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34章 青霉素的批量生產
  第534章 青霉素的批量生產
  從尼古拉二世那弄到200噸黃金的儲備之後,阿瑟的心情還是十分美妙的。

  雖然這筆黃金理論上還屬於俄國政府,只有俄國在十年內償還不了貸款才屬於澳大拉西亞,但這絲毫影響不了阿瑟的心情。

  畢竟這筆貸款已經被澳大拉西亞的運輸船接,是要儲存在澳大拉西亞的。

  俄國真的能在十年內償還6000萬澳元嗎?這個問題值得深究,也具有各種可能。

  但如果結合俄國實際進行討論的話,其實也就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基本上不可能。

  除非俄國內戰能夠立馬結束,並且俄國人不再作妖,立即進入一段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階段,也許能夠在十年後輕松償還6000萬澳元的貸款。

  但問題是,這兩項要素基本都不可能實現,歐洲也不願意看到俄國內戰這麽快結束,畢竟許多國家吃肉還沒吃過癮呢。

  吃誰的肉?那當然是俄國了。

  俄國在這場戰爭中的總花費已經超過了20億英鎊,其中有一大半是從其他國家購買物資的花費。

  這也讓許多歐洲國家嘗到了甜頭,在各國經濟都不景氣的時期,俄國的訂單仿佛救命稻草一般,挽救了部分歐洲國家的經濟,讓這些國家經濟的崩塌速度至少沒有那麽迅速。

  也正因為如此,俄國內戰的結束是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憑一己之力結束俄國的內戰,除了讓所有俄國民眾支持之外,根本不可能實現。

  尼古拉二世有這樣的威望嗎?或許在一切事件都沒有發生之前有,但自從尼古拉二世下令武力驅逐遊行群眾開始,已經有不少的人對尼古拉二世徹底喪失了信心,俄國人對於沙皇的崇拜也在逐漸減少。

  俄國不能盡快結束這場內戰,想要在十年內還清這筆貸款的希望也就十分渺茫。

  這其實也代表著,這筆黃金幾乎已經成了澳大拉西亞的儲備,極大概率不會走出澳大拉西亞。

  有了這筆黃金,王室銀行就能印刷更多的澳元,創造的價值可遠遠要比6000萬澳元高的多,也是阿瑟願意抵押貸款更多的澳元的原因。

  畢竟澳元就是阿瑟印刷的,在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的前提下,想要印刷多少的澳元,不過也只是阿瑟一句話的事情。

  心情愉悅的度過了幾天之後,阿瑟又迎來了一個更好的消息,那就是之前所提到的青霉素,已經找到了批量生產的方法。

  青霉素的重要性已經說過,而青霉素的批量化生產,也是澳大拉西亞醫藥集團目前最重要的大事。

  之前因為流感的耽擱,醫藥集團將重心放在了口罩和消毒液的生產,以及對於那場流感的研究上,對於青霉素的批量化生產有所放緩。

  流感真正的消失之後,醫藥集團不敢有任何耽擱,再次啟動了對於青霉素批量化生產的研究,並且很快就獲得了成效。

  當然,嚴格一點來說,青霉素的批量化生產研究用了五年多的時間,並不是很快就有成效的。

  從發現青霉素到實現批量化生產,這不是一步就能夠完成的。

  實驗室發現的青霉素是在巧合下的結果,如何重現這一巧合,並且用技巧有效的實現青霉素的大量生產,這是這段時間以來,醫藥集團特別是生物研究室的重點話題。

  好在,無論是發現青霉素的弗萊明還是他的導師賴特,在醫藥和生物研究領域,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能力,並且有著足夠的耐心。

  說起青霉素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人會感到陌生。但青霉素也叫盤尼西林,是比較常用的抗菌藥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抗生素。

  它能有效的治療各種傷口感染,對於在戰爭中受到各種槍傷和外傷的士兵來說,這就是一種救命良藥。

  可惜一戰中並沒有發現青霉素,要不然,至少能夠挽救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士兵和家庭。

  得到青霉素能夠批量化生產的消息之後,阿瑟沒有任何猶豫,立即趕到了悉尼郊外的醫藥集團生物實驗室。

  還是五年前的那副樣子,生物研究室的正副負責人弗萊明和賴特正在專心進行著自己的研究,阿瑟也沒有主動打擾的意思。

  大約過去了半個多小時之後,兩人的余光這才掃到阿瑟,連忙站起來恭敬的行禮問好:“陛下!”

  “不用多禮,兩位專家。聽說青霉素的批量化生產已經實現了?什麽時候能夠進入正式的生產環節?”阿瑟笑著走上前,示意兩人不用多禮,一臉微笑的詢問道。

  “陛下,目前已經實現了初步的批量化生產方式。根據目前的建設進度來看,第一個批量生產青霉素的醫藥廠可以在兩個月後建立並且正式投入生產,開啟我們批量化生產青霉素的先河。”賴特笑著回答道。

  批量化生產青霉素是在座所有人的心血,也是生物研究室這麽多年以來的追求和夢想。

  自從五年前發現青霉素之後,弗萊明和賴特就對阿瑟十分重視的青霉素展開了全面的研究。

  最開始的青霉素只是溶解和抑製葡萄球菌,但對於人體的真正作用還沒有進行驗證。

  為了全面實驗這種新物品,弗萊明和賴特先是在老鼠的身上進行研究,給老鼠注射了致死劑量的鏈球菌,並且挑選了幾隻單獨使用青霉素進行治療。

  最終使用青霉素治療的老鼠還健康的活著,其他的幾隻老鼠沒過幾個小時就全部死亡。

  這一實驗結果也證明了,青霉素對於鏈球菌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

  為了加大自己的猜想,在往後的幾年時間裡,弗萊明和賴特先後進行了多次臨床實驗,實驗的對象不止局限於老鼠,還包括猴子和各種動物。

  最終,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研究之後,弗萊明大膽的決定,把青霉素用在人類身上,進一步探究青霉素對於人類的治療作用。

  在這個時代,一個人受到外傷一旦感染,致死率是非常高的,甚至接近100%。

  這也讓弗萊明很快就找到了一個甘願進行實驗的感染者,在政府的允許下進行了對於人類的臨床實驗。

  最終的結果讓人振奮,因為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細胞的合成發生障礙,導致病菌溶解死亡。
    但人和動物的細胞沒有細胞壁,因此青霉素不會對人和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青霉素能夠殺死病菌,並且不損害人體細胞的真正原因。

  完全試探出青霉素的作用之後,弗萊明和賴特沒有任何猶豫,立即進入了研究青霉素的批量生產中。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在澳大拉西亞政府的幫助下,弗萊明收集了世界各國的土壤,並且從中分離出了菌種,將青霉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升到了20單位左右。

  在阿瑟的授意下,弗萊明意外的在一種甜瓜上發現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並且用玉米粉調製出了相應的培養液,將青霉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0單位又提升到了50單位左右。

  也正有著這些成果,青霉素的大批量生產已經成為現實。生物研究室立即展開了研究,並且在時間不久後,也就是現在,實現了青霉素的批量化生產方式。

  生物研究室所屬的醫藥集團立即開展了青霉素生產的環境建設,只要相關的設施到位,被命名為第七製藥廠的專門負責青霉素生產的醫藥廠就可以開始批量化生產青霉素。

  “製藥廠建成之後,青霉素的生產速度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嗎?”阿瑟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完全沒問題,陛下。根據我們預估的生產速度來看,製藥廠建成之後,只需一年,就可以滿足澳大利亞的使用需要。在五年內,就可以滿足一戰規模的需求。”賴特相當自豪的點了點頭,一臉自信的說到。

  找到青霉素的批量化生產方式之後,實現大規模生產其實並不困難。

  聽到賴特這麽說,阿瑟滿意的點了點頭,欣慰的說到:“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你們為澳大拉西亞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國家也不會忘了你們的功勞。”

  說著,阿瑟示意侍衛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獎勵,直接分發給生物實驗室的所有研究人員和員工。

  其中,弗萊明和賴特是功勞最大的,一人一張一萬澳元的支票,其他人則是上千到數百澳元不等的支票,具體的數目根據這些人加入生物實驗室的時間,以及在生物實驗室中做出的貢獻而論。

  但不管是誰,只要拿到了鈔票,臉上都是喜笑顏開的神情。

  畢竟這可都是真金白銀,不管是數百澳元還是一萬澳元,對於這些研究人員來說都是一筆大資金,他們拿到錢自然也會開心。

  對於獎勵給弗萊明和賴特的一萬澳元,阿瑟可是一點都不心疼,甚至隻覺得獎勵的少了。

  畢竟青霉素能夠帶給阿瑟的收益遠遠不止這兩萬澳元,至少也會翻上萬倍,甚至百萬倍千萬倍。

  要知道,哪怕在後世,青霉素都是相當重要的抗生素,每年的生產量更是龐大的嚇人,巨大的市場也足以創造更大的利潤。

  和這些利潤相比,這兩萬澳元簡直不值一提。如果不是接下來還有絕味的賞賜的話,阿瑟甚至都覺得自己太過吝嗇了。

  在眾人還在喜笑顏開慶祝之時,阿瑟也沒有賣任何關子,繼續說道:“對於弗萊明和賴特先生在青霉素研究中的重大貢獻,我決定,授予弗萊明先生男爵爵位,授予賴特先生爵士爵位,其他人也都根據自己的功勞各有賞賜。各位,盡情狂歡吧!你們是國家的功臣,你們是人民的功臣!”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阿瑟在生物實驗室也沒有停留多久,隻吩咐手下在悉尼的酒店組織一場大型的宴會,來慶祝關於青霉素的發現和實現規模化生產。

  當然,在這場宴會之前,弗萊明和賴特也會對這些研究人員進行要求,確保他們不會在酒後吐露真言,提前泄露澳大拉西亞的青霉素。

  好在,這場宴會肯定有著嚴格的身份限制,這也確保了青霉素的消息不會流傳到國外。

  雖然相關的提取方法和生產方式注定是保不住的,但在泄露之前,還是能夠給澳大拉西亞創造大量的收入,這筆錢不要白不要。

  返回王宮之後,阿瑟正式簽署了關於授予弗萊明,賴特等人爵位的文件,也象征著澳大拉西亞再次多了幾名貴族。

  實際上,這次青霉素的研究並不止弗萊明和賴特的貢獻。根據情報部門的調查結果和弗萊明上報的情況來看,因為青霉素,這次獲得爵位的總共有五個人,一個男爵,四個爵士。

  生物研究室中,除了弗萊明和賴特之外,另一個獲得爵士的人的名字也走到了阿瑟的視線中。

  這是一個年輕人,但卻是純正的澳大拉西亞人。

  霍華德·華特·弗洛裡,1898年9月24日出生於阿德萊德,1916年進入澳大拉西亞國家大學醫學院進修,並且在畢業後順利的進入醫藥集團生物研究室工作。

  或許因為同樣年輕的緣故(弗萊明39歲),弗萊明對於這位剛剛進入生物研究室就展現天賦的小子很感興趣,並且將其作為副手培養。

  在整個青霉素的發現和研究中,弗洛裡展現了非同一般的天賦,其創造性的思維為弗萊明提供了很多思路,也是其年紀輕輕就獲得爵士頭銜的原因。

  當然,這位鼎鼎大名的弗洛裡,在原本的歷史上也非常出名。

  好巧不巧,這位正是奮鬥在青霉素研究中的人才,也正是他成功的將青霉素的產量提升到了一個誇張的數字。

  正因為如此,弗洛裡和弗萊明一起獲得了歷史上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並且被大名鼎鼎的伊麗莎白女王授予大英帝國的男爵爵位。

  雖然現在的發展和歷史上有所不同,但弗洛裡仍然奮鬥在青霉素的研究上,仍然和弗萊明一起,發現並且實現了青霉素的大規模生產。

  對於這樣一位澳大拉西亞本土出生並且成長的生物人才,阿瑟的態度只有一個,那就是重點培養。

  要知道,雖然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才已經不少,但真正本土出生並且本土培養的人才其實並不多。

  弗洛裡就是一個例子,能夠更好地鼓勵澳大拉西亞政府培養本土人才,能夠更好地鼓勵澳大拉西亞人選擇自己國家的高校和培養環境。

   4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7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