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76章 48小時最後通牒
  第376章 48小時最後通牒
  斐迪南大公遇刺之後,不只是奧匈帝國在詢問德國的態度,協約國國內,也在互相確定著自己盟友的態度。

  對於奧匈帝國來說,這是一次合適的宣戰借口,也是隨時挑起同盟國和協約國大戰的契機。

  奧匈帝國國內在進行著準備,而協約國四大列強,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戰爭準備。

  1914年7月4日,距離斐迪南大公被刺殺過去了六天。

  在這一天,阿瑟收到了來自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五世的詢問,兩人都在詢問阿瑟是否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而阿瑟給出的答覆是,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已經隨時準備戰鬥,也能夠保證在任何時候都擁有足夠的物資供應。

  得到了阿瑟較為堅定的答覆之後,尼古拉二世這才松了一口氣。

  如果奧匈帝國想不開對塞爾維亞宣戰,那麽俄國勢必要下場,同奧匈帝國進入戰爭狀態的。

  這時候,俄國和奧匈帝國雙方的盟友的態度就變得十分重要。任何一方獲得了盟友的支持,都至少能夠在戰爭中保持均勢。

  但也有個不太幸運的消息,如果奧匈帝國和俄國雙方的盟友都對這次軍事行動表示支持,那麽一場歐洲大戰就勢必會爆發。

  7月4日,也正好是斐迪南大公夫婦安葬的日子。

  作為奧匈帝國的繼承人,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斐迪南大公的葬禮卻顯得比較簡樸。

  一來,奧匈帝國國內目前正忙於事件的調查和戰事準備,二來,英俄澳這樣的君主製國家,因為彼此之間的敵對關系,並沒有國家高層前來。

  而德皇威廉二世本來打算參加好友斐迪南的葬禮,但因為首相貝特曼稟報說,有十幾個刺客正由貝爾格萊德前往維也納,準備刺殺他本人的原因,這才無奈放棄了前來。

  威廉二世對於塞爾維亞這樣肆無忌憚刺殺他國王室成員的行為表示憤怒,並且大罵道:“那些刺客是該死的殺人犯,匪徒,弑君者!”

  雖然沒有王室和政府高層參與,但英法俄澳四國,還是派遣了駐奧匈帝國大使參加斐迪南大公的葬禮。

  澳大拉西亞駐奧匈帝國大使奉阿瑟的命令,向德國和奧匈帝國轉達了阿瑟的話:“不管這個事件朝著怎樣的局勢發展,澳大拉西亞會在最後,給予所有刺殺者嚴厲的懲罰。”

  肆無忌憚的刺殺王室成員,這對於想要繼續維持君主製的阿瑟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雖然被刺殺的並不是他和家人,但像奧匈帝國和德國這樣的君主製國家如果越來越少,澳大拉西亞又怎樣能夠獨善其身呢?
  在戰爭後審判刺殺者,就是阿瑟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做出的保證。一來,這樣做能夠讓曾經簽訂的歐洲王室聯合宣言繼續生效,不至於淪為一張廢紙。

  二來,也能讓其他國家在謀劃刺殺歐洲王室之前,好好思考這樣的行為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後果。

  至於英,法,俄方面,阿瑟已經和他們達成了約定。在不威脅到塞爾維亞的政治權利的前提下,對於所有參與刺殺的人進行審判。

  在協約國四大列強緊密聯系的同時,德國也接到了奧匈帝國的詢問。

  德國最開始向奧匈帝國表達態度,是德國駐維也納大使警告奧匈帝國不要采取輕率的行動。

  但這其實是德國首相的觀點。德國首相認為要避免戰爭,以較為和平的手段爭取塞爾維亞的讓步。

  但德皇威廉二世對於這樣的觀點嗤之以鼻。威廉二世得知德國駐維也納大使的警告之後,略帶憤怒的批評道:“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時機,誰讓他這麽做的?這真是糟糕,這件事情與他無關,應該怎麽做是奧匈帝國的事,他沒有任何資格指手畫腳。必須盡快和塞爾維亞人把這件事情搞清楚,越快越好,這才是簡單明了的道理。”

  批評完自家的外交大使還不夠,威廉二世又轉頭對奧匈帝國駐德國大使說道:“德意志帝國等待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采取的重大行動。如果貴方認為對塞爾維亞采取軍事行動是必要的話,那麽放棄如此有利的機會是可惜的。我知道俄國的立場是敵對的,如果俄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發生戰爭,那麽德國將履行自己的同盟義務,加入到俄奧之間的戰爭中。”

  說著,威廉二世將目光掃視了一圈,略帶深意的看向了以首相為首的主和派,說到:“奧匈帝國想與塞爾維亞之間來個一勞永逸的徹底清算,要麽現在就清算,要麽永遠也不清算。必須消滅塞爾維亞人,而且就在現在!”

  似乎覺得口頭承諾並不過癮,威廉二世還給約瑟夫一世寫了一封信,信中清楚地寫道:“在任何情況下,德意志帝國將根據同盟義務和與奧匈帝國之間的傳統友誼,堅定並且忠實的站在奧匈帝國一邊。”

  不過這封信卻遭到了國內政府的反對,在政府的堅持下,威廉二世被迫刪去了在任何情況下這幾個字。

  德國和德國政府的態度很快傳到了維也納,大大地激勵了奧匈帝國國內的主戰派。
    有了德國的支持和鼓動,奧地利政府首相和奧匈帝國外交大臣貝赫托爾德態度變得十分強硬,在內閣會議上直接了斷的詢問參謀總長康拉德:“康拉德將軍,是否到了用武力解決塞爾維亞危害的時間?”

  作為主戰派之一,康拉德的回答自然毋庸置疑:“解決塞爾維亞問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使用和平,一種使用武力。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使用武力解決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對於盟友的堅定支持態度,讓歐洲戰爭陰雲很快來到。

  1914年7月7日,俄國緊急向澳大拉西亞下達了一批訂單,這其中包括十萬支步槍,500門火炮,5000萬發子彈等武器裝備,和價值超過100萬英鎊的醫療物資。

  英法的海軍也開始提前調動,防備著隨時有可能突然爆發的戰爭。

  從7月10日開始,奧匈帝國的軍隊開始頻繁調動,這讓歐洲的戰爭疑雲更加密集。

  7月23日,正當澳大拉西亞將物資全部運送到海參崴港口之時,奧匈帝國也正式向塞爾維亞政府下達最後通牒,提出了十項苛刻要求,包括:
  禁止塞爾維亞國內所有仇視,蔑視奧匈帝國的出版物;

  立即解散塞爾維亞黑手黨及所有反對奧匈帝國的黑社會團體;
  在奧匈帝國的監督下,遏製塞爾維亞境內的軍火走私;
  取締塞爾維亞教育領域所有反對奧匈帝國的政治宣傳,解除塞爾維亞所有從事反對奧匈帝國活動的官員職務;

  塞爾維亞取締以損害奧匈帝國為目標的顛覆活動,並且由奧匈帝國派遣人員監督執行;
  奧匈帝國派遣人員到塞爾維亞參與刺殺斐迪南大公案的調查,並且對所有同謀犯進行審判;

  立即逮捕塞爾維亞軍方情報官員雅佛·唐科西基,鐵路職員米蘭·西甘諾維奇所有嫌疑犯;

  懲處協助罪犯越境前往薩拉熱窩的塞爾維亞邊防海關官員;
  對塞爾維亞官員在刺殺案發生之後的反奧匈帝國言論做出回答;
  對於上述各項立即執行,並且應盡快通知奧匈帝國政府,限期48小時內答覆。

  值得一提的是,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下達最後通牒的時間是當天下午六點。

  而這個時間,正好是法國總統龐加萊和總理維維亞尼結束對俄國的軍事訪問,返航的時間段。

  之所以選在這個時間,是貝赫托爾德不想讓俄國和法國很快就這個事件達成一致的謀略。

  就奧匈帝國最後通牒的苛刻程度來看,這份通牒和宣戰並無不同。

  要知道,這份通牒的執行時間只有48小時,塞爾維亞連考慮的時間都沒有,更不要說順利完成所有條款了。

  這也代表著,在發出這份最後通牒的時候,貝赫托爾德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和塞爾維亞之間展開一場戰爭,一場極有可能影響到俄國和德國,甚至影響到整個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戰爭。

  塞爾維亞首相帕希奇接收到這份最後通牒的時候,內心是十分複雜的。

  相較於比較極端的軍方和情報部門來說,塞爾維亞政府其實是比較理智的那一個。

  至少這次對於斐迪南大公的刺殺,帕希奇首相內心很清楚,塞爾維亞政府絕對沒有參與。

  但問題是,奧匈帝國要求塞爾維亞政府逮捕所有參與謀殺的共案犯,其中還包括情報官員唐科西基和西甘諾維奇。

  這兩位可是情報部門的高官,也是情報部門所掌控黑手黨的核心成員。

  要在48小時內抓捕這兩人,除非有著軍方的支持,否則單憑塞爾維亞政府根本做不到。

  塞爾維亞軍方和情報部門作為極端派之一,去幫助政府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也代表著奧匈帝國的通碟塞爾維亞政府根本不可能辦到,這更代表著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之間除了戰爭之外別無選擇。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