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04章 以和平之名
  第604章 以和平之名

  隨著時間進入1924年的8月,英國和澳大拉西亞關於中美洲的戰爭準備也已經完成。

  經過了慎重的考慮之後,兩國決定執行自己的計劃,關於中美洲的戰爭向美國施壓。

  中美洲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美國對於中美洲各國的反抗也沒有太好的處置方式。

  再加上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源源不斷的支援,讓中美洲國家在這樣的遊擊戰爭中還是掌握了不少的優勢的。

  特別是美國駐軍很少的薩爾瓦多,基本上已經將美國軍隊驅離,充斥著大量的澳大拉西亞情報人員。

  最先掀起反抗美國軍事基地鬥爭運動的尼加拉瓜,面臨著美國軍隊最優先的反攻。

  但雙方在尼加拉瓜的戰爭都很謹慎,始終保持在遊擊戰的規模,沒有讓戰爭上升到全面交戰的地步。

  這對雙方來說其實是最明智的。畢竟尼加拉瓜的反對派也不願意看到和美國掀起一場全面戰爭,美國也不願意坐實這場戰爭,和尼加拉瓜背後的英國正面交戰。

  也正因為這樣的默契,中美洲的戰爭其實是一場大規模的遊擊戰,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戰爭。

  幾個中美洲國家的反對派的訴求也只是將美國軍隊趕出自己的國家,並沒有自大到要全面打敗美國的地步。

  既然要結束這場戰爭,那麽注定要和美國展開一場談判,來確定中美洲在戰爭以後的局勢。

  無論是英國還是澳大拉西亞,自然都不會放棄自己在世界聯盟的優勢。

  作為推動中美洲局勢發展的第一步行動,那自然是在世界聯盟中掀起議題,要求世界聯盟武力干涉中美洲戰爭。

  不管怎麽樣,帶上世界聯盟,會讓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的行動在名義上處於正義的一方。

  如果能夠獲得世界聯盟的支持,用整個世界聯盟來脅迫美國退讓,那自然是最優的選擇。

  畢竟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也不願意和美國展開全面戰爭,此時的時機並不合適,也不可能為了一個中美洲就撕破臉皮。

  在一次世界聯盟的例行會議上,英國代表一臉正義的模樣,飽含真誠又十分堅定地說道:“先生們,女士們!世界聯盟是全世界范圍內所有正義國家的聯合,也應該保護世界范圍內所有弱小的國家。”

  “目前的中美洲和菲律賓正在遭受著戰亂,這兩場戰爭都是本應該避免的,這兩個地區的人們也應該迎來和平。根據我們的調查,在這兩個地區的衝突中,已經有超過10萬人死亡,20萬人受傷,還有許多人因此無家可歸,丟失了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來源。

  作為世界聯盟的一份子,我由衷的希望我們能夠干涉這兩場戰爭,帶給這兩個地區的人們和平,履行世界聯盟作為全世界官方聯合組織的責任。”

  英國代表發話之後,諸多討好英國的國家紛紛點頭表示同意,數量達到了整個世界聯盟成員國的一半以上。

  其他的人也紛紛將目光看向了最中心的會議桌,因為那裡有著世界聯盟四大常任理事國和一個選任理事國。

  “說的沒錯。”澳大拉西亞代表是時候的站了起來,一副讚同的模樣看向所有人,微笑著說道:“世界聯盟成立的初衷就是盡可能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秩序,讓幾乎所有小國家都加入世界聯盟的大家庭,共同和平繁榮的生活是世界聯盟的追求。

  如果我們對菲律賓和中美洲正在進行的戰爭視而不見,這不僅違背了世界聯盟成立的初衷,同樣也會讓我們的良心受到譴責。

  先生們,女士們!我們要做的不只是觀望,我們要盡可能為世界帶來和平,盡可能避免殘酷的戰爭對人類的傷害。以和平的名義,我請求世界聯盟投票決定對中美洲和菲律賓的干涉,來結束這兩個地區所面臨的殘酷戰爭。”

  澳大拉西亞代表的表態其他人並不意外,畢竟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意見在世界聯盟的大多數時候還是比較一致的。

  緊接著,眾人又將目光看向了法國和俄國代表的方向,等待著世界聯盟又一龐大勢力的發言。

  尼古拉二世任命的俄國代表很安靜的坐著,沒有絲毫想要發言和表態的意思。

  這其實也很正常,俄國也才剛剛擺脫內戰的影響,需要長時間的恢復性建設以及各國的物資和資金支持。

  在這期間,俄國得罪任何列強國家都是不明智的,因為這代表著俄國的援助會少一部分。

  雖然法國向俄國提供了相當一部分援助,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為俄國提供的援助同樣不少。

  尼古拉二世貫徹著自己低調發展的決定,他所任命的代表,自然也不會違背尼古拉二世的意見。

  至於另一個俄國,基本不會出現在世界聯盟的會議中。因為各國所承認的俄國正統仍然在沙皇俄國那邊,這也代表著沙皇俄國的外交大使才會被其他國家承認。

  俄國人保持沉默之後,法國人面對澳大拉西亞和英國,就顯得有些孤掌難鳴了。

  但法國人仍然想破壞英國人的計劃,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各位,為什麽非要進行武力干涉呢?

  中美洲和菲律賓的局勢也不是無法挽救,我們可以對涉及戰爭的國家進行一部分物資援助,來保障戰爭期間這些國家民眾的生活物資。

  對於武力干涉的選擇,我認為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還是最好保守一點。

  如果為此掀起一場和美國的全面戰爭的話,對於世界聯盟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法國代表的發言還是有一部分的支持的,畢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那麽極端,在英國人的煽動下就會對任何國家發動戰爭。

  實際上,除了一些有著別樣的目的的國家之外,其他的國家也不會太過聽話,更不會隨隨便便就發動一場戰爭。

  哪怕是澳大拉西亞,也是有著一定的目的的,畢竟美國是兩個國家的共同敵人,而且戰爭的主力肯定是英國。

  見法國人提出了反對,英國代表不慌不忙的站了起來,十分不屑地反駁道:“物資支援?如果物資支援就能解決戰爭的話,還要軍隊做什麽?
  世界聯盟建立的目的是保護中小國家,這也代表著世界聯盟不應該畏懼那些強大的國家。

  如果因為一個國家的強大就導致整個世界聯盟的退縮,那麽請問各位,在面臨同樣的選擇的時候,你們所在的國家的安全又能否得到保障呢?”

  這句話對於某些正在猶豫的中小國家來說就是絕殺,因為他們所擔憂的不止可能面臨一場戰爭,還有就是自己的國家面臨這樣的糟糕選擇時的結果。
    如果現在選擇了退縮,萬一他們的國家將來遭到了侵略,世界聯盟又能否保護他們的國家呢?

  這是一個選擇題,至於是選擇英國還是法國,就得看這些中小國家的目的,以及他們所受到的兩個國家的影響力了。

  目前來看,英國對於大部分歐洲國家的影響力是要高於法國的。

  畢竟陸軍的影響力是有限的,海軍的影響力對於沿海國家來說是巨大的。

  法國陸軍再強大,也不可能穿越整個歐洲去侵佔一些中小國家。

  但海軍可不一樣,皇家海軍能夠抵達世界上任何海岸和港口,對於那些十分依賴海運和港口的國家來說能造成致命的打擊。

  畢竟皇家海軍連德國的海岸都能封鎖,更不要說他們這些小國家的海岸和港口了。

  要是真的把大英帝國得罪死了,對於這些臨近海邊的小國家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

  更何況,法國的盟友俄國目前明顯保持了中立,並不想惹任何一方。

  而英國還有一個強大的盟友澳大拉西亞。澳大拉西亞國王阿瑟之前訪問歐洲的時候,護航的R108戰列艦大部分歐洲國家可是看到過的。

  戰列艦的具體數據雖然並不清楚,但從戰列艦的體型和相應的主炮裝備上就能夠看出,這艘戰列艦的實際作戰能力絕對是世界頂尖的。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建設已經到了一個比較恐怖的地步,未必會比法國的海軍弱。

  目前澳大拉西亞所展現出來的綜合國力已經不弱於法國,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的聯盟堪比之前的英法聯盟,這是任何國家都需要忌憚和思慮的。

  特別是對於那些臨海國家來說,得罪這樣兩個海軍十分強大的列強,可要比得罪陸軍更加強大的法國難受多了。

  更何況,法國明顯還在恢復期,沒有太多的精力進行外交行動。

  英法單獨對比都已經有著明顯的差距,更不要說還有一個澳大拉西亞虎視瞻瞻了。

  也正因為這樣的考慮,其他的中小國家在選擇支持哪一方時就有著更明顯的差異。

  再加上唯一一個選任理事國意大利的沉默,這場會議已經明顯偏向於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一方,法國代表的言論已經沒有太多國家支持。

  “既然不能得出一個結論的話,那麽我們不如投票決定吧!”就在這時,澳大拉西亞代表再次站了出來,微笑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很明顯,投票決定是相對公平的。最終的投票結果也更容易體現諸多國家的選擇,也更能代表世界聯盟的最終意見。

  好在這個時候世界聯盟的會員國還不是太多,並且大多都集中在歐洲。

  雖然導致世界聯盟的影響力不能擴散到更多的地區,但也不會被太多的國家所影響。

  正因為參與國家數量不多的原因,這場投票持續的時間也不長,從開始到宣布結果也只有不到十分鍾的時間。

  隨著最終結果的宣布,法國代表也沉下了臉色,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參與投票的國家一共有20多個,除了6個棄票之外,超過12個國家選擇支持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提議的武力干涉。

  這也代表著只有五個國家支持法國提議的物資支援,並不同意強行進行武力干涉。

  英國代表和澳大拉西亞代表互相對視一眼,英國代表笑著站了起來,非常滿意的說道:“投票的結果代表了世界聯盟的最後決定,希望世界聯盟能夠盡快和美國進行交涉,要求美國結束這場戰爭。

  如果美國人拒不同意,那麽我們也只能準備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來促使美國人同意和平的到來了。

  先生們,女士們,這將會是一個偉大的決定。我很高興世界聯盟能夠選擇為菲律賓和中美洲帶來和平,這樣的慣例也會貫徹世界聯盟任何事件,保護所有中小國家是我們一直的追求。”

  此時英國在歐洲國家中的影響力還是非常高的,這也讓這場投票英國人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之所以選擇在世界聯盟提出這個議題,而不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單獨對戰美國,其實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如果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單方面對美國施壓,就算世界聯盟將其定義為一場正義的戰爭,美國人也不會太過懼怕。

  就算和美國的全面戰爭能夠打敗美國,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也絕對會有重大的損失。

  這要是讓美國人拖上一段時間,那麽法國和俄國注定能在這段時間內複蘇,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局勢就變得不好掌控。

  雖然可能解決美國這個心腹大患,但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也會極度虛弱,到時候法國人就成了另一個心頭大患。

  這對於比較保守的英國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也是最終兩個國家選擇在世界聯盟提出這場議題的真正原因。

  如果推動整個世界聯盟對這場戰爭進行武力干涉,法國人注定也逃避不了。

  而且,面臨整個世界聯盟的壓力,美國人想要反抗也是需要掂量掂量的。

  畢竟之前流感的時候美國的名聲就不太好,要是公開對抗世界聯盟,那麽美國就成了所有歐洲國家眼中的反派。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想要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爭霸,難度也會直接暴增數倍。

   今天一更四千字,明天兩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