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229.第228章 0225【楊惟忠!】
  第228章 0225【楊惟忠!】

  “我去看看悠悠。”

  事情交代完,韓楨轉身離去。

  這時,身後傳來麻彥民幽幽的聲音:“我麻家在海外有一處島嶼,乃是當初希夢公出海避難之所。自真宗之難後,麻家重新開始經營那處島嶼,島上房屋農舍俱全,糧食軍械亦有不少。”

  “這些年,我麻家每年都會抽出一份收成,存放在島嶼之上。時至今日,應該有數百萬貫。”

  這番話是在交老底了。

  麻彥民毫無保留的將家族最後底牌,擺在了韓楨面前。

  同時,也是隱晦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千萬莫要學那項羽,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丈夫能伸能屈,留待性命,往後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好!”

  韓楨笑著點了點頭,邁步走出書房。

  一路來到後宅小院,就見麻舒窈一個人靜靜坐在秋千上。

  那顆枝繁葉茂的大槐樹,已變得枯黃,枯葉在寒風中帶著旋兒,緩緩飄落。

  “夫君!”

  聽到腳步聲,小丫頭抬起頭,見到來人是韓楨,雙眼頓時一亮。

  走上前,韓楨關心道:“天寒地凍的,怎地一個人坐在外面。”

  麻舒窈答道:“奴家覺得有些悶,所以出來透透氣。”

  只是她那張被寒風吹紅的小臉,怎麽也不像是透氣的樣子。

  伸出手,輕輕撫在麻舒窈冰涼的小臉上,韓楨叮囑道:“這段時日好好準備嫁衣,等我回來迎你過門。”

  感受著大手上傳來的溫暖,麻舒窈眼中閃過一抹羞意,鄭重的點了點頭。

  韓楨叮囑道:“天氣冷,進去罷。”

  “夫君,你多保重。”

  麻舒窈咬了咬唇,踮起腳尖,主動在他臉上印了一下。

  “放心!”

  韓楨微微一笑。

  目送麻舒窈走進閣樓中,他這才轉身出了小院。

  又去府衙中交代了一番後,韓楨回到家中,換上黑光鎧,徑直趕往軍營。

  “謔!哈!”

  軍營中,校場上傳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呼喊。

  得知即將開戰後,士兵們一個個卯足了勁,操練也比平日更加刻苦。

  整個軍營籠罩在一股緊張的氣氛中,彷佛連走路慢一些,都是一種罪過。

  ……

  ……

  茫茫太行山脈中,一支龐大的隊伍,如同一條黑龍,在風雪中緩緩爬行。

  “勝哥兒,歇一歇罷!”

  一名身著鐵甲的中年漢子哈著霧氣,出聲勸道。

  這壯漢面容憔悴,身上的鐵甲也破破爛爛,留著刀劈火烤的痕跡。

  一條胳膊上,還纏著厚厚的繃帶,隱隱有血跡透出。

  聞言,走在隊伍最前頭的壯漢停下腳步,正要開口呵斥,卻見後方眾人面色淒苦,連走路都搖搖晃晃,眼看已經快要到極限了。

  將呵斥的話咽回肚子,他點了點頭,下令道:“全軍休整!”

  隨著這道命令一層層傳遞下去,身後的數萬人也顧不得地面厚厚的白雪,紛紛跌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

  一時間,白霧繚繞。

  壯漢解下腰間水壺,擰開準備喝水,卻發現水壺中的水早已凍結成冰。

  放下水壺,他從地面抓起一把雪沫塞進口中,大口咀嚼。

  冰涼的雪水融化後,順著喉嚨滑落進胃中,凍的他整個人哆嗦了一下。

  此人,便是鼎鼎有名的高托山。

  高托山,本名高勝,早年間乃是太行山一匪寇,因其人高馬大,氣力遠超常人,得了個托山天王的諢號。

  北地暴動後,高托山看準時機,在李黑虎的資助下,起兵造反,最巔峰時聚眾五十萬,攻佔三州八縣之地。

  只是隨著西軍的到來,曾經的一切輝煌都化為泡影。

  如今,他只不過是一條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狗子,醒醒,快醒醒,睡著就醒不來了!”

  就在這時,一聲焦急的呼喊在人群中響起。

  只見一名瘦弱的青年暈倒在厚厚的積雪中,任憑身邊的人如何呼喊,都沒有任何反應。

  在這樣天寒地凍的環境裡,一旦陷入昏迷,很難活下去。

  周圍的士兵神色麻木,機械般的大口嚼著雪。

  只因這一幕,這幾日發生了太多次。

  糧食吃完了,運送輜重的牛和驢也吃光了,就連高托山乘騎的戰馬,都在昨日被宰了飽腹。

  先前秋高日爽,還能在山中打獵,采集野果充饑。

  如今大雪封山,山裡的動物都躲起來過冬了,土地被凍的堅硬如鐵,連挖個草根都艱難無比。

  高托山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嘴唇蠕動了幾下,最終卻隻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歎息。

  最初的五十萬大軍,到了如今,死的死,散的散,如今只剩下不到十萬人。

  “勝哥兒,弟兄們快挺不住了,若不再找些糧食和棲身之所,只怕今夜又有不少兄弟會被凍死。”

  說話之人名喚呂大章,乃是高托山的表叔,亦是他當匪寇時的左膀右臂。

  搓了搓凍僵的雙手,他哈著霧氣道:“俺記得再往前十裡,就是磁州地界,眼下日頭尚早,加緊些能在天黑前趕到,不如去劫掠一番。”

  聞言,高托山苦笑一聲:“劫不得,西軍定然早已等在磁州。”

  “俺算看出來了,姓梁的這是把咱們當羊趕。”呂大章啐了一口,恨恨的說道。

  上個月,西軍一改往態,原本洶湧的攻勢,突然緩了下來,圍而不剿。

  十萬西軍鋪開,如同一張大網,不斷趕著他們走。

  呂大章這時把心一橫,咬牙道:“勝哥兒,不如咱們南下,投了李黑虎罷。”

  當初還沒造反時,黑山寨就派人與他們聯系過,並且還資助了不少兵器輜重,兩家關系還算不錯。

  如今眼看著走投無路了,而黑山寨的人卻在濟南府吃香喝辣,不免起了歸附的心思。

  在他看來,李黑虎此人還算仗義,手上有兵有糧,更重要的是有腦子,投了他,也不算辱沒了自己。

  高托山面上的苦澀之意更甚了,被風雪染白的頭髮,憑添了幾分落魄,只見他語氣幽幽的道:“表叔,俺非是拉不下臉面,而是你有沒有想過,並非是咱們要南下,而是西軍讓咱們南下!”

  “這……”

  這番話,讓呂大章悚然一驚。

  細細想來,隻覺一股寒氣順著尾椎骨直衝大腦,原本就寒冷的身子,更是如墜冰窖。

  被高托山這麽一提醒,他才驚覺,好幾次西軍明明已經咬住了他們,卻又生生的止住了。

  開始隻當是運氣好,老天爺幫自己。

  現在看來,是自己中計了。

  念及此處,呂大章忙問道:“那如今怎麽辦?”
    高托山說道:“還能怎麽辦,去濟南府,投靠李黑虎!”

  呂大章驚詫道:“可伱不是說,這是西軍有意為之麽,說不定他們已經在南邊設了埋伏,準備把咱們一網打盡。”

  高托山不答反問:“表叔,如今咱們還有其他選擇麽?”

  如今他已經彈盡糧絕,除了手下一群潰兵之外,別無他物,除了南下濟南府,投靠李黑虎之外,已經再無其他路可走。

  哪怕明知道這是個陷阱,也得閉著眼往裡跳。

  繼續留在太行山,這十萬殘兵,用不了多久就會四散潰逃。

  呂大章面色一滯,無奈地歎了口氣,帶出一團霧氣。

  “弟兄們!”

  忽地,高托山大喊一聲。

  這聲爆喝,頓時引得不少人的注意,一個個抬起頭,將目光投向他。

  “當初起事之時,說好了要帶兄弟們大富大貴,如今沒能做到,是俺之過。”

  高托山略微頓了頓,繼續朗聲道:“這兩個月,弟兄們跟著俺吃了不少苦,天殺的西軍不給活路,像條瘋狗一樣追著咱們咬。不過大家夥不需擔心,俺已經找到了出路。”

  “黑山李天王,想必你們都聽過他的大名,乃是俺的結拜兄弟。如今,他佔了濟南府,日子過的瀟灑。俺準備去投奔他,弟兄們且再咬牙忍一忍,待到了濟南府,有酒有肉,有暖和的房子住。”

  這番話,瞬間讓士兵們心中燃起希望,眼睛都明亮了許多。

  甚至於一些士兵,已經開始幻想起到了濟南府後的愜意日子。

  見狀,高托山又加了一把柴火:“歇息好了,咱們就出發,早一日到濟南府,便能早一些享受快活日子。”

  嘩啦!

  原本四仰八叉癱坐在地上的士兵們,紛紛互相攙扶著站起身。

  “出發!”

  高托山大手一揮,頗有些意氣風發的味道。

  只是誰都沒有看到,潛藏在他眼底的憂慮。

  不多時,長長的隊伍再次出發。

  ……

  五十裡外的一處曠野中,駐扎著一片軍寨。

  軍寨中央的公幄裡,楊惟忠與韓世忠兩人正在商議戰事。

  在楊惟忠的建議下,如今西軍分為五路大軍,實行圍而不剿的策略,將高托山從太行山攆到濟南府,一舉將北地反賊徹底平定。

  因此,西軍一分為五,梁方平坐鎮中軍,楊惟忠、辛興宗、劉光世、王淵為都統,各領一軍。

  楊惟忠本名康炯,乃是名將康保裔之裔孫。

  宋真宗鹹平二年,康保裔兵敗高陽關,遭遼軍俘虜,鹹平四年降遼,受封昭順軍節度使,為了不波及遠在趙宋的家人,康保裔改姓為楊,遼聖宗賜蕭氏女於保裔為妻,育有二子。

  康保裔雖降遼,但一直心懷大宋,用心教導子孫。

  康炯成年之後,其父為他取字惟忠,意為靖國惟忠,洗祖先之恥。

  二十歲後,楊惟忠回到大宋保疆衛國。

  青年從軍西北抗擊西夏,收復西北疆土,建立平夏城,威震西北。

  按理以楊惟忠之功,如今的官職絕不在三種之下,可惜此人是個好將帥,但卻不是個合格的政治家。

  宋哲宗駕崩後,皇太后以宋太宗金匱之盟故事,欲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端王繼位。

  楊惟忠深受皇恩,上疏言當立帝子登基,被皇太后駁斥。

  等到端王趙佶登基上位後,將楊惟忠貶為內藏庫副使,渭州兵馬監押。

  若非西北戰事緊急,只怕楊惟忠大概率會看守一輩子武庫,再沒有複起的機會。

  除了此事之外,兩年前宋金同盟伐遼之時,楊惟忠上疏言,遼為兄弟之邦,為宋之屏障,可當金軍,不應攻之。

  宋徽宗大怒,再度將其貶官。

  時至今日,戰功赫赫的楊惟忠,只是個正七品的武略大夫。

  僅僅比麾下的韓世忠,這個從八品的秉義郎稍好一些。

  何其可悲!

  “報!”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高喊。

  楊惟忠沉聲道:“宣!”

  下一刻,主帳門簾被掀開,一身風雪的斥候快步走了進來,躬身道:“稟都統,反賊大軍再度啟程,朝南而去,距磁州三十裡。”

  “再探!”

  楊惟忠擺擺手。

  “得令!”

  斥候高聲應道。

  待斥候出了營帳,韓世忠笑道:“都統當真是用兵如神,高托山這反賊在都統手中如提線木偶,讓他往南便往南。”

  他對楊惟忠極為敬佩,除開統軍才能之外,心底還深懷感激之情。

  前兩年南征方臘之時,辛興宗當著他的面,搶走了活捉方臘的潑天功勞,若非楊惟忠仗義執言,在官家面前替他請功,他也沒有大展身手的機會。

  這份情誼,不可謂不重。

  楊惟忠卻無喜色,歎了口氣道:“西夏最近蠢蠢欲動,邊路又不太平了。早些平定反賊,也好早些回去。”

  遼國這頭餓狼沒了,但卻又來了一隻更凶猛的大蟲。

  外有強敵,內患不斷,風雨飄搖啊!
  “這高托山滑膩的像條泥鰍,恁是能跑。等趕到濟南府後,俺倒要看看,他還怎麽跑!”韓世忠冷哼一聲,忿忿不平道。

  這段時日,可把他憋屈壞了。

  反賊的戰力極低,每回交鋒,一碰就碎。

  可問題是,高托山根本就不跟他們打,帶著幾十萬人不斷在太行山裡躲貓貓,讓人心頭窩火。

  楊惟忠提醒道:“張迪與高托山乃是烏合之眾,不必在意,但黑山賊卻不容小覷。”

  “都統是否高看這些反賊了?”

  韓世忠有些不以為意。

  大宋境內的反賊,在他看來就是一群農民罷了。

  除了人數多一些,聲勢唬人一些,只是一群土雞瓦狗而已。

  方臘是如此,高托山同樣如此。

  楊惟忠搖搖頭,正色道:“張叔夜此人允文允武,絕非庸才,連他都數次大敗,可見黑山賊與尋常反賊不同。”

  “張知府確實不凡,可興德軍早已糜爛,不堪一戰。末將覺得,兩次敗給黑山賊,實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韓世忠反駁道。

  大宋境內的禁軍,除了河北稍好一些外,其他各路早就爛透了。

  當初南征方臘之時,南邊的禁軍算是讓他漲了見識。

  數千禁軍,竟被幾百方臘反賊追著殺,離譜至極。

  “良臣,需知獅子搏兔有盡全力。”

  楊惟忠遙遙看向南方,語氣中透著一絲擔憂:“此次平叛,本官心頭始終有一絲不好的預感!”

  韓世忠毫不在意地笑道:“哈哈,定是都統想多了,平定反賊能出甚麽岔子!”

  “但願是吾想多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