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258章 深夜長談和修改決議
  第258章 深夜長談和修改決議

  對於內閣部長們來說,他們的職位得到了肯定,從內閣部長變成了內閣大臣,這個稱呼也變得更加像一個君主製國家。

  但壞消息是如果這份決議執行下去,首相將會擁有任命副部長的權力,來插手他們手中各部門的事務。

  在這份決議下達到內閣政府進行商議之後,內閣的態度很是曖昧,基本分成了兩派。

  以瓦爾特首相為首,外交部長安德魯,工業部長皮埃爾,教育部長理查德對於這份決議並未發表任何意見,明面上似乎是處於默認的態度。

  瓦爾特首相自然不用多說,本來首相的職權就不是太大,如果能任命副部長的話,也算是一個好消息。

  而其他幾位部長也是下一屆首相的競爭人選,雖然短時間內看他們的部長權力會遭到削弱,但如果他們登上首相的職位了呢?

  而另一派有一些不同意見的,則是以民生部長亨裡斯,以及兩位新的農業和交通運輸部長為首。

  他們認為首相任命副部長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會加大各部門之間內部爭端的可能性。

  這對於政府的發展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一個忙於內鬥的政府部門的行政效率也會大幅度降低。

  內閣政府誕生了不同的意見,最終能夠決定的也只有阿瑟了。

  5月31日晚,在選舉月結將到來之前,幾位內閣部長聯合求見阿瑟,陳述這次內閣改革不合理之處,並且請求阿瑟對於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一定的修改。

  雖然瓦爾特首相樂見於自己的權力增長,但也不能光明正大的站出來支持之前的決議。

  這不就代表著他是一個爭權奪利的人嗎?如果這麽做的話,恐怕會喪失阿瑟對其的信任和好感。

  這也是瓦爾特首相聰明的地方,雖然傾向於支持之前的決議,但他卻明白,這件事最終能做決定的只有阿瑟,自己只有靜靜等待結果的權利。

  阿瑟對於此次事件也十分重視,說到底這還是他的一次疏忽,導致了這次事件。

  在臨近六月初的這天晚上,阿瑟臨時召開了內閣會議,並且徹夜商談關於內閣改製的事情。

  雖然沒有人清楚這天晚上那個會議到底商談了些什麽內容,但從第二天皇家議會下達的修改決議上,就能夠看出阿瑟的改變。

  根據6月1日皇家議會下達的決議,內閣的改製和席位的增加仍然保持不變,但取消了首相任命副部長的權限,讓各部門的職權能夠統一,增加政府的行政效率,降低政府部門內鬥的可能性。

  同時,對於財政和國防兩個極為重要的部門,其大臣人選並不是阿瑟直接任命,而是阿瑟提出三到五名人選,由眾議院進行選舉,得出最終的國防大臣和財政大臣。

  對於阿瑟和眾議院來說,這也算是各退一步,能夠得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畢竟阿瑟提出的人選肯定是忠誠於自己的,這也代表著最終的國防和財政大臣是忠於阿瑟的,哪怕會經過眾議院的選舉。

  另外,幾個新增的內閣席位也有一定的改動。

  王室事務大臣由阿瑟親自任命,一般職務是負責政府和王室之間的事務處理,畢竟對於一個君主製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和君主之間的行為統一性。

  大法官和國務大臣(副首相)采取和財政以及國防大臣一樣的選舉方式,由阿瑟提名三到五名人選,最終經過眾議院選舉之後,誕生最終的大法官和國務大臣。

  而眾議院議長則由眾議院選舉得出,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職位,眾議院議長的任職年限僅有兩年,這也代表著眾議院議長是內閣政府中輪換可能最快的職位。

  接下來就是澳大拉西亞大主教,這是一個由阿瑟親自任命的職位。

  澳大拉西亞大主教負責統籌管理澳大拉西亞新教協會,同時還兼任著澳大拉西亞新教總主教。

  阿瑟還打算成立澳大拉西亞基督教協會,來確保其他基督教的權利也能夠得到保護,避免信仰非新教的歐洲移民對澳大拉西亞減少興趣。

  大主教掌控著澳大拉西亞的宗教,並且因為其特殊的身份,也代表這將是一個終身製的職位。

  因此大主教的人選必須掌握在王室的手中,這也是除了王室事務大臣之外,內閣部門中唯一一個由阿瑟親自任命,並且不需要經過任何選舉的職位。

  如果說之前的舊提議讓眾議院有些膽戰心驚的話,那麽新的提議對於眾議院的議員們來說,那可就是陽光明媚了。

  新的提議將16個內閣席位中10個職位交由眾議院選舉得出,並且,對於財政,國防,國務以及大法官等四個職位也擁有阿瑟提名後的選舉權。

  而阿瑟能夠親自任命的職位,僅僅只有王室事務大臣和大主教,雖然這兩個職位的任職年限基本都沒有限制,甚至只要阿瑟不罷免他們的職位,基本上這兩個職位可以說是終身製。

  但畢竟這也才兩個,相較於剩下的十多個那個席位來說只是小小零頭。

  無論是眾議院的議員們,還是內閣政府,對於改動之後的新提議都抱有歡迎態度。

  甚至因為這次眾議院選舉之後,將會接著選舉眾議院議長的原因,讓這次的選舉更受其他政黨正視。

  畢竟眾議院議長也是一個直接進入內閣的職位,雖然任職期限只有兩年,但這可是內閣啊!
  同時,這次內閣改製之後的幾個重大職位,也遭到了許多官員的覬覦和期待。

  畢竟這次新加的內閣職位一個個都位高權重,大法官自然不用多說,將掌握著澳大拉西亞的司法體系,和眾議院分庭抗衡。

  大主教這就不用想了,這是一個神職職位,相信英國新教總會對於這個職位也有一定的想法。

  而國務大臣這個類似於副首相的職位,甚至讓一些內閣部長都對此心動不已。

  要知道,一些資歷老道的內閣部長任職已經三屆了,他們下一屆必須有所改動,否則就只能告別內閣席位。

  但內閣部長往上還有什麽?之前只有一個首相職位,現在增加了大法官,國務大臣,王室事務大臣和眾議院院長。

  這些職位都不同於內閣大臣,也是他們除了首相之外,唯一還能夠在下一屆留在內閣政府的方式。

  因為這些職位通通需要阿瑟進行提名的原因,因此可以想到的是,近段時間阿瑟的悉尼宮可不會太清淨。

  借著這次內閣改製,阿瑟也通過法律手段明確了各州州長和領地,殖民地總督的任職方式。

  各州州長由州議院進行選舉,眾議院審核無誤之後開始任職,為期四年。

  而各殖民地總督,首都領地總督由皇家議會投票選舉得出,阿瑟親自任命。

  同時,內閣官員不再擔任皇家議會議員,皇家議會議員由王室成員,澳大拉西亞大主教,大貴族,阿瑟親自任命的成員組成。

  皇家議會所有議員任期無限,這將成為一個終身製的新職位。

  完全獨立的內閣直接向阿瑟負責,並且接受皇家議會和眾議院的監督。

  制度的種種改製之下,雖然明面上看起來阿瑟的王權有些削弱,但實際上對於阿瑟這種掌握著巨大名望和軍隊的君主來說,反而暗地裡的權力變得更高。

  不過明面上的澳大拉西亞確實變得更加民主化,畢竟16個內閣職位中眾議院直接進行選舉的職位就高達十個,阿瑟直接控制的內閣職位降到了兩個,一個還是神職職位。

  6月1日,經過了皇家議會,眾議院表決同意,內閣全票通過的內閣席位改製決議正式執行,澳大拉西亞的政壇也經歷了不小的變動。

  其中要說最欣喜的,應該就是那些已經任職三屆內閣政府的大臣們了。

  內閣的改製給了他們繼續呆在內閣的希望,雖然需要獲得阿瑟的格外青睞,但總比好幾個人爭搶一個首相的位置強的多,不是嗎?
  但這也代表著他們想要獲得多出來的幾個內閣席位,向阿瑟表達絕對忠誠的態度,並且獲得阿瑟的信任是第一步。

  怎麽獲得阿瑟的信任呢?幾位部長一時有些犯難,但有的人已經將目光看向了格蘭特,或者說格蘭特背後的統一黨。

  統一黨是澳大拉西亞唯一一個明面上的保王黨,也是阿瑟目前最親近的政黨。

  如果能夠和統一黨建立聯系,是不是也就代表著和阿瑟的關系更進一步了呢?
  雖然這種情況只是一個設想,但為了內閣的更高職位和繼續呆在內閣,或許搏一搏真的是最後的手段。

  阿瑟對於決議頒布後政壇的變動處於旁觀態度,畢竟再怎麽變動對於王室來說也沒有壞處。

  這次內閣的改製對於阿瑟或者說澳大拉西亞以後的國王來說還是有好處的,畢竟國王決定著幾個不同於大臣的內閣職位歸屬,內閣部長們想要繼續留在內閣或者更進一步,阿瑟和未來國王的態度就變得十分重要。

   三千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