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93章 一挑三十,很公平吧?
  第693章 一挑三十,很公平吧?

  說起法國和美國的關系,除了人盡皆知的美國國父路易十六之外,還有段法國人並不願意提起的往事,那就是在十九世紀初美國人趁火打劫奪得法國龐大殖民地的事了。

  這個事件距離美國獨立戰爭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剛剛幫助美國人取得獨立的法國就遭到了美國的威脅,用1500萬美元的極低價格買下了法國在北美洲高達2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2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怎樣的概念?法國本土的面積大約55萬平方公裡,美國趁火打劫的土地是法國本土的5倍左右。

  這段歷史成了法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再加上之前路易十六拚上家底支援美國,讓法國人對美國的印象瞬間降低。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法國大部分政客都在回避這一段歷史,這也是僅次於普法戰爭的傷痛。

  眼下有著趁火打劫美國的機會,法國人自然不會放過。和英國以及澳大拉西亞達成了利益上的一致之後,法國人就在積極備戰,準備狠狠的從美國身上割一塊肉。

  雖然法國在之前的世界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創傷,甚至整個法國社會就都變得懦弱。

  但這也是分對象的,在美國這樣軍事實力並不強大的國家面前,法國仍然是那個強大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這次戰爭有著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保底,主力也肯定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

  法國人只需要動員少部分軍隊就能夠獲得大量的領土,這種事情那些法國政客肯定不會錯過。

  雖然世界聯盟中關於是否對美國發動戰爭的事情已經吵得火熱,但所有人都清楚,英國人沒有決定之前,世界聯盟也不會有決定。

  道理很簡單,只有英國的海軍才能碾壓美國的海軍,只有打敗了美國的海軍才能登陸美國的土地。

  美國人的陸軍規模之所以如此弱小,完全是因為光靠海軍就能夠保護美國。

  如果無法擊敗美國的海軍,別說世界聯盟聯合起來了,哪怕是全世界所有國家聯合起來,也不一定能夠打敗美國。

  好在英國人的行動還是很快的,資本家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官員們看到了打敗美國能創造出的功績,是否對美國發動戰爭的提案也沒有遭到任何反對,甚至以超過八成的通過率,被英國議會正式公告執行。

  1928年6月17日,世界聯盟例行會議。

  在英國已經決定了對美國作戰之後,世界聯盟的投票也變得迅速了起來。

  和阿瑟預料的沒有任何差異。世界聯盟只要英法澳聯合起來決定某件事情,其他國家沒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不過這種事情也不需要反抗,因為只要加入就能夠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那些國家也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

  6月18日,世界聯盟正式宣告即將發動對美國的作戰,並且宣稱這是一場審判美國罪惡之戰,是一場維護全人類利益的正義之戰。

  當天,世界聯盟對美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美國繼續支付在流感中的賠款,並且對因為紐約股市崩潰造成的全球經濟危機進行新一輪補償。

  公告表示,鑒於紐約經濟危機對全人類經濟的危害,美國要向全世界賠款共計173億英鎊,並且對全世界因為經濟危機正在遭受饑餓的平民進行救濟。

  如果加上之前沒有支付完的流感賠款,美國要向全世界賠付超過200億英鎊的賠款,換算成美元也有超過650億。

  很明顯,世界聯盟篤定美國人不會同意支付如此巨額的賠款,這才開出了這樣一份美國人根本完成不了的條件。

  美國人的反應也不出阿瑟的預料。

  美國政府先是拒絕了世界聯盟的賠款要求,並且表示世界聯盟的要求是荒謬的,違背人類公德的。

  同時,美國人還表示他們將盡全力維護美國的安全,哪怕為此付出巨大的犧牲和傷亡。

  可惜,當發出這份通牒的時候,世界聯盟的態度就已經不會改變了。

  美國人的態度世界聯盟並不關心,甚至已經決定對美國作戰的各國還擔心美國會同意支付賠款,錯失了最好的瓜分美國的機會。

  美國拒絕支付賠款之後,世界聯盟也很快有了回應。

  1928年6月20日,英法澳在世界聯盟會議上宣布組成聯合軍隊,各自出兵10萬人對美國展開進攻。

  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內,世界聯盟的各會員國,超過七成都宣布加入了對美國的作戰。

  其中,出兵5萬人的國家有:俄國,波蘭,奧地利帝國。

  出兵3萬人的國家有:荷蘭,比利時,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西班牙,葡萄牙,加裡曼丹聯合蘇丹國。
    出兵1萬人的國家有:芬蘭,希臘,丹麥,瑞典,挪威,墨西哥,菲律賓,德國,意大利。

  出兵1萬人以下的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從參與作戰的國家數量上就能夠看出英法澳三國聯合起來的影響力,幾乎能夠影響全世界所有的國家。

  時間來到1928年6月27日,宣布對美國作戰的國家數量已經接近30個,組成聯合軍隊的陸軍人數已經超過80萬人,是目前美國陸軍現役人數的將近十倍。

  海軍規模就更加誇張。光是英國的海軍就已經超過了美國海軍,更不要說還有各大列強的海軍聯合作戰。

  毫不誇張的說,聯合軍隊相較於美國的軍事力量來說,已經形成了海陸空三方面的全方位碾壓。

  哪怕美國佔據著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在這樣差距懸殊的實力面前也只能望洋興歎。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歐洲各大媒體好奇美國得知聯合軍隊規模之後的反應之外,他們也好奇島國在這次事件中的反應。

  光從聯合軍隊的規模來看,如果美國那方的實力和聯合軍隊對等,那麽這完全稱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要是島國加入美國那邊,那還真的有世界大戰的味道了。只不過,相較於之前的全面戰爭所面臨的德意志帝國,目前的美國和島國都有著大量的缺陷,解決起來也要簡單很多。

  但實際上,除了參與的國家數量眾多之外,聯合軍隊高達80萬人的軍隊也是有著大量的缺點的。

  首先,作戰的主力肯定是英法澳,最多再加上俄國,奧地利帝國和波蘭。

  這五個國家的軍隊數量加起來差不多45萬人左右,已經超過了聯合軍隊的一半。

  這也代表著剩下的國家大多數都是打醬油的,美國能否獲得戰爭的勝利,就要看美國能否打敗這五個國家的軍隊。

  只要解決了這五個國家,其他的國家看起來數量多,也只不過是紙老虎一般。

  雖然這五個國家的軍隊加起來也有45萬人,但真正堪稱精銳的軍隊卻不多。

  英國一直以海軍見長,英國陸軍的戰鬥力實際上是不強的。法國軍隊的精銳也在一戰中消耗了大多數,這參戰的十萬人按照法國人的秉性來說,絕對不可能派遣自己的精銳軍隊。

  俄國人自然不用多說,俄國目前還有著內戰的風險,更不可能派遣自己的精銳軍隊來參加對美國的戰爭了。

  奧地利帝國和波蘭的軍隊戰鬥力也值得懷疑,真正可靠的或許也只有澳大拉西亞自己了。

  不過好消息是,美國陸軍的戰鬥力更弱,甚至不一定能夠比得上英國軍隊。

  雖然在保家衛國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士氣加成,但美國常規陸軍的數量也就十萬左右,因為經濟危機還裁撤到八萬。

  再加上胡佛總統屠殺退役軍人的事情,美國軍隊的戰鬥力不一定能夠對其他國家的軍隊造成威脅。

  只要能夠率先解決掉美國的海軍,這場戰爭其實也就勝利了一大半了。

  美國想要靠8萬人的陸軍就阻擋住超過80萬的聯合軍隊根本不可能,哪怕美國從現在開始瘋狂擴軍也改變不了結果。

  陸軍想要形成戰鬥力至少需要經過為期半年的嚴格訓練,或者一年多的常規化訓練才行。

  草草訓練就上戰場的軍隊只能是炮灰,阿瑟絲毫不擔心美國軍隊會對澳大拉西亞軍隊造成威脅,除非美國人能夠研製出更加強大的武器,比如全自動步槍,或者說核武器那般的最終武器。

  但這樣的可能性比美國海軍打敗聯合海軍還小,基本上就可以提前排除了。

  世界聯盟宣布即將發動對美國的戰爭立刻點燃了全球輿論。

  哪怕美國政府進行了大量的封鎖,也仍然無法阻止這條新聞向美國全境蔓延。

  毫無疑問,美國民眾絕對是恐慌的。光看敵對的國家數量就足以讓美國人放棄抵抗,更不要說他們所面臨的還有好幾個列強了。

  甚至有不少的媒體已經開始猜測聯合軍隊會在哪裡登陸,每每有這樣的報道發表在報紙,當地的美國民眾就會大量的撤離,前往遠離海岸的內陸逃亡。

  但可惜,美國的沿海地區實在是太多,聯合軍隊有可能的登陸地點也實在是太多。

  這樣的報道除了能夠憑空增加美國人的恐慌之外,對美國的戰爭準備沒有任何幫助。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