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唯有神》第60章 巨龍奧蘇
  第60章 巨龍奧蘇
  天體國度。

  雷霆之神、預言之神、龍族之神,三位最早知道自己從何而來的星辰齊聚在天體國度的邊界。

  那有閃電構築的靈魂將邏各斯人的語言教授給了其他兩位神祗,不久之後,祂們為彼此取了名字。

  雷霆之神名為閃恩,即為滾滾雷霆之意。

  預言之神名為卡加烏斯,那是邏各斯人用來形容湖水介乎清晰與渾濁的詞語,在祂看來預言就是既清晰又渾濁的。

  龍族之神名為恩多拉,既是再描述烏雲密布,又遮蔽天空之意。

  三神的真名就此定下,並且立下莊嚴的誓約,要為彼此守護真名整整一個千年。

  祂們要開辟一條與大地建立信仰的道路。

  閃恩是最早蘇醒的神祗之一,祂曾從歷史星辰中看到過去的景象,因此擁有了遠比以往龐大的智慧。

  久遠的歷史中,那位至高的存在先施以恩典,而後萬民在恐懼中呼喚神,得到獎賞,最終得以落成至死不渝的信仰。

  或許這故事與邏各斯人的敘述不盡相同,在那位至高的存在眼裡,側重點更是截然相反。

  然而,
  這就是神王閃恩看到的神話。

  神王閃恩決心效仿祂看到的故事。

  首先,要在地上給予恩典。

  不過,這份恩典不是給邏各斯人的。

  三神早已達成一致,祂們先要在地上造就自己的眷族,對邏各斯人降下大災一場。

  直到萬般危急之際,彰顯神跡,揀選出三神地上的代言人,最後立起供奉諸神的殿堂,

  閃恩以雷霆破開天體國度與外界的通道,三神揀選了一處邏各斯人未曾踏足的大地,預言神卡加烏斯為這地上的走獸做了預言。

  祂說,要先分開惡獸與善獸,要讓溫順的善獸先死絕,好讓凶狠的惡獸父殺子、母殺女、長殺幼,讓血親作彼此的仇敵。

  三神為了讓地上的人信仰,
  第一天,祂們就行了這事,讓那一處地上許多走獸都死了。

  溫順的善獸幾近死絕,而那些凶狠的惡獸們卻一個未死。

  閃恩吩咐預言神再做預言。

  後者同神王說:
  要想讓大災在邏各斯人中興起,惡獸中必要出一個王。

  神王應了諾,便等待惡獸廝殺,直至誕生出王。

  第九日,地上的惡獸互相捕獵,以獠牙相對,走獸們不能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諸神的作為,聽憑饑餓主宰,父子相殘、母女相爭、長幼失序。

  第十二日,惡獸大多死盡,余下的皆以臣服,一頭巨大無比的地龍主宰了一切,唯獨它得以飽腹,做了惡獸們的王。

  三神見時候已到,預言得了印證,龍神恩多拉施下神力,賜予了那頭地龍一雙足以遮蔽天穹的翅膀,稱之為巨龍奧蘇。

  預言神卡加烏斯則為巨龍奧蘇作了預言,賜予它神啟,囑咐這世上第一頭巨龍在數十年後毀滅邏各斯人的國,為世人們降下大災。

  而雷神閃恩,神王什麽都沒有賜予,要等到大災降臨後,祂才要恩賜雙腳著地的世人。

  …………………………………

  …………………………………

  數十年轉瞬即逝。

  邏各斯人漫長的壽命,給予了戴爾圖良與安提農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方向。

  尋找神在的方向。

  先前兩百年,作為獵手的戴爾圖良原本困於迷茫、無措之中,如今,他找到了真正要付諸一生的使命。

  戴爾圖良能夠感覺到,過往的力量逐漸回到他的身上。

  他曾嘗試過開口問詢雅列斯托,然而,他的兄弟屢屢言明,史書上記載的就是事實所在。

  戴爾圖良明白,雅列斯托是不會將真相告知自己的。

  不過,縱使戴爾圖良擁有足夠的信心,以及極強的使命感,可是…尋到神所在的方向談何容易。

  二人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到處碰壁,始終找不到一個確切的方向。

  “出海吧,戴爾圖良。”

  安提農走到戴爾圖良身旁,說道:

  “重走先知亞爾與雅列斯托王當年踏上的那段旅程,或許、或許那裡就是神在的方向。”

  戴爾圖良緩緩道:
  “沒有獨角鯨們的幫忙,我們無法航行出大海,要知道,那些獨角鯨們都聽從雅列斯托的吩咐。”

  安提農沉默了,邏各斯人在大地上繁榮生活,大海則被歸於了獨角鯨們,長年以來,邏各斯人雖然學會了造船,可是那種搭載五十人的帆船在近海才能安全無恙的航行,一旦出了遠海,便會被風暴撕碎。

  “我們是否能像先知一樣坐獨木舟?…不,不行。”

  安提農略帶絕望地呢喃道。

  按照《王與先知書》中的記載,先知亞爾和雅列斯托王憑借獨木舟便抗住了風暴,可那時神還在,神還庇佑他們,如今神不在了,又有誰能庇佑他們穿過風暴。

  戴爾圖良沒有理會安提農,眺望遠方。

  在王國的大地上,那座雅列斯托王下旨建造的先知巨像,早已動工多年了。

  “再想想吧,安提農。”

  戴爾圖良指著遠方道,
  “我要到巨像那裡去。”

  安提農猛然抬起頭,死死盯著戴爾圖良,吐字道:

  “你每一天都要到那裡去,我不知道你為何那麽關心那些造巨像的奴隸,有去那裡的時間,倒不如勸服雅列斯托王,讓他允許獨角鯨們與我們同行。”

  戴爾圖良一言不發,徑直地走向巨像那裡。

  在許多事情上,戴爾圖良習慣了獨來獨往。

  而在與安提農深交以後,這位先知次子驚訝地發現,除了要尋找神這一共同使命外,二人之間的差別是如此之大。

  戴爾圖良向往榮耀,驍勇善戰,沉默寡言。

  安提農則善於沉思,常常自言自語,保持著祭司群體的高高在上。

  他是純粹的祭司。

  而戴爾圖良,比起祭司生活,更願意回到那個獵手投擲長矛的時代。

  巨像建造的地方是王國邊境的一座城邦。

  工匠們選中了一處峭壁,以此作為先知巨像的支點,巨像的雙腿拔地而起,高大的身軀已經造好了三分之一,王國內珍貴的黃銅被敲打成箔,貼在已經完工的雙腳之上。

  奴隸們搬運著龐大的巨石,瘦削的身體在風中大汗淋漓、瑟瑟發抖,巨石通過簡易的斜坡和支架帶到巨像的邊沿,血與汗的氣味彌漫四周。

  戴爾圖良對王國裡受苦受累的奴隸們懷有莫大的同情。

  為什麽?
  自己分明是王的兄弟,先知的次子,地位是如此的崇高,何必同情卑賤的奴隸?

  戴爾圖良也覺得自己是如此古怪。

  他不知道自己受了誰的影響,歲月在流逝,他也逐漸變得悲憫起來。

  戴爾圖良走近了那群奴隸們。

  兩百年前,戴爾圖良從高山摘下的樹葉,他一直戴在身上,如今緊緊地貼在他的胸膛上。

  或許,

  冥冥之中,神將某個使命賦予了這先知的次子,直至他在地上立起自己的大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