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67章 最佳影片澳大拉西亞之夢
  第567章 最佳影片——澳大拉西亞之夢
  澳大拉西亞和歐美的電影結構最大的不同,就是歐美的電影製片廠大多都是大規模的製片廠,而澳大拉西亞還充斥著大量的小型電影製片廠。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歐美的電影市場並未經歷太大的擴張,再加上來自澳大拉西亞電影的衝擊,本地的電影廠就更不好過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規模的電影公司很難生存下去,甚至一部電影的失誤,就能讓這些小規模電影企業血本無虧,走向破產。

  為了推動澳大拉西亞電影的發展,阿瑟還制定了一項比較有效的措施,那就是製播分離。

  其實也很簡單,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拍電影和播放電影的業務屬於兩家企業。

  哪怕是三大電影製片廠,也無法保證自己拍的電影能夠獨立向全國播放。

  對於電影製片廠來說,安心的拍電影是最好的選擇,也能更大程度地節省開支,避免單部電影虧損帶給自己的影響過高。

  這樣的情況下也就誕生了各大電影院,甚至是成規模的連鎖電影院。

  電影廠製作完電影之後,交給電影院播放,然後根據各自所佔的比例進行分紅。

  這樣做能夠盡可能不埋滅一些製作優良的電影,畢竟民眾們對於某一部電影的支持度,是衡量這部電影質量的最高標準。

  還別說,澳大拉西亞這樣的電影發展方式確實有效,這還吸引了一小部分來自歐美的電影製片廠和小規模電影製作人。

  相較於偏向於壟斷和死板歐美電影市場來說,澳大拉西亞的電影市場更有活力,也更能夠創造票房方面的神話。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對於澳大拉西亞的電影發展來說也算是一大助力。

  畢竟百花齊放才是真的繁榮,有了外國電影的加入,也能證明澳大拉西亞在電影方面的領先。

  正因為澳大拉西亞店名的知名度,這些電影製片廠有著額外的收入,就比如各大景點,各大企業在電影中的廣告。

  一個企業如何快速的成為國際知名企業呢?除了擴大自己的規模,讓自己變成全球數一數二的企業之外,有一種方式,那就是在全世界民眾面前打廣告。

  澳大利亞的各大旅遊景點之所以能夠迅速的做到國際知名,不得不承認,這些電影的貢獻絕對不小。

  甚至除了打廣告之外,還有不少的電影直接采用了景點作為拍攝地點,不僅能夠更直觀的將景點展示給國外民眾,還能夠節省租聘拍攝地點的花費,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這些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澳大拉西亞的旅遊景點和企業品牌已經進入了電影,並且被不少的國外民眾所熟知。

  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趣事,一名從來沒有到過澳大拉西亞的歐洲遊客,在抵達澳大拉西亞之後,居然清楚的了解澳大拉西亞的哪家飯店好吃,還知道黃金海岸哪裡最適合合影留戀,不得不感歎電影的影響力。

  這可是沒有手機和網絡的20世紀初,能夠不出門就將國外的情況了解清楚,一般情況下誰又能做到呢?

  為了保證這次悉尼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宣傳部門並未參與這次電影節的各項評選,而是組織了一個新的協會,澳大拉西亞國家電影協會,全權負責這次以及以後的電影節的開辦活動。

  電影協會的組成很是複雜,除了宣傳部的監督之外,邀請了澳大拉西亞知名的各大電影廠商作為會員,以及一些知名的報社和媒體,還有一些有獨特見地的影評人。

  是的,影評人早已經出現在了澳大拉西亞。有電影就會有評價,這是一部電影根本避不開的事情。

  這也導致部分人抓住機會,迅速成為備受信賴的影評人之一,被各大報社媒體邀請,專門負責對澳大拉西亞新上映的電影進行評價,吸引民眾的眼光。

  當然,對於那些政府參與拍攝的愛國電影,這些影評人就不敢大肆評論了。

  雖然澳大拉西亞同樣也崇尚言論自由,但這不代表民眾們就不會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了。

  所謂的自由是什麽呢?是你可以什麽話都說,但你也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

  如果是什麽都可以說,並且不需要負責的話,那不是所謂的自由,那是特權,是凌駕於整個國家和社會之上的超級特權。

  就拿美國來舉例,美國總統都不敢什麽都說,因為總統的形象決定著總統的支持率,也決定著整個美國政府的形象。

  各大黨派的代表也不敢什麽都說,說對了還好,說錯了就是整個黨派的錯。

  為了確保各獎項的權威性和公正性,這些電影製片廠在進行評比的時候,不能對自己所出品的電影進行評分,確保評分的準確性。

  同時,所有評比會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後計算電影的平均分數,作為這部電影在某個獎項中的分數。

  分數高者成為獎項的獲得者,整個評比公開透明,最終的評分也要對外公示,確保整個評比環節的公正性。
    阿瑟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創辦的電影節,變成後世那種嘩眾取寵的,誰給錢多誰就能獲獎的玩笑節目。

  在眾人的一片注目之下,世界歷史上第一次電影節正式開始。

  沒有多隆重,但也沒有多簡樸。足以載入電影史冊的,影響整個澳大拉西亞電影發展的悉尼電影節就這樣開始了。

  第一任國家電影協會會長加裡·桑德森緩緩走上台前,看著自己手中早已經準備好的名單,先是向在座的眾人微微鞠躬,隨後這才大聲宣布的:“先生們,女士們!很榮幸能夠作為頒獎人,為第一次,澳大拉西亞國家電影協會舉辦的,悉尼電影節獲獎電影頒獎。

  知道你們都很期待獲得獎項的電影到底有哪些,那麽就讓我們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我宣布,獲得第一屆悉尼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是——《澳大拉西亞之夢》!”

  聞言,皇家電影製片廠的某個導演理所當然的站了起來,微笑著走上台前接過加裡會長遞過來的證書,向眾人微微鞠躬,隨後發表了自己的獲獎感言。

  獲獎感言千篇一律,無非就是感謝阿瑟,感謝王室之類的,還有就是感謝電影廠和民眾對於電影的支持。

  聽到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獎項,在座的眾人雖然略有驚訝,但也很快釋然。

  雖然和澳大拉西亞之夢能夠媲美的電影還有很多部,作為澳大拉西亞第一部有聲電影,澳大拉西亞之夢帶給澳大拉西亞電影行業的改變是巨大的,獲獎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份證書上面的內容也很簡單,簡單地描寫了澳大拉西亞之夢所獲得的獎項,以及製作單位和製作人員。

  不過,作為第一屆電影節的第一個重要獎項,最佳電影獎的頒發吸引了大量的媒體目光,鎂光燈也閃個不停,人們都在紛紛記錄這一瞬間。

  “那麽接下來,獲得第一屆悉尼電影獎最佳劇本獎的電影是——《英雄》!”加裡·桑德森繼續微笑著宣布。

  悉尼電影製片廠的某個導演連忙站了起來,微笑著從加裡手中接過證書,同樣也發布了自己的獲獎感言。

  英雄是澳大拉西亞在戰後和流感期間拍攝的電影,主要講的就是戰爭和流感中的英雄。

  這樣一部極具愛國主義色彩的電影,它的目的卻不是為了盈利,而是更好的感動澳大拉西亞人,為了國家而奮鬥和努力。

  因為有三個小故事,並且每個故事都極為出彩和動人,因此也理所應當的獲得了最佳劇本獎。

  這倒不是說電影協會偏向於國家拍攝的愛國主義電影,只不過,相較於中小電影廠投資的小成本電影來說,擁有國家背景的三大電影廠投資的愛國主義電影,才是真正的高投資,大製作。

  別的不說,這些愛國主義電影背後有著眾多的作家,小說家和文學家的努力,這樣的豪華陣容是其他的中小電影製片廠根本不敢想象的。

  就憑這些人,拿一個最佳劇本獎根本不過分。甚至之前的澳大拉西亞之夢也是最佳劇本獎的競爭者,如果不是獲得了最佳電影獎,恐怕最佳劇本獎花落誰家也不好說。

  每部電影只能拿一個獎項,這也是這屆電影節的特殊規定。

  雖然知道這麽做可能會讓一部好電影錯失多個獎項,但沒辦法,第一次悉尼電影節評選的電影高達數百部,不這麽做,會讓更多的電影喪失獲獎的機會。

  就像現在,如果不是硬性規定,恐怕澳大拉西亞之夢和英雄這兩部電影,至少還能再斬獲幾個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電影節的獎項也不多,滿打滿算也只有最佳電影獎,最佳劇本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和最佳攝影獎和最佳音樂獎這六個。

  其中,導演獎和演員獎是給個人的,其他的都是給電影的。這些獎項在沒有宣布最終的獲得者之前,還真的不好確定到底是誰能夠斬獲榮譽。

  不過,這樣撲朔迷離的競爭,也才是這屆電影獎最吸引人的地方,也相當程度的體現了電影評選的公平公正。

  像那種結果早已經預定的電影節,要麽是電影的質量有著單方面的碾壓,要麽就是電影廠的後台有著單方面的碾壓。

  這樣的情況對於電影節的評選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對於電影的發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給中小電影企業更多的機會,保證電影評選環境的公平公正,才能讓電影這個行業走的更遠,發展的更好。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