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18章
  第518章

  因為流感的影響,1919年的下半年是混亂且無序的。

  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相當的影響,哪怕是澳大拉西亞也不例外。

  略有起色的國外移民再次被終止,畢竟誰也不敢保證這些國外移民中到底有沒有實際感染的病例,只能采取嚴格隔離的措施,或者暫緩移民來澳,避免澳大拉西亞本土受到比較嚴重的流感影響。

  1919年的9月,澳大拉西亞還迎來了超過10萬名國外移民,等到10月就已經銳減到了不足5萬人,11月和12月加起來甚至都不足5萬人,足以見得澳大拉西亞在流感方面的謹慎態度。

  這也讓阿瑟在看到關於整個1919年澳大拉西亞政府報告的時候,稍稍略有些皺眉。

  不得不承認,這次突如其來的第三輪流感,對於澳大拉西亞原本預計的四年發展計劃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甚至連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的第四期建設都被迫終止,來防止建築工人們扎堆導致的大規模傳染。

  不過,相較於略顯慘烈的國外來說,提前有所準備的澳大拉西亞還算是情況比較好的。

  10月,11月和12月三個月時間內,澳大拉西亞國內有統計的感染病例只有不到十萬例,死亡人數更是被降低到了四位數以下,準確來說只有600多人,也算是比較好的情況了。

  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感染人數都在數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因為目前沒有任何特效藥的原因,面對著這樣的流感只能硬扛,也有某些醫生和診所亂開藥,但結果證明了並沒有任何用處。

  因為流感的影響,1920年的國慶節也變得十分低調,只有沒有人參觀的升旗儀式,所有的國慶活動都被取消,並且政府鼓勵民眾呆在家裡過節,盡量不要出門。

  好消息是,這個時代的民眾沒有太多的逆反心理。就算民眾要求他們呆在家裡,他們大多也會聽話的執行。

  但如果是後世的歐美,政府剛下達要求,命令民眾盡量減少出門並且佩戴口罩,恐怕民眾就開始抗議政府違背他們的自由權利了。

  這種思想是瘋狂的,根本無法理解的,也是阿瑟要在澳大拉西亞盡力杜絕的。

  民眾們可以爭取他們應有的權力這沒錯,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國家的利益也很重要。

  目前澳大拉西亞人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或許是因為阿瑟高額的聲望的原因,澳大拉西亞人明顯願意聽從政府和阿瑟的命令,對於政府頒布的任何政策和命令也都願意執行。

  雖然沒有任何活動,但澳大拉西亞政府對於1919年的數據還是進行了公布的。

  一來是讓民眾放心,畢竟還是有很多民眾關心政府的各項數據,以及國家的建設情況。

  二來,國家的發展情況也能充分體現出國家在某些方面的潛力,以及相應的經濟環境。

  相較於其他列強國家來說,澳大拉西亞在流感中受到的影響是最小的,對於那些想要移居到比較穩定的環境的移民來說,就有更高的吸引力了。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在澳大拉西亞公布政府的發展數據的時候,不僅有大量的民眾關心政府所公布的數據,有大量的國外媒體也跟進報道了這一數據,並且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雖然澳大拉西亞在流感中遭受了影響,但有著同行的襯托,澳大拉西亞在1919年的政績還是比較不錯的。

  首先是人口數據,截止1920年1月1日公布數據的時候,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已經增長到了21694618人,較上一年增長了約150萬的人口,數據還是相當不錯的。

  如果不是下半年因為流感的影響,澳大拉西亞的人口數據甚至能夠逼近2200萬。

  在這149萬的人口增長中,本土人口貢獻了相當重要的一環。新生嬰兒大約57萬人,本土死亡人口7萬人,相當於本土人口淨增長50萬左右。

  剩下的大約99萬人基本都是移民人口,其中俄國人口貢獻了將近50萬。

  其實從這份數據中就能夠看出,阿瑟已經對俄國人口進行限制了。

  如果澳大拉西亞放開對於俄國的移民限制,每年吸引上百萬甚至200萬俄國人口並不困難。

  但這樣的人口增長,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如果俄國人口太多的話,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統治來說有著顛覆性的影響。

  雖然阿瑟已經時刻強調澳大拉西亞人這個統一的民族概念,但想要讓澳大拉西亞這個大民族理念被所有澳大拉西亞人接受,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目前來說也算是有一定的程度,原本澳大拉西亞那數百萬本土人口,基本都願意,並且已經根深蒂固的接受了澳大拉西亞人這個理念。
    而早些年的移民也基本願意接受澳大拉西亞的民族理念,畢竟澳大拉西亞人這個民族理念能給他們帶來切實的好處,這才是真正吸引那些移民的一點。

  目前稍微有著排斥或者不適應的,是那些近幾年剛來澳大拉西亞的移民。

  倒不是說這些人不願意接受澳大拉西亞的統治,只不過在原本的國家呆習慣了,短時間內要讓他們接受成為澳大拉西亞人,還是需要不少的時間進行影響的。

  一般來說,想要讓這些移民接受並且順從澳大拉西亞的統治,至少要經過長達五年的時間影響,才能讓他們對澳大拉西亞產生認同感。

  如果要將他們洗腦成忠誠於澳大拉西亞的人口,時間也會被無限拉長,至少需要10到15年的影響,他們才會對澳大拉西亞產生忠誠度。

  當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這些人的利益和澳大拉西亞的利益綁在一起。

  只要他們和澳大拉西亞擁有共同的利益,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和澳大拉西亞站在一起。

  這一點從澳大拉西亞對於這些移民的政策上就能夠看出,政府向這些移民頒發大量的土地,或者提供住所和工作,讓他們能夠快速的適應在澳大拉西亞的生活,並且在澳大拉西亞擁有一部分資產。

  如此一來,就算他們的家人想要離開澳大拉西亞,他們也會不舍得。

  畢竟政府贈送給他們的資產是實打實的,對於那些在原本的國家生活不下去的人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如果大家都能夠生活的很幸福,又會站出來反對政府,再次陷入背井離鄉的困境呢?

  讓一個移民對一個新的國家產生認同感的最好方式,就是讓這個移民在新的國家生活的很好,讓他們找到久違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是這麽簡單。

  因為四年計劃的影響,澳大拉西亞在1919年的工業增長也算是比較快的。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生產總量已經分別增長到了350萬噸和517萬噸,化工業產值增長比例達到了17.7%,民用輕工業的產值增長也達到了14.1%。

  從這方面已經看到了澳大拉西亞政府對工業的努力,澳大拉西亞已經不再滿足於做一個工業國家,而是想要更進一步,成為一個工業強國,甚至是工業方面的超級大國。

  在這一點上,澳大拉西亞其實有著先天性的優勢。加上來自英國人的幫助,實現這一點其實並不困難。

  工業發展上,澳大拉西亞面對的唯一問題,可能就是人口不足導致的市場規模略小,無法消化澳大拉西亞實現全面工業化之後的產值。

  對此,澳大拉西亞政府也有著一定的應對措施。

  首先,保留荷屬東印度,就是將其作為一個儲備的市場,在必要時刻消化澳大拉西亞的工業產品。

  謀劃菲律賓也是這樣的目的,菲律賓人口的增長速度還是十分迅速的,一個人口上千萬的市場,對澳大拉西亞還是有著一定的吸引力的。

  其次,澳大拉西亞的國際影響力逐漸在周圍擴張,甚至在歐洲和東亞地區都有著一定的增長。

  澳大拉西亞的各項農產品遠銷歐洲和美國,也打開了一定的歐洲市場。

  雖然要和歐美各工業國家進行競爭,但歐洲的市場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東亞自然不用多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這裡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絕對能夠消化相當一部分澳大拉西亞的工業產品。

  好在流感是從十月開始爆發的,前面的九個月經濟的增長還處於正常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1919年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27.58億美元,折合英鎊為5.516億英鎊,11.032億澳元。

  整體的增長速度還算不錯,因為各項大建設的原因,澳大拉西亞的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

  1919年,澳大拉西亞的財政總收入為1.887億澳元,距離年收入超過兩億澳元,一億英鎊已經很近。

  這一年收入數字相較於阿瑟剛來澳大利亞時已經翻了不知道多少倍,這20年來,澳大拉西亞的發展速度,阿瑟還是相當滿意的,不斷增長的財政收入也見證了阿瑟在澳大拉西亞長達20年的努力。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