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42章 整頓治安和擴軍
  第542章 整頓治安和擴軍

  作為一個列強國家,意大利政府的巨大變動很快就傳到了其他國家的耳中。

  看著手中關於墨索裡尼上位的詳細經過和目前意大利政府的狀況情報,阿瑟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說些什麽。

  能從一個報社記者成長為意大利的首相,墨索裡尼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不管歷史上墨索裡尼帶給意大利怎麽樣的改變和影響,這都是意大利人自己的選擇。

  對於現在的意大利人來說,墨索裡尼的上任有希望結束意大利近幾年來的政治混局,讓意大利重新回到正軌之中。

  而對於墨索裡尼來說,作為新任首相,還是以比較特殊的手段上任的首相,他的第一步行動勢必會受到眾多政黨甚至是國王的關注,行動的成功與否也決定著他接下來的政治聲望。

  如何快速的做出一定的政績呢?
  對於一名政客來說,最能夠出證據的自然要和民生息息相關,要讓民眾感受到周邊生活的切實改變。

  目前意大利的現狀對於墨索裡尼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之前幾屆內閣政府對於民間局勢的不重視,導致意大利民間的治安環境簡直糟糕透了。

  而這對於墨索裡尼來說,只要進行一定的改變,民眾很容易就能夠感受到自己周邊環境的不同。

  定下了目標之後,墨索裡尼也很快付諸了行動。

  首先是對於治安環境的改善。對於意大利大小城市隨處可見的黑手黨,墨索裡尼采取了嚴酷鎮壓的政策,動用黑衫軍進行強力鎮壓。

  相較於頗具規模的黑衫軍來說,黑手黨更加分散,不成氣候。

  這些只知道拿起刀劍砍人的街頭混子,注定對抗不過拿著正規武器的軍隊,雖然是私人軍隊。

  在意大利的一些大城市,黑衫軍很快對黑手黨進行了肅清。墨索裡尼也頒布了相應的政策,對於涉及到黑手黨的人進行抓捕。

  這樣的雷霆手段確實很有效果,意大利的黑手黨不是逃到國外,就是躲避到鄉村和更偏遠的地區,城市之中的黑幫勢力已經幾乎煙消雲散。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墨索裡尼在肅清黑手黨的時候,大量的黑手黨成員潛逃到了美國,必須在美國懲凶作惡。

  這個時代的黑手黨雖然也想過逃亡到其他國家,但除了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比較開放之外,其他的國家都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查,想要繼續耀武揚威是不可能的。

  特別是澳大拉西亞,本身對於治安環境的要求就十分嚴格,根本不可能縱容意大利黑手黨在澳大拉西亞境內犯事。

  實際上,還真的有不怕死的部分黑手黨成員,假借著旅遊和移民的名義,轉移到澳大拉西亞的部分城市。

  他們剛想在意大利那樣,通過綁架和勒索賺取額外收入時,就遭到了澳大拉西亞官方的嚴厲打擊,力度遠遠超過墨索裡尼的黑衫軍,也讓他們立即又開始了倉促逃亡之路。

  最終,大部分意大利的黑手黨還是逃到了美國,畢竟美國此時的治安環境並不嚴格,黑手黨在美國還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間的。

  除了迅速整頓意大利的治安環境之外,墨索裡尼還幹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改善了意大利的交通環境。

  雖然投入的成本其實並不多,畢竟意大利之前的環境實在糟糕透頂,稍微一點點的改變就讓意大利人感激帶德,也更加信任墨索裡尼才是真正的挽救意大利的那個人。

  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墨索裡尼在政府建立了大量的權威,在民間也獲得了相當一部分意大利人的支持,已經擁有獨裁統治的基礎。

  意大利的首相是有任期限制的,為了確保自己能夠長久的呆在首相的位置上,墨索裡尼決定對意大利的選舉法進行修改,確保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能夠佔據國會至少三分之二的席位。

  當然,新選舉法的頒布也需要經過國王伊曼紐爾三世的同意,畢竟國王在意大利也擁有不小的權威,如果和其他反對墨索裡尼的政黨聯合起來,對於現在的墨索裡尼來說也是一個麻煩。

  作為一個自認為對意大利局勢看得很透徹的拯救者,墨索裡尼深切的明白意大利相較於其他列強國家的真正缺陷。

  雖然意大利的問題看起來很多,人口不足,經濟不發達,工業不強盛,軍隊戰鬥力不高等等。

  但其實最致命的問題,是意大利人缺少成規模的煤鐵礦區,這相當程度的限制了意大利重工業的發展,也造就了意大利工業不強,經濟不發達的現實。

  仔細看目前世界上所有工業強國,無論是早早出名的老牌列強英法,是目前後來居上的新興列強美國和澳大拉西亞,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煤鐵產區,並且規模都很龐大。

  根據去年各國的情況來看,美國的煤炭產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年煤炭生產量高達6.3億噸。

  往下分別是:

  英國2.707億噸
  德國1.305億噸
  俄國9535萬噸
  澳大拉西亞6077萬噸
  奧匈帝國4733萬噸
  法國4040萬噸
  島國760萬噸
  意大利55萬噸
  是的,你沒看錯。哪怕到了現在,意大利的煤炭產量仍然沒有島國的零頭多,和其他列強國家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
    在頂級列強的煤炭產量紛紛突破億噸之時,意大利的煤炭產量單位不僅是萬噸,產量數字也沒有突破三位數。

  這樣的煤炭產量,也就代表著意大利的工業不會強大到哪去。

  因為目前的煤炭對於工業來說非常重要,是工業發展不可替代的能源之一。

  煤和鐵並稱為工業發展的兩大要素,而意大利一個也沒有。

  更要命的是,距離意大利最近的煤鐵礦生產區在德國和奧匈帝國手中。

  德國的魯爾區自然不用多想,先不說德國人有沒有那麽好打敗,就算德國人弱的不行,還有這英法在一旁,意大利根本不可能獲得分一杯羹的機會。

  而奧匈帝國的捷克(波西米亞)雖然更有希望被意大利人獲得,但也得打穿目前的奧匈帝國,這同樣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先不說其他國家會不會干涉,就一戰中的表現來看,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很明顯比不上奧匈帝國軍隊的戰鬥力。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同時尋求讓意大利獲得煤鐵產區的機會,墨索裡尼決定訓練一支強大的軍隊,改變意大利軍隊弱小的事實。

  對於墨索裡尼來說,增加軍隊的戰鬥力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黑衫軍已經證明了,一支有信仰的軍隊的戰鬥力會獲得很大程度的提升。

  只有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意大利才能尋求更大的擴張,改變自己礦產資源不足的現實。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墨索裡尼甚至制定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計劃。

  最開始的依托強大的軍備武器和信仰創建一支強大的軍隊,再到尋找有利時機,選擇一個頗有聲明的陸軍強國打上一仗,要麽獲得勝利,要麽取得不錯的戰果,來加強意大利人對於國家的自信。

  只有意大利人對於國家產生了高額的自信,墨索裡尼的對於意大利的改造計劃才能繼續進行,意大利的強大才能不只是一個夢想。

  這份計劃在墨索裡尼的心中要實現至少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甚至因為要等待時機的原因,真正實現計劃的時間還有可能被延長。

  但墨索裡尼今年也才37歲,相較於其他國家政府掌權者五六十歲的高齡來說,墨索裡尼在一眾國家領導人中絕對是年輕的,甚至年輕程度完全可以名列前茅。

  哪怕等上二三十年,墨索裡尼的政治年齡仍然處於巔峰期,仍然能夠實現親眼看到意大利複興的夢想。

  權勢滔天的墨索裡尼很快就動用了自己的權威,讓國會同意了關於陸軍改革的議題。

  新的意大利陸軍將參照黑衫軍的模式,進行改革,並且配備更加強大的武器。

  對於一戰中展露聲望的坦克和飛機,墨索裡尼也決定花費大代價進行研究,是從澳大拉西亞購買已經成品的第一代軍事飛機,先一步組建意大利的空軍隊伍。

  正常時期的意大利陸軍規模在15萬人左右,加上墨索裡尼已經擴張到近十萬人的黑衫軍,意大利的武裝力量規模大約在25萬人上下。

  雖然已經掌握了政府的權力,但墨索裡尼絲毫沒有解散黑衫軍的意圖,反而還暗中對黑衫軍進行擴張,大有讓其和意大利軍隊分庭抗爭的態勢。

  意大利的擴軍在歐洲眾多列強中絕對算是獨一份的,除了俄國內戰這個例外之外,其他國家在戰爭後紛紛選擇裁軍,畢竟政府的財政負擔不起太過龐大的軍隊。

  除了俄國之外,歐洲軍隊規模最大的是法國,軍隊總人數仍然維持在50萬以下。

  而英國人的軍隊總人數甚至銳減到了35萬左右,陸軍的總人數再次恢復了一戰前的水平。

  和英法相比,意大利的擴軍就顯得非比尋常,不過也沒太引起其他列強的注意。

  畢竟一戰中意大利陸軍的戰鬥力就已經得到了驗證,除了意大利的海軍之外,對於意大利的陸軍,包括英法在內,重視程度都不高。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兄弟們票多的可以等到這個月最後三天,有月票翻倍活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