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50章 各方告急
  第450章 各方告急

  1917年2月21日,巴爾乾戰線聯軍率先在奧匈帝國南部邊境發起進攻。

  由15萬澳大拉西亞遠征軍率領的,包含20萬羅馬尼亞軍隊,25萬塞爾維亞軍隊,15萬希臘軍隊,5萬黑山軍隊共計80萬軍隊兵分兩路,對於克羅地亞地區和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發起進攻。

  其中,西部戰線擁有15萬澳大拉西亞軍隊,25萬塞爾維亞軍隊和5萬黑山軍隊共計45萬人。

  東部戰線擁有20萬羅馬尼亞軍隊和15萬希臘軍隊,共計35萬人。

  其中東部戰線的目的是拖住一部分奧匈帝國的軍隊,同時威脅匈牙利王國地區。

  而西部戰線才是這次進攻的主任務,直接向西北方向挺進,攻佔奧匈帝國的克羅地亞和達爾馬提亞地區,隨後和意大利軍隊會師克拉根福。

  只要能夠將斯洛文尼亞,伊斯特拉,克羅地亞和達爾馬提亞這片地區全部佔領,奧匈帝國將變成一個完全的內陸國家,離奧匈帝國的崩潰也就不遠了。

  為了保證這次進攻順利,澳大拉西亞特意從國內調來上百架轟炸機,同時還有大量的飛艇在天空運輸物資以及負責偵查。

  為了應對奧匈帝國不錯的火力,這次澳大拉西亞特意籌集了將近2000門火炮,一舉摧毀整個奧匈帝國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隨著戰役的正式發動,數十萬巴爾乾戰線軍隊在和奧匈帝國的前線發起猛烈進攻。

  雖然遭到了奧匈帝國拚命抵抗,但前線的推動還是比較順利的,東部戰線和西部戰線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其中,東部戰線已經十分靠近特蘭西瓦尼亞的重鎮錫比烏。如果能夠將錫比烏攻克,平坦的匈牙利平原將如同刀板上的魚肉,任由巴爾乾戰線聯軍宰割。

  而西部戰線一路推進到達爾馬提亞的海岸,準備北上包圍克羅地亞的重鎮薩格勒布。

  期間雖然遭到了一部分奧匈帝國的抵抗,這些軍隊在擁有充足火力優勢的澳大拉西亞軍隊面前,基本沒有太多的抵抗空間。

  在經歷兩輪轟炸之後,這些奧匈帝國的軍隊就老實了。甚至有的已經被戰爭摧殘的心態不穩的軍隊,在經歷如同天幕一般的轟炸之後,他們所想的唯一一件事就只有投降。

  3月1日,迅速挺進的澳大拉西亞軍隊來到了薩瓦河畔,再往北就是克羅地亞的重鎮薩格勒布。

  抵達這裡,軍隊才感受到和之前不同的抵抗強度,並且奧匈帝國在這片地區修建了十分密布的防禦陣地,看樣子是要將澳大拉西亞軍隊阻擋在這裡。

  和奧匈帝國軍隊已經充分交手的托馬斯將軍早已經清楚奧匈帝國軍隊的真正戰鬥力。

  因此,托馬斯將軍並未將這些奧匈帝國建立的防禦陣地放在眼中,仍舊采取大規模轟炸加集中突破的戰術。

  但很快,托馬斯將軍就發現了不對的地方。很明顯,前方這支擋路的奧匈帝國軍隊戰鬥力很強。

  按照敵人所表現出的反應力和抵抗強度來看,要麽這是一支奧匈帝國的精銳軍隊,要麽這就是德國人留在奧匈帝國的那個集團軍。

  但不論怎麽說,前方的軍隊都是一支精銳的軍隊,是一支火力和戰鬥力都十分強大的軍隊。

  雖然初次的試探進攻遭遇了挫折,但托馬斯將軍並未氣餒,甚至反而還有些期待。

  理論上來說,只要拿下前方這支奧匈帝國的精銳軍隊,奧匈帝國的底牌也就不多了。

  目前的托馬斯將軍還不清楚,這並不是一支奧匈帝國軍隊,而是匈帝國和德國輪換的15個師和一個德國集團軍所組成的純德國軍隊。

  本來那個德國集團軍因為兩次戰役抽調,導致少了大約兩個軍的兵力。

  但因為這15個德國師的填補,讓這個德國的集團軍重新恢復滿員的狀態。

  無論是德國人還是奧匈帝國都很有信心,認為這個已經滿編甚至有些超編的集團軍能夠很輕松的將澳大拉西亞人獨阻擋在陣地之外。

  清楚前方這支精銳軍隊的戰鬥力之後,托馬斯將軍也沒有大意,將原本的進攻計劃改為了大面積轟炸,並且派出一支軍隊迂回包抄,盡量切斷敵人向這片防禦陣地運輸物資的渠道。

  這時候,澳大拉西亞提前準備的200多萬發炮彈就有了作用。在2000多門火炮全力轟炸的前提下,這些炮彈儲備愣是支持了十多天的時間。

  再加上來自天空飛艇和轟炸機的轟炸,單單在這片防禦陣地,澳大拉西亞就消耗了近300萬發炮彈。

  很明顯,如此大規模的轟炸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哪怕是戰鬥力極其強大的德國人,也會畏懼如此大規模的炮彈轟炸帶來的傷害。

  德國人也是人,他們有所恐懼也是正常的。畢竟之前都是德國人對於其他國家進行火力壓製和大面積轟炸的覆蓋,如今還是第一次嘗到這樣的轟炸帶來的威力。
    如此大規模的炮彈向著面積並不大的防禦陣地砸去,不僅將防禦陣地所在的山頭削平了好幾米,同樣也給陣地上的德國軍隊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到了十多天后的3月14日,原本鬱鬱蔥蔥的小山只剩下焦黑色的土地,還有血液和各種碎塊混成的紅色小溪。

  在一輛輛由拖拉機改裝成了第一代坦克的掩護之下,巴爾乾聯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這樣的坦克並不同於英國人的坦克,因為主體是拖拉機的緣故,性能還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雖然速度同樣也不快,但趴窩的概率要比英國人的坦克低很多。

  澳大拉西亞總共出動了將近200輛坦克,趴窩的數量不足20輛,也就是不到十分之一。

  在經歷長達十多天的轟炸之後,德國人的心態本來就有所動搖。

  如今再面臨可以抵擋子彈掃射的大家夥,心態頓時就有些崩潰。

  除了澳大拉西亞軍隊第一天的嘗試進攻之外,這些德國人就沒有怎麽看到澳大拉西亞軍隊的身影。

  但敵人的炮彈卻給己方造成了大量的傷亡,這種看不到敵人卻被敵人追著打的局面,一些德國士兵不知道如何反擊。

  眼下好不容易敵人有進攻的打算,領頭的卻是數量眾多的鋼鐵家夥。

  這些鋼鐵做成的大塊頭對於子彈有著很好的抵禦,炮彈想要精準命中這些家夥的概率也很低,德國軍隊一時之間沒有太好的辦法。

  眼看著敵人的軍隊離得越來越近,德國指揮官也只能無奈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1917年3月17日,西方面軍正式包圍薩格勒布,這也代表著巴爾乾戰線軍隊的進攻已經獲得了超過一半的進度。

  或許是因為眼看著澳大拉西亞軍隊都要單獨將奧匈帝國打敗,意大利人頓時坐不住,立即也跟著發動了戰役。

  意大利人計劃投入至少50萬作戰部隊,先由北攻克特倫托,因斯布魯克地區,隨後再掉頭往東,攻佔伊斯特拉的的裡亞斯特,隨後和澳大拉西亞軍隊會師在克拉根福。

  甚至意大利軍隊還有著別樣的野心,如果可以的話,他們還想佔領整個斯洛文尼亞地區,將自己的邊境線控制在薩格勒布以南,甚至佔領整個達爾馬提亞地區。

  如果能夠實現這樣的戰略目的,亞德裡亞海將變成意大利的內海,意大利在巴爾乾半島的利益也將擴大許多。

  3月19日,意大利人緊急發動了戰役,並且迅速包圍了特倫托地區。

  這片地區駐扎的奧匈帝國守軍只有兩個師,在意大利人的全力進攻之下,最終還是兵敗撤退。

  羅馬的報社甚至將這次戰役看做是意大利崛起的號角,將奧匈帝國守軍的撤退看作是同盟國的潰敗。

  意大利的多家媒體對於政府和軍隊進行了大肆吹捧,好像意大利已經勝利了,已經佔領了大量的土地一般。

  巴爾乾聯軍和意大利接連發動進攻之後,尼韋爾也決定尋找機會發動春季攻勢,一舉擊潰整個同盟國集團。

  3月25日,春季攻勢發動,歐洲大陸再次進入戰爭的浪潮。

  春季攻勢一經發動,就立即取代了巴爾乾戰線和意大利戰線,成為每天死傷士兵最多的戰線。

  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英法和德國人在春季攻勢中投入了超過300萬的軍隊,遠超巴爾乾戰線和意大利戰線投入士兵的總和。

  隨著時間進入四月,薩格勒布在堅守了十多天的時間之後,也抵擋不住澳大拉西亞的進攻。

  這也代表著幾乎整個克羅地亞地區淪為澳大拉西亞的佔領區,匈牙利平原已經岌岌可危,奧匈帝國的沿海地區也岌岌可危。

  一方面是巴爾乾戰線的瘋狂進攻,一方面是意大利軍隊的瘋狂消耗,奧匈帝國哪怕有著德國人的支持,一時間也有些支撐不住。

  1917年4月7日,意大利軍隊正式包圍了因斯布魯克,奧匈帝國想要憑借一次漂亮的防守戰役來換取和平機會的計劃也變成了空想。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