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717章 爭論和威脅
  第717章 爭論和威脅

  英國人的提議一出,整個會議室瞬間變得安靜了。

  這個足以容納上千名聽眾的會議場所,此時寂靜的能讓每位參會人員聽到自己的心跳。

  好消息是,這下也不用勞爾首相爭取自己的利益了,因為法國代表和英國代表已經吵了起來。

  英國人的提議法國人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中立的國家也不願意接受。

  英國人不僅獲得了完整的13州殖民地,甚至還讓加拿大獲得了位於五大湖工業區的密歇根州。

  這還沒完,根據英國人的提議,除了英法澳三個國家獲得了數量不少的美國州之外,其他國家連湯都喝不到,只能獲得將來成立的美國聯合政府的特權。

  這代表著什麽?英法澳三個國家各自把肉吃了,然後用根牙簽蘸了點湯,只允許每個參戰的小國家舔一口。

  如此霸道的行為其他中立的國家自然不願意。當然,法國人自然也不願意。

  其實英國人提議中法國人獲得的地區倒沒有太大的問題,和之前所商議的基本沒有區別。

  但問題是,法國人接受不了英國獲得如此多的地區,更何況英國人所獲得的還是美國最精華的部分。

  13州殖民地中紐約州人口超過千萬,還有賓夕法尼亞這樣的人口超過900萬的大州。

  哪怕因為經濟危機損失了一部分人口,東部13州的總人口加起來至少也有3700萬,是澳大拉西亞和法國能獲得的地區加起來的人口兩倍還要多。

  澳大拉西亞和法國所能獲得的地區,除了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州人口超過500萬之外,其他的大多是人口幾十萬到100多萬的貧瘠地區。

  一個紐約州的人口就超過這兩個州的總和,這也代表著英國人所能獲得的利益遠超澳大拉西亞和法國的總和。

  這誰能接受的了?
  要是任憑英國人獲得如此多的土地,大英帝國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霸主,法國人在歐洲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甚至哪怕將來俄國脫離內戰的消耗,和法國聯合起來,恐怕都未必能和英國對抗。

  就算澳大拉西亞中立,也完全改變不了英國無敵於世界的事實。對於法國人來說,無論如何都要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也自然不可能允許英國人獨自吞並13州殖民地。

  情緒激動的反駁英國代表之後,法國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法國和澳大拉西亞獲得的地區不變,但英國人所獲得的地區有兩種方案。

  其一,英國人獲得紐約州、羅德島州、馬薩諸塞州、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和佛蒙特州。

  其二,英國人獲得佛羅裡達州、佐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北卡羅來納州、弗吉尼亞州和西弗吉尼亞州。

  這兩種方案相較於英國人所提出的來說,讓英法澳三國所能獲得的土地更加平衡。

  首先是第一種方案,范圍只有紐約州及紐約北部地區,總人口只有1600萬左右。

  第二種方案雖然包括華盛頓特區以南13州所有地區,但這些州人口普遍在100多萬到200多萬,加起來的人口也只有1200萬左右。

  法國這兩種對於英國人所獲得土地的方案也代表著法國人的觀點,那就是不會接受英國人憑借這次機會坐穩自己的霸主寶座。

  法國人的堅決反對讓勞爾首相松了一口氣。

  澳大拉西亞自然也不想看到英國人如此做大,強大到那種讓人根本反抗不了的地步。

  但問題是,目前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的關系又太過複雜,複雜到勞爾首相根本不好直接站出來反駁英國人。

  英法關於瓜分美國領土的觀點爆發衝突是勞爾首相樂意見到的,坐山觀虎鬥才符合一個想要安穩發展的國家的觀點。

  反正只要英法能夠保障澳大拉西亞的利益,這場爭吵怎麽發展勞爾首相都能接受。

  反正雙方有一方肯定是要妥協的,這就得看法國人對於對抗英國的堅定態度了。

  要是法國人認慫了,那勞爾首相肯定會認慫。畢竟英國和澳大拉西亞距離太遠,也犯不著為了目前根本不存在的衝突和英國人競爭。

  因為英國條件中的苛刻,導致有不少的中立國家加入了法國那一邊,也就是反對英國人獲得太多的土地。

  英國人對於這種情況明顯早有準備,英國代表將目光看向了澳大拉西亞一方,期待著澳大拉西亞的支持。

  很明顯,勞爾首相雖說不會明確反對英國人,但也絕對不會站出來支持英國人。

  開玩笑,目前英國人在瓜分方案上可是犯了眾怒,難道勞爾首相要為了英國人得罪全世界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英國人的面子還是要顧及的,勞爾首相站出來充當和事佬,要求英法雙方各退一步,提出所有國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和談的第一天也就以英法的僵持不下作為結束。

  事實上,每次和談也都是這樣,參與和談的國家們也都做好了奮戰至少一個月的準備。

  其實和談的主要問題還在英法的身上。只要英法澳三個最強大的國家能夠達成妥協,也代表著和談才能真正的推進。

  勞爾首相本來以為英國人還要再堅持一段時間,才會找到自己尋求幫助。

  但沒想到,僅僅是第一天晚上,英國首相鮑德溫就找上門來。

  將面色不太好的鮑德溫首相迎進屋內,勞爾首相命令仆人端上兩杯咖啡,裝作無事一般坐在沙發上,靜靜等待著鮑德溫首相的發言。

  “勞爾首相,我們需要您的支持。”終於還是鮑德溫首相堅持不住了,率先開口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鮑德溫閣下,您是說今天和談的事情嗎?”勞爾首相這才開口。

  “當然。眾所周知,美國的前身是13州,而13州曾經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在我看來,大英帝國收復13州殖民地理所當然,所有國家也應對這樣的法理表示尊重。

  但我們的提議遭到了法國人的嚴厲拒絕,這簡直糟透了。勞爾閣下,我們應該緊密的聯合起來,確保我們雙方都能在這場和談中獲得足夠的利益。”鮑德溫首相先是聲明了大英帝國對於原本13州殖民地的法理,這才順帶著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鮑德溫首相,難道您忘了曾經美國中部曾經也是法國的殖民地了嗎?如果按照這麽說的話,美國理應由墨西哥、法國和英國三國瓜分才是。”勞爾首相不為所動,順帶著反駁了英國人所提出的法理觀念。

  要是按照法理來說,美國人的土地和澳大拉西亞有什麽關系?
  甚至如果追根溯源的話,澳大拉西亞曾經也只是英國人的殖民地,難道還要重新加入英國嗎?

  “當然不是這樣。”鮑德溫首相面露尷尬,沒想到自己一直以來認為的親密盟友會直接反駁自己的觀點。

  “但我覺得大英帝國應該獲得更多,我們在東北部戰場拖延了美國人絕大部分兵力,這才是這場戰爭獲得勝利的真正原因。”鮑德溫首相解釋道。

  勞爾首相微微一笑,對鮑德溫首相所說的話不敢苟同。

  英國人所出動的軍隊加起來也只有15萬,很明顯不可能拖住美國高達30萬的主力。

  真正拖住美國主力的不止英國人,還有聯合軍隊中其他國家數十萬的士兵。

  再說了,就算澳大拉西亞軍隊面對美國人的主力,勞爾部長也不覺得美國人能夠拖住澳大拉西亞的進攻。

  作為和肯特部長一樣從國防部長晉升為首相的鷹派人物,勞爾首相對於澳大拉西亞軍隊的戰鬥力有著充足的認知。

  “鮑德溫閣下,我不覺得貴國有了澳大拉西亞的支持法國人就會退縮了。

  如果您不願意和法國再打一場戰爭的話,那麽我覺得您要深刻的考慮法國人的意見。

  當然,最終的方案肯定是要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的,我們當然支持貴國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我們的財政也完全支撐不了新的戰爭。”勞爾首相的觀點很簡單,那就是可以對英國人表達口頭上的支持,但實際的支持沒有好處是不可能的。

  實在是美國13州的重要性太過重要,如果沒有太多的實際好處,澳大拉西亞方面也不願意看到英國人重掌13州。

  “好吧,貴國的意見我會轉告國王陛下的,感謝您的支持。”鮑德溫首相面色不善的告辭,甚至還不忘威脅勞爾首相一番。

  勞爾首相面色不變,十分淡然的點了點頭。

  雖然喬治五世和阿瑟同樣貴為國王,但國王和國王之間也是有著不同的。

  再說了,勞爾首相是澳大拉西亞的首相,根本不會懼怕得罪英國的國王。

  勞爾首相明白自己的職責。為了國家利益,任何人都是可以得罪的。

  這種事情阿瑟並不方便去做,和英國王室沒有太多關系的勞爾首相就很是適合。

  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也算是成長起來了,也應該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對英國人言聽計從。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