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69章 功勳卓著勃朗寧
  第369章 功勳卓著勃朗寧

  1914年1月27日,兩種型號的坦克在悉尼郊外秘密進行測試。

  這一次測試的地點選在了近衛一師訓練的地方,好處是可以用近衛師在訓練作為借口,遮掩測試坦克時的轟炸聲。

  值得慶幸的是,兩種坦克在實際測試時所表現出來的性能,和預測的數據沒什麽兩樣,速度,穩定性等方面基本沒什麽差別。

  雖然真正的測試要持續很長時間,還要測試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下,坦克實際的穩定性。

  但能夠保證的是,就目前的實驗數據看來,第二代坦克已經能夠投入實戰,等到測試完成沒有什麽問題之後,就可以小規模裝備,並且成為澳大拉西亞陸軍的秘密武器了。

  至於大規模裝備坦克,至少也要等到十多年後,等到坦克出第三代甚至第四代。

  如果現在就大規模裝備坦克,那面臨的後勤和修理問題,會讓整個軍事系統崩潰。

  想象一下,戰爭中成百上千輛坦克集體趴窩,恐怕都不用打,直接能笑死對面。

  雖然在戰爭中增加一些喜劇色彩沒有什麽不好,如果因此會損失自己的士兵,阿瑟肯定不會願意。

  參加坦克秘密測試的軍方高層,僅有國防大臣勞爾,和原國防大臣,現政府首相肯特,還有第一近衛師的師長托馬斯。

  畢竟是在第一近衛師的駐地進行測試,托馬斯師長不可能不知情。

  更何況,作為第一近衛師的師長,托馬斯師長絕對是澳大拉西亞軍方的高層,下一屆國防大臣的有力競爭者。

  澳大拉西亞軍隊的晉升順序,近衛師副師長等同於常規師師長,常規師師長晉升近衛師師長,近衛師師長晉升國防大臣,副大臣。

  雖然殖民地師師長級別和軍銜等同於近衛師副師長,沒有任何一個近衛師副師長願意前往殖民地師任職。

  近衛師和殖民地師的待遇,差距要遠比親生和領養的待遇大得多。

  雖然近衛師和殖民地師的士兵人數都差不多,但兩者每年的軍費相差,至少是十多倍。

  雖然坦克的事情暫告一段落,但關於軍事裝備方面的視察,其實才剛剛開始。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皇家軍工廠,輕武器首席專家勃朗寧的傑作了。

  作為在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輕武器專家,勃朗寧在輕武器方面的造詣自然毋庸置疑。

  來到澳大拉西亞整整兩年之後,勃朗寧也終於完成了阿瑟所交代的任務,研究新的手槍和衝鋒槍。

  澳大拉西亞的手槍還要追溯到十多年前設計的AS-1898半自動手槍,已經明顯落後目前世界主流的自動手槍。

  但手槍的作用性又十分重要。軍官,坦克兵,飛行員,警察,甚至一些情報人員和阿瑟的侍衛,警衛等,都在大規模使用和裝備著手槍。

  警察和飛行員還好,像軍官和士兵,情報人員以及侍衛這樣,急需用更加先進的自動手槍,來加強自己的戰鬥力。

  經過兩年時間的研究,在勃朗寧的努力之下,AS-1914自動手槍正式出爐,並且具有著十分優秀的作戰能力。

  AS-1914手槍改進自AS-1898半自動手槍,並且結合了布朗寧所研發的M1910半自動手槍和M1911半自動手槍的優點,勃朗寧也自豪的感歎,是迄今為止他所研發出性能最強大的手槍。

  特別是M1911半自動手槍,不僅是目前美國軍隊的製式手槍,在歷史中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直到1986年才退役,創造了手槍服役時間最長的記錄。

  有記載的M1911半自動手槍的產量超過250萬把,是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手槍。

  手槍的名聲或許證明不了手槍的性能和受歡迎程度,但手槍的銷量一定能夠證明。

  這把後世以來一直銷量最高的手槍,其性能領先程度毋庸置疑。

  而結合M1911半自動手槍的優點設計出的AS-1914自動手槍,不僅提升了其威力和穩定性,同樣也提升了安全程度,彈匣容量等等。

  AS-1914手槍一共擁有三種保險方式,一種是保險栓,一種是保險握把,最後一種則是空倉保險。

  可以保證槍械使用者和周圍人的安全,這把手槍更加適合各種場景的使用。

  因為采用了.45口徑子彈的原因,這把手槍的體型也縮小了一些,也變得更加適合情報人員的使用。

  槍械的隱蔽性方面,AS-1914手槍做的也非常不錯,更小的體型可以藏到更多的地方,暴露的幾率降低。

  勃朗寧匯報的時候,這把手槍已經經過了各種各樣的測試,並且被確保已經能夠投入市場和戰爭。

  根據勃朗寧匯報上來的資料來看,這把手槍先後經過了高低溫測試,乾燥和潮濕環境測試,長時間使用測試,不同環境測試等等,表現出來的數據都還不錯,相較於上一代手槍有著比較大的提升。
    阿瑟對於勃朗寧還是比較信任的,更何況,勃朗寧所組織的測試,邀請了軍方參加,因此,測試出來的數據毋庸置疑。

  經過阿瑟的確定之後,澳大拉西亞的軍隊開始全面換裝AS-1914自動手槍,軍隊之後則是侍衛,情報人員,警察等。

  好消息是,AS-1914手槍的產能勉強能夠保證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在半年內完成換裝,畢竟因為手槍的也只有軍官和部分軍種,普通士兵裝備的則是李恩菲爾德步槍。

  和勃朗寧的匯報一起報上來的,還有軍方三萬支AS-1914手槍的訂單請求。

  這其中,近衛師四個師佔了一半以上,將近有1.8萬支手槍訂單。

  常規師,殖民地守備部隊,殖民地師等等部隊加起來,也才申請了1.2萬支手槍的訂單。

  手槍的造價並不貴,至少相比於李恩菲爾德步槍來說是這樣。阿瑟點了點頭,同意了國防部門和近衛師關於手槍的采購。

  除了手槍之外,勃朗寧還匯報了一種重要槍械,衝鋒槍的研究情況。

  和之前的手槍一樣,澳大拉西亞的衝鋒槍在之前也只有一種系列,是衝鋒槍專家卡薩丁所研究的卡薩丁衝鋒槍。

  但卡薩丁衝鋒槍只能說是關於衝鋒槍方面的探索版本,實際使用起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勃朗寧經過兩年的研究之後,終於在卡薩丁衝鋒槍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大量的改進,設計出了一款全新的衝鋒槍,被勃朗寧命名為1914衝鋒槍。

  當然,此時的名字只是區別衝鋒槍的一種代號,真正給衝鋒槍命名,還要等到阿瑟確定這種衝鋒槍設計可行之後才能探討。

  衝鋒槍的重要性並不弱於手槍,在各方各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裝備到軍隊還是裝備到情報局,侍衛,警察等等,這種比步槍短並且更輕的武器,都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

  雖然衝鋒槍遠距離的殺傷效果遠遠不如步槍,但在有效射擊距離之內,無論是什麽槍械,其威力和殺傷毋庸置疑。

  這可不像遊戲中打一槍掉點血的設計,在現實中被任何槍械命中,輕則受到重傷,重則傷口感染,甚至直接斃命。

  特別是命中大腦和心臟,死亡率幾乎100%。

  衝鋒槍的好處,是射速要比步槍快得多。雖然威力小一點,但這種更加便於攜帶的武器,對於情報人員和侍衛來說,明顯更加適合。

  既然勃朗寧研究的衝鋒槍性能要比卡薩丁衝鋒槍領先很多,那麽毋庸置疑,更換勃朗寧所研究的衝鋒槍是必然。

  而關於這把衝鋒槍的命名,阿瑟也履行了當初向勃朗寧承諾的,勃朗寧自己研發的武器,可以使用勃朗寧的名字命名。

  采取了勃朗寧名字全稱的三個縮寫,這把1914年誕生的衝鋒槍被阿瑟命名為JMB-1914衝鋒槍。

  勃朗寧名字的全稱為約翰·摩西·勃朗寧,將衝鋒槍的系列命名為JMB,不僅能夠直接突出衝鋒槍的設計師,同樣也算是對勃朗寧的一種嘉獎。

  畢竟勃朗寧截止目前所研發的各種武器,被冠以勃朗寧名字的,一把都沒有。

  甚至勃朗寧研發的部分武器,目前還在外國軍火廠商的生產之下。

  對於一名有著不小的野心的輕武器專家來說,能夠擁有一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武器,這也算是名留青史了。

  當然,真正要實現名留青史,JMB-1914衝鋒槍的實際性能也很重要。

  但勃朗寧對於這款衝鋒槍的性能很是自信,自信程度要比之前的AS-1914手槍都要高,可見勃朗寧對於一款衝鋒槍戰鬥能力的自信和對自己研發能力的自信。

  和手槍一樣,JMB-1914衝鋒槍已經經過了皇家軍工廠和軍方的測試,實際性能已經有了保障。

  阿瑟很快確定了在軍方換裝新的衝鋒槍,包括警察部隊,情報人員等等。

  至於淘汰下來的舊武器,也不用扔,那將來一戰的時候,有的是國家缺少武器。

  就算英法俄這樣的不需要澳大拉西亞淘汰下來的落後武器,也會有其他加入協約國的國家需要。

  更何況,戰爭真正爆發的時候,沒有人會嫌棄武器的落後。那個時候,有武器就不錯了,至於挑挑揀揀的,沒有幾個國家擁有這樣的資格。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