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83章 鐵路招標和擴建大學
  第483章 鐵路招標和擴建大學

  俄國內戰的消息,立即擠上了歐美國家的頭版頭條。戰爭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大新聞,特別是一個列強國家的內戰,不僅會引起各地媒體的爭相報道,也會被各大國家所重視。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俄國的內戰和許多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首先,俄國和澳大拉西亞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俄國每年向澳大拉西亞輸送的上百萬移民,就決定了阿瑟不會坐視俄國的內戰不管。

  如果工人聯盟贏得內戰,就算工人聯盟想要繼續履行移民條約,阿瑟也絕對不敢接受。

  開玩笑,被洗腦的俄國民眾絕對會在澳大拉西亞傳輸革命,這是絕對不願意見到的,也是阿瑟必須要杜絕和防范的。

  其次,一個共和製的俄國也不符合澳大拉西亞的利益。尼古拉二世當政時期,能夠確保俄國是澳大拉西亞的親密盟友。

  但如果俄國的政權被工人聯盟掌控,新的俄國只會是澳大拉西亞的對手。

  除此之外,和俄國在部分地區有著爭端的英國也密切注視俄國的發展。

  和俄國有著盟約的法國同樣也重視俄國的內戰,加上俄國的兩個盟友德國和奧匈帝國,密切關注俄國局勢發展的列強國家已經高達五個。

  理論上來說,包括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還是支持尼古拉二世坐鎮的沙皇俄國的。

  和之前的資產政府不同,工人聯盟所組建的蘇維埃俄國是一個全新的政體,這會對傳統國家造成巨大的衝擊。

  歷史上蘇俄成立之後,歐洲各國家就組建了聯軍,想要將這個新生的國家消滅。

  但現在局勢有所變化,但大英帝國確實有想要強行撲滅這個政權的想法。

  俄國內戰後不久,大英帝國的代表就在世界聯盟每周一次的例會上強調,世界聯盟應該有保護世界局勢和世界和平的責任,明裡暗裡的意思就是希望世界聯盟組建聯軍共同出兵俄國。

  但目前的局勢相較於歷史上來說還是好很多的,工人聯盟的實力明顯弱於尼古拉二世控制的沙皇俄國,而不是如同歷史上一般,資產政府和尼古拉二世都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雖然各國對於俄國的內戰十分關心,但剛剛飽受流感肆虐的世界各國,想要集齊上百萬兵力進攻新成立的蘇俄,明顯有些力不從心。

  各大代表要考慮各自國家的利益,自然也不可能因為英國代表的一句話,就點頭同意出動軍隊。

  英國代表無奈,因為單靠英國一國之力出兵俄國是不可能的。

  英國代表只能將要求出兵改為要求援助,援助尼古拉二世控制的沙皇俄國,讓俄國民眾擺脫內戰的苦亂。

  尼古拉二世所控制的沙皇俄國被英國代表稱為俄國真正的政權,最近在莫斯科成立的蘇維埃俄國則被英國代表稱為邪惡的反叛政權。

  雖然各國都不太願意出兵俄國,但向俄國提供一部分援助還是沒問題的。

  特別臨近俄國的羅馬尼亞,以及一直抱著俄國大腿的塞爾維亞,紛紛同意向沙皇俄國提供援助,幫助其對抗邪惡的蘇維埃俄國政權。

  這些國家的恐慌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尼古拉二世在俄國內戰中失敗了,那麽面臨俄國革命困擾的,可能就是俄國的這些鄰國了。

  甚至像德國和奧匈帝國這樣的戰敗國家也根本逃不過,特別是奧匈帝國,帝國政府和匈牙利王國政府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明顯,任何的意外都有可能導致這個古老的帝國分崩離析。

  好消息是目前俄國內戰的實力差距還是比較懸殊的。雖然東南部的大片土地被工人聯盟佔領,工人聯盟到現在的武裝規模也沒有突破50萬人。

  反觀北部的沙皇俄國這邊,順利的接收了之前俄國政府的軍隊,再加上尼古拉二世準備的武器裝備,軍隊的人數很快突破了50萬,甚至已經在向百萬邁進。

  就算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沙皇俄國也可以和蘇維埃俄國耗上一段時間。

  畢竟英國的態度是旗幟鮮明的支持沙皇俄國的,這也代表著德國和奧匈帝國賠償給俄國的賠款,基本上都會被沙皇俄國接收。

  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政權和尼古拉二世所控制的沙皇政權的財政比例根本不均衡,也是限制工人聯盟實力的最大因素。

  用在任何時代購買物資,加強實力都需要龐大的資金。剛剛成立的蘇維埃俄國算得上是一窮二白,再加上大部分國家對於這個新生政權的好感度不高,甚至在英國的帶頭下,直接拒絕和蘇維埃俄國貿易。

  實際上,尼古拉二世的求援信很快也傳達到了世界聯盟和歐洲各國手中,澳大拉西亞自然也不會例外。

  為了打贏這場內戰,讓羅曼諾夫家族的統治重新降臨俄國所有領土,尼古拉二世這次可是下了血本,要向澳大拉西亞訂購一批超過150萬支步槍,5億發子彈,2000挺機槍和1500門火炮的超大訂單。

  同時,尼古拉二世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坦克也很感興趣,還有飛機,都在尼古拉二世的軍事訂單當中。

  為了向國內民眾分發物資,尼古拉二世已經花費了相當一部分德國的賠款,俄國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不太好。

  為此,尼古拉二世直接拿出了沙皇家族儲備許久的黃金,動用貨真價實的黃金和澳大拉西亞進行貿易。

  除了武器裝備之外,尼古拉二世還向歐洲各國訂購了大量的糧食和醫療物資,用來給國內民眾發放。

  經過之前的挫折之後,尼古拉二世已經明白了獲得民心的重要性。

  但不至於徹底脫胎換骨,但是在表面上獲取民眾的支持尼古拉二世還是清楚的。

  就算免費向民眾發放一部分物資,花費也注定不會太多。但這樣的行為能夠極大程度的獲取民眾的好感,這對於穩固自己的統治來說還是十分重要的。

  面對蘇維埃俄國這樣強大的敵人面前,尼古拉二世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阿瑟很果斷的同意了尼古拉二世購買武器裝備的請求,畢竟一個由沙皇統治的俄國也很符合澳大拉西亞的利益。

  但阿瑟的注意力也不全集中在俄國方面,畢竟新的一年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也很重要。

  首先進行的,是波斯灣領地的鐵路建設工作。

  澳大拉西亞的建築公司很明顯無法滿足國內的所有建設需要,因此,對國外建築公司進行招標,才能順利的讓波斯灣領地的鐵路進入建設。

  從地圖上就能看到,澳大拉西亞的波斯灣領地是一條狹長的波斯灣沿岸區域。

  雖然只需要建設一條從南到北的沿海鐵路,但這條鐵路的距離不短,甚至在交通運輸部門的預估中已經突破了1000公裡。

  建設這條鐵路的需要,除了滿足波斯灣領地從南到北的運輸要求之外,還有就是更快的調動波斯灣領地的軍隊了。

  畢竟是一片遠離澳大拉西亞本土的土地,很難保證這裡會一直和平下去,運輸能力的保障非常重要。

  這條上千公裡的鐵路預計投資為2500萬澳元,建設周期大約為3到五年。

  主要是因為這片地區沙漠較多,比較炎熱的原因,要不然投資花費和周期都能減少一些。

  最終這段鐵路被英國的鐵路公司拿下,畢竟目前工業水平除了德國之外,阿瑟最相信的就是英國了。

  而且英國目前是澳大拉西亞最重要的盟友,給英國人一個面子也沒有什麽不妥。

  相信英國人在工程質量上也不會出現問題,畢竟工程質量這種東西可是明文寫在合同裡的,英國政府也不會坐視他們的信用崩塌。

  第二個對外承包的鐵路是新幾內亞的環島鐵路。新幾內亞島的環島鐵路其實已經完成了一小半,也就是之前澳大拉西亞控制的區域。
    至於德國和荷蘭控制的區域,就是這次環島鐵路要建設的區域,一段總長度接近4000公裡的超長鐵路。

  是的,僅僅一個新幾內亞島的環島鐵路,總長度就高達4000公裡左右。

  雖然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如果聯想到新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島嶼,似乎也就變得有些理所當然了。

  這座島嶼上擁有十分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物資,是阿瑟計劃中除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區之外,最重要的地區。

  這座島嶼是澳大拉西亞重要的水資源來源,也是阿瑟計劃中北水南調的最核心地區。

  毫不誇張的說,這座島嶼能夠給澳大利亞地區帶來新的希望,在重要性方面甚至還超過新西蘭。

  這裡也會是澳大拉西亞所有殖民地和領地中最先直轄的,等到擁有足夠的移民和規模之後,這裡就是澳大拉西亞新的直屬州。

  當然,如果作為單個州的話,面積也太過龐大。最好的結果是將其劃分為2到3個州,加入澳大拉西亞的統治版圖。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一提澳大利亞地區那龐大的行政劃分了。

  毫不誇張的說,單單澳大利亞的土地面積就超過世界上大部分國家。

  但一整個澳大利亞,也就劃分出西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昆士蘭,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塔斯馬尼亞和首都領地七個行政區劃。

  這樣的行政區劃劃分有些太不合理,最大的西澳大利亞甚至佔據了超過三分之一個澳大利亞地區,和較小的首都領地和塔斯馬尼亞只有西澳大利亞州的數十分之一。

  對於這樣一片極其龐大的土地,阿瑟理想中的行政劃分,是將其分為至少十個行政區域。

  其中東南地區的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以及首都領地三個行政區域,至少要劃分為五個行政區域以上,畢竟這裡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多的區域,甚至容納了澳大拉西亞超過一半的人口。

  新幾內亞環島鐵路這條超過4000公裡的鐵路,除去之前澳屬新幾內亞和德屬新幾內亞的一部分鐵路之外,要修建的鐵路規模至少高達2000公裡以上。

  對於這段鐵路的建設,阿瑟最希望的還是由澳大拉西亞國內的民間鐵路公司承擔。

  早在澳大利亞還是殖民地時期,澳洲就有不少的私人鐵路公司,只不過規模也都並不大。

  通過這十多年的發展之後,確實湧現了一些中等規模的鐵路公司,但無一例外都沒有資格單獨承包這段鐵路。

  最終,在2000公裡長的鐵路被十多家鐵路公司分段承包,平均每家鐵路公司修建的鐵路裡程不超過200公裡。

  雖然修建的鐵路公司眾多,但澳大拉西亞的交通運輸部門對於新幾內亞的環島鐵路有著明確的規格要求,也不用擔心這些鐵路公司修建的鐵路規格各不相同。

  這也算是支持澳大拉西亞國內的民間鐵路公司了,幫助這些民間的小型私人鐵路公司更好的發展,前提是他們建造的鐵路必須符合規格以及質量的要求。

  相較於國外的其他國家來說,澳大拉西亞私人企業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因為種種原因,澳大拉西亞既沒有受到一戰的影響,也沒有受到流感的影響,經濟的發展相對來說更加穩定。

  流感中,美國破產了至少上萬家中小企業,這一數字和規模相當誇張。

  雖然澳大拉西亞也破產了不少的中小企業,但政府出台的措施也很及時,讓破產的企業數量縮減在三位數以內。

  說到底還是因為阿瑟提前的預防措施,疫情並未影響到澳大拉西亞的重要城市,基本都被隔絕在了港口之外。

  哪怕是悉尼和墨爾本這樣比較臃腫的大城市,從發現流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兩大城市感染流感的總人數也沒有超過1000人。

  除了這兩大地區需要新修建的鐵路之外,其他地區修建的鐵路規模並不大,由王室財團下屬的鐵路公司負責就行。

  王室財團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十分龐大的龐然大物,說它是富可敵國根本不誇張。

  不過也有好的一點,那就是王室財團每年給政府的財政收入,甚至超過人口眾多的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

  王室財團對於稅收的繳納是非常嚴謹的,甚至一些本來能夠避免的稅收,在阿瑟的命令下,王室財團也會足額繳納。

  其實這也就相當於左手倒右手,王室財團繳納給政府的大量稅收,基本都被用在了國家的發展當中。

  王室財團的強大對阿瑟來說是一件好事,澳大拉西亞的強大對阿瑟來說更是一件好事。

  而且王室財團相當一部分企業還和政府共同運營,包括新成立的皇家石油公司,都是王室財團和政府共同出資建立的結果。

  這也讓政府多了更多的稅收和收入,政府官員對於龐大的王室財團自然也不會有任何不滿。

  民間對於王室財團的態度,基本上也都是支持的。畢竟王室財團的所有企業的員工待遇和福利都是澳大利亞最好的,不僅嚴格的執行了八小時工作製和節假日雙倍薪資,每逢過節也有禮物和物資免費發放。

  除此之外,阿瑟每年都會拿出王氏財團收入的相當一部分,轉到王室救濟委員會的名下,接濟澳大拉西亞所有低收入人群和孤兒,孤寡老人等群體。

  澳大拉西亞的大部分養老院和孤兒院,都是王室救濟委員會出資建立,並且免費收納澳大拉西亞的孤兒和孤寡老人。

  雖然這些養老院和孤兒院內的生活注定不會太好,但也算得上是頓頓有飯吃,衣食住行,吃飽穿暖根本不愁。

  正因為阿瑟每年花費在民眾身上的大筆資金,讓民眾根本不會對日進鬥金的王室財團產生任何不滿。

  畢竟王室財團的收入有相當一部分也直接回饋到了民眾的身上,這可比那些貪婪的資本家好了太多。

  其實想想也是,澳大拉西亞的撫恤金,物資免費發放,孤兒院,養老院,教育補貼和獎學金,醫療補貼和減免,救濟低收入人群等政策,完全離不開王室財團背後的付出。

  憑借著王室財團每年回饋給民眾上千萬澳元的龐大資金,王室財團在民間的評價就絕對不會低。

  除了國內的大規模建設之外,阿瑟還打算與國內的教育和醫療進行更進一步的升級。

  首先是澳大拉西亞的教育體系。澳大拉西亞的教育經過這十多年的發展,其實還算是比較成功的。

  人均學歷已經被提高到了初中以上,大學生的數量也已經不是建國初期那少的可憐的人數。

  教育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的,就是澳大拉西亞的大學和技術學校的數量。

  隨著人口的增加,大學數量的增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澳大拉西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之後,每個新的行政區域之內都要擁有一座大學,這也是最基礎的保障。

  除了增加大學的數量之外,提高大學的國際地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目前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加大對大學的投入,聘請來自歐洲的更多教授專家,並且修建更多的高精密實驗室。

  教育方面的大投入不可避免,畢竟教育才是強國根本。

   今天就一更,五千字,偷個懶,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