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45章 倫敦行,教父,貨幣體系
  第645章 倫敦行,教父,貨幣體系

  雷達的作用得到保障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這些雷達安裝在軍艦上了。

  不管是之前的戰列艦還是航空母艦,亦或者是中小型的軍艦,只要體型和空間足夠,都要安裝這樣的雷達。

  好在雷達的佔地面積也不是太大,除了那種幾百噸的小型艦艇之外,上千噸的軍艦基本都有空間安裝這樣的雷達。

  甚至是大力士級航空母艦和颶風級航空母艦的建設,也要設計關於雷達的安裝空間。

  雷達對於一艘軍艦戰鬥力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有著雷達的軍艦,要比同級別的軍艦強大不止一星半點。

  在國防部因為雷達的實驗變得忙碌起來的同時,位於聖阿瑟堡的萬國宮,此時也突然變得忙碌了起來。

  並非是有什麽特殊的節日,其實是瑪麗王后和幾個小家夥,為了威廉的第一次代表國家正式外交訪問進行準備。

  1909年出生的威廉目前已經年滿16歲,即將完成高中的學業前往軍隊服役。

  而作為阿瑟的長子,按照國家的繼承法來說,威廉就是澳大拉西亞王位的第一繼承人。

  也正因為如此,阿瑟已經在培養威廉關於國家治理的能力,讓自己擁有一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繼承人。

  雖然阿瑟的子女很多,大可以選擇最優秀的讓其繼承王位。但長子(女)繼承法也算深入人心,只要威廉的能力不算太差,阿瑟也並不打算廢除威廉的繼承權。

  畢竟已經到20世紀了,王位的爭奪沒有必要搞得那麽殘酷。雖然王位代表著權力,但權力同樣也代表著責任。

  阿瑟更希望的是幾個小家夥齊心協力,維持王室的統治的前提下,將澳大拉西亞這個國家推上去新的階梯。

  因為威廉是第一次正式外交訪問,目的地也當仁不讓的選擇了目前最繁華的城市倫敦。

  英澳關系是目前澳大拉西亞發展的主要基調,第一站就前往倫敦也能證明英澳之間的關系有多麽友好。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兩個國家的王室說起來還是一家。威廉這次前往英國不僅代表澳大拉西亞進行外交訪問,同樣也是作為英國王室的一員,建立下一代之間的關系紐帶。

  因為隻過去了20多年的原因,阿瑟和英國王室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近的。

  喬治五世是阿瑟的堂兄弟,是威廉的堂叔,這也算是在三代之內的嫡親。

  甚至目前的阿瑟和威廉也都有英國王位的繼承權,只不過要排在喬治五世的子女,以及愛德華七世的子女之後,已經十幾名開外了。

  說起倫敦,這絕對是目前世界上最繁華最龐大的城市之一。能和倫敦相提並論的只有美國的紐約了,但紐約相較倫敦還是稍稍落後一頭。

  這並不誇張,倫敦的人口早在幾年前就突破了700萬,目前的人口保持在750萬人以上,比一些歐洲二三流國家的人口都多,足以見得倫敦人口的誇張程度。

  而紐約的人口大約在700萬出頭,因為澳大拉西亞的影響,美國獲得的移民是要比歷史上少一些的。

  雖然後世的千萬人口城市已經很正常,但在100年前的現在,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算龐大了,千萬人口更是聞所未聞。

  要知道,城市的人口並非一味的多就是好事情。人口的增多代表著工作崗位的競爭更加激烈,對於城市的治安要求,醫療環境和教育等等都有著更加嚴苛的考驗。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人口會讓交通變得十分擁堵,降低城市內部的運輸效率。

  按照目前倫敦和紐約的人口增長速度來看,千萬級別的城市也不再是夢想,甚至有希望在二三十年內實現。

  除了這兩座龐然大物一樣的城市之外,其他的同樣著名的城市無論是巴黎還是維也納,亦或者是羅馬,柏林,聖彼得堡還是悉尼,人口和規模都無法與倫敦和紐約相比。

  1925年澳大拉西亞部分媒體評選了世界十大城市,這份排名獲得了大量的好評,其中倫敦和紐約分別位居一二名。

  世界十大城市的排行具體如下:
  第一名,倫敦,總人口756萬人。

  第二名,紐約,總人口711萬人。

  第三名,悉尼,總人口371萬人。

  第四名,東京,總人口332萬人。

  第五名,芝加哥,總人口327萬人。

  第六名,巴黎,總人口303萬人。

  第七名,費城,總人口294萬人。

  第八名,墨爾本,總人口247萬人。

  第九名,大阪,總人口211萬人。

  第十名,維也納,總人口197萬人。

  從這十大城市的排名中就能夠看出一個特點,除了島國這個地廣人多的特殊存在之外,擁有兩座十大城市的國家就只有兩個,那就是美國和澳大拉西亞。

  這兩個國家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都是移民國家。移民國家的大城市人口相對較多,但更多的區域卻是未開發或很少開發的荒蕪地區。

  而歐洲就不同了,歐洲地區開發的相對完善。雖然看起來十大城市排行歐洲國家最多也隻佔據一個,但人口百萬級別的城市卻有很多,這樣的底蘊是美國和澳大拉西亞比不上的。

  作為目前人口最多的城市,倫敦有很多個外號,其出名度若稱d第二,也就沒有敢稱第一的城市了。

  世界金融之都,世界政治之都,世界經濟之都,世界工業之都,歐洲明珠,人類燈塔等等的稱號,將倫敦的名聲偽裝的無與倫比。

  但同時,像什麽霧霾之都,剝削之城的負面名聲,也是目前人口較多城市的共同缺點。

  是的,基本上所有人口較多的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說到底,現在的工業並不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工業對環境的汙染和影響是巨大的。

  倫敦不僅是第一座以霧霾出名的城市,還是第一座因為環境汙染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的城市。

  這也是大英帝國發展中的黑歷史之一了。曾經有大量的凶殺案被偽裝成因霧霾導致的死亡,當時的醫療也不發達,根本分辨不出來是慢性中毒死亡還是其他。

  當然,真正因為霧霾死亡的人也大有人在。幾十年前可沒有口罩,長時間在嚴重霧霾環境下呼吸和生活,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這次前往倫敦,瑪麗王后特意給威廉準備了好幾個定製版口罩,專門用來防護倫敦的霧霾天氣。

  雖然工業讓倫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同時也讓倫敦成為最危險的城市。

  表面的倫敦光鮮亮麗,全世界超過四分之一以上的金融交易在倫敦發生,每天都有數十家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足以見證倫敦經濟的繁榮。

  但同時,在倫敦的陰暗角落和背地裡,每天都有大量的民眾因為嚴重霧霾汙染死亡。

  還有餓死的,凍死的,在昏暗的角落無人發現,對這座龐大的城市也產生不了任何影響。

  雖然威廉抵達倫敦已經是三月底快四月了,但瑪麗王后仍然不敢放松警惕,還是要堅持讓威廉多帶幾個口罩,甚至還要帶著王室的私人醫生。

  好在不是冬天前往倫敦,霧霾嚴重的情況下,倫敦的能見度不足百米,已經嚴重影響了這座城市的生活。

  這也是阿瑟要遷都的原因之一。與其讓悉尼發展成這樣的霧霾城市,不如嚴格限制悉尼的規模,盡量減少環境汙染帶給悉尼的危害。

  好在澳大拉西亞建設工業區的時候,對環境的汙染已經是考慮的范圍了。

  雖然工業避免不了汙染,但澳大拉西亞的汙染還處於可以控制的范圍內,至少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危害。

  雙方對於這次外交訪問都比較重視,英國人已經提前在報紙上預熱歡迎了。

  而澳大拉西亞這邊,雖然外交使團名義上的負責人是威廉,但政府也會派遣包括副首相勞爾,外交大臣戴澤,教育大臣凱洛等人作為外交使團的成員。

  雖然是第一次出遠門,但威廉也沒有任何膽怯,甚至對於這一次的倫敦之行還是比較期待的。

  在阿瑟的鼓勵和瑪麗王后的送別之下,威廉踏上了前往倫敦的旅途。

  1926年 3月30日,倫敦。

  經過一個月的漫長旅途,威廉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倫敦,這座鼎鼎大名的世界最繁榮城市。

  剛下遊輪,威廉的眉頭就皺了起來。這和他想象中繁榮的倫敦完全不同,淡淡的霧霾徹底掩蓋了倫敦的面貌,看上去仿佛一片灰色的城市。

  “勞爾首相,倫敦一直都是這樣嗎?”威廉忍不住好奇地詢問道。

  世界最繁榮城市居然是這樣的面貌,這讓威廉心中大失所望,同時也在好奇英國王室是怎樣在這種城市下生活下去的。

  “確實如此,殿下。”副首相勞爾點了點頭,十分恭敬地對著威廉說道。

  勞爾是一步一步從近衛軍升遷上來的,先後經歷了近衛軍,國防部和現在的副首相職位,對於王室和阿瑟可謂是忠心耿耿。

  這次讓副首相勞爾跟著威廉進行外交訪問,不僅是為了讓勞爾掌控大局,同樣也是為了讓威廉早點接觸澳大拉西亞的保皇派,同時明白內閣中哪些是自己人。

  “殿下,約克公爵殿下來了。”看著遠方來人的身影,勞爾副首相連忙提醒打算開口抱怨的威廉。

  約克公爵是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也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喬治六世。

  當然,現在的喬治六世只是王位的第二繼承人,他的前面還有他的哥哥愛德華王儲。

  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不同,愛德華王儲的王位繼承人身份早已經確定,自然不適合親自前來迎接威廉。

  畢竟威廉目前只是一個普通的王子,既沒有獲得爵位的分封,也沒有確定王位繼承人的身份,由同樣是普通王子的喬治公爵來迎接最為合適。

  聽到勞爾副首相的提醒,威廉連忙打消了自己的抱怨心理,露出一份十分正式的笑容,向著迎面走來的喬治公爵走去。

  “威廉,歡迎來到倫敦!”喬治公爵一臉笑容的說道。
    之前國慶大典的時候兩人在澳大拉西亞見過,畢竟也算是一家人,倒也沒有那麽生疏。

  “這是我的榮幸,喬治堂哥。”威廉點了點頭,同樣賦以笑容。

  “最近幾天的天氣不是太好,走吧,我們直接去王宮。”看著威廉明顯有些介意外面的霧霾,已經熟悉這樣環境的喬治公爵笑了笑,對著威廉邀請道。

  威廉也算是英國王室的一員,自然是先去王宮面見喬治五世,然後再和政府商議外交訪問的事情。

  再加上兩國之間的良好關系,這次的外交訪問要商議的事情也基本都會達成。

  威廉點了點頭,跟著喬治一起乘坐汽車前往白金漢宮。

  汽車上,威廉還是忍不住好奇的詢問道:“喬治表哥,倫敦的天氣每天都是這樣嗎?”

  仿佛是明白威廉想要詢問的,喬治公爵笑著回答道:“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這樣。天氣冷的時候比較嚴重,夏天的時候還好,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鬼天氣。”

  “這可真是糟糕,喬治表哥。這樣嚴重的霧霾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嗎?為什麽不想辦法治理一下呢?”威廉有些驚訝的說道。

  “王宮的環境還好,樹木什麽的還是挺多的。”喬治五世說道:“這樣的環境或許只有上帝能夠治理了,其他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為什麽不試著關停一些工廠呢?”前往白金漢宮的路上,威廉看著一座座工廠煙筒中排放出的濃煙忍不住皺著眉頭詢問道。

  “威廉,你要明白,資本家的工廠不是那麽好關閉的。對於那些貪婪的資本家來說,他們才不會管工廠的排放對環境有怎樣的危害,對倫敦和倫敦市民有怎樣的危害。

  對於他們來說,工廠開著就能賺錢,關了就會虧錢,這才是最簡單的道理。想要關停他們的工廠,這並不比重造一座倫敦容易。”喬治公爵無奈的搖了搖頭,十分認真的解釋道。

  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英國的資本家早已形成了氣候,甚至已經龐大到能夠影響國家的局勢。

  英國政府不得不考慮資本家的意見,因為資本家動怒起來,也會讓英國政府難受。

  澳大拉西亞就不同了。雖然這20年來資本也經歷了相當的發展,但除了阿瑟之外,也沒能誕生龐大到能夠影響國家的資本。

  澳大拉西亞的資本大多都是中中小型的民間資本,加上較為嚴格的控制,資本不會對國家產生威脅。

  如果是在澳大拉西亞的統治下,工廠說關也就關了,甚至還能強行命令資本家對工廠的環境進行整改。

  但如果是在英國的倫敦,一旦英國政府下達了這樣的命令,恐怕資本家直接竄動工人掀起暴亂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英國政府沒有那個能夠狠下心來做出這個決定的人選。

  政府怕擔責任,不可能主動攬下這樣的擔子,承擔背負罵名和資本家仇恨的風險。

  畢竟官員也都是要過日子的,他們不和資本家合作已經算是忠誠國家了,難道還非得為了國家和資本家作對嗎?

  英國首相再輝煌也是有任期限制的,但資本家可沒有任期限制。短暫的風光和長時間的榮華富貴到底選擇哪一個,大部分首相還是比較聰明的。

  按道理來說,英國國王可以作為這個拍板和制定規則的人。但可惜的是,英國國王的權力從喬治五世這兒就已經中斷了。

  喬治五世在1910年繼位,那時候德國和美國已經對英國產生了巨大的威脅,維多利亞的輝煌也不複從前。

  雖然更改自己的姓氏讓喬治五世平息了民怒,但這同時也讓喬治五世喪失了歐洲王室和德國貴族的好感。

  目前的英國國王更多的只是象征,不一定能夠鬥得過那些勢力強大的資本家。

  “話說喬治表哥你快要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了吧?”威廉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目光看向了喬治公爵,突然詢問道。

  “是的,醫生預計的時間應該是在四月下旬,你要是待久一點,應該能夠看到小家夥的降生。”雖然喬治公爵並不明白威廉這麽問的用意,但這樣的問題明顯也沒有什麽忌諱的,喬治公爵自然不介意回答。

  “嗯,轉達我父親的想法,您介意我的父親成為您尚未出生孩子的教父嗎?”威廉的臉色變了變,稍微有些尷尬的詢問道。

  這種還未出生就搶著要當教父的行為,和阿瑟一貫給給人的成熟穩重的形象截然相反,也讓威廉實在看不懂自己的父親要乾些什麽。

  不過,這相當於只是成為自家親戚的教父,說到底也沒什麽。再加上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之間的良好關系,這麽做或許能夠展現英澳之間的親密聯系吧,反正威廉是這麽想的。

  “教父?當然不介意,這是我和這個孩子的榮幸。”喬治公爵連忙說道。

  如果他是王位繼承人的話,阿瑟這樣的做法就沒有任何意外。但他只是王位的第二繼承人,在他的哥哥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阿瑟主動要求成為一個普通王子的子女的教父,其實是有點自降身份的。

  其實這也正常,不是穿越者的話,根本不可能明白阿瑟這麽做的用意。

  因為喬治公爵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喬治六世,而他的第一個女兒,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伊麗莎白女王,那個重新穩定英國王室和國家統治的君主。

  當然,說起來,喬治六世的哥哥愛德華八世也非常出名。這位真正意義上的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君主,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同樣也是唯一一個自願退位的國王。

  為了自己所以為的愛情放棄了英國王位,這樣的舉動或許也就只有愛德華王儲能夠做出來了。

  不過後世對於愛德華八世退位的內幕眾說紛紜,各種消息層出不斷。

  明面上愛德華八世退位的原因是他愛上了一個兩度結婚的女人,畢竟英國國教中離婚和再婚都是不被允許的,這樣觸怒宗教理念的行為讓當時英國上下的所有民眾紛紛表示反對。

  但實際上,愛德華八世退位的幕後還有著德國的影響。

  美國聯邦調查局得到的情報顯示,迫使愛德華八世退位的真正原因,其實是他的妻子辛普森夫人被懷疑是德國的支持者。

  當然,這份懷疑最終被證實了,這也是愛德華八世不得不退位的原因。

  辛普森夫人不僅是德國的堅定支持者,甚至還和當時的德國駐英國大使有著密切往來。

  有多麽密切呢?不只是重要情報之間的聯絡,兩個人的身體同樣也有著密切的聯絡。

  甚至他們大膽到德國駐英國大使每天都會向辛普森夫人贈送17朵粉紅色的康乃馨,這個數字則代表著他們秘密幽會的次數。

  哪怕是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流亡到法國,辛普森和德國大使之間的聯系仍然沒有斷過。

  身體和情報上的雙重聯絡,不僅讓愛德華八世的退位內幕成了英國王室的醜聞,也成了當時未曾公布的秘密文件。

  雖然這個世界的德國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但法德之間的仇恨仍然存在,辛普森夫人也不可能會變得純情。

  阿瑟雖然對英國王位沒有想法,但提前布局英國王位的繼承人,這也明顯符合澳大拉西亞的利益。

  而且說白了,愛德華八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王位繼承人。早在他還是王儲的兒子的時候,他就在軍校中備受欺負。

  看到愛德華王子哭鼻子的手下經過調查這才發現,那些軍校學員之所以欺負愛德華王子,其實是為了將來服役後向其他人炫耀自己踢過國王。

  這種事情發生在英國王室,這不僅代表著英國王室在民間的威望已經大幅度降低,同樣也代表著愛德華的懦弱性格。

  當時的他已經是王儲的長子,也是國家的下下任繼承人。這樣的身份都能被海軍軍官學校的普通學員欺負,甚至還委屈的哭鼻子,已經注定了愛德華的統治生涯不會順利。

  當底層民眾對於王室沒有敬畏,也代表著王室的地位不複存在,隨時有可能被民間不滿的滔天怒火傾覆。

  雖然阿瑟看重底層民眾的想法,但王室終究是王室,不是普通人能夠隨便欺凌的。

  三言兩語之間,阿瑟成為喬治公爵的第一個孩子教父的事情就已經被定了下來。

  在西方理念中,教父指在嬰兒或幼兒受洗禮時,賜以教名,並保證承擔其宗教教育的人。

  教父對於一個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畢竟對於西方人來說,宗教的重要性和作用是是遠遠高於東方人心中的宗教的。

  結束了這個小插曲之後,威廉跟隨喬治公爵前去拜訪喬治五世,並且在白金漢宮居住了下來。

  這次外交訪問的預定時間是一個星期,時間還是比較長的,自然也不急於這一天。

  而這次外交訪問的主要目的,除了談妥一些新的合作之外,就是聯絡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同時詢問英國人關於貨幣貶值和金本位製的看法。

  貨幣貶值和放棄金本位製在這個時代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備受各個國家的關注。

  特別是法國,已經正式采取紙幣通貨膨脹的政策,法郎的貶值速度根本控制不住,但貶值帶來的收益卻讓法國政府賺的盆滿缽滿。

  值得深思的是,沒有貶值的英國和意大利正在遭受著失業危機,而貨幣貶值的法國失業人數卻不多,遠遠沒有到稱其危機的地步。

  這也讓許多國家心動不已,如果不加以防備的話,恐怕各國都會跟隨法國的腳步,創造一輪新的貨幣貶值競爭。

  這誰能想到呢,貨幣貶值也會變成一場競爭。但貨幣貶值帶來的收益確實值得各國這麽做,與其保持貨幣的價值承受損失,不如主動進行貨幣貶值,成為這場競爭中的受益方。

  這次外交訪問的目的之一,也正是加強和英國方面的合作,構建新的英鎊和澳元貨幣體系,在這次貨幣貶值競爭中共同進退。

  法國人的主動貨幣貶值已經讓拉丁貨幣同盟名存實亡,各國的貨幣體系又變得混亂了起來。

  英國作為最強大的國家,英鎊的保值程度備受認可。如果能和澳元聯合起來,創造出英鎊——澳元貨幣體系,理論上是可以統一貨幣的。

  當然,這裡的統一並非是讓其他國家使用英鎊和澳元作為官方貨幣,而是將英鎊和澳元作為一種通用的貨幣,直接和其他國家的貨幣掛鉤,從而影響到整個世界的經濟局勢。

  好消息是,澳元從一開始就和英鎊掛鉤,讓英鎊和澳元聯合起來是很容易實現的。

  澳元體系下的便士和先令與英鎊體系下的便士和先令相差不大,這也為澳元和英鎊的聯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七千字大章節,求月票,求支持!
    本來是打算寫一萬字的,在催更了,就早點發吧。

    日萬更改到21號,21號上主編,日萬一周,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