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15章 奧運會之前的預熱
  第315章 奧運會之前的預熱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在短時間內被巴爾乾國家分食殆盡,阿爾巴尼亞地區也趁機宣布獨立。

  目前土耳其能掌控的,就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周邊不足二十英裡的土地。

  各國的戰果方面,塞爾維亞軍隊佔領了馬其頓大部分地區,阿爾巴尼亞北部和新扎帕爾州。

  希臘軍隊佔領了馬其頓南部到薩洛尼卡的領土,保加利亞軍隊佔領了馬其頓東部和部分色雷斯地區,黑山則向東擴張了一些土地。

  總的來說,幾個國家各有收獲,也算是初步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的。

  但這還沒完,阿爾巴尼亞地區的問題,才是這次戰爭中更具爆炸性的問題。

  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希望成立一個自製的阿爾巴尼亞國家,但塞爾維亞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北部的一些地區,成功的獲得了亞德裡亞海的出海口。

  塞爾維亞的擴張得到了俄國的大力支持,但卻引來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強力反對。

  特別是奧匈帝國,在塞爾維亞正式佔領阿爾巴尼亞北部,獲得出海口之後,奧匈帝國就向塞爾維亞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要求塞爾維亞立即從阿爾巴尼亞北部撤軍,否則就要以部分地區的軍事動員來保證奧匈帝國在巴爾乾半島地區的利益。

  德國對於奧匈帝國的行動迅速給予強烈的支持,準備不足的俄國則選擇退讓,一方面,勸說塞爾維亞讓步,一方面又將問題交給大國會議進行討論。

  雖然巴爾乾的局勢因為列強的出面干涉陷入了短暫的平靜,但實際上,也正因為列強的干涉,巴爾乾的局勢注定會更加水深火熱。

  當然,這一切目前和澳大拉西亞並沒有關系。

  隨著時間進入1912年的4月,悉尼奧運會也進入了最後的準備階段。

  這是阿瑟舉澳大拉西亞全國之力打造的世界盛會,目前已經有超過25個國家,超過3000名運動員報名參與。

  實際上,從二月底三月初開始,就已經有國外許多運動員代表團前來澳大拉西亞,進入緊張而又刺激的訓練環節當中。

  一些擁有足夠實力的列強國家,早已經在自己的國家開展了各項訓練,目前也已經準備前往澳大拉西亞參加最終的奧運盛會。

  好消息是巴爾乾戰爭並未影響到悉尼奧運會的舉行,甚至哪怕巴爾乾國家深陷戰爭之中,仍然派出了一定數量的運動員團隊參加這次奧運會。

  其實這也正常,巴爾乾諸國背後普遍站著列強國家,列強國家都參與了,這些巴爾乾國家不聞不問也不合適。

  為了讓這次奧運會以及澳大拉西亞在世界范圍內更加出名,阿瑟決定用一次環球航行,來打響澳大拉西亞在世界范圍內的知名度,同時也是為這次悉尼奧運會進行宣傳。

  當然,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環球航行。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還要追溯到數百年前的十五世紀中期。

  當時的環球航行采用的是大型帆船,也直接開辟了長達數百年的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時代,同樣也是讓歐洲走向世界之巔的主要原因之一。

  環球航行之後,歐洲人這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有多麽渺小,這才知道在歐洲之外,還有著十分廣泛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

  阿瑟所計劃的環球航行,將采用澳大拉西亞製作的飛艇,即AU-3飛艇來進行一次空中環球航行。

  使用飛行的方式進行環球航行,這是目前其他人還沒有達成過的偉大裡程碑。

  如果阿瑟能夠推動飛艇環球航行,這也會讓澳大拉西亞在航空史上擁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一提航空研究室研發出來的AU-3飛艇了。

  飛艇的研發速度相較於飛機來說還是比較緩慢的,這其實也是阿瑟所制定的,飛機重要性大於飛艇重要性的原因。

  不過,伴隨著這麽多年的科技累積,再加上對於飛艇研發方面的一定投入,讓飛艇更新換代到第三代,準確的來說是航空研究室研究的第二代還是很容易的。

  阿瑟推動飛艇的環球航行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繼上一次澳葡戰爭之後,再一次吸引歐洲各國的目光,讓歐洲各國將預算投入到飛艇的研發中。

  AU-3飛艇,在性能上相較於上一代飛艇,有著巨大的提升。

  特別是飛行速度的提升,讓AU-3飛艇擁有了真正環球航行的能力。

  阿瑟下達了任務之後,航空實驗室開始對於環球航行進行緊張的布置,仔細考慮環球航行途中停靠點的選擇,爭取以較短的時間完成這次有意義的環球航行。

  對於一次環球航行來說,第一次和第二次,有著本質意義上的區別。

  就如同競賽上人們只會記得冠軍一樣,新聞也只會大肆報道第一次環球航行。

  畢竟開拓者總是比循跡者更讓人值得欽佩,第一次環球航行發生之後,第二次和更多次不應該是必然的嗎?
  經過航空實驗室的研究決定,環球航行從4月10日開始出發,出發點為悉尼,第一個停靠點是美國夏威夷,第二個停靠點是美國洛杉磯,第三個停靠點是英國倫敦,緊接著是柏林,羅馬,德裡,巴達維亞,最終返回悉尼。

  哪怕算上悉尼,飛艇也只會停靠八個地點,就能夠完成這次計劃的環球航行。

  實際上,如果航空實驗室願意,甚至可以再減少幾個停靠點。

  但畢竟這次環球航行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完成一次快速的環球航行,而是利用飛艇第一次環球航行的這個噱頭,同樣也是替澳大拉西亞宣傳,同樣也是替悉尼奧運會宣傳。

  因此,這些停靠點的選擇也就顯得有些別有用意。夏威夷自然不用多說,畢竟是跨越整個太平洋,中間在夏威夷停靠還是有必要的。

  阿瑟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策劃的環球航行,因為任何失誤和意外,剛剛起步就沉沒在太平洋,那可就有樂子了。

  接下來的洛杉磯是美國西部大城市,這對於在世界范圍內打響名氣來說很有必要。

  英國倫敦同樣也是如此,相信英國民眾也不會拒絕。至於為什麽不選擇巴黎或者柏林,是因為要麽距離倫敦太近,要麽就顯得不太順路。

  最後選擇在巴達維亞停靠阿瑟也是有用意的,用環球航行來彰顯澳大拉西亞的實力,也能方便澳大拉西亞更好的控制東南亞。

  雖然阿瑟沒想著直接吞並荷屬東印度,但在這片地區掌握該有的話語權還是有必要的。

  航空實驗室的計劃確定的很快,王室財團所掌控的媒體放出消息的速度也很快。

  1912年4月8日,英國,德國,俄國相繼向阿瑟發來電報,對此表示祝賀,並且詢問是否有需要幫助的地方。

  讓阿瑟沒想到的是,英國方面發電報反而是最快的,這一情況完全和愛德華七世時期不同。

  愛德華七世當政時期,英國王室雖然從來不會缺席對於阿瑟的祝賀,但一般卻會落後於德國皇室和俄國皇室,甚至某些時候是歐洲列強中最晚的。

  更讓阿瑟意想不到的是,英國政府也向阿瑟發來了祝賀電報,並且還提出了關於進一步達成合作關系,以及在經濟軍事等領域戰略合作的意圖。

  雖然不明白英國政府到底是什麽目的,但和世界第一列強合作,佔便宜的肯定是澳大拉西亞。

  在阿瑟的授意下,澳大拉西亞政府向英國政府回了一份電報,表達了對達成更進一步戰略合作的歡迎。

  雙方就這麽眉來眼去下去,愣是在環球航行的前一天,達成了一份簡單的協議,並且約定在奧運會之後,由澳大拉西亞派遣外交團隊,前往英國倫敦商談正式的合作事宜。

  德國和俄國的電報在表達了對環球航行提前祝賀的基礎上,也都十分隱喻的提到了,如果環球航行成功,希望引進澳大拉西亞新的飛艇科技。

  阿瑟對此自然不會拒絕,畢竟一艘飛艇的造價不低,對外出售的價格更加昂貴。

  如果是引進技術的話,那賺的錢可會更多。雖然這是澳大拉西亞最先進的飛艇技術,但軍事化飛機都研究了好幾代了,誰又在乎目前異常脆弱的飛艇呢?
  阿瑟的果斷答應,也讓德國方面的心情好了不少。

  本來威廉二世還以為澳大拉西亞打算向英國靠近了,目前看來或許只是為了避免戰爭,從宣布中立,不參與兩大軍事集團的鬥爭罷了。

  雖然德國可能在戰爭期間失去一個強有力的助手,但澳大拉西亞優良的地理位置,交好絕對比得罪有價值的多。

  和尼古拉二世的交談,雙方還互相問候了子女。阿列克謝皇儲的血友病奇跡性的被拉斯普京治好,這也讓尼古拉二世的心情好了許多。

  當然,讓尼古拉二世想不到的是,這個治好了自己孩子的,被皇后看作聖人一般的拉斯普京,卻是導致沙俄帝國崩潰的罪魁禍首之一。

   3000字第二更,求支持,求月票!

    今天日萬,已更7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