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706章 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規劃
  第706章 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規劃

  美國政府此時比較尷尬。

  因為他們發現,目前的情況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控制。只要英國對哪個州施加干涉,這個州就會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甚至直接中斷了和聯邦政府的聯系。

  雖然舉行獨立公投的州只有那幾個,但這不代表其他仍然留在聯邦的州就是忠心的。

  可偏偏美國政府對此沒有什麽好辦法。在大部分軍隊已經奔赴前線和聯合軍隊作戰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也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防范這些州的叛變。

  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又能怎麽做呢?如果對這些暫時保持中立的州施以高壓的話,恐怕這些州要做的不是回歸美國的懷抱,而是立即聯系聯合軍隊背後的國家,請求他們的支持以舉行獨立公投。

  特別是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之後,絕大多數美國人和州對這場戰爭已經不抱希望,他們堅定地認為美國政府在戰爭中根本不能取得勝利。

  此時的美國還不是那個世界霸主,在面臨挫折的時候,美國人想的同樣也是退縮。

  美國唯一有翻盤點的海軍已經損失了一部分軍艦,難道還能指望那些臨時招募起來的陸軍起作用嗎?

  胡佛總統看著前線的戰報陷入了沉思,因為前線的戰報已經表明了,美國數十萬軍隊中真正可靠的軍隊甚至不足萬人。

  大部分軍隊也只是看著規模龐大,真正打起來也不過只是炮灰而已,唯一的作用也就是拖延敵人推進的速度了。

  但能怎麽辦呢?

  陸軍的指揮權在陸軍司令部,胡佛總統貴為美國最高領導人,對陸軍也只能請求一般的命令。

  目前的情況胡佛總統也無可奈何,相較於前幾月的瘋狂打砸,現在的胡佛總統也只是歎了一口氣,仿佛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一般。

  胡佛總統沒有動靜,可不代表美國政府內部就十分平靜了。

  實際上,當大廈崩塌之前,大廈內部的活動是最劇烈的。

  不過阿瑟此時對於美國政府內部的風起雲湧並不在意。對於阿瑟來說,既然這場戰爭的戰局已經注定,那麽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安排戰爭後的地盤管理了。

  對於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州這兩個即將加入澳大拉西亞的土地,阿瑟還是比較重視的。

  只不過,關於這兩個土地的處理方式政府內部有著分歧。

  一方覺得應該將這兩個州作為新的殖民地,通過漫長的時間將這兩個州進行本土化。

  但另一方覺得,夏威夷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也就算了,阿拉斯加州太過偏遠,無論是作為殖民地還是將來本土化,顯得都有些不必要。

  甚至還有一方認為應該促成阿拉斯加獨立,他們覺得澳大拉西亞要阿拉斯加沒用,間隔一整個太平洋也不好管理。

  阿瑟對於這樣種種不同的聲音自然看在眼裡,也自然不會因為這個時代的局限性就嘲笑某些觀點。

  要不是來自後世的經驗,阿瑟也不會知道阿拉斯加州地下埋藏著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

  當然,分歧歸分歧,對這兩個地區的處理還是要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意見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夏威夷將作為澳大拉西亞直屬州加入澳大拉西亞王國,阿拉斯加州則會成為王室領地,直屬王室管理。

  為了讓阿拉斯加成為王室領地,阿瑟還是費了一番功夫的。雖然能夠直接憑借自己的威望達成這件事,但這樣做的話太過專斷,對將來的君主來說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最終,通過放棄皇家領地的代價,阿瑟將整個阿拉斯加州變成了阿拉斯加王室領地,也是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波斯灣領地之後的第四個王室直屬領地。

  至於原來的皇家領地,一部分島嶼並入帝汶州,一部分島嶼並入爪哇州。

  除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之外的所有新佔領的太平洋島嶼,全部都被並入了南太平洋領地或者西太平洋領地。

  這些分布廣泛的島嶼將成為澳大拉西亞東面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能為澳大拉西亞佔據大量的領海面積,這些海洋中可是有著相當豐富的海產資源,對澳大拉西亞的漁業來說也是相當豐厚的庫存。

  佔據整個大洋洲之後,大半個太平洋都將成為澳大拉西亞的領海。

  這是十分誇張的。太平洋中的海產自然不用多說,這也代表著將來的漁業將成為澳大拉西亞的經濟支柱之一,漁民也會成為澳大拉西亞受歡迎的工作。

  稍微更改了行政區劃之後,阿瑟也順便檢查了爪哇州,蘇門答臘州的建設情況。

  爪哇州和蘇門答臘州並入澳大拉西亞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這三年的時間裡,轉移土著人口和運輸移民一直是這兩個州的主要工作。

  目前進行的還是比較順利的。特別是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澳大拉西亞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到了爪哇州和蘇門答臘州。
    目前這兩個州的大部分土著都已經被轉移到了加裡曼丹島,剩下的土著預計在一年內也能全部轉移。

  當然,更重要的是,目前爪哇島的橡膠產業園已經全部恢復生產,澳大拉西亞的橡膠產業每年能帶來數千萬澳元的純利潤,這也讓政府的財政收入節節攀升。

  目前爪哇島的人口已經突破90萬,蘇門答臘島的人口也有50萬左右。

  這兩個島的本土化也在不久前完成,目前都已經成為澳大拉西亞的直屬中。

  說到這兩個島,也自然不能忘記加裡曼丹島的情況。

  加裡曼丹聯合蘇丹國建立也有三年的時間了,目前的發展還是相當順利的。

  雖然土著的運輸中免不了傷亡,特別是這些土著前往新的地區之後,也需要相當漫長的適應階段。

  但總體來說還是十分順利的,目前的加裡曼丹島少說也有2000萬的土著,加裡曼丹聯合蘇丹國的建設也十分迅速。

  穆罕默德自然成為了加裡曼丹聯合蘇丹國的第一任大蘇丹,也因為如此,讓他的領地獲得了一個狹窄的出海口。

  值得一提的是,大蘇丹國的首都還是穆罕默德請求阿瑟命名的。

  阿瑟將這個狹窄出海口的名字命名為霍利蘭魯伯斯,意為神聖新生之地。

  目前的霍利蘭魯伯斯已經成為加裡曼丹島的最大城市,總人口已經突破200萬人,放眼世界也絕對是特大城市了。

  當然,如果要比城市的先進程度的話,這座城市自然遠遠比不上歐美澳的城市。

  但阿瑟所想的自然也不是讓這些土著西化。在加裡曼丹島島圈養這些土著的最大作用,自然就是在戰爭時刻讓他們發揮應有的作用了。

  人海戰術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還是很有作用的。而在幾十年後,發展起來的加裡曼丹聯合蘇丹國也能成為澳大拉西亞的有效市場,光是傾銷工業品所帶來的收入就足夠讓澳大拉西亞撐過任何危機了。

  同樣作用的還有菲律賓。不過菲律賓相較於加裡曼丹來說還是先進一些的。

  經過幾年的發展,菲律賓的人口也接近1300萬,並且還在不斷的上升中。

  預計將來戰爭爆發加裡曼丹和菲律賓能夠給澳大拉西亞提供至少200萬的作戰軍隊。

  甚至如果再苛刻一點,軍隊數量還能提升到300萬以上,這也是阿瑟目前不懼怕任何戰爭的原因。

  哪怕只是300萬個炮灰,投入戰場也能支撐至少一年的時間。

  再加上同等數量的澳大拉西亞精銳軍隊,目前任何一個國家是都不慫,這也是澳大拉西亞將來成為世界霸主的底氣所在。

  當然,目前的加裡曼丹只是荷蘭所佔據的南加裡曼丹而已。北部包括文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保護嶺等土地全部都是英國人的地盤。

  阿瑟對於這些土地自然也是有想法的。先不說這些土地上面生活的數百萬土著,光是這些土地本身,就足夠加裡曼丹島的土著數量再擴大一倍。

  完全體的加裡曼丹島養活數億土著完全沒問題,這也將成為澳大拉西亞最可靠的海外市場。

  其他的市場或許會有變動,但在自己家門口的加裡曼丹島是不會有任何變動的。

  數億土著哪怕每個人每年只能為澳大拉西亞提供一澳元的價值,加起來也是數億澳元的收入。

  如果這個數字能翻個倍,澳大拉西亞未來幾十年的各項建設也就有了足夠的資金來源。

  當然,加裡曼丹島老人口越來越多,蘇丹國的掌控者也勢必要一個阿瑟能夠信任的人擔任。

  目前穆罕默德做的還是很不錯的,他明白誰才是國家真正的主人,也沒有任何阿瑟意料之外的行動。

  不過這也正常。細看阿瑟給加裡曼丹島劃分的土著分布圖,這樣的政治劃分已經造就了加裡曼丹島不會脫離阿瑟的掌控。

  特別是大蘇丹穆罕默德的統治區域,被其他所有土著蘇丹國包圍。

  要是穆罕默德有什麽反叛心理,在阿瑟的高額懸賞下,恐怕還沒等行動就被所有蘇丹國圍攻。

  畢竟對於那些蘇丹來說,阿瑟沒有危害到他們的利益,穆罕默德可是他們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