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第446章 0442【猛火油!新年快樂!】
   第446章 0442【猛火油!新年快樂!】

  “陛下雄才大略,定能一統天下。”

  裴懷這話可不是拍馬屁,而是真心這般覺得。

  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

  其一是中原乃華夏腹地,政治性優越,華夏以黃河文化奉為主流,黃河是母親河,而非長江。

  手握大義,正達四方。

  其二則是環境,廣袤的華北平原只需好好經營,是不缺糧食的。

  其三則是人才,南方雖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文人頻出,可中原的底蘊深厚,讀書人佔比極高,人才極多。

  因此,自古手握中原者,只要不是傻子,統一天下並非難事。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青州軍那幫丘八是真能打啊!

  馬蹄踏在水泥路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前方,是一片平坦的山坳。

  得知官家來探望他們,將士們都很開心。

  這是明哨,看不到的地方還設有暗哨。

  袁工匠神色感慨道:“陛下,這水泥當真是神物啊,省了微臣不少事兒,若非沒有水泥,估摸修到明年,都不一定能完工。”

  只因這地方太重要了,乃泰山之門戶。

  韓楨擺擺手:“朕自幼貧苦,睡過草地,住過破廟,亦在戰場上爬冰臥雪,沒那麽嬌貴。”

  文官集團雖看不起武夫,但也不得不承認,開疆拓土,還得靠軍部。

  韓楨輕笑道:“科技是第一發展力,這就是為何,朕要糜費頗多,建造軍工所的原因。只要能搗鼓出新東西,花再多錢都值得。”

  當紅薯、玉米、土豆在中原大地上生根發芽,當五谷變為八谷,從農業轉向工業的條件,也就即將達成了。

  韓楨自信能等到那一天,他還年輕,過了今年年節也才二十歲。

  說話間,在三百親衛的護送下,龍輦駛入城中,一路來到行宮。

  發展工業,並非只靠一個人,而是一代人,甚至數代人。

  袁工匠心頭感激:“多謝陛下關心,微臣不辛苦。”

  韓楨擺擺手,先是去往軍營,慰問了一番駐扎的將士。

  除此之外,還有負責巡山的士兵,確保不會有任何可疑人物,進入深山的軍工所基地。

  架馬走在水泥路上,每隔一裡,都能看到一個哨崗。

  界首鎮自打落入韓楨手中後,常年駐扎著幾百青州軍,實行的也是軍管。

  看著他黝黑的臉頰,韓楨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段時日辛苦你了!”

  說是行宮,實則就是一棟府邸。

  前歲拿下濟南府後,不少府邸成了無主之物,最後落到官府手中,常玉坤撲賣了一批,用以充實府庫,還留下了幾棟地段最好,規模最大的府邸,以備不時之需。

  一路來到鎮中唯一的腳店,袁工匠滿臉歉意道:“鎮中簡陋,還請陛下委屈一晚。”

  裴懷哪裡聽不出官家的言外之意,心頭大喜。

  華夏的底子厚,發展到宋時,各種科技遙遙領先全世界。

  袁工匠早早等在鎮中。

  “微臣定當殫精竭慮!”

  韓楨照例早起,洗漱完畢,用過早飯後,便率領親衛出了界首鎮,在袁工匠的帶領下,順著新鋪就的水泥小路,朝著泰山深處行去。

  一旁的監鎮面色激動,哆哆嗦嗦的說道:“微臣備了薄酒,為陛下接風洗塵。”

  當天傍晚,他成功趕到了界首鎮。

  畫餅嘛,韓楨如今越來越熟練了。

  一直走了將近十裡路,再度繞過一座山頭,視野忽然變得開闊。

  “不急。”

  從軍營出來的時候,天色徹底變黑。

  水泥澆築的寨堡不大,只有容納三五名士兵。

  只要播下種子,開花結果是必然之事。

  北上伐金大勝,給一眾文臣喂了一顆定心丸。

  這一點,韓楨心裡很清楚,所以才會創立工學院。

  “見過陛下。”

  韓楨若有所指道:“少拍些馬屁,多乾些實事,常玉坤與謝鼎時常向朕抱怨,言說內閣政務繁忙。”

  翌日。

  將趙富金姐妹安頓在歷城後,第二日,韓楨便率領兩百親衛,直奔界首鎮而去。

  一座小鎮,坐落於山坳之中。

  一條河水自深山而來,橫穿小鎮。

  十多架高大的水車,矗立在河中,每一架水車都連接著一座工坊。

  幾道濃鬱的黑煙,自高聳的煙囪直衝天際。

  “火藥工坊呢?”

  環顧一圈小鎮的布局,韓楨問道。

  袁工匠解釋道:“回陛下,火藥工坊建造在了半山腰。火藥太危險,必須遠離小鎮,否則一旦出現意外,整個小鎮都沒了。”

  韓楨點點頭:“你心裡有數就好。”

  順著水泥小道,一行人進入鎮中。

  鎮子不小,但卻沒甚麽人,除開匠人以及家眷之外,就只有駐軍。

  袁工匠問道:“一路舟車勞頓,陛下是否歇息片刻?”

  韓楨吩咐道:“不必了,領朕四處逛一逛。”

  “是。”

  袁工匠翻身下馬,給韓楨充當馬夫。

  “目前整個軍工所,共計十一二個工坊,各有所長,各司其職。陛下請看,這一處工坊,乃是負責研究改良冶鐵煉鋼之法。”冶鐵煉鋼是重中之重,乃軍事以及工業發展的基石。
    伴隨著袁工匠的介紹,韓楨的目光落在一處工坊中。

  邁步走進去,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數個高爐正散發著陣陣熱氣,一名大匠一邊指揮,一邊提筆在線訂本上記錄。

  袁工匠正要上前,卻被韓楨用眼神製止。

  此刻,那大匠正指揮著匠人們,將石灰石倒入爐中。

  石灰石作為冶鐵時的溶劑,很早就開始使用了,作用是使鐵水中的雜質附著在石灰石中,形成氧化渣,使鐵水更為純淨。

  直到這時,那大匠才發現韓楨等人的到來。

  見到韓楨玄色常服上的龍紋,立刻躬身作揖:“微臣見過陛下。”

  “免禮。”

  韓楨嘴角含笑,問道:“進展如何了?”

  大匠苦笑一聲:“不敢隱瞞陛下,目前還沒有頭緒。”

  聞言,韓楨溫聲安慰道:“慢慢來,切忌心浮氣躁。”

  “微臣明白。”

  大匠心頭一暖。

  韓楨沉吟道:“朕雖非匠人出身,可也懂得一些冶鐵的技巧,說來說去,不外乎雜質與溫度而已。”

  “陛下學究天人,微臣佩服。”

  大匠心頭驚訝,順勢拍了句馬屁。

  他沒想到官家還真懂。

  是的,冶鐵煉鋼的本質就是高溫和剔除雜質。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韓楨繼續說道:“朕有三點建議,你可試一試。”

  聞言,大匠趕忙捧起紙筆,準備一字不落的記下。

  韓楨一股腦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其一,是往鐵水中添加螢石。其二,改進風箱,朕曾命人做過一款鼓風機,你可研究研究,改用水力牽引。其三則是把燃料換為焦炭。”

  往鐵水裡添加石灰石,自古有之,但添加螢石,則是明朝時期才發現的。

  但具體是明朝甚麽時期,且螢石添加比例幾何,他就完全不清楚。

  包括風箱和焦炭,他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給個大概方向,剩下的讓專業人士自己研究就行。

  大匠記著記著,忽地停下動作,滿臉疑惑道:“陛下恕臣愚鈍,螢石和風箱微臣倒是明白,但這焦炭是何物?”

  韓楨簡略的說道:“焦炭乃煤炭悶製而成,選取精煤,碾碎成石子大小,用水反覆清洗,洗去煤中雜質。待晾乾之後,放進密封窯中悶燒,大約十日可成。具體如何,你等自行摸索。”

  如何製作焦炭,他也不是很懂,隻曉得大致步驟。

  “多謝陛下,微臣記下了。”

  此刻大匠雙眼放光,恨不得現在就去實驗。

  韓楨最後叮囑道:“朕有耐心,也有錢,別怕出錯,放心大膽的試。”

  大匠神色鄭重的點頭道:“陛下寬心,微臣省得。”

  “嗯。”

  韓楨微微一笑。

  出了冶鐵作坊後,在袁工匠的帶領下,他又先後參觀了軍械、甲胄、火炮等工坊。

  當來到最後一處工坊時,袁工匠趕忙攔住他:“陛下,您不能進。”

  “為何?”

  韓楨好奇道。

  袁工匠解釋道:“這間工坊乃是負責研究石油,前兩日匠人們從石油中提取了一種黃油,極其危險,一旦點燃,火勢迅猛無比,且若存放在罐中點燃,還會爆開,威力比之火藥也不遑多讓。”

  石油,並非後世創造的詞匯,早就宋時就有了。

  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均有詳細記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

  鄜、延二洲,就是陝北地區,此地確實盛產石油,儲量極其驚人。

  宋人不但知道石油,並且具備了相對成熟的開鑿工藝,對石油熟練運用,從中提煉出石蠟、瀝青等。

  石油更多的,則是被用於軍事之中。

  趙宋將作監,甚至為其專門發明了一種武器,喚作猛火油櫃。

  根據《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油櫃,以熟銅為櫃,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橫施一巨筒,皆與櫃中相通。橫筒首尾大,細尾開小竅,大如黍粒,首為圓口,徑寸半。櫃傍開一竅,卷筒為口,口有蓋,為注油處。

  將作監的大匠巧妙利用風箱的原理,製作出了以液壓油缸作為主體機構組成的火焰泵,士兵用力抽動風箱,猛火油便能從銅管中噴湧而出,以明火點燃,便能形成一條條火龍。

  那為何如今漸漸消聲匿跡了呢?
  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沒錢。

  錢都被宋徽宗拿去享樂蓋宮殿了,哪還有錢當軍費。

  韓楨起事之前,趙宋軍中絕大多數軍械,都還是神宗、哲宗年間的存貨。

  “汽油?”

  韓楨雙眼一亮,面露驚喜。

  袁工匠一愣:“陛下認得?”

  “嗯。”

  韓楨點點頭,沒有過多解釋。

  從袁工匠的描述來看,所謂的黃油應該是汽油無疑了。

  黃色,火勢迅猛,且密封環境下會爆炸,又是從石油中提煉而出,不是汽油還能是甚麽?

  汽油提取並不難,就跟提煉蒸餾酒沒甚麽區別,但卻十分危險。

  高壓高溫的環境下,稍不留神,就會引發爆炸。

  這也是為何,袁工匠死命攔住韓楨,不讓他進去的原因。

  聞言,袁工匠敬佩道:“陛下知識淵博,見識廣闊,微臣佩服。”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