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332.第331章 0328【帶你大舅哥回家】
  第331章 0328【帶你大舅哥回家】

  韓楨問道:“如今軍中有多少門攻城炮和野戰炮?”

  劉錡答道:“五十門攻城炮全部交付,但野戰炮只有三十八門。”

  “三十八門……還是太少了啊!”

  韓楨微微歎了口氣。

  野戰炮產量低,不單單是工藝落後的問題,還有原材料。

  不是所有的鐵礦,品質都好。

  也不是所有煤炭,都適合冶鐵。

  事實上,國內的煤礦質量普遍都不太行,水分多,含硫量偏高,這樣的煤在燃燒時熱值不高。

  而質量好的煤炭,大多數都分布在山西。

  山東滕縣(棗莊)的煤還算可以,但也僅此而已,一批煤往往需要從中精挑細選,才能用作煆燒野戰炮,如此一來,產量又如何能高呢。

  按照這個進度,到明年這個時候,最多也就只有兩百門。

  而且,還需分出三五十門安裝在水師的神舟戰艦上。

  劉錡讚同的點了點頭,語氣惋惜道:“是有些少了,若是有個一千門,明日俺就能率兵打到會寧府!”

  一千門?

  韓世忠撇撇嘴:“明年夏收時,能有兩百門就不錯了。”

  一旁的吳璘忽地開口道:“為何如此篤定金人會在明年夏收時南下?俺若是金人,定趕在夏收前兩三個月集結兵力,打趙宋一個出其不意,待進入中原後,就糧於敵。”

  “有道理。”

  吳玠先是附和一句,旋即又說道:“其實金人南下與否,糧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天祚帝。遼國不少降將與貴族,看似恭順,實則蠢蠢欲動,旁的不說,就說那耶律大石,也算是一代豪傑,怎會甘當金人走狗。因此天祚帝一日沒抓到,金人便一日不放心。”

  “只有平定國內之後,金人才敢放心大膽的南下,否則大軍在外征戰,遼國降將、貴族突然暴起,金國會在頃刻間四分五裂。”

  韓楨沉聲道:“不管怎麽樣,我們的時間都不多了,滿打滿算也只有半年時間。火器只是錦上添花,士兵若不行,如同孩童持利劍。這段時日,你等加緊操練。”

  “末將領命!”

  劉錡等人齊齊拱手應道。

  韓楨似是想起了甚麽,叮囑道:“對了,過段時日會有一批水師將士前來軍營學習火器使用方法,此事就交予劉錡負責。”

  前幾日即墨傳來消息,船塢即將建成,馬上便可以投入使用,建造神舟。

  而水師六千人的編制,也已經招募完成。

  因此,韓楨下令讓匡子新挑選一批炮兵,來軍營學習如何使用野戰炮等火器。

  “末將曉得了。”

  劉錡有些不情願。

  ……

  十五日後。

  高速公路開始動工,與此同時,匡子新率領兩百名炮兵,抵達益都郡。

  “見過縣長!”

  書房內,匡子新躬身問候。

  “坐。”

  韓楨招呼一聲,又吩咐侍女端來茶水。

  待匡子新落座後,他問道:“水師操練的如何了?”

  匡子新如實答道:“稟縣長,水師將士已初具戰力,隻待神舟建成,剿匪實戰了。”

  士兵不管操練的有多好,終歸是要見見血,搏過命,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否則,終歸是徒有虛表的花架子。

  而海上大大小小的海賊,就是最好的練手對象。

  韓楨神色滿意,而後又問:“李旅長一行人沒給你添麻煩罷?”

  “倒是沒有。”

  談起李南嘉,匡子新眼中閃過一絲敬佩之色:“李旅長一行人個個彪悍奮勇,初時雖不通水戰,甚至有些連泅水都不會,但操練卻極為刻骨。末將啟程時,李旅長等人已然徹底適應了船上的日子。”

  “那就好。”

  韓楨微微頜首,正色道:“此次喚你來,主要是學習火炮的用法,學成之後,回去也好與黃耐商議神舟改建之法。”

  趙宋建造的神舟,主要是為了出使高麗,自然是極盡奢華與美觀。

  作為戰艦,肯定是以實用為主,擯棄無用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火炮的安裝。

  怎麽放,放在哪,都是有講究的。

  這些韓楨也不懂,只能交給匡子新與黃耐二人琢磨。

  “末將明白。”

  匡子新神色鄭重的點頭應道。

  又詢問了一番水師的事兒,韓楨輕笑道:“一路舟車勞頓,想必伱也乏了,今日好好歇息一番,明日再去軍營。”

  “多謝縣長。”

  匡子新道了聲謝,旋即問道:“末將想探望一番母親和四姐兒,不知她們現今住在何處?”
    聞言,韓楨神色略顯古怪,吩咐道:“老九,帶你大舅哥回家!”

  大舅哥?
  匡子新一愣,面色詫異的看著老九,訥訥地道:“俺……俺家四姐兒成親了?”

  “還……還沒有。”

  老九老臉一紅,解釋道。

  從即墨回來後,韓楨便將匡家母女交給老九照料,撥了一筆經費,用以購買宅院和日常用度。

  結果這廝倒好,直接將她們安頓在了自己家,美其名曰為縣長省錢。

  這讓韓楨直呼好家夥。

  匡子新哪裡還不明白發生了何事,不過倒也沒說甚麽,起身與老九一起出了書房。

  兩人一路出了少陽宮,匡子新問道:“俺娘和四姐兒沒給都統添麻煩罷?”

  “沒有。”

  老九擺擺手。

  匡子新笑道:“那就好。”

  老九的宅院,是去歲韓楨賞賜他的,畢竟作為親衛,總不能還住在軍營,上下差不方便。

  宅院就在內城,兩進的院子,不算特別大,但勝在雅致。

  漫步在街道上,匡子新嘖嘖稱奇:“不愧是郡城,比之即墨要繁華數倍。”

  老九答道:“縣長說了,用不了幾年,即墨恐怕就會勝過益都。”

  事實上,單論繁華而言,歷城就不比益都差。

  正說著,老九忽地頓住腳步。

  匡子新好奇道:“怎地了?”

  “俺去買些東西。”

  老九說著邁步走進街邊的一間鋪子,不多時手中捧著一個囊袋出來了。

  囊袋是宋時裝食物的物件,所謂酒囊飯袋,便是源自此物。

  “走罷。”

  老九招呼一聲,繼續在前面帶路。

  約莫一刻鍾後,兩人來到一處宅院。

  推門走進去,就聽匡四娘欣喜的聲音響起:“九哥今兒個下差怎地這般早?呀,還買了瓊玉居的糕點,九哥你真好。”

  說著,便上前接過糕點,動作舉止格外親昵。

  就在這時,匡四娘發現了後方的匡子新,動作一滯,眼中閃過一絲羞澀,弱弱地喚了聲:“二哥。”

  見到自家四姐兒這副小女兒態,匡子新心下頓時明白了,這兩人是郎有情妾有意。

  說實話,在他看來四姐兒若是嫁入老九,自然是極好的。

  人家貴為一軍都統,還是韓縣長的貼身親衛,心腹中的心腹,前途不可限量。

  反倒是他家高攀了。

  “小二子來了?”

  似是聽到了動靜,匡母腳步匆匆地從屋內走出。

  “阿娘。”

  匡子新喚了一聲,關心道:“阿娘在郡城可還住得慣?”

  匡母說道:“住得慣,吃得好,睡得好,就是有些閑的慌。”

  聞言,匡子新輕笑道:“阿娘辛苦了這麽些年,也該歇息歇息,享享福了。”

  “一路上累壞了罷,阿娘這就去做飯。”

  匡母說著,便興衝衝的走向廚房。

  不待老九開口,一旁的匡四娘就主動幫忙解釋道:“早先家中有廚娘,但阿娘覺得太閑了,便辭退了廚娘,自個兒買菜做飯。九哥勸了好幾次,可阿娘就是不聽。”

  匡子新忍不住打趣道:“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四姐兒這還沒成親,胳膊肘就往外拐了?”

  “二哥,不理你了!”

  匡四娘嗔怪的白了他一眼,滿臉嬌羞的跑向廚房。

  兩人來到大廳坐下,小丫鬟端上兩杯熱茶。

  匡子新抿了口熱茶,說道:“俺家四姐兒性子有些野,往後還望都統多多包涵。”

  這就是在表態了。

  老九也不是真的不懂人情世故,聽出他話中的意思,於是笑道:“家中莫稱都統,顯得生分,喚俺九哥就是。”

  匡子新問道:“老哥打算與四姐兒何時成親?”

  老九笑道:“那也得等你成親了再說。”

  古時講究個長幼有序,哥哥姐姐沒成家,哪有弟弟妹妹先成親的道理。

  有沒有姐姐沒嫁人,妹妹先嫁人的例子?
  有!
  但極少,而且往往妹妹先嫁人後,姐姐就很難嫁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