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第445章 0441【新年快樂!】
   第445章 0441【新年快樂!】

  夜幕下。

  蕭慶率領一千余騎兵狂奔。

  直到徹底出了代州地界,才漸漸放緩馬速。

  徹底停下後,眾人翻身下馬,給戰馬喂食喂水。

  太師奴問道:“千戶,高虞侯怎麽辦?”

  此人亦是契丹人,原先就是蕭慶的部將,隨他一起降了金國。

  蕭慶沉吟道:“高佛留不犯傻,豫州軍留不下他,我們在朔州等他一日。”

  一千輕騎,想走誰能攔得住?
  若是一日後還等不到,那就說明高佛留凶多吉少了。

  休息了一個時辰,蕭慶不敢久留,率兵直奔朔州而去。

  起碼在大舉攻齊之前,完顏宗翰不敢再這麽囂張派麾下來劫掠了。

  與此同時,膠州灣的造船廠也遞上奏折,遠洋商隊的第一批商船已經下海試航。

  步入深秋後,日短夜長,稍不留神,夜幕便籠罩了天際。

  左側,則是黃土高原。

  見到這一幕,笙奴立刻癟起嘴,神色委屈。

  他身中一箭,失血過多,又架馬狂奔了兩百余裡地,眼下還能保持清醒,已經算是一員猛將了。

  回去之後,定然會被元帥責罰。

  只是小丫頭筷子拿的還不穩定,即將到碗中時,羊肉掉落在桌上。

  河東路就是山西。

  這樣的地理環境,注定了金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而情報信息獲取來源的唯一途徑,只有通過斥候傳遞。

  此外,袁工匠傳來消息,坐落於泰山山脈中的軍工所,正式建造完畢。

  蕭慶問道:“怎麽回事?”

  高佛留語氣虛弱道:“稟千戶,卑下率領一千騎兵打算從房山繞回代州,卻不料遭遇豫州軍伏兵,神臂弩幾輪齊射,損失了三百余弟兄。”

  但如軍械所,以及匠人住處,則一直拖到現在。

  傍晚。

  一道綿延四百余公裡長的太行山脈,如同一條分界線,將河東路與河北分開。

  抵達朔州境內後,蕭慶這才放下戒備心。

  別人比你看的遠聽得清,自然想怎麽打就怎麽打。

  “爹爹辛苦了,多吃些肉。”

  笙奴夾起一塊羊肉,放進韓楨碗中。

  三千騎兵,陣亡七百余,傷者五六百,近萬匹戰馬只剩下六千余。

  在斥候的交鋒上,自己完敗。

  清點完戰損後,蕭慶心頭歎了口氣。

  延福殿內,韓楨與一眾妻妾在用飯。

  此番受挫,並非全然沒有收獲,起碼讓他知道,豫州軍的斥候很不凡。

  駐扎在陳家谷,等了半日,總算等來了高佛留。

  其實早在一個月前,火藥工坊就已經率先建造完畢,並投入生產。

  豫州軍阻擊金人騎兵的戰報,隔天就經八百裡加急送到韓楨手中。

  反之韓楨想要反攻,卻困難重重。

  斬敵七百余,三千匹戰馬,這點損失對完顏宗翰來說不疼不癢,但卻狠狠扇了他一耳光。

  ……

  太行山脈右側的河北,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

  只不過,一千騎兵隻回來六百余,高佛留右臂膀中箭。

  整個山西乃是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除了一座座高山之外,還有長城禦敵。

  斥候,就是一支大軍的耳目。

  畢竟是在深山中修建,難度要更大。

  “回來就好!”

  要知道,一切戰術都是建立在情報信息上的。

  韓楨決定親自去視察一番,同時順勢安排遠洋商隊。

  蕭慶並未責怪。

  小荷月咧著個嘴,露出幾顆乳牙,在一旁傻樂。

  韓楨笑著安慰道:“沒事,笙奴如此懂事,爹爹開心的很。”

  說著,他夾起羊肉送入口中。

  見狀,笙奴這才重新露出笑容。

  哄好了小家夥,韓楨問道:“我準備去即墨視察,你們可願一起去?”

  “夫君夫君,妾身願去。”

  趙富金第一個響應。

  然而,就沒有然後了。

  韓楨看向一群嬪妃,目光詫異。

  “二郎別看奴,奴有身孕,出不了遠門。”

  安娘自然是想回山東的,畢竟小豆子孤身在益都,她有些放心不下,可肚子裡懷著崽,想去也去不了。

  “奴也是。”

  狄家姐妹也附和道。

  她二人也想去海邊,先前總聽麻舒窈她們說,心裡向往的很。

  麻舒窈神色掙扎,猶豫了片刻後,說道:“夫君,奴……奴還要陪娘親,就不去了。”

  李清照如今是國子監金石學的教授了。

  韓楨可沒幫忙,完全是她靠自己本事應征上了。

  李清照白天要去國子監講課,麻舒窈哪裡忍心讓娘親一個人獨自待在家中。

  “夫君,奴也不去了。”

  趙綠竹與江素衣答道。
    “嗯?”

  韓楨挑了挑眉。

  安娘悠悠她們不去,還情有可原,這兩小丫頭竟然也不去,著實讓人意外。

  江素衣解釋道:“奴與綠竹要調理身子哩。”

  韓楨頓時樂了,笑問道:“你們兩黃毛丫頭,調理甚身子?”

  “夫君沒覺得奴有甚麽變化麽?”

  江素衣站起身,雙手叉腰,得意的挺起胸膛。

  還真別說,確實大了一些。

  不過她這個年紀,正是長身子的時候,變大實屬正常,這丫頭不會真以為是調理之效罷?
  韓楨也懶得勸,點頭道:“行罷,你倆繼續調理。”

  這兩丫頭為了快些長大被臨幸,也是拚了,隨她們去。

  韓張氏柔聲道:“二郎,奴也不去了,這陣子小荷月受了些風寒,夜裡總是咳。”

  “可嚴重?”

  聞言,韓楨看向小荷月,滿臉關心。

  在這個時代,一個小小的風寒,往往就能奪走一條生命。

  嬰幼兒的夭折率,高的嚇人。

  別看趙佶子女眾多,實則早夭的也不少,加起來足有十七八個。

  趙佶老爹神宗更慘,十四個兒子,活到成年的只有六個,一半的成活率都沒有。

  連皇家都如此,更別提貧苦百姓了。

  “二郎不需擔心,奴昨個兒請禦醫看過了,說是交季時,孩子就容易染上風寒,開了幾副藥,今個兒已有所好轉。”韓張氏軟軟糯糯的答道。

  一時間,一眾嬪妃就只剩下趙福金沒有表態了。

  趙富金勸道:“姐姐,你也一起去嘛。”

  “這……好罷。”

  趙福金猶豫了片刻,最終點頭應道。

  安娘欲言又止。

  見狀,韓楨溫聲道:“都是一家人,有話就說。”

  “二郎若是回青州的話,代奴探望一番小豆子,也不知他一個人過的怎麽樣。”安娘歎了口氣,面色無奈。

  韓楨點點頭:“好,回頭我幫你勸勸他。”

  ……

  兩日後,韓楨啟程了。

  此次出行並未大張旗鼓,一切從簡。

  除開趙富金姐妹之外,隻帶了三百親衛。

  自五丈河碼頭登船,五日後抵達濟南府。

  到歷城之時,已是傍晚,裴懷早早得了消息,率領一眾官員在碼頭接駕。

  “(微)臣拜見陛下,見過皇后!”

  一眾官員躬身作揖。

  韓楨雙手虛抬:“諸位愛卿免禮,裴懷隨朕上車。”

  在一眾官員羨慕的目光中,裴懷登上龍輦。

  見他躬身站在角落裡,韓楨輕笑道:“你也算朕身邊的老臣子了,怎地還這般拘束,坐。”

  “多謝陛下。”

  裴懷受寵若驚,順勢跪在軟榻上。

  到底是在禮部任職過的,禮節這方面無可挑剔,此刻跪坐在地上,腰背挺著筆直,如同一株青松。

  韓楨問道:“掌管一府之地,感覺如何?”

  裴懷答道:“還算輕松,常相公將濟南府治理的井井有條,微臣也只是蕭規曹隨罷了。”

  “這是對的。”

  韓楨微微一笑:“濟南府百姓苦兵禍久矣,相比於革新進取,穩定才是百姓最想要的。”

  當社會穩定,甚至都不需要官府催促,百姓會自發的積極生產。

  這個世界,離了誰都會照常運轉。

  同樣,不管誰當皇帝,百姓總歸要吃飯。

  裴懷趁機拍起了馬屁:“陛下勵精圖治,體恤萬民,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商業繁榮,乃為盛世之始啊。”

  “你是在諷刺朕?”

  韓楨斜蔑了他一眼。

  “微臣不敢。”

  裴懷沒想到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趕忙伏地請罪。

  “起來罷。”

  韓楨輕哼了一聲。

  聞言,裴懷這才戰戰兢兢的直起身子。

  韓楨正色道:“待四海歸一,天下一統,再來拍朕的馬屁不遲。眼下談盛世,為時過早。”

  歷史中,總是提到某某盛世。

  甚麽是盛世?
  大一統王朝的統治下,十幾年不打仗,國內安定,沒有大范圍的天災,沒有翻來覆去的改革,這就是盛世!

  聽上去似乎極為簡單,但縱觀歷朝歷代,數千年時間,攏共才有幾個盛世?

  除開光武中興、開皇之治、貞觀之治、仁宣之治這些只有短短十來年的小盛世之外,真正被史書與後世人認可的大盛世,只有一個。

  既,開元盛世!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

  政治、文化、經濟、外交、國力均達到了頂峰,這才是真正的盛世。

  要知道,“治”是政治概念,“盛”是經濟概念;“治”很容易達到,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也不過是無為而治,中央政府建立,國內沒有了戰亂,君王有意安民,那就夠了。

  而“盛”的經濟基礎,卻絕不是能憑君王主觀願望,在短短一兩年之內就能達到。

  盛世需要的條件太多,太苛刻,正因如此,數千年時間才只出了一個開元盛世。

  後世人總想夢回盛唐,不是沒有原因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