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第229章 0226【舅舅,快降了罷!】
  第229章 0226【舅舅,快降了罷!】

  大旱之後,必有大寒。

  今年夏季北地四路的一場大旱,讓今年冬天格外寒冷。

  也正是因為如此,北地河流盡數被凍結。

  對高托山來說,算是無數個壞消息中,唯一的好消息。

  河面厚實的冰層,讓大軍如履平地,輕松過河,大大縮短了時間。

  十一月二十八日。

  在天寒地凍的河北走了十幾天,高托山終於來到了德州境內,再往南走五十余裡,便徹底進入濟南府地界。

  這一路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哉。

  每日清晨,都有不少士兵再也醒不來,化作冰雕,長眠於此。

  十萬殘軍,凍死餓死不計其數。

  如今,只剩下不到六萬人。

  “大夥加把勁,爭取今日進入濟南府。待到了濟南府,咱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在暖和的房子裡美美的睡上一覺!”

  高托山用嘶啞的嗓音高喊,激動的神情,讓臉上皮開肉綻的傷口顯得格外猙獰。

  那傷口,是凍瘡撕裂後潰爛所致。

  並不疼,可稍微烤一烤火,便癢的抓心撓肝,讓他恨不得拿刀削去臉上的皮肉。

  身後靜悄悄的,只有凍硬的積雪被踩時,發出的嘎吱嘎吱聲。

  這一路走來,高托山幾乎每日都會高聲激勵。

  可隨著不斷有人倒下,士兵們心中的火焰,被寒風吹熄,再度變得麻木。

  此時此刻,有些人甚至已經忘了為何要來濟南府,只是跟在大部隊中,機械的邁著步伐。

  呂大章艱難的咽了口唾沫,用同樣嘶啞的聲音說道:“勝哥兒,李黑虎會接納咱們麽?”

  曾經的五十萬大軍,如今只剩下六萬余人,且都是殘兵。

  這些士兵手腳長滿了凍瘡,能不能握的穩刀,都是個問題,與難民乞丐無異。

  李黑虎又不是他爹,憑什麽要花幾百上千石糧食,救濟他們這些提不得刀的廢物?
  “會的。”

  高托山點了點頭。

  呂大章語氣擔憂道:“可他若是不救,咱們該怎麽辦?”

  “李黑虎並非蠢貨,咱們這把刀,主動送上門,遞到他手裡,他沒理由不用。”高托山微微一笑,只是笑容中滿是苦澀。

  不出意外,李黑虎會將他們安置在一處關隘要地,給些米糧軍械。

  用他們的命,試探西軍的成色,盡可能的消耗西軍。

  ……

  遠在數百裡之外的歷城郡,府衙之中,李黑虎正在與一眾當家商議高托山之事。

  三個月的時間,讓李黑虎白皙的皮膚變成了小麥色。

  配上她那雙狹長高貴的鳳目,更添一抹野性。

  唯一不變的,是橫在她雙腿之上的斬馬刀。

  李黑虎清冷的聲音響起:“昨日探子來報,高托山已到德州地界,估摸著今日就會進入濟南府。關於高托山,諸位可有章程?”

  “高托山如今只不過是一條喪家之犬,手下雖還有幾萬人,但在天寒地凍中熬了這麽久,還能拿得動刀作戰的人,只怕十不存一。某家覺得,讓其自生自滅就是,否則也只會平白浪費糧食。”

  說話的人是孫志。

  經過兩三個月的修養,他終於痊愈了。

  武人體魄到底比尋常人要強,且他練的乃是內家功夫,靠著胸中一盞氣,卸去了韓楨那一槊的三分力道。

  可即便如此,他也險些喪命,半隻腳踏入鬼門關。

  若非手下機警,立刻將其護送回黑山寨,只怕再拖上一陣子,那就沒救了。

  只是相比以前,此刻的孫志面色有些蠟黃,眉宇間有一團散不去的鬱氣。

  這是肝髒受創的表現。

  大夫說他現在年輕力壯,可能還感受不深,但步入中年,體力衰退後,就有的受了。

  七當家點頭附和道:“三哥說的對,高托山那幾萬人如今就是累贅,與其給他們糧食,還不如讓兄弟們多吃幾口飯。”

  “此言差矣。”

  這時,寅先生開口道:“三當家需知物盡其用。如今張迪殘部安置在禹城,不如將高托山安置在臨邑,給些糧食而已,便能讓其為我等賣命。西軍十萬,且戰力強橫,我等如今才不過三萬人,其中九成都是新兵,兵力懸殊啊。”

  七當家皺眉道:“寅先生何必長他人威風,禹城還有十二萬張迪殘部。”

  寅先生搖頭失笑道:“張迪全盛時,麾下二十余萬,都被劉光世擊潰斬殺,如今這十二萬殘部,能擋住十萬西軍?”

  “這……”

  七當家面色一滯,頓時語塞。

  寅先生繼續說道:“如今,西軍的動向已不是秘密。安德與高唐頻繁有糧草輜重調動,明擺著是要兵分兩路,一上一下夾擊。禹城臨近高唐,臨邑緊挨安德,西軍一至,這兩處縣城必將首當其衝。正巧讓張迪殘部和高托山,替我等打頭陣。哪怕他們擋不住,將近二十萬戰俘,也夠西軍後勤喝一壺的了。”

  將近二十萬的戰俘,西軍最少要分出一兩萬看管,其次這麽多人吃喝拉撒,也是個大問題,能夠拖住西軍的步伐。

  這也是為何,歷史上總有殺俘的事情出現。

  除開激勵士氣,震懾敵軍之外,更重要的是減輕後勤壓力,戰俘也是人,總不能讓他們吃草罷?
  若是一直餓著肚子,戰俘們定然鬧事,甚至引發兵變。

  乾脆殺了,一了百了。

  孫志面色凝重道:“此次西軍精銳盡出,楊惟忠、韓世忠、王淵、張俊等悍將皆在其中,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再難啃也得啃,都是一個腦袋兩條胳膊,俺倒不信西軍還能比咱們多一個腦袋!”九當家冷哼一聲,眼中並未懼色,反而鬥志昂揚。

  他家中原本良田上百畝,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是殷實之家。

  一家六口,其樂融融。

  只因新來的知縣,看上他家中良田,便使手段讓他家應了衙前役,最後落得個家破人亡,無奈之下,隻得上山落草為寇。

  因此,對趙宋朝廷恨之入骨。

  寅先生輕笑道:“西軍戰力固然強悍,但畢竟在河北之地苦熬了三月,我等以逸待勞,勝負猶未可知。”

  李黑虎拍板道:“既如此,我便遣人通知高托山,讓他駐扎臨邑。”

  北方暴動之初,形勢一片大好。

  各地起義頻發,張萬仙、高托山、張迪等人聚眾數十萬,迅速席卷幾縣之地。

  這讓李黑虎與寅先生覺得,時機到了,趙宋氣運將盡。

  然而很快,情勢便急轉直下,張迪身死,張萬仙伏誅,高托山如喪家之犬,其他小規模的起義,也接連被各路禁軍鎮壓。

  安排好事宜後,李黑虎似是想到了什麽,忽地問道:“韓楨如何了,可有消息?”

  聽到韓楨這個名字,孫志眼中閃過一抹驚懼,隻覺胸中隱隱傳來刺痛。

  師傅說的沒錯,武人全靠胸中一盞氣。

  他的一口氣,在那一夜,被韓楨輕描淡寫的一槊,徹底抽碎了。

  往後面對韓楨,他再也鼓不起勇氣。

  孫志答道:“青州最近盤查異常嚴格,益都的探子許久沒有傳回消息,想來應是暴露了。所以,暫且沒有關於韓楨的消息。”

  黑山寨的鷂子們,一直是孫志在負責和培養。

  自從被韓楨打傷後,他這幾個月一直臥病在床,所以便移交給了李黑虎。

  但李黑虎不懂這些,加上本身就極為忙碌,重心都放在應對西軍上,因此對青州的情報工作,便耽誤了。

  後來孫志痊愈後,重新接手了鷂子,但這時臨淄和益都已被韓楨經營的如同鐵桶,同時進行了一次嚴打,將潑皮、幫派以及探子全部清理了一遍。

  如今別說安插探子了,但凡有可疑人物出現在兩縣境內,立刻會被捉拿。

  李黑虎點了點頭,止住了這個話題,吩咐道:“即刻起,整軍備戰!”

  “得令!”

  眾人齊齊應道。

  ……

  ……

  十二月初六。

  辛興宗、劉光世所領的大軍,抵達安德,與梁方平會師。

  與此同時,楊惟忠與王淵也正率領大軍急行軍,趕往高唐。

  隻待休整幾日後,戰事便會開啟。

  青州,益都郡。

  青州軍軍營,白虎堂內。

  韓楨身著龍紋黑光鎧,端坐於堂案後方。

  “命張和派兵北上,切斷淄州官道。”

  “命魏大,領臨淄軍營兩千步卒奇襲長山、鄒平二縣,務必在八日內拿下,切斷濟水水路。”

  “命劉錡,親率五百騎兵,輕裝上陣,三日內拿下千乘、博興二縣。”

  “命武保領兵一千,兩日內拿下臨朐。”

  隨著一道道軍令下達,整個軍營開始有條不紊的運轉。

  這些命令,此前早已商討推演了無數遍,該如何行軍,怎麽打,糧草輜重如何供應,打下之後該做什麽,所有將領都爛熟於心。

  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執行,並且根據戰局變化,隨機應變,臨時調整作戰策略。

  事實上,青州境內的千乘、博興以及臨朐三縣,很早之前韓楨就可以拿下了。

  只不過為了保密,一直選擇隱忍而已。

  畢竟人多眼雜,兩個縣的保密工作和五個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如今時機到了,終於可以動手了。
    對韓楨來說,拿下這三個縣可以說是探囊取物,不費吹灰之力。

  甚至都不需要強攻,只需拿出府衙的憑證,便能輕松詐開城門,大搖大擺的進城。

  所以,他給劉錡等人的時間,只有短短三天而已。

  此外就是淄州。

  淄州夾在濟南府與青州之間,戰事一起,韓楨首當其衝就是要拿下淄州。

  淄州乃是一個軍事州,置宣化軍,只有四個縣,除開治所淄川之外,剩余三個都是中下縣,人口稀少。

  唯有淄川繁華一些,但也遠比不上益都。

  轟隆隆!
  戰馬奔騰的聲音,在軍營中響起。

  劉錡率領五百騎兵,輕裝上陣,一人四馬,直奔千乘而去。

  之所以派他去,是因為謝鼎這層關系在,能夠更快拿下千乘縣,且拿下之後,不會掀起任何波瀾。

  至於博興,只是順帶而已。

  寒風呼嘯,吹得劉錡臉頰一陣生疼,但他的心中卻無比炙熱。

  等了這麽久,終於要開戰了。

  先前伐張萬仙,僅是小試牛刀而已,西軍、西夏人,乃至金人才是他劉錡揚名立萬之戰。

  念及此處,劉錡隻覺胸中的火焰更甚了,隻想快點讓舅父受降,好趕去淄川去縣長匯合。

  若是謝鼎知曉他現在的想法,只怕要氣的大罵一句,孽畜!

  益都距離千乘,可比臨淄遠了近一倍的路程。

  當初韓楨從臨淄馳援千乘,一人三馬,上午出發,下午才到。

  然而劉錡愣是隻用了一天,便在傍晚之前,趕到千乘縣。

  守城的差役,早早地便聽到戰馬奔騰中,嚇得他們趕忙關上城門,放下千斤閘。

  不多時,五百騎兵攜著滾滾煙塵,疾馳而來。

  黑漆山紋甲在夕陽的映照下,反射出陣陣寒光。

  “來……來者何人?”

  城樓之上,一名差役壯著膽子,磕磕巴巴地高聲問道。

  架馬來到城池下,劉錡將頓項拉開,露出真容,呵斥道:“莫要囉嗦,速速打開城門!”

  “小衙內?”

  那差役先是一愣,隨即松了口氣,笑道:“小衙內這是去哪的,許久不見,竟恁的威風。”

  一邊說著,還一邊吩咐同僚將城門打開。

  劉錡隨口答道:“上次不是說了麽,出了趟遠門。”

  很快,剛剛才關閉的城門,又再次被打開。

  按理說,無調令軍隊不得入城,哪怕靠近城郭十裡之地,都需提前申報。

  可劉錡是誰?
  劉相公的兒子,謝知縣的外甥,差役吃飽了撐著才會攔他。

  眼見城門被打開,劉錡身後的騎兵們不由面色怪異。

  他們知道此行會很輕松,但沒想到竟輕松至此。

  什麽是不費吹灰之力?

  這就是!
  “進城!”

  劉錡大手一揮兒,不再理會城樓上囉裡囉唆的差役,架馬衝入縣城之中。

  轟!
  釘有馬蹄鐵的戰馬奔馳在青石板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縣中百姓被嚇壞了,一個個慌不擇路的逃回家中,緊閉門窗。

  原本正準備下差的陳都頭,被嚇得一個激靈,立刻招呼三班皂吏與弓手前去查看,結果一看之下,頓時魂不附體。

  騎兵,數百名全副武裝的騎兵!
  “咦?這不是小衙內麽?”

  就在這時,一名眼尖的衙役,隔著一段距離認出了劉錡。

  聞言,陳都頭趕忙打眼看去,只見為首的騎兵越看越面熟,豈不就是小衙內嘛。

  認出劉錡後,眾人不由松了口氣。

  甚至,陳都頭還主動迎上去,高聲笑道:“小衙內許久不見,俺可是想念的緊啊。”

  這倒不是客套話,而是先前劉錡與他們的關系確實不錯。

  身為衙內,卻沒有絲毫架子,為人又豪爽。

  唏律律!
  劉錡一勒馬韁,疾馳的戰馬立刻放緩腳步,穩穩地停在陳都頭等人面前。

  “小衙內騎術更加精進了,端的了得。”

  陳都頭笑著伸出大拇指,小小的拍了句馬屁。

  然而,想象中的寒暄並未出現。

  劉錡冷著臉,爆喝一聲:“跪地受降,繳械不殺!”

  “這……”

  陳都頭先是一愣,旋即強笑道:“小衙內莫開頑笑……”

  唰!
  話音未落,劉錡身後五百騎兵紛紛揚起手中長槍,頓項下的雙眼,透著冰冷的殺意。

  咕隆!

  陳都頭咽了口唾沫,笑容僵在臉上,不可置信的看著劉錡。

  劉錡雙目如刀,語氣森然道:“三息之後再不降,殺無赦!”

  嘩啦!

  下一刻,陳都頭雙膝一軟,跪倒在地上。

  後面的皂吏也忙不迭的扔掉手中佩刀,跪地受降。

  見狀,劉錡轉頭吩咐道:“黃凱,你領兩百人接手東西城門,不得放任何一人進出。”

  “得令!”

  黃凱抱拳應道,而後調轉馬頭,帶領兩百騎兵前去接手城門。

  “看好他們,若有異動,殺!”

  交代一句後,劉錡翻身下馬,帶領一隊騎兵大步踏進縣衙。

  一進縣衙大門,就看到大堂內端坐的謝鼎。

  劉錡高喊一聲:“舅舅,趕緊受降罷!”

  謝鼎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去,氣的嘴唇一陣哆嗦,指著他大罵道:“你這孽畜,就這般與吾說話?綱常倫理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然而,劉錡接下來的話,卻讓他血壓飆升:“舅舅莫要做小女兒態,軍令緊急,俺稍作歇息,便要趕去博興。”

  “好好好!”

  謝鼎氣極反笑:“今日本官便坐在這裡,等你這反賊來殺。”

  這就沒法聊了。

  劉錡面色無奈,服軟道:“舅舅莫怪,柱兒給您賠個不是。”

  難得見到劉錡吃癟,身後的騎兵小隊一個個俱都憋著笑。

  謝鼎也知道如今不是置氣的時候,深吸了口氣,壓下心頭火氣,沉聲問道:“韓楨這是準備舉反旗了?”

  “沒錯!”

  劉錡應道。

  謝鼎伸手道:“討伐檄文何在,呈上來與吾一觀。”

  自古不管是造反,還是討賊,都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名不正,言不順,則軍民之心不安。

  哪怕是金人這等蠻夷伐宋,也知道找一個借口,更何況煌煌中華。

  所以,討伐檄文便應運而生。

  劉錡搖搖頭,解釋道:“縣長的意思,這封討伐檄文,該由舅舅來寫!”

  謝鼎面色一變,目光死死盯著劉錡,一字一句道:“伱可知,吾來執筆討伐檄文,意味著甚麽?”

  “外甥曉得。”

  劉錡點了點頭,語氣鄭重道:“舅舅,俺非癡兒,是非黑白分得清。”

  謝鼎聽出了他話中的言外之意,該是時候戰隊了。

  緩緩閉上眼睛,謝鼎腦中急轉,心中思緒萬千。

  這封討伐檄文一寫,他謝家可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劉錡知道舅父在做最後的抉擇,靜靜站在原地等待。

  片刻後,謝鼎重新睜開眼睛,緩緩開口道:“柱兒,你如實說,此戰有幾成勝算?”

  劉錡如實答道:“舅舅若讓俺說,那必是十成。但兩軍對壘,波詭雲橘,變數萬千,所以在沒打之前,永遠是五五之數。”

  謝鼎一陣默然。

  他現在心中無比糾結,若投了韓楨,贏了還好,可若是輸了,那他謝家百年積攢的聲望可就全毀了。

  但若是不投,雖性命無憂,可韓楨與胥吏共天下,那是在刨士大夫的根。

  一旦韓楨贏了,不消多久,只怕十年之後,天下再無人記得他富陽謝家。

  投與不投,都有風險與收獲。

  沉思良久,謝鼎看著眼前身著虎紋黑光鎧,威風凜凜的外甥,把心一橫,咬牙道:“好,吾來執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