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19章 撤職
  第419章 撤職
  德國人得知的傳言也並非空穴來風,英法確實有打算在西線組織一場大規模進攻,來緩解東線俄國所遭受到的壓力,同時在西線尋找突破口。

  俄國人在東線所遭受的進攻已經證明,德國人從西線調集了相當一部分兵力。

  這也代表著德國在西線的防守一定有薄弱的地方,只要能夠突破德國在西線布置下的嚴密陣地,德國就會忙於兩線作戰,不攻而自亂。

  西線的陣地戰持續到現在,消耗其實也十分巨大。

  雖然德國戰略轉移確實讓英法的壓力減小,但截止目前,英法聯軍仍然付出了上百萬的傷亡,死亡人數也早已突破40萬。

  雖然也給陣地內的德國士兵,創造了數十萬的傷亡,這些德國人如同打不死的小強一般,愣是沒讓英法將戰線推進一步。

  當然,雖然戰線沒有推進一步,但英法和德國在兵力,武器裝備和資源方面的消耗可不少。

  除了雙方大量的人員傷亡之外,還有數以百萬計的武器,數以億計的子彈,數以千萬計的炮彈等,全部消耗在了這場攻防戰中。

  德國在被切斷了大部分海外補給之後,如此高額的消耗根本承受不住,這也是德國如此迫切尋找破局方法的原因的。

  1915年10月11日,興登堡的企圖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所率領的軍隊面臨蚊虻和疾病,士兵和戰馬病傷病死大片,軍隊的戰鬥力急劇下降。

  因為戰馬群的傷病,導致軍隊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每天也只能移動不到五公裡的距離。

  面臨著十分糟糕的後勤情況,興登堡只能下令停止進攻,讓士兵和馬匹進行修整。

  更加糟糕的是,因為興登堡的肆意妄為,並未參加法金漢所制定的計劃,導致法金漢的計劃缺少足夠的兵力,德國主力軍隊的進攻也並未成功。

  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不僅妨礙了圍殲華沙地區俄軍的計劃,他們自以為能成功的計劃也並未成功。

  雖然整場戰役下來,德國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一方。但德國並未在最好的時機內消滅俄國軍隊,同盟國面臨三線作戰,勝利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如果德國能夠乘勝追擊,消滅俄國大部分軍隊,迫使俄國退出戰爭的話,也許還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

  但可惜,這也只是如果。現實是,德國軍隊在俄國所面臨的困境比俄國軍隊還要嚴重,陣地戰能夠守住佔領的地區就已經相當不容易。

  從十月中旬開始,德國在東線進入全面陣地戰防守,再也沒有任何計劃發動任何一場攻勢。

  俄國才得以松了一口氣,獲得了短暫的喘息時間。

  整場戰役的失敗,讓俄國國內爆發了強烈的震動。雖然之前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紅場的抗議遊行被強行鎮壓,但整個沙俄全國各地,甚至是大大小小的城鎮和村莊,到處都在進行著比示威遊行更加嚴重的騷亂。

  明面上的俄國看似平靜,暗地裡的俄國已經沸騰。

  特別是尼古拉二世出動哥薩克騎兵強行鎮壓騷亂之後,民眾們從要求尼古拉二世退位已經變成了要求推翻羅曼諾夫王朝和君主製,從對尼古拉二世的不滿已經變成了對整個君主製和沙皇制度,沙皇家族的不滿。

  雖然比較平和的抗議示威遊行被鎮壓了下去,但暗地裡顛覆國家,推翻王室的行動卻越來越多。

  根據巴蒂局長給阿瑟的匯報,幾乎在一夜之間,俄國的反動黨和革命黨數量多了兩倍,參加這些革命黨和反動黨的人數多了三倍。

  哪怕阿瑟提前控制了部分政黨,也根本不可能鎮壓目前俄國的局勢。

  簡單來說,尼古拉二世已經犯了眾怒,整個俄國都要推翻皇室,這是任何外力都不能阻止的。

  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多來,俄國的表現在列強中雖然不是最差的,但也絕對排名倒數。

  按道理來說,鼎鼎大名的歐洲推土機雖然已經腐朽,工業和經濟方面都比不上英法德這樣的頂級列強。

  但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應該面臨現在這樣慘烈的傷亡。

  但如果聯想到在戰爭中,俄國部分高級指揮官的腐敗無能,俄國道路的泥濘不堪,運輸車輛的極度匱乏,後勤軍官和承包商互相勾結,貪汙軍費中飽私囊。對於前線急需的物資敷衍了事,甚至克扣後勤物資,連步槍和子彈都要克扣,就會覺得俄國的慘敗完全是理所當然。

  根據德國和俄國雙方各自的統計來看,德國在果爾利策戰役消耗的炮彈數量,足足是俄國的100多倍。

  這也代表著,德國發射100多枚炮彈之後,俄國才能回擊一枚炮彈,這樣的戰爭不輸才怪。

  更恐怖的是,這樣的數字還是俄國後勤部門匯報出來的。根據俄國上下腐朽的程度來看,這份數字的真假令人質疑,這也代表著俄國士兵擁有的火力支援可能比想象中的更低。

  當然,最悲慘的是那些俄國的普通士兵。他們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槍,只有綁著刺刀的木棍。

  拿著這樣的武器和裝備精良的德國軍隊作戰,阿瑟甚至覺得俄國人的傷亡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線戰場有著大量的國外記者,包括協約國內部的記者。

  這些記者都有一個光榮的身份,戰場記者。

  一位英國記者在采訪俄國前線某一不知名士兵時,這個士兵就展示了他唯一那根綁著刺刀的木棍,並且向英國記者說到:“先生,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我們什麽也沒有,只有自己的胸膛。”

  戰爭的經過確實也是這樣,俄國士兵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能用血肉之軀來抵擋德國人的進攻。

  問題是關於血肉之軀根本不能阻擋重機槍和火炮組成的火力網,哪怕俄國軍隊付出了慘重的傷亡,還是讓德國人侵佔了大量的領土,攻佔了許多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當然,這不代表整個俄國高層就沒有錯了。俄國統帥部缺乏優秀戰略的眼光,並且在制定戰略時顯得有些優柔寡斷。

  和德國不斷地根據局勢改變作戰計劃,選擇主攻和側攻方向不一樣,俄國在制定整個大局觀的戰略計劃時,就犯下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南北兩線軍隊平均分配,沒有主攻點。

  在這次果爾利策戰役中,明明德國已經調兵遣將準備發動新的戰役,俄國統帥部卻視而不見,甚至還催促軍隊進軍匈牙利平原,才導致這場慘敗的發生。

  在德國軍隊突破防線之後,俄國統帥部輕率的下令讓兩翼部隊投入突破口作戰,導致一批又一批的俄國軍隊倉促上陣,既沒有後方的火力配合,前線作戰部隊又沒有統一的指揮,缺乏配合。

  在嚴陣以待的德國人的火炮的轟炸下,倉促上陣的俄國軍隊被快速消滅,唯一的結果只是給俄國的傷亡數字增添幾筆。

  如果俄國統帥部能夠果斷一些,讓兩翼部隊大幅向後撤退,讓德國人在廣泛的俄國腹地被後勤所打敗,最後再讓準備充分的軍隊發動進攻,或許會獲得如同上百年前庫圖佐夫對破拿破侖大軍般的勝利。

  甚至德國人在發動進攻時就擔心過這一點,他們擔心遭受如同拿破侖一般的失敗。

  但沒想到,俄國統帥部完全避開了德國人所擔心的,給德國人一個打敗俄國的機會。

  雖然這看似有些不可思議,但如果仔細研究尼古拉大公的履歷,其實也能有所解釋。

  尼古拉大公看似出身於俄國著名軍校,在軍方享有不錯的聲望。

  但尼古拉大公沒有實戰經驗,空有理論知識是完全不夠的。

  再加上尼古拉二世的防備,以及俄國國內糟糕的現狀,做出一些荒謬之舉也就不足為奇。

  要知道,雖然尼古拉二世放棄了俄國總司令的職位,但沙皇政府和尼古拉二世本人,對尼古拉大公還是有些許的牽製和干涉。

  要知道,尼古拉二世的宮廷也十分混亂。

  沙皇夫婦寵信來自於農村的半文盲拉斯普京,只因為他用所謂的魔法,讓尼古拉二世的兒子阿列克謝皇儲在血友病發病時止住了血。

  在沙皇夫婦的寵信之下,拉斯普京掌管或影響著大部分高級官員的任命和絕大多數國家大事,權力絲毫不弱於尼古拉二世。

  這也讓大部分官員和軍官憎恨著拉斯普京,但因為沙皇夫婦的寵信,卻又無可奈何。

  甚至果爾利策戰役失敗之後,在拉斯普京的推動之下,尼古拉二世宣布撤銷尼古拉大公的最高統帥職務,並且自任俄軍總司令和俄國最高統帥。

  雖然優柔寡斷的尼古拉大公被撤職,但俄國軍隊面臨的,是能力更差的沙皇尼古拉二世。

  偏偏尼古拉二世的權利比尼古拉大公還要大,在軍方之前推薦的總司令尼古拉大公戰敗之後,軍方也沒有借口推薦其他的總司令人選。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