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71章 波音公司
  第671章 波音公司
  後世大名鼎鼎的百事可樂在現在也沒有太大的名氣,這樣一場收購在弗吉尼亞甚至連個新聞都沒有。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現在的經濟已經崩壞。整個美國每天都在誕生上千起收購,又有誰會在乎這個市值只有幾十萬美元的小公司呢?
  雖然完成了收購百事可樂飲料公司的任務,但弗蘭克並未著急離開,而是高調宣布以百事可樂控股人的身份向百事可樂注資100萬美元。

  這件事情其實是阿瑟交代的,畢竟歷史上百事可樂在之後可是經歷過好幾次破產的,要是等著百事可樂自己發展起來,那不知道得等到什麽時候。

  百事可樂最大的缺點就是沒錢,這也讓飲料公司在廣告上的投入幾乎為零。

  沒有廣告就根本銷售不出去,人們只知道名氣更大的可口可樂,看到百事可樂就會以為是假冒產品,根本不會主動購買。

  在這樣的情況下,百事可樂的銷售會越來越差。哪怕美國早就開始禁酒令,百事可樂也一直不能替代酒類,成為美國人新的飲品。

  弗蘭克所高調注資的這100萬美元,一來就是穩住百事可樂飲料公司的局勢,讓已經所剩無幾的股價不要再繼續下跌了。

  其次,就是給予百事可樂所有員工信心,讓他們明白公司新的掌控者的資本有多麽雄厚。

  哪怕是在1927年,100萬美元絕對還是很多的。事實上,100萬美元以上的公司都已經能成為大公司了,甚至靠著這100萬美元走出經濟危機也完全不是問題。

  最後一點就是讓百事可樂擁有足夠的營銷資金。雖然產品本身的質量也非常重要,但如果不經歷大范圍的營銷,也不會有更多的人了解百事可樂這個品牌。

  想要讓這個飲料公司成為飲料界的巨無霸,就得不斷的為百事可樂打廣告,提升百事可樂的知名度。

  雖然將資金交給了百事可樂公司的管理者普拉多漢姆,但弗蘭克絲毫不擔心這筆資金會被普拉多漢姆貪汙。

  首先,百事可樂每年的財務報表都會上報,財務有沒有問題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其次,如果普拉多漢姆想要攜款跑路的話,也得看澳大拉西亞的情報部門答不答應。

  100萬美元也不是一筆小錢,在沒有確保普拉多漢姆的忠心之前,他都會遭到一定的監視,確保不會攜款跑路。

  1927年2月26日,阿瑟很快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收購情況。

  短短三四天的時間,情報人員就耗費了2000萬美元的資金,收購的企業數量高達600多家,平均每家企業收購資金大約3.3萬美元。

  雖然這筆資金看起來不太多,但美國股市早已經跌到了低谷。這些平均市值只有三萬多美元的企業,在經濟危機之前普遍都是市值十多萬美元甚至數十萬美元的大企業。

  要不是情報人員秉承著優先收購大中企業的原則,恐怕現在收購的企業數量還會更多。

  因為美國的市場還有大量的市值幾千上萬美元不等的企業瀕臨破產或者已經破產,這些企業收購幾乎不需要成本,幾千美元就能收購這樣一家企業。

  看著收購名單中一些在後世大名鼎鼎的公司,阿瑟對於這次收購計劃還是十分滿意的。

  雖然收購中也遭受了一些波折,比如有其他的公司或者勢力和澳大拉西亞競爭收購,導致阿瑟看好的一些企業被搶先收購等等。

  但畢竟那些勢力和公司也沒有開天眼,他們並不知道後市哪些公司發展的好,只會收購他們所認為有潛力的公司。

  幾天的時間就收購了600多家企業的速度阿瑟還是滿意的。如果按照經濟危機之前的價值來看,這600多家企業的市值極有可能在上億美元左右,現在隻用2000萬美元就拿到手完全是賺的。

  而且這2000萬美元也不完全是收購公司的錢,還有一些錢是用在了公司的發展上。

  在公司的收購,汽車公司,石油公司,飲料公司,農產品公司等實業公司是澳大拉西亞收購的主要目標。

  這600多家公司遍布美國的農牧業,輕工業和重工業,還有各種各樣的糧食製成品,化工等等。

  按照目前美元和澳元的兌換比例來看,2000萬美元的價值也就相當於800萬澳元,這筆支出對阿瑟來說也不算多。

  美國的市場還有數以萬計的瀕臨破產或者已經破產的企業,這些企業都在等待著阿瑟的資金的救濟。

  為了美國人能有個穩定的工作,阿瑟也算是下本錢了,讓巴蒂局長吩咐那些情報人員,不惜一切代價大量收購美國企業,活動資金也擴張到了一億美元。

  得到了阿瑟在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諸多情報人員再次偽裝起來,對美國分散在各處的企業進行了大量的收購。
    新一輪的收購目標加入了航空業,機械製造,飛機,軍工,造船和鋼鐵企業,大有直接壟斷美國工業的趨勢。

  在諸多收購目標中,已經頗具名氣的波音公司成了在飛機方面的首要選擇目標。

  說起波音公司,最先想起的應該是波音公司著名的各種系列的民用飛機。

  但實際上,波音公司也是一家軍用飛機制造商,在軍民兩用飛機方面都有不錯的成就。

  波音公司成立於1916年,創建者是大名鼎鼎的威廉·愛德華·波音。

  看到威廉·愛德華·波音,其實也就清楚了波音公司名字的由來,正是威廉·愛德華的姓氏。

  現在的波音公司主要攻克的行業還是軍用飛機領域,民用飛機方面隻淺淺涉及了運輸機,民用客機目前還沒有涉獵。

  但這絲毫不能掩蓋阿瑟想要收購波音公司的欲望。倒不是說目前的波音公司有多強大,但讓美國少一家波音公司,就能削弱美國在飛機方面的一點點力量。

  因為威廉·愛德華·波音是德國裔的原因,皇家安全情報局巧妙的派遣了同為德國裔的斯科特·科斯蒂爾德作為收購者。

  波音公司的總部,斯科特順利地見到了波音公司的掌舵者威廉·愛德華·波音。

  這位大名鼎鼎的飛機設計者,目前的年齡其實只有46歲。

  但在原本的歷史上,美國在經濟大蕭條中將波音公司拆分成三家公司,也讓威廉·愛德華·波音在公司被拆分後直接退休。

  “很高興見到你,波音先生。”斯科特率先伸出了手,對著親自前來接見自己的威廉·愛德華·波音笑著說道。

  “我也一樣,斯科特先生。”威廉·愛德華·波音先是點了點頭,隨後直接進入了正題,略有深意的說道:“斯科特先生在美國的采購已經上了新聞。別的不說,光是憑借您讓諸多美國人重新獲得了工作的機會,您就足以是美國人的朋友。”

  對威廉·愛德華·波音直接挑明了自己的來意斯科特並不尷尬,反而裝作十分榮幸的樣子,一臉微笑的回復道:“那麽看來波音先生並不排斥我的收購咯?”

  聽到斯科特這樣說,威廉·愛德華·波音並未進行直接回應,而是沉默了一會兒,歎了一口氣,這才頗為無奈的說道:“如果是這該死的經濟危機爆發之前,那我肯定不願意公司被收購。但現在,連那些工人們的薪水都發不起了,波音公司也是時候該有變動了。”

  威廉·愛德華·波音對於波音公司即將遭到的變動還是很看得開的,這也是他在公司被拆分後就直接光榮退休的原因。

  畢竟不管怎麽樣,波音公司都讓他賺夠足夠的錢了,當個富家翁還是沒問題的。

  “感謝波音先生對我們的看重。請您放心,在我們收購波音公司之後,如果您願意的話,您仍然可以擁有波音公司的管控權。當然,作為誠意,您可以保留5%波音公司的股份,並且親眼看著波音公司是如何發展壯大的。“斯科特笑著說道。

  既然威廉·愛德華·波音並不排斥自己的心血被收購,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給波音股份,收購波音公司並且將總部轉移到澳大拉西亞,這也就是斯科特接下來的任務。

  “但是,斯科特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波音公司目前的市值高達500萬美元,你確定你有足夠的資金來收購嗎?”看著一臉自信,仿佛收購波音公司已成定局的斯科特,威廉·愛德華·波音有些好奇,難道他背後的資本真的那麽雄厚嗎?

  “資金的情況您不用擔心,波音先生。”斯科特笑著說道:“收購貴公司之後,我們可以向貴公司額外注資200萬美元作為研發資金,幫助伱們研究單翼飛機的技術。

  我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波音公司的技術未經允許不得對外轉讓或出售,也不得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對任何個人或勢力出售成品飛機或零件。

  而且,我們想要將波音公司的總部遷移到更合適的地方,那裡會更加適合波音公司的發展。”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