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55章 輿論外交雙管齊下(中秋快樂!)
  第555章 輿論外交雙管齊下(中秋快樂!)

  如何迅速的扭轉英國人在愛爾蘭戰爭期間的輿論劣勢呢?緊緊抓住愛爾蘭人對英國人的刺殺和襲擊,以及種種事件的傷亡人數是很重要的。

  另外,洗白英國在愛爾蘭統治中的各種劣跡,宣傳英國在愛爾蘭好的一面,爭取給一些態度中立的愛爾蘭人洗腦,分化整個愛爾蘭階層。

  目前的愛爾蘭共和軍還是比較分散的,只要能夠將其分化,處理起來就比較簡單了。

  當然,相應的輿論工作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士去做,阿瑟只是定下一個目標,同時表達自己對於英國人的支持態度就行了。

  雖然這麽做可能會得罪澳大拉西亞國內的部分愛爾蘭移民,但愛爾蘭移民的人數相較於澳大拉西亞的總人數來說也不算多,對澳大拉西亞的穩定造成不了影響。

  更何況,這麽做能夠換來更多的英國人的好感,這可要比愛爾蘭人的好感重要的多。

  就算愛爾蘭此時從英國獨立出去,也遠遠比不上荷蘭和比利時這樣的次強國家。

  為了這樣一個國家得罪英國,怎麽想都是不劃算的,更何況還是日不落帝國的時代。

  1921年3月底,在兩場獨立戰爭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前提下,阿瑟發表了關於支持大英帝國在愛爾蘭獨立戰爭中的行動的講話,並且表態國家統一是比任何事情都要重大的。

  阿瑟的支持在歐洲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也讓愛爾蘭共和軍公開表達了不滿。

  但問題是,愛爾蘭共和軍對澳大拉西亞造成不了影響,他們也根本不可能遠渡重洋前來澳大拉西亞搞事。

  先不說澳大拉西亞邊境和海關對於武器檢查的嚴格程度,單單是澳大拉西亞對於國家穩定的重視程度,就決定了目前的愛爾蘭共和軍注定不可能影響澳大拉西亞。

  阿瑟在澳大拉西亞的聲望和地位可不是假的,一旦有外來勢力在澳大拉西亞搞事,他所面臨的,是澳大拉西亞軍隊的全面圍剿。

  除非愛爾蘭共和軍能夠派遣數十萬軍隊跨越萬裡之遙和澳大拉西亞展開一場全面戰爭,但他們真有這樣的實力的話,就不會只是背地裡偷襲英國了。

  阿瑟和澳大拉西亞的公開支持,讓英國政府松了一口氣,也讓喬治五世十分感激。

  但不至於徹底改變整個外交局勢,但至少大英帝國不再是那麽勢單力薄,已經有大量的小國家決定支持英國。

  沒辦法,澳大拉西亞加大英帝國的綜合實力,已經遠超目前的法俄。

  有著澳大拉西亞的支持,這其實也代表著大半個世界聯盟支持英國。

  涉及世界聯盟的兩大列強,在聯盟中的其他小國家敢不表態嗎?

  小國家的站位和表態也是一門學問,目前澳大拉西亞和大英帝國已經佔據優勢,如果再不順水推舟表達對英國的支持的話,難免會遭到英國人的秋後算帳。

  一個頂級列強的問責,這是普通國家根本承受不住的。別的不說,哪怕只是單純的經濟製裁和封鎖,也足以讓這些中小國家的經濟崩潰了。

  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一個國家想要實現全面發展,必須得和國際社會接軌,獲取自己所欠缺的各種物資。

  除了在外交方面的公開支持之外,澳大拉西亞的輿論機構也動員了起來,在全世界刊登了大量有關英國和愛爾蘭的新聞。

  這些新聞有真有假,七分真三分假,也是能夠經得起考究的。

  如果不是真正的了解英國和愛爾蘭局勢以及歷史的人,就算去查詢資料,其實也鑒定不了這些新聞的真偽。

  這也正是輿論影響中最高明的一環,新聞絕對不能是虛假的,得是半真半假,最好是七分真三分假,這樣也經得起推敲。

  普通人看到那七分真,自然也會潛移默化的相信那三分假。因為大眾是很容易被影響的,他們對於自己未知的事物,反而更容易相信自己潛移默化的猜測。

  雖然英國人在愛爾蘭的殘酷政策確實是事實,但這架不住在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輿論機構聯合洗白之下,英國人在其中的責任已經變得越來越少。

  當然除了這些輿論上的行動之外,對於愛爾蘭共和軍主要領導的刺殺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別是非常著名的邁克爾·科林斯,在名義上他是愛爾蘭共和國的財政部長和愛爾蘭共和軍的情報主任,但在實際裡他卻是愛爾蘭刺殺組織的領導人,策劃了多起對於英國警察和軍隊的刺殺。

  對於這樣的人物,英國政府自然恨之入骨。

  阿瑟命令澳大拉西亞的情報人員協助英國,盡快找出一些愛爾蘭共和軍的主要領導人,並且對其展開刺殺,破壞愛爾蘭共和軍內部的穩定。

  同時,英國政府也對北愛爾蘭的愛爾蘭共和軍展開了拉攏。
    對於這部分在獨立戰爭中從未和英國起衝突的愛爾蘭共和軍,自然是分化愛爾蘭最重要的一環。

  事實上,這部分愛爾蘭人對於大英帝國的統治仍然很認同,這也是後世愛爾蘭獨立之後,北愛爾蘭仍然歸屬於英國統治的原因。

  隨著澳大拉西亞的聲援和支持,英國很快獲得了在道義方面的優勢,並且也得到了來自世界聯盟的外交支持。

  雖然愛爾蘭共和軍的抵抗仍然很激烈,但只要沒有國際方面的知識,一個小小的愛爾蘭很難對大英帝國造成困擾,也是英國和美國在面臨這樣的獨立戰爭時截然不同的現狀。

  1921年4月,愛爾蘭共和軍在都柏林展開了一場恐怖襲擊,造成了27名英國軍人,16名英國警察和33名愛爾蘭及英國平民的死亡。

  這次事件被英國媒體報道,並且被轉報到了全世界。

  這也被譽為愛爾蘭獨立戰爭中雙方支持度的轉折點,來自世界的民眾見證了愛爾蘭共和軍的殘酷,但也對愛爾蘭共和軍之前所說的話表示了懷疑。

  但這還沒完,愛爾蘭獨立戰爭的戰火被共和軍蔓延到了英國港口。

  在四月底到五月初的時間段內,愛爾蘭共和軍先後襲擊了格拉斯哥街頭和利物浦的碼頭,造成了上百名英國平民的傷亡。

  這樣的恐怖襲擊引起了整個英國的反感,英國民眾催促政府盡快用武力解決這次危機。

  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支持之後,英國政府不再是之前猶猶豫豫的狀態。

  喬治五世公開下令,對愛爾蘭共和軍發起全面總攻,消滅這個“令人驚恐”邪惡勢力。

  從五月中旬開始,大量的英國軍隊進駐愛爾蘭,一改之前獨立戰爭時英國不使用軍事力量的決策。

  隨著大量英國軍隊駐扎到愛爾蘭,愛爾蘭共和軍在愛爾蘭的行動也遭受了巨大的阻礙。

  雖然愛爾蘭共和軍的總注冊人數早已超過了十萬人,但根據愛爾蘭共和軍內部的統計和估算,也只有15000名士兵長久活躍在愛爾蘭獨立戰爭中,其中只有不到3000人屬於精銳的,狂熱的士兵,很明顯難以和精銳的大英帝國軍隊抗衡。

  5月17日,英國政府宣布對整個愛爾蘭實施軍事管控,並且表示會向所有愛爾蘭平民提供應有的糧食物資,確保愛爾蘭人在軍事管控中的糧食供應。

  愛爾蘭人對於英國人的保證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但等到他們真正的拿到英國物資之後,態度又在一瞬間發生了改變。

  除了陸軍的行動之外,皇家海軍封鎖了愛爾蘭的所有港口,確保共和軍不會再對英國港口發起突襲。

  在整個英國的全力以赴的狀態下,英國軍隊很快控制了所謂的愛爾蘭共和國的政府,並且消滅了好幾股分散的愛爾蘭共和軍隊。

  這也是愛爾蘭共和軍目前最大的危機,他們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分散成多個小規模軍隊的組織。

  雖然平時看起來共和軍幾乎漫布整個愛爾蘭,聲勢很是浩大。

  但在這樣的危機時刻,想要將所有的共和軍隊士兵聚集在一起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至少現在的共和軍沒有人能夠做到。

  為了盡可能獲得整個愛爾蘭的支持,維護戰後的大英帝國的統一,喬治五世公開發表了對於之前在愛爾蘭進行殘酷統治的黑棕軍團的不滿,並且表示自己願意賦予愛爾蘭更大的權力,但絕對不是以拆散大英帝國為代價。

  喬治五世的演說在英國和愛爾蘭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影響,獲得了來自大英帝國的物資之後,部分中立的愛爾蘭民眾對於英國的統治並不排斥。

  再加上國王譴責了之前黑棕軍團的統治,並且保證賦予愛爾蘭更大的自主權利之後,已經有大量的愛爾蘭人不再敵視英國政府。

  雖然還有眾多的共和軍領導仍然保持戰鬥欲望,但支持他們的愛爾蘭民眾卻不這麽想。

  目前大英帝國需要解決剩下的共和軍,愛爾蘭的危機也可以迎刃而解。

  當然,戰後愛爾蘭的處理也是一個問題。再想像之前那樣瘋狂壓榨愛爾蘭人已經不可能了,英國也必須重視起愛爾蘭這個民族,這才是保障英國統一的根本。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中秋節,祝大家中秋快樂!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