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41章 墨索裡尼
  第541章 墨索裡尼
  讓人略感到意外的是,一戰的戰敗國德國和奧匈帝國沒有崩潰,陷入內戰的俄國和英國沒有崩潰,遭受重大損失的法國也沒有崩潰,反倒是看起來存在感不高的意大利要崩潰了。

  意大利的崩潰不是開玩笑的,其局勢之混亂,連目前內戰的俄國都要說一句離譜。

  在戰爭之前,意大利是一個標準的中下等列強國家。雖然財政收入和經濟狀況比奧匈帝國略高,但在彰顯國家實力的工業和農業方面,意大利的發展狀況其實是不如奧匈帝國的。

  首先是工業,1913年意大利的鋼鐵總產量大約為142萬噸左右,但低於同時期的奧匈帝國。

  同時,意大利只有810萬噸的糧食產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糧食進口國,各項發展落後於其他列強太多,這也是有段時期島國的綜合實力被認為超過意大利的原因。

  當然,意大利實力的真正展現是在戰爭中。無論是對埃塞俄比亞的戰爭還是在一戰中的表現,都讓世界各國清楚的了解了意大利的陸軍實力。

  俄國縱使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德奧聯軍還是能打的有來有回,雖然劣勢戰役居多,但單方面吊打奧匈帝國還是沒問題的。

  意大利的表現就有些可笑,從始至終意大利隻面臨著奧匈帝國的軍隊,基本沒有看到過德國人。

  但意大利的戰線始終保持在國界線以內,高達50萬的軍隊被奧匈帝國10萬軍隊阻擋了很長時間。

  如果不是奧匈帝國在其他地區崩潰的太快,恐怕意大利很難在前線取得進展,想要獲得領土更是根本不可能。

  相較於意大利的陸軍來說,意大利的海軍勉強還是能說的過去的。

  在意大利海軍參與的幾場封鎖中,意大利海軍的訓練水平能夠對得起列強的實力,這也是意大利展現了糟糕的軍事實力之後,其軍事實力仍然被認為是列強水平的原因。

  因為意大利的糟糕表現,意大利隻獲得了英法允諾的一部分條件,也就是的裡雅斯特和南蒂羅爾,以及伊斯特拉半島。

  意大利垂簾欲滴的達爾馬提亞和多德卡尼斯群島並未劃分給意大利,而是由多國聯盟共管。

  這也讓意大利喪失了完全掌握亞德裡亞海的機會,甚至還讓其他列強的手插進了巴爾乾局勢,這嚴重影響了意大利在巴爾乾地區的擴張。

  這就讓意大利民眾十分不滿,他們選擇性的忽略了意大利軍隊在一戰中的糟糕表現,紛紛譴責政府為什麽不爭取達爾馬提亞和多德卡尼斯群島,讓意大利遭受了重大損失,甚至限制了之後的擴張。

  時任意大利首相奧蘭多遭受了重大波及,明明是一戰戰勝的功臣,但因為民眾的不滿很快下台。

  緊接著,意大利在僅僅三年的時間內,先後經歷了弗朗西斯科·薩維裡奧·尼蒂首相,喬瓦尼·喬利蒂首相,伊萬諾埃·博諾米首相和路易吉·法克塔首相,達成了三年五首相的成就。

  其中任期最短的喬利蒂首相,在首相宮隻呆了42天的時間,就被反對的政黨和民眾送下了台。

  三年歷經五位首相,平均每位首相的任期只有七個月左右。

  這對於意大利的政治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干擾,各大政黨紛紛爭權奪利,進入了漫長的首相爭奪戰。

  與此同時,因為首相的任期太短,一些政策和計劃還沒有得到良好的執行,就因為首相的換屆而不得不終止。

  再加上每任首相的喜好並不相同,對於官員的任免,以及對於一些政策的偏向也完全不一樣。

  從戰爭結束到現在,意大利的政治局勢都處於一種無以言說的混亂狀態。

  在其他的方面還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畢竟一個國家的衰敗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完成的,除非是經歷一場消耗極其嚴重的戰爭。

  但在國家的治安方面,其實就能夠初窺門徑。

  因為最高層政治的混亂,意大利的經濟在戰爭結束後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經濟增長極其緩慢。

  甚至因為流感的影響,讓意大利的一些產業紛紛倒閉,大量的民眾因此失業,相當一部分資本家因此破產,嚴重損害了意大利的經濟發展。

  混亂就會滋生黑暗,聞名世界的意大利黑手黨在意大利各處瘋狂發展,甚至遍及意大利的每一個大城市。

  綁架,勒索,仇殺,械鬥和毒品在意大利每一處黑暗角落上演,就連不少意大利知名的資本家,都深受其害。

  但此時的意大利政壇目光一直放在首相的爭奪上,對於底層民眾的狀況不得而知。

  或者換句話來說,意大利高層目前並不在乎底層民眾的狀況。相較於關心底層民眾來說,目前意大利首相的職位爭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讓意大利黑手黨變得更加囂張跋涉,甚至開始和當地的政府官員勾結,形成了一股權勢滔天的龐大勢力。

  在這種極度的混亂之中,一個普通的記者闖入了意大利的政壇,並且因為其獨特的思想,迅速獲得了相當一批支持者。

  這個普通記者的名字叫做墨索裡尼,全名為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墨索裡尼,1883年出生於意大利費拉拉省。

  年齡只有37歲的墨索裡尼,他的人生經歷卻非同尋常。

  墨索裡尼的父親亞歷山德羅·墨索裡尼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也是社會主義運動的活躍分子和無神論者。

  在他父親的影響下,墨索裡尼對於政治有著別樣的思想,因為他之後執政意大利打下了基礎。

  一戰前的墨索裡尼成為了意大利社會黨的領導成員和黨報前進報的記者,但因為鼓動意大利參戰,被開除出社會黨。

  但墨索裡尼並未氣餒,在意大利參戰前創辦了意大利人民報,趁機宣揚自己的政治思想。

  在意大利政治局勢十分混亂之時,墨索裡尼創辦了戰鬥中的法西斯組織,並且迅速吸引了相當一部分忠實的成員,有了自己的政治基礎。

  具備一定的實力之後,墨索裡尼將組織名稱改為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並且名正言順的成為法西斯黨的黨魁。

  正式更名之後,國家法西斯黨已經變成意大利為數不多的大黨派之一,在意大利各大城市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大量對政府失望的意大利人加入了墨索裡尼的黨派,並且狂熱的稱墨索裡尼為領袖,認定他才是能夠拯救意大利和所有意大利人的天選者。

  種種巧合之下,墨索裡尼的黨派為政府解決了一次罷工危機,這也讓墨索裡尼和他的黨派在意大利深受好評。

  但與此同時,墨索裡尼用來解決罷工危機的黑衫軍衝鋒隊,也引起了政府一部分人的不滿。

  意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的顧問建議國王拘捕墨索裡尼,理由是墨索裡尼的黑衫軍是一支高度危險的私人武裝,並且墨索尼裡在解決工人罷工遊行的行動中過度迫害了民眾的利益。

  但此時的伊曼紐爾三世因為擔憂工人政黨對於意大利的影響,以及其反對君主製的特點,拒絕了顧問們拘捕墨索裡尼的建議。

  此時權力和地位已經極度膨脹的墨索裡尼,自然也不滿足於隻做一個政黨的黨魁,而是將目光放在了意大利政府的最高寶座上。

  得益於這幾年來鎮壓工人遊行的經驗,墨索裡尼的黑衫軍獲得了不少的戰鬥經驗,總人數也得到了有效的擴充。

  墨索裡尼十分滿意這些年輕小夥子們看向自己那狂熱的眼神,只要領袖一聲令下,這些小夥子們就會如同利劍一般,向著領袖所指的任何地方挺進。

  終於,墨索裡尼覺得自己準備好了。

  隨著墨索裡尼《革命宣言》的發布,數萬名黑衫軍開始向著羅馬挺進,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向羅馬進軍。

  因為明白自己的目的並不是發動內戰,黑衫軍在進軍羅馬的時候,和政府軍以及警察基本上沒有爆發衝突。

  少部分政黨和信眾對於黑衫軍進行了阻擊,但很快就被人數更多的黑衫軍鎮壓下去。

  意大利的國土並不龐大,這批黑山軍從那不勒斯進軍,沒過幾天的時間就已經逼近羅馬。

  沿途部分反對墨索裡尼的政黨紛紛繳械投降,甚至就連尊貴的意大利國會議員們,也不得不屈尊親自前往米蘭征詢墨索裡尼的意見。

  當然,這些政黨和議員們的求和對墨索裡尼來說並不重要。目前的意大利局勢,墨索裡尼急需要來自最官方的承認,也就是代表著意大利王權和整個王國的意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

  好消息是,相較於反對君主製的部分政黨來說,伊曼紐爾三世更加信任墨索裡尼的政黨。

  墨索裡尼很快得到了國王侍衛軍的邀請,並且正式傳達了,國王任命墨索裡尼為首相,並且要求墨索裡尼組建新的內閣的消息。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