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第89章 0086【宋徽宗一直這麽勇麽?】求首訂
  第89章 0086【宋徽宗一直這麽勇麽?】求首訂!

  小東村的村民前來投靠?

  剛從睡夢中醒來的韓楨,聽到這個消息時,以為自己沒睡醒。

  逃戶可以理解,村民投靠……

  難道宋徽宗又整出什麽騷操作了?
  帶著疑惑的心情,韓楨騎馬一路來到山寨。

  登上寨牆,向下一看。

  謔!
  還真是小東村的村民。

  下方的村民見到韓楨,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

  “快看,真是韓二!”

  “俺們來投奔你了!”

  “韓二,是俺啊!”

  “……”

  韓楨轉頭問道:“探查過了麽?”

  一旁的聶東答道:“卑職方才已派人探過,後方沒有埋伏人手,除開領頭之人手中有長矛之外,其他人均無刀箭,真就只是一百多村民。”

  聞言,韓楨點頭道:“既如此,打開寨門,放他們進來。”

  咯吱!

  隨著兩扇沉重的寨門打開,村民們立刻魚貫而入。

  進了寨子,村民們亂糟糟地聚在寨門前,一邊好奇的東張西望,一邊七嘴八舌的議論。

  “真的發荒田嗎?”

  “五鬥米糧是麥子嗎?”

  “韓二,還記得俺麽,俺是你二叔啊。”

  七嘴八舌地聒噪聲,吵得人頭疼。

  韓楨冷著臉,大喝一聲:“肅靜!”

  如今的韓楨,頗有些不怒自威的氣勢,外加四周的士兵們冷冷地目光。

  一時間,小王村的村民們漸漸安靜下來,神色忐忑的看著他。

  掃視一圈,韓楨隨手指向一人,問道:“為何要來?”

  被指向的村民,正是張橋。

  迎著韓楨的目光,張橋一陣心驚,隻覺得自己像是被一頭猛虎盯上,後脊發涼。

  咽了口唾沫,他如實答道:“今日村裡來了稅吏,說官家要收丁身錢,每人六貫錢,若是交不齊,便要受軍法。俺們實在沒活路了,便趁夜逃出了村。”

  聞言,韓楨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天災還沒來,人禍倒是先至了。

  每人六貫錢,宋徽宗這是瘋了麽?

  還是說,他對招安法有絕對的信心?
  用腳趾都能想到,接下來北宋境內各路定會起義頻發。

  韓楨又問:“你等又為何知曉我在此?”

  張橋不答,轉頭看向於軍。

  見狀,於軍隻得硬著頭皮說:“俺前幾日上山打獵,偶遇逃戶下山,從逃戶口中得知伱在小王村。”

  “其他村民呢?”

  “裡長他們不想走,打算賣田交稅。”

  於軍說罷,乞求道:“韓二,俺也不瞞你,方才魯大攔著不讓走,被俺給殺了。如今當了逃戶,手上又沾著人命,實在沒處可去,只求你能收留俺,賞口飯吃!”

  韓楨輕笑道:“倒是有幾分膽氣,你可願參軍?”

  “這……”

  於軍先是一愣,隨即咬牙道:“只要能讓一家老小活著,俺願參軍。”

  說實話,他家裡人口多,親爹被老虎咬斷了腿,是個殘疾。

  婆娘又是個病秧子,乾不了重活,下面還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光靠他操持幾畝旱田,只怕混個溫飽都困難。

  韓楨正色道:“放心,不會虧待你,參軍之後月俸五百文,一日三頓乾飯,三日一頓肉食。若有軍功,還會另有賞賜。”

  於軍頓時大喜,他沒想到參軍之後,待遇竟這般好。

  聞言,一個青年急忙開口道:“俺也想參軍。”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韓楨搖搖頭:“你老老實實種田罷!”

  以前都是一個村的,互相之間知根知底。

  此人什麽性格,他心裡很清楚。
    如今韓楨並不愁兵源,松山嶺那邊還有一百預備役。

  並且,接下來會不斷有逃戶、村民來投靠,可以慢慢挑選。

  之所以挑中於軍,是因他本是獵戶,會弓箭,性子剛強,又有殺人的膽氣,只需訓練一番,便是一個合格的士兵。

  “夜深了,你等就在山寨附近湊合一晚罷。明日去村中登記,每戶分二畝荒田,五鬥米糧。”

  話音剛落,小王村的村民們頓時面露驚喜。

  竟真的分荒田,還給米糧。

  韓楨又對聶東吩咐道:“今夜盯著些,若有異動,不必手軟。”

  “得令!”

  聶東應道。

  一路回到宅院裡,折騰了一圈,韓楨已沒了睡意,徑直來到書房。

  朝廷征收丁身錢之事,打亂了他的計劃。

  他的本意是再苟兩個月,等到天災來臨,北方必定烽煙四起,起義頻發。

  到了那時,可從容應對。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

  誰能想到,這種節骨眼上,宋徽宗還敢在全國范圍征收丁身錢。

  實在太勇了!
  翻出紙張,研磨些墨汁,韓楨提筆開始在紙張上寫寫畫畫。

  臨淄縣——千乘縣——博興縣。

  這三縣相距很近,且都匯聚在青州的右上角,山高林密,背靠渤海。

  佔據這三縣,只需切斷濟水水路與三縣官道,小半個青州就落入手中,進可南下攻打郡城,退可自成一界,過逍遙日子。

  哪怕做最壞的打算,也能順著濟水出海。

  青州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

  可以斜著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就是臨淄這三縣,山高林密,地勢崎嶇。

  因地處偏僻,環境惡劣,所以人口稀少,比如臨淄縣,隻三千多戶,總計不到兩萬人。

  下半部則一馬平川,乃是一大片豐茂的平原,郡城益都與壽光、臨朐兩個望縣坐落於此。

  青州80%的人口與田地,都在下半部。

  僅是益都郡,下轄縣鎮便有八萬余戶,總計四十多萬人。

  在韓楨的計劃中,先佔據臨淄三縣,積蓄力量,然後再徐徐圖之。

  他現在人手雖少,士兵更是只有百來個,可一旦真掀起反旗,席卷之下,勢力很快就能迅速膨脹。

  這就和滾雪球是一個道理,一個小雪球從山頂扔下,轉眼間就會變成龐然大物。

  難點不在於滾大雪球,而是如何精煉壓縮,讓雪球更密實。

  否則雪球再大,一碰就散。

  很多農民起義就是如此,初期僅有幾百人,很快便能聚眾幾十萬,結果碰上正規軍,頃刻間便被打散。

  而想要凝練勢力,除開一個有腦子又有威望的領袖之外,還需要一幫管理人才。

  管理型人才,恰恰是韓楨目前缺少的。

  不過他一直覺得,人才並不少,只是缺少伯樂與一個舞台罷了。

  沛縣便是最好的例子。

  若無劉邦,蕭何可能到死只是一個書吏,曹參一輩子都是獄掾,樊噲也只是鄉間一狗屠。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總不能整個大秦,就這三個人才,恰巧全在沛縣,又恰巧全都跟劉邦要好罷?
  沒道理的。

  所以,他刻意的鍛煉身邊之人,給予他們機會。

  目前較為突出的,暫時只有猴子一人。

  短短時間,便把石灰窯管理的井井有條,幾十名工人更是收拾的服服帖帖。

  寫著寫著,韓楨忽地頓住了。

  只見紙張上,在臨淄縣的標識中,寫著常知縣三個字。

  此人,殺還是不殺?

  他有些猶豫。

  常知縣此人雖有些小心思,不過目前為止,雙方合作還算愉快。

  但,畢竟是朝廷的官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