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25章 羅馬尼亞入局
  第325章 羅馬尼亞入局
  塞爾維亞和希臘關於反抗保加利亞的聯合,其實早在倫敦和談期間就有所計劃。

  只不過單單憑借塞爾維亞和希臘兩個國家,哪怕再加上領土擴張了一點的黑山,也只能做到和保加利亞軍隊數量均衡。

  按照保加利亞軍隊的戰鬥力來看,守住佔領的土地還是不難的,這也讓塞爾維亞和希臘都誕生了一個念頭,那就是拉攏更多的盟友參與其中。

  要說巴爾乾地區除了巴爾乾聯盟之外的強國,除了列強國家和他們剛剛聯合打敗的土耳其之外,也就只有位於巴爾乾半島東北部的羅馬尼亞了。

  羅馬尼亞位於塞爾維亞東北部,保加利亞北部,是巴爾乾戰爭發生之前,巴爾乾半島除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外,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因為沒有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直接接壤的原因,上一次的巴爾乾戰爭羅馬尼亞沒有任何理由參與,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巴爾乾國家獲得更多的領土和人口。

  科裡齊斯的提議,在羅馬尼亞外交大臣蒂羅爾看來,對於羅馬尼亞的吸引力確實不小。

  既能讓羅馬尼亞解決一個潛在的威脅,又能獲得一部分領土。更主要的是,反對保加利亞的同盟中,塞爾維亞和希臘才是和保加利亞新領土相鄰的國家,這兩個國家雖然勝利後獲得的領土更多,但同樣也會更加吸引保加利亞的仇恨。

  這樣一來,巴爾乾地區第二和第三強的國家擁有不可解決的仇恨,羅馬尼亞就可以坐山觀虎鬥,甚至等待一個徹底統一巴爾乾地區的機會。

  但心動歸心動,想讓蒂羅爾這樣的政壇老油條直接答應羅馬尼亞出兵,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政客們如同狡猾的狐狸,沒有自認為足以讓自己心動的籌碼之前,付出承諾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明白閣下的意思,甚至我也十分看好閣下的提議。但很抱歉,羅馬尼亞國內不久前才發生了農民暴動,對羅馬尼亞的政治局勢和經濟都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至少在沒有徹底恢復之前,我們是沒有能力對外出兵的。”羅馬尼亞外交大臣蒂羅爾雙手一攤,表示自己縱然很心動,但實際上卻無能為力。

  羅馬尼亞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個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是巴爾乾第一強國的國家,卻基本不怎麽插手巴爾乾的局勢。

  實際原因也很簡單,羅馬尼亞的北部是沙俄帝國,西邊是奧匈帝國。

  兩大列強對於巴爾乾地區都有著不小的雄心,自然不可能放任羅馬尼亞這個巴爾乾地區的第一強國搞事情。

  更重要的是,羅馬尼亞的西南和塞爾維亞接壤,南部和保加利亞接壤。

  除了東部臨海之外,其他地方接壤的國家都是具有一定的實力的,羅馬尼亞是啃不動的。

  更何況之前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也有著沙俄帝國的支持,自然也不可能是羅馬尼亞一個小小的王國就能夠覬覦的。

  因此,蒂羅爾的想法也很簡單。羅馬尼亞可以出兵,但希臘和塞爾維亞也必須給羅馬尼亞足夠的報酬,否則羅馬尼亞方面是不會冒著交惡列強和保加利亞的風險,來給塞爾維亞和希臘做嫁衣的。

  “這是當然,蒂羅爾閣下。我國和塞爾維亞也知道羅馬尼亞的困難,對於羅馬尼亞的遭遇我們也非常同情。我們一致的認為,如果羅馬尼亞能夠冒著國內各種風險答應出兵,也應該獲得足夠的報酬。因此,除了南多布羅加足足四千平方公裡的土地之外,羅馬尼亞散落在保加利亞和馬其頓地區的羅馬尼亞族人也可以回歸到祖國。同時,只要戰爭能夠獲得勝利,我國將和塞爾維亞在戰後對貴國進行補償,總價值絕對不會低於300萬英鎊。”科裡齊斯笑著說道。

  在決定拉攏羅馬尼亞進入反保加利亞同盟的時候,希臘和塞爾維亞就已經做好讓步部分利益的準備了。

  不過好消息是,羅馬尼亞並不和馬其頓以及色雷斯接壤,這也代表著羅馬尼亞最多只能獲得來自保加利亞的土地。

  希臘和塞爾維亞方面的觀點也很統一,羅馬尼亞的擴張只能從保加利亞方面進行。

  而獲得了保加利亞的土地之後,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也自然擁有了不小的仇恨。

  如果隻用保加利亞的土地和一點資金補償就能夠換來羅馬尼亞的下場,那絕對是一場穩賺不賠的買賣。

  見蒂羅爾已經在認真考慮,科裡齊斯繼續鼓動道:“其實於情於理,貴國加入反抗保加利亞的同盟都是應該的。保加利亞崛起之後,難免不會再次對外擴張。但君士坦丁堡地區是列強的禁忌,自然不可能允許保加利亞繼續擴張。除了向君士坦丁堡的方向之外,保加利亞再想繼續擴張,或許我們這些鄰國就要遭殃了。既如此,還不如在這個危險尚未發生之前,就徹底的解決威脅,讓巴爾乾地區迎來更加長久的和平。”

  對於一個專業的外交人員來說,將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導致的反目成仇說成為了人類和平做出貢獻,簡直是小菜一碟。

  對於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來說,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真理。

  如果保加利亞是一個列強級別的國家,那麽反保加利亞同盟根本不可能發生。

  但如果保加利亞和巴爾乾諸國的差距不是太大,那麽獲得了最多土地的保加利亞,自然會遭到來自周邊國家的仇恨,哪怕是並未參與巴爾乾戰爭的羅馬尼亞。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龐大的國土,發達的經濟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都是一個國家遭受侵略的原因。

  “科裡齊斯閣下,不得不承認,你已經說動我了。但很抱歉,這樣的重大事情,必須要向國王陛下匯報。同時,我們還需要一個承諾,在我們和保加利亞發生戰爭期間,俄國就算不對戰爭表達支持,也不能乾預這次戰爭。”蒂羅爾在科裡齊斯一陣攻勢之下,明顯已經心動了,但還是不忘外交官的本責,說到。

  對於羅馬尼亞來說,和塞爾維亞以及希臘聯合對抗保加利亞並非什麽難事。

  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必須得確保俄國不會干涉這場戰爭,否則羅馬尼亞不僅會白白得罪俄國,還可能面臨崛起之後保加利亞的仇恨和侵略。

  要知道,巴爾乾諸國幾乎都是在俄國的支持下才發動的戰爭,但羅馬尼亞可沒有。

  說白了,羅馬尼亞背後沒有任何底牌,這也是蒂羅爾之所以如此謹慎的原因。

  身為和兩大列強相鄰的三流國家,羅馬尼亞每一次行動不得不無比慎重,還必須得考慮著周圍兩大列強的選擇。

  “這個您可以放心,蒂羅爾閣下。我們可以保證俄國人不會干涉這場戰爭,也不會對保加利亞提供任何幫助。甚至德奧意也不會干涉這場戰爭,這完全只是一場巴爾乾國家之間的內戰罷了。”聽到蒂羅爾的要求之後,科裡齊斯答應的十分乾脆,絲毫不帶猶豫。

  雖然巴爾乾同盟理論上來說都是俄國支持的國家,也都是俄國的小弟。

  但無論怎麽樣,總得有個親疏遠近之分。和保加利亞相比,塞爾維亞和俄國之間的聯系就更加緊密,俄國也十分重視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盟約。

  俄國有多重視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盟約呢?一戰之所以爆發,就是奧匈帝國和俄國關於塞爾維亞問題絲毫不肯讓步,這才導致兩大軍事集團爆發了全方面戰爭。

  當時薩拉熱窩事件發生之後,奧匈帝國和德國都大意的認為,武器裝備落後,戰爭準備遲鈍的俄國還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關於塞爾維亞問題也會進行退讓。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俄國十分重視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盟約,關於塞爾維亞的問題也不肯退讓。

  而當時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局勢發展已經不是德皇威廉二世和奧皇弗朗茨能夠說了算的。

  軍方,實業家,資本家和民族主義者,無不在要求國內進行宣戰。

  在這樣的大勢之下,一場各國君主不太願意見到的戰爭就此爆發,也讓歐洲各國的君主製面臨毀滅一般的打擊。

  科裡齊斯之所以信誓旦旦的給出保證,就是因為塞爾維亞方面已經和俄國通了信,俄國縱使十分為難,仍然選擇站在塞爾維亞方面。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塞爾維亞和俄國之間的關系已經很久,保加利亞卻只是在巴爾乾戰爭之前臨時靠在俄國方面的國家而已。

  得到了科裡齊斯信誓旦旦的保證之後,羅馬尼亞外交大臣蒂羅爾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讓科裡齊斯稍等幾天,明天他就會去求見國王,等待著國王的決斷。

  局勢發展到現在這樣,羅馬尼亞加入反保加利亞聯盟的隊伍已經是必然。

  羅馬尼亞國王不可能反對,也沒有理由去反對羅馬尼亞的擴張。

  這其實也是歐洲各大君主的通病,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君主能夠完全壓製國內的勢力,能夠在國內戰爭熱情高漲的時候,讓國內局勢保持平靜。

  正如同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宣布進行全國總動員令時,像他的表兄和盟友,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寫的信那樣:“我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麽,奧匈帝國魯莽發起的這場戰爭,極有可能變成牽連甚廣的大戰。或許這只是一場局部戰爭,或許它有可能將歐洲拖入深淵。”

   3200字第二更,求支持,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