有事稟報!”

  鷂子,乃是山寨的黑話,是李天王安插在周邊各縣鎮的探子。

  並以不同的顏色,對應各個縣鎮。

  綠,對應的是臨淄縣。

  “進來!”

  聞聲,綠鷂子這才邁步踏入聚義堂。

  大堂內,共有九把交椅,正對大門的頭把交椅上,端坐著一位彪形大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