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苟在診所練醫術》410.第409章 等一個發展契機,這是覺得又行
  第409章 等一個發展契機,這是覺得又行了?
  要打破診所無法開展住院業務,無法做三四級手術等限制,其實也不難。

  只要規模上去了,申請升級為綜合醫院就行了。

  小診所一般很難一步到位,都是慢慢壯大的。

  先升級為二級乙等醫院,然後評上二甲了,就可以衝擊三級乙等醫院。一般較少升級為三級丙等醫院的。

  這是從根本利益考慮出發。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在醫療行業尤其如此。

  通常情況下,丙等醫院都是各方面評定較差,差不到考評標準,這才定為丙等醫院。

  也有的是醫療質量等問題,被降級。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好。

  雖說大多數患者不懂這些,但是有懂行的隨便對身邊的親戚朋友說一聲,很快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那家醫院不行。

  這會嚴重影響門急診的業務量,招醫生、護士、行政這些,高端一點的人才就很難招進來。

  這也是為什麽平時很難看到有人掛牌,二級丙等醫院、三級丙等醫院的招牌。

  相信沒哪個學生會在自己臉上寫,我是差等生幾個字。

  除非腦袋上有包就差不多。

  李敬生的陽光診所,本來以他現在的能力,還有經濟收入,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讓陽光診所一步步往上升級。

  但是與付院長有著君子約定,這十年必須控制診所規模,醫生與護士的數量不能超過五十人,他必須遵守。

  醫護人員的數量控制在五十以內,其實不算什麽。

  因為李敬生本來就想要走出一條新的路子,走精英路線。

  診所最近都沒有再招新的醫護人員,便是為了把寶貴的名額留著,專門招精英人才。

  招收精英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

  因為有點本事的醫生與護士,很少有人願意進一家診所工作。

  還有,招過來以後,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關。

  得想辦法帶領他們創收,養活他們。

  一個厲害點的外科醫生,沒有四五萬一個月,很難留住人。優秀一點的護士,行情價基本上都在兩三萬一個月。

  就拿組建一支外科團隊為例。

  主刀由李敬生本人擔任,想要做大手術,至少需要三名醫助。

  正常情況下,一助的實力不會比主刀差太多。

  二助與三助也是各有特色。

  很多人認為二助與三助就是負責拉鉤、縫皮的,那是指一般的手術團隊。

  比如一個導師為了節省人工成本,讓手下的規培生當二助、三助。想想看,發到人家規培生手裡的工資也才兩千一個月,總不能指望人家比主治還厲害吧?

  能幫著拉個鉤,縫皮關腔,已經很不錯了。

  真正想建立一流的外科團隊,二助、三助,同樣會非常牛B。

  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工資不會低。

  二助至少需要月收入三萬左右,三助不能低於兩萬。

  護士至少需要兩人。

  做大手術,標配至少三名護士。

  如果想要有自己的團隊特色,肯定還要招個厲害的營養護士,這又是一筆花銷。

  麻醉醫生也是必不可少。

  現在厲害點的外科團隊基本都會開展內腔鏡手術,有一位優秀的麻醉醫生就顯得尤其重要。

  厲害的麻醉醫生,低於三萬一個月想都不要想。

  正常情況下,麻醉醫生還得配個麻醉護士。

  光是這些,加起來就已經十個人了。

  這還不能稱為一支完整的手術團隊。李敬生要發展的是一條龍服務的團隊。

  也必須這麽乾。

  因為手術做成功了,還只是成功了一半。

  後面的術後管理同樣重要。

  管床的醫生、護士,共四名,這已經是寒磣的配製了。

  正常情況下,一般需要兩個醫生,五到六個護士。

  一個醫生配三個護士,基本是標配。

  這是指病人足夠多的情況下,只有這樣才能把每個人的勞動價值發揮到最大。

  管床的醫生和護士,開的工資可以低一點。

  哪怕隻開到一萬一個人,那也是好幾萬一個月。

  養一支外科團隊,一個月光是工資就要四五十萬了。要是接不到足夠的活,這支團隊怎麽養活?

  話又說回來,如果能接到足夠多的活,肯定是賺錢的。

  這樣一支頂級團隊,一個月創收千萬以上都有可能。最少也能達到七八百萬每個月的創收。

  李敬生到目前為止,還隻招了蒙洛這個手術護士。

  距離打造頂級團隊還差得老遠。

  現在是方方面面的條件都不成熟。

  將來的話,人民醫院的牧音,他想挖過來。這樣的頂級營養護士,絕對是稀缺人才。
    然後等他本人的外科能力更上一層樓,就可以開始物色一助了。

  他最近幾天診斷了不少疑難病例,賺到了不少生命值獎勵。

  再努努力,應該就能把醫生等級提升到主任醫師。

  然後把置入術再升一級,今後再做腸鏡,應該有資格達到行業頂尖水平。也能幫連濤的女朋友把腸鏡給做了。

  答應過別人的事情,肯定要做到。

  其實腸鏡這一塊的市場需求挺大的,他的診所就是資質差著點。

  好好規劃一下,腸鏡也許可以成為他發展外科團隊的一個契機。

  “叮鈴鈴,叮鈴鈴……”

  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把他嚇了一跳。

  看了一下,是華主任打來的。

  現在已經是傍晚七點二十多,醫院的門診早就下班了,華主任這個點打電話過來,該不會又有哪位權貴人物的家屬或者本人受了傷,需要手法正骨複位吧?

  當然,有這種立功、拓展人脈的好事情,李敬生那是求之不得。

  “華主任,有什麽事情請指示!”

  “哈哈,思想覺悟挺高嘛!知道你的手受傷了,所以有活也會盡量推掉。打電話給你,是想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伱又被人掛到網上了。”

  華主任說到後面時,語氣已經變得有點嚴肅。

  “又被人掛上去了?我這是有多暢銷啊!這次是什麽事情被人掛網上?”

  他感覺真的是人紅是非多。

  前不久剛把造謠者送進去,現在又來一個在網上戰鬥他的人。

  “是一名腰椎間盤脫出的患者,到你那裡求診,說是治不了。然後患者跑到九鵬國際醫院治好了。我已經查過這個患者的信息,應該是真實的。”

  “原來是那對夫婦啊!這個病例我有印象,就是前不久的事。當時患者的情況是腰椎間盤脫出,椎骨側彎嚴重。我因為左手受傷,還沒康復,所以沒辦法給那個患者治療。”

  李敬生不覺得這事有什麽過錯。

  醫生也是人,受傷的情況下,肯定只能量力而行。

  九鵬國際醫院居然把這個患者治好了,肯定是魏教授出手治好的。

  魏先賢也是徐醫師的徒弟,而且同樣得了徐醫師的真傳。

  與李敬生算是出自同一師門,此人的手法正骨技術本來就不差。

  上次技能比武時,因為逞能,結果連銅獎都沒能拿到。

  最終一敗塗地,被李敬生狠狠踩在腳下。

  現在又冒出來了。

  此人估計又覺得自己行了。

  “患者和家屬當時知道這個情況嗎?”

  華主任聽了他的解釋後,語氣明顯緩和了許多。

  “不知道。”

  李敬生當時並未告訴患者和家屬受傷的事。

  被患者刺傷,這事並不光彩,他自然不會對外宣揚。

  而且第二醫院的手法複位門診,現在全靠他一個人撐著。如果讓外人知道他受傷的消息,很容易造成求診量大幅下滑。

  要是被一些心懷叵測的人深挖,然後胡亂宣傳,帶來的後果會更加嚴重。

  “這事對咱們骨外科的手法複位門診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醫院方面恐怕要做一些相關的解釋工作。情況我已經了解清楚了,你早點休息吧!你現在可是我們骨外科的一塊豐碑,千萬不能有什麽閃失。”

  華主任打這個電話給他,應該就是想要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得知李敬生是因為手部受傷,所以才沒辦法幫那位患者治療後,他反而松了一口氣。

  一山難容二虎。

  江離市的手法複位正骨,目前幾乎成了第二醫院的特色治療項目。

  華主任和醫院領導肯定不希望這塊蛋糕被別人搶走一塊。

  九鵬國際醫院的發展勢頭很猛,在高端醫療領域,它正在一點點成為民營醫療企業的標杆。

  魏先賢的手法正骨技術,華主任是知道的。

  很強。

  到時候兩家醫院爭奪,哪怕平分秋色,也絕不是華主任想看到的。

  李敬生結束通話後,上網查看。

  很輕易就搜到了。

  患者和家屬發文指責,措施相當考究,更是配上了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後的圖片。

  李敬生與他們並無深仇大恨,按理說,不應該在網上這樣攻擊李敬生才對。

  這幕後,恐怕是九鵬國際醫院在推動。

  因為全文體現的意思就只有一個,第二醫院的李敬生親口說患者的骨病治不了。然後在九鵬國際醫院,魏先賢教授妙手回春,幫助患者手法正骨成功。

  網民看了這個新聞後,肯定會想,原來九鵬國際醫院的魏教授比第二醫院的李敬生醫生更厲害。

  下次受了骨傷,可以去找魏教授治療。

  魏先賢安靜了一陣子,現在又出來上竄下跳,這讓李敬生很是惱火。

  師仇還沒報呢,這貨又跳出來了,那就不必客氣,往死裡收拾。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