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56章 新的行政劃分
  第556章 新的行政劃分
  在英國和愛爾蘭的鬥爭進行的轟轟烈烈之時,澳大拉西亞的政壇也十分熱鬧,甚至就連民間也議論紛紛。

  當然,澳大拉西亞政壇的注意力可不在英國的內戰身上。相較於英國的內戰來說,澳大拉西亞人中更加重視目前政府的新一項決策,也就是關於澳大利亞地區行政區劃的重新劃分。

  澳大利亞地區的行政區劃問題也算是老生常談了,目前是完全按照之前殖民地時期的大小來進行劃分的,已經相當不合理。

  在土地面積方面,西澳大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加起來佔據了澳大利亞的大半,但人口卻只有澳大利亞的三分之一不到。

  而面積較小的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兩個州加起來總人口已經佔據了澳大利亞地區的一大半,管理起來也相當麻煩。

  事實已經告訴澳大拉西亞政府,繼續沿用殖民地時期的劃分已經不太合理,需要重新探索一種行政劃分,來平衡各州土地面積以及人口的巨大差距。

  當然,阿瑟和政府在重新進行劃分的時候,也不是盲目操作的。

  阿瑟早在多年前就對行政區劃的重新劃分征求了民眾的意見,當時調取的十多萬澳大拉西亞民眾中,有超過六成的人讚成重新劃分行政區劃,兩成人認為無所謂。

  而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有七成的人讚成重新劃分行政區劃,這也是阿瑟決心推動行政區劃的重新布局的真正原因。

  既然取得了民意的支持,那也是時候將這項議題放在內閣會議以及眾議院的討論之中了。

  這次的行政區劃重新劃分的流程一共分為三步,首先是各大媒體和報社以及政府,向民間征求意見,並且統計關於行政區劃的設計方案。

  隨後,對於眾多設計方案在眾議院展開投票,挑選支持率比較高的一些劃分,再上報到內閣政府進行最後的投票。

  最終支持率最高的行政區劃劃分,就是澳大拉西亞接下來的行政區劃。

  在這樣的流程被公布之後,群眾們對於重新設計國家行政區劃的熱情還是比較高的。

  畢竟這可是能夠切實的參與到國家大事中的機會,甚至運氣好了,能夠決定國家將來的行政區劃。

  當然,設計行政區劃也不是口說無憑,要根據城市的分布,山川河流的分布,以及當地人口的規模情況進行綜合考量。

  因此行政區劃也不能太過指望於民眾的設計,所有眾議院議員也必須拿出自己的設計,還有相關方面的專家的設計,這是一場全國范圍內的設計較量。

  行政區劃的更改全部集中在澳大利亞地區,像新西蘭和新幾內亞在內的其他地區沒有太大的問題,也就不需要更改了。

  當然,為了設計的準確性,在新聞中已經全面公布了關於新首都的選址和具體的位置,確保不會有人忘記新首都的存在。

  行政區劃的討論時間為期五個月,在這五個月的時間裡,群眾們隨時可以向報社或者眾議院投稿。

  但真正被政府和眾議院所重視的,還是那些官員們以及相應的專家們的行政區劃猜想。

  民眾的考慮大多不切合實際,或者沒有考慮全面性的因素,最終的劃分是不太合理的。

  真正合理的政治劃分,還得靠那些接觸過政壇的,以及了解各州具體情況的專業人士。

  借著這次機會,阿瑟也給威廉布置了一項作業,那就是設計一份自己計劃中的澳大利亞地區的行政區劃。

  威廉享受精英貴族的教育已經十多年的時間了,也是時候檢驗他在這十多年的學習中到底獲得了什麽,以及有怎樣的思想了。

  讓阿瑟沒想到的是,沒過幾天的時間,威廉就上交了自己關於澳大利亞地區的行政區劃。

  威廉的計劃是,如同之前的首都領地一樣,在聖阿瑟堡附近開辟一片新的首都領地,獨立出新南威爾士州的統治。

  同時,悉尼所在的首都領地更改為悉尼領地,和首都領地組成一東一西兩個特別行政區。

  但對於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的分割,小家夥就有些犯難了。

  最終他選擇的是將兩個州交界的地方分割出一部分,建立為新的一個州,來降低兩個州所面臨的管理壓力。

  總體上來說,這份設計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也只能說是照葫蘆畫瓢,模仿之前的首都領地罷了。

  這樣的劃分對於澳大利亞地區目前的行政劃分問題來說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不能稱得上是一份好方案。

  不過行政劃分也確實不是那麽容易的,哪怕是那些專業的專家們,也要進行相關的綜合考慮,才能劃分出看起來比較合理的行政區域。

  但到底合不合理,還得看新的行政區劃對於民眾的生活有沒有影響,即能否方便新的各州政府對於自己的領地進行相應的政治管理。

  行政區劃的更改說白了是為了方便各州更好地進行統治,因此,行政區劃的修改方向也要偏向這一大主題。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聖阿瑟堡所在的首都的劃分,以及關於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的分割問題。

  其它的像西澳大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的分割並不困難,畢竟這兩個州的人口並不多,劃分起來不需要考慮太多的因素。

  在這段時期之內,眾議院應該是最忙的部門。

  因為要負責審核報社投遞過來的行政區劃設計,這也讓眾議院的議員們變得異常繁忙,並且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

  “邁克,快來看看,這份設計有點意思。”在眾議院的一間辦公室內,一個看起來年過半百的老頭對著另一個人招呼到。

  “老兄,這樣的話你今天已經說過至少三次了,但沒有一次的設計是符合政府的要求的。我勸你還是別寄希望在民間了,那些平民的設計有著太大的限制,基本上也都是自己的憑空想象而已。”名叫邁克的男人嘴上抱怨道,但身體卻很誠實,已經走到了另一人身邊。

  “這個可不一樣,夥計。看看這個劃分,還附帶有相應的劃分的原因,以及劃分後的各州數據。根據他的劃分思路來看,這是一份很合理的行政區劃圖。”戴維斯不以為意的說道。

  “嗯?”邁克拿起這份行政區劃設計圖,剛想要批評兩句,就發現了這份設計圖和其他的的不同之處。

  “首都特區?北澳大利亞州?天呐,這真的是一個普通人的設計嗎?”邁克有些不可思議的詢問到。
    “那肯定沒錯,夥計。與其驚訝這份設計的出處,不如好好研究這份設計的合理之處。邁克,說不定我們真的發現了一份好的設計。”戴維斯笑著說道。

  作為一名十分愛國的澳大拉西亞人,政府的行政區劃有著如此合理的設計,戴維斯是很開心見到的。

  “上報給參議長,讓大家投票決定吧!這可能是第一份上報給內閣的行政區劃設計,還得看看內閣那邊的態度怎麽樣。”邁克同樣點了點頭,很是理性的說道。

  眾議院對於收集上來的看似合理的行政區劃設計,每隔一周的時間就會舉行一次集中投票。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獲得七成以上認可的行政區劃設計,這也是戴維斯和邁克所期待的。

  很快,眾議院的會議再次展開。

  一起參與投票的行政區劃設計一共有十多個,但最終只有兩份獲得了七成以上的支持度,被順利匯報給了內閣政府。

  收到這兩份行政區劃涉及的內閣政府,此時也展開了討論。

  作為決定行政區劃的最終環,內閣政府對於這些行政區劃的設計十分重視,並且要考慮到人口,經濟,工業,農業等等方面在內的所有因素,確保新的行政區劃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不過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因為全部來自於移民,而且已經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澳大拉西亞民族的趨勢,彼此之間是沒有太大的差異的。

  這也減少了行政區劃劃分中關於民族劃分的問題,畢竟大家都是統一的澳大拉西亞人,怎麽劃分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經過了內閣政府的討論,最終還是將邁克和戴維斯發現的那份設計上報給了阿瑟,請求阿瑟的最終定奪。

  1921年6月,悉尼宮。

  阿瑟看著內閣政府上報上來的行政區劃設計,內心還是相當滿意的。

  這份行政區劃設計對於澳大利亞現有的行政區劃的改變還是比較大。

  除了塔斯馬尼亞州沒有改變之外,其他的澳大利亞地區的所有行政區都有一定的改變。

  當然,現在的首都領地的改變是最小的,只是將其改為了悉尼領地。

  對於西澳大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的分割,有點類似於後世澳大利亞的北領地,只不過這個新成立的北澳大利亞州佔據了西澳大利亞州一部分地區,變得更加龐大。

  有點像三分西澳大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這讓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和北澳大利亞州形成三角並立的趨勢,三個州之間的面積沒有太大的差異。

  新成立的北澳大利亞州首府在北部的達爾文,這是澳大利亞地區北部最大的城市,後來當做北澳大利亞州的首府也十分合適。

  這樣的劃分能夠減小西澳大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的土地面積,將龐大的西部澳大利亞劃分成三塊,更加有利於國家和各州政府的統治。

  接下來就是行政區劃中的重頭戲,也就是東部澳大利亞地區的劃分。

  和之前所有的猜想設計完全不同,這份備眾議院和內閣政府認可的設計,在大體上將新南威爾士州劃分成了東西兩部分。

  東部的新南威爾士州保持原名,州首府仍然在紐卡斯爾。

  而西部的新南威爾士州,合並了昆士蘭州西南部的一部分土地,再加上維多利亞州在墨累河北部的土地,組成一個面積十分龐大的首都特區,首府位於聖阿瑟堡。

  這麽做的好處是,大幅度縮減了新南威爾士州的面積,同時減少了維多利亞州和昆士蘭州的面積,將東部澳大利亞地區的行政區劃擴大到六個,每一個行政區劃的面積不是那麽龐大,人口也沒有那麽繁多,管理起來的壓力要小上很多。

  同時,新的首都特區將覆蓋整個墨累河流域,這也是將來墨累河流域開發的重中之重。

  悉尼,墨爾本和聖阿瑟堡三個城市形成三角之勢,將輻射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四個行政區劃,打造澳大利亞最繁華,最發達的地區。

  雖然新南威爾士州的面積減少了幾乎一半,但東部比較繁華的地區全部保留,損傷也不是太大。

  根據現有的情況估計,澳大利亞地區如果按照新的行政區劃來劃分,各州之間的綜合情況要拉近不少,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的巨大優勢也將不複存在。

  如此一來,維多利亞州將成為經濟最發達的州,緊接著是新南威爾士州,悉尼領地和西澳大利亞州。

  這幾個行政區劃之間的差距被大幅度縮小,綜合劃分看上去要合理很多。

  當然,再往後的南澳大利亞州和昆士蘭州情況相較於之前幾個州也差不了多少,雖然處於落後的一方,但也不是沒有追趕的希望。

  而兩個新設立的行政區劃首都特區和北澳大利亞州,雖然目前的經濟和工業比不上其他早成立的幾個行政區,但北澳大利亞州北部是澳大利亞北部沿海最發達的地區,首都特區是澳大拉西亞接下來重點開發的地區,都有著相當不錯的潛力和發展前景。

  除了塔斯馬尼亞州這個例外之外,這個行政區劃相對來說還是很合理的,各州都有不錯的發展前景,州與州之間的差距也不是太大,基本能夠滿足阿瑟和政府對於新的行政區劃的各種要求。

  特別是將澳大拉西亞最發達的澳大利亞東南角劃分成四個行政區域,能夠有效降低原本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的行政負擔。

  而且對於比較特殊的悉尼也進行了保留,改名為悉尼領地,仍然是一個獨立於各州之外的特殊行政區。

  畢竟悉尼的人口已經突破300萬,比相當一部分州的人口還要多。

  而且悉尼目前的地位還很特殊,在聖阿瑟堡和王宮的建設徹底完工之前,悉尼仍然會作為澳大拉西亞的首都,將其行政區劃保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也是目前最合適的選擇。

   4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