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257章 內閣改製
  第257章 內閣改製
  隨便翻看幾頁,阿瑟心中逐漸有了大概。

  澳大拉西亞的內閣發展至今,基本也能負責政府的所有工作。

  雖然各部門的職能看起來有些臃腫,但因為澳大拉西亞的體量也不是太大,因此也構成不了太大的問題。

  眾議院之所以提出增加內閣席位,說白了還是為自己做打算。

  畢竟每多一個席位也就多一個機會,內閣政府可是澳大拉西亞政府最頂尖的一環,內閣成員在澳大拉西亞也可謂是王室之下,政府之上。

  但目前眾議院的選舉還未進行,議員的最終人選都沒有確定,現在就操心將來的內閣大選,是不是有點太操之過急了?

  阿瑟搖了搖頭,又將目光看向了另一份提案。

  只見另一份提案上清楚的寫著一行字,建議設立副首相,副部長等正式官職。

  其實目前各部門是有副部長的職位的,哪怕是目前事務比較少的外交部門,也擁有一個正部長和一個副部長。

  只不過副部長的權力就比較尷尬,雖然處於內閣政府的部門之中,但自己卻不在內閣政府,屬於不上不下的位置。

  唯一好的一點,可能就是在各部門部長出現意外的時候,臨時接管部長的職位。

  但問題是,澳大拉西亞目前根本沒有戰爭的可能性,而且各部門部長的年齡普遍在40歲左右。

  想讓這些年輕力壯的部長們出現意外,這可能性比他們下一次選舉成為正職的可能還要低。

  至於副首相的提議,阿瑟覺得倒是不錯。

  目前澳大拉西亞還沒有副首相的職位,這是因為內閣政府往往是在阿瑟的決定下進行工作。

  再加上首相的權利有一部分已經被各部門瓜分,因此也就不需要副首相這個職位。

  不過隨著澳大拉西亞體量的增長,各部門部長的政務也會變得更加臃腫和複雜。

  因此還是有必要提前設立副首相的職位,來分擔將來有可能增加的政務和事情。

  畢竟如果阿瑟將來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外出訪問,有個副首相和首相形成牽製,也能夠保持國內穩定。

  畢竟首相是由眾議院選舉出來的職位,雖然最終需要經過阿瑟點頭同意,並且向阿瑟宣誓效忠,但這終究不能保證首相對於阿瑟的絕對忠誠。

  雖然阿瑟在掌握著軍權的前提下,首相基本是翻不出什麽風浪的,但誰也不能保證阿瑟的下一代,下兩代仍舊能夠牢牢的掌控著政府。

  失去了君權的君主,想要控制政府的話,就得再多添幾道保險才行。

  一個受君主直接任命的副首相,很明顯更能夠保證其忠誠度。

  畢竟能夠讓君主親自任命為副首相的人,至少在君主看來是絕對忠誠於自己的。

  這麽看來,還得在其他方面稍微加強一下君主的權力,以免將來自己的後代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王權,至少得保證自己和家族的王權不受威脅,最差也要成為一個君主擁有一定權力的立憲國家。

  稍稍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阿瑟這才在兩份提議上簽署了自己的決定,並且叫來侍衛將其送到皇家議會。

  5月30日,皇家議院正式向眾議院下達了關於兩份決議的最終處理意見,並且交由內閣政府進行討論。

  兩份決議最終被合並到了一起,內閣席位也成功增加。

  只不過增加的席位並不像議員們所想的那樣,被眾議院選舉出來,而是直接由阿瑟或者將來的君主任命,任職時間同樣為四年。

  具體的決議如下:經過阿瑟和皇家議會的協商決定,改革澳大拉西亞的內閣政府。

  改革後的內閣政府除了八個部門的大臣和首相也就是首席大臣之外,還包括七個阿瑟親自任命的大臣(大法官,大主教,眾議院議長,國務大臣也就是副首相,以及王室事務大臣,財政大臣,國防大臣)。

  改革後的內閣政府徹底成為澳大拉西亞的最高政府部門,並且內閣政府成員不再擔任皇家議院議員。

  內閣政府一般向阿瑟和皇家議院負責,但眾議院也有監督權。

  如果眾議院對於內閣政府某位官員或者整個內閣政府不滿,可以提出決議申請彈劾某位官員或者整個政府。

  當然,最終的彈劾除非通過率超過百分之七十五,否則就要上報到皇家議院和阿瑟的手中。

  這也代表著除非眾議院聯合起來,否則就會喪失對於內閣政府的管轄權。僅僅剩下的監督權也受著很大的限制,這也是澳大拉西亞王權的巔峰。

  除此之外,內閣部門的部長也正式更名為部門大臣,內閣首相的正式稱呼也改名為首席大臣。

  從此刻開始,澳大拉西亞的內閣席位將增加為16個,阿瑟徹底掌控著7個,眾議院選舉9個。

  為了補償眾議院,阿瑟決定允許時任首相任命每個部門各一個副部長,任期為首相的任期。

  但各部門的部長仍然由眾議院進行選舉,這樣可以將內閣首相和各部門大臣這些由眾議院選舉的職位徹底分化,阻斷了這些職位聯合在一起的可能性。

  畢竟政府首相會威脅到部門大臣的權力,也會讓各部門的大臣對於首相產生幾分忌憚的心理。

  在內閣政府都互相猜忌和不信任的情況下,自然也不會團結起來,對於王權形成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內閣徹底改製之後,阿瑟將比較重要的財政大臣和國防大臣徹底掌握在了手中。

  不過這項規定引起的反應是最低的,畢竟哪怕在之前的內閣中,財政和國防這兩個部門的部長職位也被阿瑟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是根本不可能依靠選舉就能夠獲得的兩個職位。

  這次內閣改製對於政壇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這可以說顛覆了目前澳大拉西亞頂層政治的格局。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這次內閣的改製極大的加強了王權,無論是在明面上還是在實際上。

  雖然補償給了內閣首相每個部門一個副部長的職位,但各部門都被大臣們掌握在手中,副部長能不能獲得權力還要另說。

   內閣體制思考了很久,查了很多資料,所以只有兩千字了。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