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801章 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
  第801章 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

  工業方面和阿瑟的期望還是差不了多少的,這樣的工業水平也足以應對將來的戰爭了。

  就算鋼鐵的生產總量略有不同,澳大拉西亞的工業情況也可以隨時擴張,基本不是什麽大問題。

  工業部長喬伊回答完畢之後,阿瑟就將目光看向了農業部長馬切伊。

  糧食的戰略儲備是很重要,這是阿瑟很早之前就已經明確的東西。

  “陛下,截止去年年底,我們的戰略糧食儲量為2025萬噸,大約可以供應5500萬人吃上兩年。”農業部長馬切伊一臉自豪的說道:“

  再考慮到我們較為發達的畜牧業,我們的糧食儲備完全可以堅持兩到三年,並且每年都在不斷的生產新鮮的糧食。”

  雖然糧食儲備非常重要,但糧食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的。畢竟澳大拉西亞目前只有4000萬的人口,戰略糧食儲備如果太多的話,其實就是一種經濟成本。

  “目前我們的年糧食產量有多少?”阿瑟詢問道。

  “陛下,截止去年,我們的耕地總面積已經超過4800萬英畝,大約相當於19.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憑借著如此龐大廣袤的耕地面積,我們的糧食年產量已經突破2825萬噸,平均年出口糧食超過1300萬噸。”說到農業部門的消息,馬切伊部長一臉興奮。

  這些數據不僅看起來好看,目前同樣也是馬切伊部長的政績。

  今年對於這些內閣成員來說,絕對是自己政治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年。

  因為在今年夏天,也就是幾個月後,將要舉行澳大拉西亞第八屆內閣政府的選舉。

  到那時候,他們這些內閣成員能否還留在自己的位置上,或者說在內閣中更進一步,就得看他們這些年做出的工作的成績了。

  農業部門的數據還是比較不錯的,這也代表著馬切伊連任的希望很大。

  作為首次進入內閣的官員,馬切伊部長想要往上爬的概率很小。這也注定了從一開始,馬切伊部長的計劃就是連任,然後在下一屆任期中爭取更大的可能。

  聽到馬切伊部長的匯報,阿瑟的表情沒有太大的變動,但內心還是較為滿意的。

  農業部門的數據之所以如此漂亮,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墨累河河流域的成功開發。

  說起來,墨累河流域的開發也已經很長時間了,開墾的耕地面積更是多不勝數。

  憑借著這些優越的土地,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確實迎來了不小的增長。

  而且,除了本土這些耕地之外,在東南亞,各州也開墾了相當廣袤的耕地面積。

  畢竟東南亞地區相較於澳大拉西亞本土也是有優點的,那就是糧食可以一年三熟。

  目前糧食產業最發達的爪哇州,已經貢獻了澳大拉西亞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足以見得土地肥沃的爪哇州的農業情況到底有多麽誇張。

  但對阿瑟來說,這樣的數據也並不離譜。畢竟在後世,爪哇島可是養活了一億多人的人口。

  現在爪哇島的人口才堪堪突破百萬,對爪哇島來說,養活這些人口簡直輕輕松松。

  “農業部的下一步計劃,就是更大限度的開發爪哇島的農業。”阿瑟思考了一會兒,這才吩咐道:“目前我們的耕地規模和糧食產量已經基本足夠,接下來就是以更小的代價盡可能開發糧食產量,以備將來有可能的戰爭。

  爪哇島的糧食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是目前全國范圍內最優秀的糧食種植區。

  農業部門盡快拿出一份爪哇島的農業發展計劃,我希望將爪哇島發展成澳大拉西亞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生產澳大拉西亞至少五分之一的糧食。”

  澳大拉西亞的年糧食總產量大概可以養活8500萬人口。如果爪哇島貢獻五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能養活1700萬人口。

  說實在的,這對於爪哇島的要求還是很高的。畢竟爪哇島的人口才剛剛突破百萬,要用100萬人口來生產1700萬人口的糧食,這也就是在爪哇島這樣一年三熟的土地上能夠實現。

  如果是在澳大拉西亞本土,依靠現在的農業科技,想要做到100萬人就能生產1700萬人的口糧,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哪怕有著各類機械設備的幫助,這份計劃也絕對不是那麽好完成的。

  當然,對於現在的馬切伊部長來說,阿瑟的要求對他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考驗。

  要知道,今年可是內閣政府的換屆期。如果馬切伊部長拿出一份相當完美的計劃,阿瑟會不會讓馬切伊部長繼續待在農業部長的職位上,來執行這份完美的計劃呢?

  相較於一個對計劃並不熟悉的人,肯定是馬切伊部長這樣的親自提出計劃的人更適合執行這份計劃。

  “是,陛下。請您放心,我絕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一份最完美的計劃出來。”聽到阿瑟的要求,馬切伊部長連忙站了起來,一臉興奮的保證到。
    其他人何嘗不知道這是馬切伊部長連任的最好機會。只要能夠完美的完成阿瑟的任務,馬切伊部長的連任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可惜,阿瑟肯定不會向每個人都下達任務。這也代表著,大部分內閣成員想要繼續連任,他們要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成績出來。

  “既然目前國家的財政比較良好,那麽也是時候增加我們每年的軍費比例了。”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阿瑟將目光看向了眾人,開口說到。

  “陛下,要提高多少軍費比例?”談到提高軍費的事情,國防部長托馬斯立即坐不住了,站了起來詢問道。

  對於托馬斯部長來說,軍費的增加當然是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阿瑟這樣的說法看起來是每年都要提高軍費的比例,這也代表著國防部有著充足的資金來給所有軍隊都換裝武器。

  “今年國防部的軍費預算大約有多少?”阿瑟詢問道。

  軍費到底提高多少,阿瑟心中也沒有什麽計劃。但時間已經來到了1932年,在世界局勢完全不同於歷史的現在,盡早提高軍費比例,對戰爭進行預防還是很有必要的。

  “陛下,今年國防部的軍費預算比例佔據財政總支出的29.1%,大約1.2425億澳元。”國防大臣托馬斯回答道。

  “暫時提高到31%吧。”阿瑟吩咐道:“這1.9%的比例就從其他部門扣除,現在的目標是盡可能讓我們的軍隊更加強大。”

  雖然看起來只有1.9%的比例,但實際上的經費卻高達811萬澳元,也算是一筆中等規模的開支了。

  看著有些牙疼的其他部長,阿瑟沒好氣的說道:“今年的總財政預算再增加1000萬。相較於去年,我認為今年我們的財政狀況會更加良好。”

  雖然再增加1000萬預算各部門還是要擠出一點經費,但相較於不增加預算來說已經好很多了。

  聽到阿瑟這麽說之後,各部門才停止了自己打算哭窮的動作,一本正經的坐了下來。

  雖然阿瑟幾句話就增加了今年的財政預算,但亨特部長也沒有任何要反對的意思。

  畢竟今年原本的財政預算為4.275億澳元,再增加1000萬也不過4.375億澳元而已。

  去年的財政收入就已經達到了4.37億澳元,今年只要有一丁點的增長,就會超過這個數字。

  在增加軍費的基礎上只要能保持收支的平衡,對亨特部長來說就已經完成任務了。

  各國因為海軍軍備競賽,也在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軍費開支。如果澳大拉西亞不跟上的話,難免會在戰爭中吃個暗虧。

  “我們的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建設的如何了?”等到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阿瑟這才想起來澳大拉西亞重點建設的第二大工業基地,也就是位於首都特區的新工業基地。

  “目前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第二期建設已經順利完成並且投入生產,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夠達到最大生產狀態。”工業部長喬伊匯報到:“

  目前為止,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建設和生產一切順利,有希望在今年成為全國第二大的工業基地,僅次於利奧諾拉工業基地。”

  阿瑟點點頭,也明白了喬伊部長所說隨時能夠擴大工業規模和鋼鐵生產總量的原因。

  雖然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在規劃的時候規模就不如利奧諾拉工業基地,但也絕對是大型工業基地了。

  本來就是和利奧諾拉工業基地一西一東的布局,再加上位於首都特區的原因,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會迎來更多的工人。

  為了這個工業基地,工業部門投入的花費高達7200萬澳元。

  當然,換取的成果也是非常足夠的。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在最大生產狀態下,可以容納上千家工廠,提供超過50萬個工作崗位。

  等到戰爭爆發,只要政府一聲令下,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就可以轉變成軍事生產基地。

  不管是生產各類武器裝備還是槍支彈藥,亦或者是和戰爭有關的各種稀缺的物資,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都能夠勝任。

  無論是利奧諾拉工業基地還是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都位於澳大利亞大陸內部,也不用擔心敵人的飛機轟炸。

  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兩個地區就是一左一右澳大拉西亞的兩個心臟,不斷地生產大量的工業製成品,為澳大拉西亞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

  “盡快讓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進入最大生產狀態,並且迅速為我們生產更多的戰爭儲備物資。”阿瑟吩咐到:“

  另外,兩個工業基地周邊的物資運輸問題也需要解決。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兩個工業基地將為我們生產大量的工業製成品,我們需要優秀的運輸環境才能將這些工業製成品運出國內出售。”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