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94章 戰火點燃
  第694章 戰火點燃
  此時的美國白宮,胡佛總統正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破口大罵。

  但可惜,對於目前美國所面臨的糟糕局勢來說沒有任何作用,哪怕胡佛總統已經砸了好幾件辦公室珍藏的古董。

  胡佛總統本來以為自己能夠撿漏柯立芝政府,通過帶領美國人走出經濟危機的壯舉,把自己塑造成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但沒想到,就任總統還沒多長時間,自己就面臨歷任美國總統都沒有面臨過的糟糕險境。

  美國最艱難的時候應該是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時期。但那時候的最強的敵人也就是英國,自己還有著法國人的幫助。

  可現在,不僅英法都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還有接近30個國家和美國作對,共同加入了這場戰爭。

  雖然他們出動的陸軍數量只是一少部分,但30個國家的陸軍數量加起來也超過了80萬,是美國陸軍數量的十多倍。

  更要命的是,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海軍在這些國家的聯合艦隊面前也算不了什麽。

  英國皇家海軍更是全力出動,很明顯是想直接擊潰美國海軍,然後在美國的國土上肆意進出。

  還有條糟糕的消息,目前的美國也不是全盛時期的美國。經濟危機讓美國的財政變得拮據不堪,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這場戰爭中都未嘗可知。

  更要命的是,美國國內各種混亂的衝突如同炸彈一般,隨時可能要了這個國家的命。

  面對著如此嚴重的內憂外患,別說是胡佛總統了,哪怕建立美國的華盛頓總統復活,絕對都無可奈何。

  “那群島國人在幹什麽?”胡佛總統破口大罵:“告訴島國人,他們必須遵守我們的盟約,加入到這場防禦戰爭中來。

  否則,一旦我們從這場戰爭中脫身而出,島國將面臨美國全面的報復。”

  “總統先生,島國大使已經在昨天離開,他們恐怕不會在這場戰爭中幫助我們。”美國國務卿面色沉重的說道。

  “什麽?你們怎麽能放任島國大使離開?”胡佛總統是真的怒了,要不是準頭不好,恐怕古董砸的就不是桌子了,而是旁邊的國務卿。

  “總統先生,難道我們還能攔著島國大使嗎?恕我直言,這麽做只會讓我們再多一個敵人。”外交大使有些沒好氣的說道。

  雖然職位是胡佛總統任命的,但這不代表他就要無條件聽從胡佛總統的命令。

  再說了,大家都是美國政壇的高層,背後都有著資本的支持,誰還能怕誰呢?
  聽到國務卿這麽說,胡佛總統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面色緩和下來對著國務卿說道:“抱歉,托馬斯,是我喪失了理智。”

  “沒關系,總統先生。”國務卿托馬斯一臉微笑:“正好要告訴您的,我最近患上了重病,已經無法適應國務卿的職位了,請您允許我的辭職。”

  聽到國務卿這麽說,胡佛總統面色一變,已經明白了國務卿的意圖。

  眼下美國所面臨的狀況已經是死局,繼續留在政府只能充當胡佛的背鍋者,和胡佛總統一起享受千古的罵名。

  提早脫身雖然不能全部甩鍋,但至少不用承擔戰爭失敗的罪責。

  要知道,聯合軍隊的意圖絕對不止讓美國賠款那麽簡單,有很大的概率要割裂美國的國土。

  導致美國被分裂的政府注定要背負千古的罵名,能夠提早離開,對自己的政治名譽反而是一種保全。

  雖然明白國務卿的意圖,但胡佛總統卻沒有任何辦法。總不能強製的拒絕國務卿的辭職吧?
  就算能夠強行留下國務卿,也會讓目前的美國政府內部人心慌慌,甚至不用等敵人前來就不攻自破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美國政府接連有好幾個重要部門的部長辭職,胡佛總統也都一一同意了下來。

  最後留下的也大多都是共和黨的官員,也就是和胡佛總統一個黨派的。

  倒不是說共和黨的官員要和胡佛總統共進退。主要是胡佛總統是共和黨人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共和黨現在退出也完全來不及了。

  倒不如放手一搏,看看能否保住美國的統一。賠款什麽的倒是其次,只要能夠保住美國國土的統一,哪怕為此付出更多的賠款,也總比在共和黨人胡佛總統的任上讓美國四分五裂的好。

  要是真的在胡佛總統的任期上導致美國分裂,恐怕共和黨在美國就會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出身自共和黨的官員和參選者也注定不會得到歡迎。沒有了民眾的支持,對一個黨派來說就已經喪失了根基。

  在共和黨的全力應對下,美國政府制定了大量的策略,包括大量修建潛艇,盡量封鎖消息,在海邊大量建設炮台,瘋狂擴張陸軍規模,海軍進入戰備狀態,軍工廠全力生產武器裝備等等。

  6月28日,美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大征兵。這場征兵的規模比一戰時期還要龐大,預計要招募至少200萬士兵。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各大民用軍工廠也接到了來自軍方的訂單。各種軍備物資被瘋狂的生產,美國整個國家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

  除此之外,美國和加拿大以及墨西哥的邊境線已經加強了巡邏。除了聯軍有可能在美國海岸登陸之外,他們也有可能在美國的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登陸,直接在陸地上殺入美國。

  相較於登陸戰來說,這種陸地上的戰爭才是目前的美國最懼怕的。

  美國人已經在懊惱沒有徹底統一北美洲,目前剩下的南北兩個鄰居反而成了最大的威脅。

  但不管是加拿大還是墨西哥,美國在短時間內都無法消滅,只能不斷的擴大邊境的防禦力量,祈禱敵人短時間內不會從陸地上進攻。

  1928年6月29日,以英法澳為首的將近30個國家正式向美國宣戰,並且立即驅逐了美國駐這些國家的大使。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美國也向這些國家宣戰,表達了自己堅定的態度。

  早在宣戰之前,也就是分贓會議結束之後,英法澳三國的軍隊就已經在調動了。

  所有人都知道從陸上進攻美國是最簡單的,三國軍隊的調動方向也都是加拿大,打算從北到南直接消滅美國。

  好消息是,在之後的世界聯盟會議上,墨西哥也果斷的加入了對美國的作戰行列。

  這也讓聯合軍隊能夠實現南北包圍美國的局勢,美國的陸上壓力變得更大了。

  之前美國引以為傲的地理位置優勢,現在反而變成了限制美國的劣勢。

  南北只要面臨敵人的夾擊,美國軍隊就變得無處可逃。海軍優勢的聯合軍隊也可以輕松封鎖美國的東西海岸,美國就如同中之鱉一樣,根本不可能獲得來自其他國家的援助。

  當然了,現在對美國來說,有一個必須要選擇的難題,那就是是否將海軍集合起來?

  戰爭爆發之後,對美國來說宛如生命線的巴拿馬運河是肯定保不住的。

  巴拿馬運河距離美國太過遙遠,美國也不可能動用大量的陸軍來保護巴拿馬運河。

  這也代表著戰爭爆發之後,美國東西海岸的交通要道就會被封鎖。

  喪失了巴拿馬運河之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就會陷入各自作戰的狀態。

  本來海軍就已經劣勢了,要是再分成兩部分,海軍就根本沒有獲勝的希望。

  聯合軍隊只需要拖住大西洋或者太平洋的一支艦隊,動用主力圍剿另一支艦隊,就能夠輕松的通過分而殲之的方式,消滅整個美國的海軍。

  可偏偏美國沒有太好的方法。將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艦隊聚集起來確實能夠加強單支艦隊的實力,但換來的是另一個大洋海防實力的大幅度減弱。

  全面防禦大西洋,太平洋還有著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強敵。但如果全面防禦太平洋的話,大西洋的歐洲聯軍可就輕易地攻破華盛頓了。

  海軍怎樣調集已經成了最大的難題,因為怎麽做都是錯的,怎麽做看起來都不可能讓海軍具備優勢。

  當海軍陷入劣勢之後,美國實際的局勢已經變成了被四面夾擊,這場戰爭的結果還沒開始就已經注定了。

  在美國人無法保住巴拿馬運河的前提下,美國人怎麽做都是徒勞的,無非也就是拖延戰爭結束的時間而已。

  但對於現在的聯合軍隊來說,最不缺的也就是時間。反正打敗美國之後有大把的資金,有大量的人口可以壓榨,倒不急於短時間內的資金消耗了。

  雖然看起來巴拿馬還被美國人掌控,但巴拿馬運河的防禦力量連中美洲各國的聯軍都對抗不了,更不要說對抗聯合軍隊了。

  果不其然。

  在英法澳的示意下,中美洲各國組建了將近五萬的聯軍,浩浩蕩蕩的開拔向巴拿馬運河,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在1928年7月1日,戰火終於率先在巴拿馬運河附近點燃。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