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20章 殖民地部署
  第420章 殖民地部署

  1915年10月,澳大拉西亞。

  阿瑟最近的心情非常不錯,軍隊在前線節節勝利,通過和談還獲得了科威特到卡塔爾一線的波斯灣沿岸地區。

  這對澳大拉西亞將來的石油儲備和經濟發展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將來能從英國那換到休戰諸邦,澳大拉西亞將至少掌握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儲量,甚至無限接近於三分之一。

  再對中東地區一些國家和地區施加影響,掌握國際石油的定價權並不困難。

  而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少在150年內,石油都是最重要的能源,並且沒有之一。

  雖然歐洲打的不可開交,但這場大規模戰爭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影響仍然不大,澳大拉西亞的社會秩序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目前澳大拉西亞所有的佔領區域都處於戰時管制狀態,至少在戰爭結束之前,阿瑟並未打算整合這些地區。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如果這些新佔領的地區屬於交戰區,那實行軍事化管理也就理所當然,沒有任何人反對。

  但如果正式整合這些地區,他們將作為澳大拉西亞的領地或者殖民地,一些見不得光的計劃也就不能實施了。

  首先是德屬新幾內亞,在佔領德屬新幾內亞的這段時間內,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在這片地區驅逐了超過40萬土著,並且刻意放走了一些反對澳大拉西亞統治的土著和居民,讓他們潛逃到了荷蘭控制的地區。

  如果有一副目前的行政地圖,就能夠明顯的看出,整座新幾內亞島從中間被切割成了兩塊,西面屬於荷屬東印度,東面屬於澳大拉西亞。

  新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的島嶼,僅次於位於極寒地帶的格陵蘭島。

  雖然格陵蘭島更大,但因為位於北極圈的原因,發展潛力更低,甚至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多少人居住。

  但新幾內亞不一樣。新幾內亞位於熱帶,降水量充足,土地平坦,適宜開發。

  整個新幾內亞半島的面積高達78.6萬平方公裡,比法國加低地三國的總面積還要高(隻算本土)。

  更重要的是,整個新幾內亞島的礦產資源豐富,富含石油,天然氣,銅礦,金礦,鉻礦,鎳礦,鋁礦等,潛在價值十分巨大。

  單單是這座島嶼,最高可容納數千萬人,是優良的糧食產區。

  相較於水資源並不充足的澳大利亞來說,新幾內亞的水資源十分豐富,阿瑟之前所計劃的北水南調,就是打算從新幾內亞島抽調水資源運送到澳大利亞地區。

  而且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的距離比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距離都要近,是一塊容易掌握,並且適合發展的優良土地。

  這樣優秀的土地有一半掌握在荷蘭人的手中,這是阿瑟不願意見到的,相信澳大拉西亞人也不願意見到。

  因此,阿瑟覺得,澳大拉西亞有必要替荷蘭人解決這個麻煩,找個借口接管荷蘭控制的西新幾內亞島,統一整個新幾內亞。

  這也是為什麽會有反抗澳大拉西亞的人從德屬新幾內亞溜走,前往荷蘭控制的區域的原因。

  等到合適的機會,阿瑟就會憤怒地宣稱,荷屬東印度潛藏大量的反抗澳大拉西亞的勢力,陰謀顛覆澳大拉西亞在新幾內亞的統治。

  隨後,就是澳大拉西亞軍隊表演的時刻。歐洲各國都忙於戰爭,這是澳大拉西亞最好的擴張機會,不會有任何國家反對澳大拉西亞的擴張。

  當然,驅逐土著也是阿瑟的目的。整個德屬新幾內亞地區,居住的土著至少高達百萬,為將來澳大拉西亞的統治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剛好趁著德屬新幾內亞還在軍事化管理的期間,將這些土著強硬的驅逐出去。

  對於一些不願意離開德屬新幾內亞的土著,那就只能請他們永遠的留在這片土地了。

  對於這些土著的強勢驅逐,可就沒有對於加入殖民地軍隊的那些土著家屬那麽溫和。

  殖民地軍隊的家屬還會給予遣散費,並且安排運輸船親自運到目的地。

  這些被強勢驅逐的土著,軍隊往往只有一句話,限期一周內離開,否則將面臨嚴重的後果。

  這麽長時間以來,也不是沒有挑戰澳大拉西亞軍隊的,但他們面臨的是更加殘酷的屠殺。

  以澳大拉西亞軍隊裝備的精良程度來看,這些土著除了增加澳大拉西亞軍隊的kd之外,就沒有任何貢獻了。

  在驅逐40萬土著的背後,軍隊已經屠殺了至少20萬土著,並且對於所有土著還在搜捕中。
    至少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亞,阿瑟並不歡迎這些黑色土著。哪怕他們對國家做了再高的貢獻,他們也只會獲得一筆獎金,隨後被勸離。

  就算澳大拉西亞的人口是個大問題,阿瑟也絕對不會將這些黑色土著納入移民的計劃中。

  中東地區新獲得的土地也處於軍事化管理的狀態。值得慶幸的是,除了科威特之外,其他地區的人口都不是太多。

  當然,就算加上科威特,澳大拉西亞所佔領的中東地區的土著人口也沒有一個德屬新幾內亞來的多。

  特別是沙特的波斯灣沿岸和卡塔爾,巴林等地區,總居住人口不超過15萬,只需要稍加移民,就能夠徹底控制這片地區。

  科威特地區的人口相對來說較多,但也只有十萬人出頭。而且伊拉克地區被英國控制之後,科威特和奧斯曼的聯系將被切斷,控制一個小小的科威特還是容易的。

  只要在接下來數十年的時間內大肆向這片地區移民,讓澳大拉西亞人佔據這片土地人口的大多數,那麽這片土地就是自古以來澳大拉西亞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當然,在這片地區的石油開發出來之前,大多數澳大拉西亞人並不願意移民到中東。

  畢竟這片土地沙漠太多,溫度太高並不適宜居住。再加上缺乏水資源,不如居住在澳大拉西亞本土或者其他殖民地。

  但等到這片地區的石油資源開發出來之後,這片地區的價值也就大幅度提高。

  石油工人,石油公司的家屬等等,這些都將會是第一批前往中東的移民。

  利用中東的石油資源,也能打造一些沙漠上的綠洲,吸引更多的移民前往。

  當然,等到這片土地的石油資源開發出來之後,勢必會有至少一個師的軍隊駐扎在這片地區。

  甚至從澳大拉西亞佔領的土地范圍來看,至少要有2到3個師才能妥善的保護這片地區。

  等到將來海軍擴張起來,甚至還會有波斯灣艦隊等等,為的就是加強澳大拉西亞在這片地區的統治,同時影響中東的其他國家,達到阿瑟控制世界石油價格的目的。

  除了海外領土的布局之外,澳大拉西亞也將迎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兩艘希望級戰列艦即將正式服役。

  希望號戰列艦和夢想號戰列艦在1914年1月正式開工,到現在已經建造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早在今年年初,這兩艘戰列艦就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但因為阿瑟更想裝備15英寸主炮,而不是目前的13.5英寸主炮,因此才拖延了兩個月的時間。

  好消息是,經過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合作,15英寸主炮確實已經研究出來,英國和澳大拉西亞都將其運用在了最新的戰艦上。

  也正因為如此,澳大拉西亞的兩艘超級戰列艦將首次裝備15英寸主炮,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戰列艦。

  在火力方面,這兩艘戰列艦已經取得極大的領先。不說超過全部,至少超過目前世界各國絕大多數超級戰列艦。在戰鬥力方面,絕對處於超級戰列艦的第一檔。

  目前希望號戰列艦和夢想號戰列艦已經在今年的三月份下水測試,有希望在明年年初,也就是兩三個月後正式服役。

  這將極大地加強澳大拉西亞的海軍戰鬥力,也能夠增添幾分協約國戰勝的希望。

  戰爭爆發到現在,歐洲各國建造軍艦的速度並沒有落下,除了俄國之外。

  因此,阿瑟也簽署了下一輪海軍擴張計劃,仍然有兩艘超級無畏艦,分別被命名為曙光號和曜日號。

  這兩艘超級無敵艦從今年十月開始,預計建造時間為1916年年底,預計服役時間1917年年底。

  除了兩艘主力戰艦之外,阿瑟還簽訂了一份價值一千萬澳元,包含數十艘中小型戰艦的訂單。

  一些中小型戰艦將會在墨爾本造船廠和奧蘭治造船廠建造,強大造船廠合力動工之下,在一年內建造完成還是沒問題的。

  等到新一輪海軍擴張計劃完成之後,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實力僅次於英德,法國以及美國處於同一水平線。

  當然,這只是和其他國家目前的海軍規模相提並論。歐洲各國都有自己的海軍擴張計劃,兩年後各國的海軍規模誰也不確定。

  如果歐洲戰場爆發一場大規模海戰,也會對各國海軍的實力造成較大的影響。

  和陸地上的戰爭不同,海面上的戰爭牽一發而動全身,往往一場大海戰就能決定勝負。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