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31章 工業的好消息
  第531章 工業的好消息
  說起澳大拉西亞的農業,發展情況其實也算可以。作為一個人口只有2000多萬的國家,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生產量已經完全足夠國內的消耗,甚至人口再多一倍也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阿瑟對於農業的重視程度,1920年,澳大拉西亞的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3950萬英畝,糧食總產量更是高達1850萬噸,創造了新的紀錄。

  當然,這也導致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出口量年年增長,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已經遠銷亞洲和歐洲,成為著名的糧食出口國之一。

  這也是人口比較少的好處,資源消耗的比較少,也就有更多的物資可以對外出口,換取大量的外匯收入。

  作為澳大拉西亞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帝汶的糧食產量也突破了8萬噸,總耕地面積已經突破了17.2萬英畝,接近700平方公裡的土地了。

  在這段時間的大力發展下,帝汶的總人口也突破了14萬,勉強達到了14.53萬的規模,相較於上一年已經有不少的人口增長。

  目前的帝汶還在經歷全力發展時期,預計在兩年內,人口能夠達到18萬左右,總耕地面積突破1000平方公裡,糧食產量達到12萬噸。

  到那時候,帝汶也就自然而然的納入了澳大拉西亞的本土,伴隨著澳大拉西亞行政區劃的改革,成為澳大拉西亞新的一個州。

  說起行政區劃改革的事情,已經放在阿瑟的行動列表中,只等著新首都的建設完成,就可以著手進行了。

  目前整個澳大拉西亞的行政區劃並不太合理,700多萬平方公裡的澳大利亞就只有七個行政區劃,單個州的面積太過龐大,管理起來其實也是一種負擔。

  特別是西部的西澳大利亞和南澳大利亞州,面積普遍高達200萬平方公裡以上,比英國本土,法國本土,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加起來的面積都要大,但卻只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州,管理起來的負擔可想而知。

  特別是澳大利亞的西部工業基地建設之後,西澳大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的管理成本就直線上升。

  因為領土太過龐大的原因,很容易滋生犯罪,畢竟這兩個州的警察數量很難覆蓋整個州,總會有一些治安部門觸及不到的地方,這對於國家的安全來說是個隱患。

  將如此龐大的行政區劃進行分割,有利於各級政府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土地,也能有效的促進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和交流。

  澳大利亞的東部地區同樣也是如此,東部地區的行政區劃目前就只有昆士蘭州,首都領地,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行政區域太過龐大,本身又是澳大拉西亞最精華的部分,匯聚了整個澳大拉西亞超過一半的人口,管理起來十分艱巨。

  後世澳大利亞的行政區劃也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畢竟後世澳大利亞的總人口也才2000多萬,澳大拉西亞沒幾年就能夠趕上。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行政區劃,特別是澳大利亞地區的行政區劃需要按照具體的實情進行修改,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

  但這同樣也是一個好消息,說白了現在的行政區劃就是之前的殖民地,因為現在澳大拉西亞人沒有太大的生活差異,也就不存在錯誤的行政區劃的問題了。

  四年發展計劃除了著重農業之外,對於工業的發展也是有很大的要求的。

  1919年政府交出的成績還是不錯的,澳大拉西亞的工業整體尚處於高速增長狀態,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戰爭之前,澳大拉西亞工業產值佔世界比重只有3.7%,而世界前八分別為美國,德國,英國,俄國,法國,奧匈帝國,澳大拉西亞,意大利。

  經歷了這場戰爭之後,世界前八的寶座已經有了較大的改變。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並且工業產值佔世界的比重已經來到了35.1%。

  英國反超德國成為第二,比例同樣也提升到了16.2%。

  第三是德國,工業產值佔世界比例12.4%。

  澳大拉西亞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工業產值從原先的3.7%上升到7.8%。

  法國同樣緊隨其後,雖然遭受了大量的損失,但工業產值佔世界比例同樣也有7.5%。

  第六是意大利,工業產值佔世界比例5%。

  第七是奧匈帝國,工業產值佔世界比例2.7%。

  第八是島國,工業產值佔世界比例1.9%。

  這八個國家的工業產值佔據世界工業總產值的88.6%,從這也能看出目前列強國家和普通國家擁有多麽巨大的差距。

  從目前的這份工業排名中就能夠看出,一戰對於歐洲各國的損害到底有多麽強大了。

  雖然看起來有些國家的比例是在增長的,但這是因為整個世界工業產值是在降低的。

  俄國人從原本的工業第四強國直接掉到了排不上榜,內戰已經讓俄國的工業和農業極度崩潰。

  如果不是蘇維埃俄國對於控制的人口進行限制,恐怕早就有大量的俄國人口出逃。

  但就算是這樣,每年從俄國移居到國外的人口高達百萬,秘密出逃的人口更是多不勝數,至少也有數十萬之多。
    在諸多國家中,澳大拉西亞的工業毫無疑問是進步最快的。

  戰前澳大拉西亞的工業隻排到世界第七,和前面的國家都有相當的差距。

  但現在澳大拉西亞的工業已經是妥妥的世界第四,雖然和法國的差距並不大,但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戰敗的德國仍然維持了世界第三工業產值也並不奇怪,畢竟德國的工業實在太過龐大,想要完全停產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不少歐洲國家也十分迷戀德國的廉價工業產品,這毫無疑問激發了德國工業的增長,雖然只是一些輕工業,但工業的底子還是在的。

  奧匈帝國也同樣如此,作為一個列強國家,奧匈帝國的工業規模還是不錯的。

  雖然匈牙利獨立了出去,但匈牙利是一個產糧地區,並不是工業級地區。

  後世鼎鼎大名的,擁有相當工業規模的捷克斯洛伐克,其實就是目前奧匈帝國的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的北部區域。

  再加上奧地利地區發達的工業,這才是目前的奧匈帝國仍然能夠在工業產值上榜上有名的原因。

  當然,和自己的難兄難弟相比,奧匈帝國的狀況也不太良好。

  匈牙利獨立出去之後,波西米亞也不是沒想過獨立,只不過被奧匈帝國狠狠的壓製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奧匈帝國其實已經更名,準確的來說是奧地利帝國,其中的匈已經變成了匈牙共和國。

  相對而言,目前狀況還算良好的國家,其實也就剩下英國,法國,美國和澳大拉西亞了。

  對於其他國家而言,這幾個國家的工業增長和經濟發展都算是比較良好的,這也導致在國際地位上,沒有其他國家能夠壓住這幾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

  俄國內戰自然不用多說,意大利在歐洲的話語權都不多,更不要說放眼整個國際了。

  除此之外,不是戰敗國又還算列強的就只有島國了。但島國人在海軍會議上成為笑料之後,就再也沒有列強國家重視他們。

  就連美日同盟都出現了一絲裂隙,如果不是美國人在國際社會上罵名太多,恐怕美國人也不想要這個盟友。

  四個國家相對良好的經濟也造就了一個現狀,那就是關於房價的上漲。

  是的,包括澳大拉西亞在內,幾個國家的房價都在穩定的上漲。

  這其實也是無法避免的,因為經濟是有變動的,房價也自然不可能保持同一水平。

  當然,這次房價上漲說白了就是一次有預謀的行動,主要針對的就是美國,其他國家都是被影響的。

  在美國鬧得轟轟烈烈的房地產經濟那也會傳播到歐洲和澳洲,對歐洲和澳大拉西亞產生影響也是正常的。

  只不過,相較於影響非常嚴重的美國來說,澳大拉西亞的房價上漲是可控制的,上漲幅度也不是太大。

  誰讓澳大拉西亞最大的資本就是阿瑟自己呢?只要沒有資本家的參與,穩定的房源是可以保障的。

  只要擁有穩定的房源,也不會對民眾造成住房危機的恐慌,不然就不會去哄搶房屋,更不會對房價產生太過劇烈的影響。

  這段時間澳大拉西亞的房價上漲比例一直保持在5%以內,遠遠沒有歐美房價上漲的那麽誇張。

  目前根據最新消息,紐約的房價已經上漲到了500美元左右,相較於幾個月前已經漲價了130美元以上,這可不是一筆小收入。

  畢竟現在各國的貨幣還沒有貶值太多,著名的貶值時代還沒有到來。

  現在的錢還是很值錢的,130美元,相當於美國人大半年的收入了,這樣的漲價幅度還是很誇張的。

  不過,房價的上漲也讓各國政府看到了紅利,同時也讓資本家們看到了紅利。

  不少的資本家在這次房價上漲期間暴賺數萬甚至十多萬美元,直接讓自己的身家翻了一番。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