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13章 土地互換
  第413章 土地互換
  8月11日夜晚,澳大拉西亞外交大臣戴澤帶著幾名手下敲響了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的房間,並且親手送上了一份早已經準備好的禮物。

  “是戴澤部長啊,快請進。不知戴澤部長深夜到訪有何貴乾,我正準備休息,養精蓄銳準備明天的和談呢。”格雷部長一臉微笑著接過禮物,同時邀請戴澤部長和手下進入。

  “格雷部長,實不相瞞,我確實是帶著任務前來的。今天的和談陷入僵持,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我們雙方盡快解決領土的爭議,早日讓中東地區迎來和平,同時讓更多的兵力部署到東線和西線戰場,結束這場戰爭。”戴澤部長一臉微笑的接過
  “那是當然,戴澤部長。澳大拉西亞和英國同出一源,我們是堅不可破的盟友和血親。但你也知道,英國軍隊在中東的戰爭中付出了大量的傷亡,我們合理的索要伊拉克地區並無不妥。”格雷部長點了點頭,但話語中卻沒有絲毫的退讓。

  “這是當然,格雷部長。但您也知道,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澳大拉西亞軍隊貢獻了絕大部分。包括擊敗保加利亞,君士坦丁堡攻防戰,登陸小亞細亞半島,登陸阿拉伯半島等。正是我們佔領了奧斯曼帝國最重要的產糧區,才讓奧斯曼帝國下定決心求和。因此,我覺得我們索取沙特地區的波斯灣沿岸以及伊拉克地區也不是問題,如果貴國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在其他地方彌補和補償。”戴澤部長同樣也點了點頭,並未反駁格雷部長所說的大英帝國付出貢獻的事實,但也提出了澳大拉西亞的貢獻遠比大英帝國大的事實。

  “這句話同樣也是我要說的,戴澤部長。如果貴國願意的話,大英帝國可以用其他土地來換取伊拉克,並且承認澳大拉西亞對於沙特波斯灣沿岸的佔領。”格雷部長笑著開口,語氣卻十分堅定。

  伊拉克地區位於整個中東的中心,西面有英國佔領的埃及,東面有英國佔領的阿富汗和印度。

  如果英國能夠控制伊拉克,也相當於控制了大半個中東地區。再加上也門,阿曼地區的殖民地,英國的土地將在中東地區連成一片,也能鞏固對於印度的統治。

  伊拉克在中東的地位有些特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中東地區少有的產糧區,並且擁有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人口。

  佔領伊拉克所帶來的價值,要比也門,阿曼,科威特和沙特沿海高的多。

  再加上伊拉克的地理位置,不僅可以控制西北的奧斯曼帝國,這樣也能防備伊拉克北部的沙俄帝國,對大英帝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上經濟價值,格雷部長自然不可能放任這樣重要的地區落到澳大拉西亞的手中,哪怕澳大拉西亞是英國的盟友。

  不過,格雷部長的提議正好是戴澤部長想要的。雖然伊拉克的經濟價值確實要高得多,但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弊端大於利益。

  這樣一個有著大量土著人口的殖民地,不僅管理起來十分麻煩,還容易遭到列強的忌憚和覬覦。

  而沙特波斯灣沿岸和阿拉伯半島的一些小殖民地,雖然土地面積同樣不小,但人口少,而且大多是沙漠,發展潛力和經濟價值更低,不會引起其他列強的不滿。

  “既然如此,格雷部長,我們也不想破壞和大英帝國的良好關系。如果大英帝國願意轉讓,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以及休戰諸邦和科威特,卡塔爾,巴林等地區,我們願意放棄對伊拉克的要求,並且支持貴國獨佔伊拉克。”戴澤部長順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並且將要求擴大了些許。

  國家之間的談判和談生意沒什麽區別,外交部門彼此之間互相砍價更是十分常見。

  因此,戴澤部長直接獅子大張口,索要了英國大半的阿拉伯半島殖民地,坐等英國人慢慢砍價,砍到澳大拉西亞和英國都能接受的范圍。

  “哦,天呐。戴澤部長,貴國的要求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用這麽多的殖民地來換取一個伊拉克,這會對大英帝國在阿拉伯半島的統治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果然,格雷部長立馬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不敢置信地對著戴澤部長說道。

  “如果貴國願意,我們可以用卡塔爾和巴林來換取伊拉克,並且支持貴國佔領拉希德沿岸地區。”格雷部長接著說到。

  “格雷部長,您所提出的條件同樣不現實。僅僅用小小的巴林和卡塔爾就換取廣泛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同樣會讓澳大拉西亞損失慘重。”戴澤部長用同樣的話術給予格雷部長還擊,並且提出了自己的條件:“格雷部長,巴林和卡塔爾地區,再加上科威特或者休戰諸邦,我們願意放棄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且立即交由貴國管理。”

  要知道,沙特的波斯灣沿岸,全部都是澳大拉西亞軍隊自己攻打下來的。

  這也代表著大英帝國隻用巴林和卡塔爾,就換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樣的互換完全不平等。

  戴澤部長提的要求確實也不高,無論是科威特還是休戰諸邦,面積和開發價值都遠遠沒有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高。

  而且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已經被澳大拉西亞佔領,英國人只需要交接就行,不費一兵一卒佔領這片平原,對英國人來說可是佔大便宜了。

  現在就看在格雷部長和英國政府眼中,一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有沒有卡塔爾,巴林和科威特或者休戰諸邦加起來重要了。

  格雷部長聽到戴澤部長給出的條件之後,並未著急同意或者拒絕,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戴澤部長,仔細沉思著。

  見格雷部長已經有所動搖,戴澤部長接著說道:“格雷部長,澳大拉西亞是大英帝國天然的盟友,也是大英帝國的血親。我們距離歐洲太過遙遠,對於歐洲的領土沒有任何興趣。如果貴國願意的話,我們可以結成更加親密的盟友,讓英澳盟約維持到戰爭之後。澳大拉西亞願意支持大英帝國在歐洲的任何行動,來換取科威特或者休戰諸邦。”

  雖然戰爭讓協約國四大列強和意大利聯合到了一起,但這不代表協約國五個列強之間就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在戰爭中表現糟糕的意大利,意大利並不在協約國的核心決策層,意大利的地位和協約國四大列強有著天然上的差別。

  畢竟是一個中途背叛同盟國加入協約國的國家,雖然其他國家都不會說什麽,對於這樣的牆頭草行為,各國在道義上還是摒棄的。

  而協約國四大列強,彼此之間的關系又十分複雜。協約國可以拆分為,英法協約,法俄協約,英俄協約,英澳協約,俄澳協約。

  法國和俄國關系較好,俄國和法國以及澳大拉西亞關系較好,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以及俄國關系較好,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以及法國關系較好。

  這還沒完。雖然英法關系較好,但英國人又在防備著法國和俄國。

  這麽一來,英國在戰後還能夠相信和依靠的盟友,也就只剩下澳大拉西亞了。

  因為澳大利亞獨特的地理位置,導致澳大拉西亞是唯一一個不會和英法俄造成直接衝突的國家。

  戰後法國和俄國肯定會在本土和殖民地大量擴張,而英國是最不願意看到這兩個國家變得更加強大的。

  如果法俄聯合起來,單獨的英國也無能為力,澳大拉西亞的支持就顯得比較重要,能利用澳大拉西亞分化法俄協約。

  聽到戴澤部長話語裡的暗示,格雷部長這才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是當然,戴澤部長。澳大拉西亞是大英帝國最親密的盟友,也是整個英國政府最為重視的夥伴。我們的關系應該更加走近,和我們的關系相比,一個科威特也就沒有那麽重要。”

  是的,格雷部長快速做出了決定,加上科威特,用科威特,卡塔爾和巴林,來換取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至於為什麽不是休戰諸邦(阿聯酋),其實從地圖上也能看出來。

  雖然科威特同樣靠近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但科威特的土地面積較少,人口也遠遠沒有伊拉克地區多。

  更重要的是,和科威特相比,休戰諸邦位於波斯灣的出海口,並且大英帝國已經控制了波斯灣的出海口。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小小的科威特自然沒有休戰諸邦來的重要。

  更何況,大英帝國在休戰諸邦的統治,甚至從近百年前就已經開始。

  而科威特地區,大英帝國只是在十多年前和科威特酋長國簽訂了協議,將科威特變成了保護國。

  雖然丟失科威特之後,會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臨海地區變得更加狹小。

  但只要能掌握波斯灣的出海口,也就相當於掌握了整個波斯灣沿岸,科威特也就顯得沒有那麽重要。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