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125.第125章 前我與今我 與第二次仙魔大戰落
  等兩界山建好。

  寧郃等人又座落在了山屏之巔,倒上一壺茶水,一邊隨著山屏的增長而變高,一邊看看山內自己等人種出的樹。

  這一品,閑時論道,品了半月。

  再看到一切如常,便放任它們自由生長。

  之後。

  想起恆宗主的事,眾人也從小仙界內出來,向著西州方向行去。

  可恰恰就是耽誤這半個月的功夫。

  等眾人去往西州的路上時,就看到東海內的正邪兩道已經打起來了。

  可謂是各處都充滿比鬥,甚至還有數萬修士一同布陣,準備用一種堪比神通的雷霆大術法,剿滅方圓十萬裡的所有妖邪。

  這程度比多年前還要浩大一些。

  畢竟元嬰修士是越來越多,術法肯定是越來越高絕。

  且為了這次正邪大戰。

  如今的寧郃還看到好幾位修士強壓著自身境界,準備參與此次正邪之戰後再進行突破。

  正是有‘悟得化神’的他們加入進來,這半斤八兩的小小神通也漸漸出現。

  因為這小神通,基本也都是化神境的修士才能施展。

  而他們如今雖然是壓製境界,但這半斤八兩的小神通在手,亦是能憑借一人之力,壓製數位元嬰修士。

  可是更多的可能就是神通不精,然後被反壓著打,甚至還有性命之憂。

  起碼寧郃一邊趕路,一邊看著時,就見一位壓製境界的修士施展神通的時候,忽然法力跟不上,繼而神魂恍惚如失重。

  下一刻,幾位元嬰合圍而上,差點將他打死。

  最後還是這位壓製境界的修士選擇突破,放棄這次正邪大戰,才使得一場死劫解開。

  可解開的後果,就是他在幾位元嬰修士以及附近正邪修士的千人矚目下,很沒面子的迅速飛遁出這處戰場。

  但經此一事,他心境倒也悟得了一些。

  寧郃略微瞭望,又看了看東海各處的其余壓製境界修士,就知道他們抱著什麽想法了。

  其實,為各自道統參加正邪之戰是其一。

  其二,是他們也想從這大戰之中、從生死之中悟得一些真法。

  同時,雲鶴等人略微瞭望東海附近,也是感覺出來了他們的用意。

  只是這道理雖然沒錯,但也只是對新修士而言。

  老法修所領悟的生死,是一種對照各自自身的命數,緣法,而不是生死搏殺中的看透生死與豁然開朗。

  不過,寧郃等人也明白,更知道如今新修士的修行法雖然與老修士之間的相差越來越大了,可也簡單易懂了。

  這對許多修士而言,是好事。

  起碼推遲道心的結果,是讓他們可以在元嬰前任意用法力衝關。

  甚至如今的化神修士,很多也是法力衝關。

  自然,如今這幾位想要‘補生死法’的修士,也是新修士。

  他們算是對往後的洞虛叩心一事有點慌,所以想補一些法修之道。

  可更多的新修士是早早化神,然後相聚一堂,共探洞虛一境是否能以法力衝關。

  如今,他都在南州一處小島上論道。

  寧郃略微一念,就能‘看到’相距數千萬裡外的他們。

  而如今將近七十年過去,這樣的化神修士有二十一位。

  當然,這也是天地初開的緣法,與八荒合並的仙緣加身,才使得許多修士可以百年內化神。

  且他們得仙緣的時候,實則也是金丹,或是築基圓滿,本身也有根基存在。

  不然就算是天賦高絕為十成,也基本不可能在七十年內從普通人修煉到化神。

  畢竟得寧郃之法的南關少俠等人,如今七十年過去才元嬰圓滿。

  不過,這也是寧郃放養的緣故,以及南關少俠等人修得是法道。

  否則的話,南關少俠等人如今早已經化神圓滿。

  同樣。

  寧郃一邊望著那些南州的新化神,一邊也看向了正在朝東洲一城趕去的灰狼。

  等灰狼這次的傳信完,如若那些新修士得了新法,悟得了洞虛,那也得讓灰狼再往南邊跑一趟。

  算是嘉獎這二十幾位後輩,送一些小禮物吧,比如一些簡單易懂的神通。

  於是。

  就在東海內萬萬修士打生打死的時候。

  寧郃等人是在高空中一邊悠悠然的閑逛,一邊琢磨著各自的一些小事情。

  寧郃還好一些,起碼身為大道法主,繼而這小事情,也是推論新修士,以及行天道賞賜。

  與其下的仙魔大戰對比,倒也嚴肅。

  但西周與李宗主等人,則是無聊之間,聊著聊著,是聊完了之前喝的茶水,又聊起了等會去西州的時候,哪些地方有好吃的,好玩的。

  至於仙魔之戰,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並且他們聊完吃的以後,還又說起了‘天界’如今越來越廣了。

  李宗主與林道友聽到,也是來回掃望了幾眼,然後點了點頭。

  他們這幾十年來,還真的沒有出來過。

  不過如今聽西周等人一講解,又問了問法主。

  寧郃也告知了他們準確的‘裡數。’

  準確到此時此刻,如今的恆宗,是在西州的西南邊緣,相距此處有三千二百六十一萬裡。

  畢竟這兩處不僅是五洲的一東一西,更是隔著五洲的東海。

  但最遠的距離,還是北荒混沌到南荒混沌。

  這直線距離大約有六千七百萬裡,並且還在不停的增長。

  如今寧郃用天地之眼望去,亦用高空的雲霧為五洲八荒縮景。

  眾人也能看到五洲在‘原地’長,然後四周新化的山地落於無邊之海。

  無邊之海是不停的向外移,且邊緣也有海水不停地顯化。

  最後是五洲四海推動著不知多少兆兆重量的八荒,將八荒向虛無推進。

  八荒是一邊被推著走,一邊也是再不停‘生長’。

  只不過八荒長歸長,但除了一側是相連五洲以外,另外三側皆為混沌,沒有相連其余的荒域。

  但實際上,眾人通過這水霧縮景,能準確的看到八荒之間相距不遠。

  只不過寧郃略施術法,封住了相隔的混沌,沒有讓其相連。

  除非是冒險進入生長之處的混沌,然後才能繞過去。

  可一般情況下沒人會。

  有那功夫,還不如直接從無邊之海過去。

  這也導致高境界的修士,不會直接去往,危險、且容易讓人迷失的混沌。

  低境界的,壓根也不會去。

  這也使得八荒‘內部’和才接入五洲時無二。

  寧郃想要的也是這般情況。

  畢竟四偏荒多為荒獸、野獸。

  四正荒多為人族,又大致和五洲類似。

  如今,已經有五洲了,且無邊之海還大致隔絕了八荒,讓一些修為較低的荒獸依舊像以前一樣生活,維持著原有的特色風氣。

  所以寧郃覺得這還是保持他們原有的荒域風氣較好。

  再用西周的話來說,那就是天界有偏荒存在,才能更加體現那種‘天地初開時的莽荒之感。’

  並且四正荒的邊緣也是有許多荒獸存在。

  他們的存在也是好事,可以作為‘看門’之用。

  因為八荒的靈氣本來就比較足,更是遠遠高於下界,使得荒獸的境界也普遍比下界高。

  下界頂尖修士能化神,荒獸裡資質稍微頂尖者就能洞虛。

  尤其是能佔領一方混沌邊緣作為棲息地,那境界絕對也是眾荒獸中的佼佼者。

  比如說,往後哪些修士正兒八經的飛升天界,那麽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方圓萬裡的飛升之地,也能看到這飛升之地裡滿是仙花仙草,宛如修行者聖地。

  但要是偷渡混沌的哪位化神修士,當來到天界的邊緣,闖入八荒之後。

  這化神修士若是運氣不好,那第一眼看到的可能就是哪位洞虛境界的千丈荒獸。

  荒獸見到混沌內來人,那也可以高喊一聲“小小化神修士,敢擅闖天界!”,然後於情於理又名正言順的吃掉他。

  所以荒獸有時候也挺有用。

  當然,若是偷渡的人還能活著,能逃走,並又途經一荒之地,再闖過遠比八荒混亂的無邊之海,最後來到真正的天界,那也是這修士有這緣法。

  寧郃等人已經把關於往後的一切布置的很清。

  可謂是有緣者,有毅力者,這不管是普通人,還是修士,其實都可以因緣、因自身行善,而來天界。

  五洲四海八荒,算是在大體上分化出了各種機遇,不是那種非得需要逆天資質才能入‘天界。’

  可也是如今聊起資質。

  又隨著半日時間過去,眾人在寧郃的術法下穿越千萬裡之遙,來到原模原樣搬來的恆宗之外。

  李宗主就忍不住了,直接神念傳音,呼喊著讓恆宗主出來。

  也不過一息。

  等見到恆宗主的瞬間,李宗主就提出了那個七竅之說。

  “七竅?”恆宗這剛一出來,就見到法主、仙者,還有李宗主與林道友齊至,如今再聽到這七竅之言後,更是摸不到頭腦。

  但雲鶴也沒讓恆宗主多愣,就在這山門外的荒郊野嶺裡,大致和李宗主等人講解了一番七竅之世。

  等雲鶴言落。

  李宗主是默默的沉思,覺得這好像和自己有關系,卻又沒什麽關系。
    因為他並不能幫自己的徒弟,甚至門人也不能幫。

  但隨後,李宗主就略有嘲諷的看向恆宗主,臉上全是一副‘瞧,這邪妖七竅褚源,可是你教出來的好徒弟。’

  恆宗主面對李宗主的嘲諷神色,卻也沒什麽表情。

  畢竟褚源練氣圓滿之後,且築基之時,叛變之時,可是身在東海。

  這要是法主論罪,那咱們兩個都別想跑。

  但如今,法主並沒有說起這事,相反只是讓雲鶴仙者告知七竅之世。

  等想了幾息,恆宗主卻明悟出了一些‘真解。’

  那就是百年之時的界主善封中,必有七竅之人在列,天數中必然有七竅成為界主!
  這就是七竅之世的正解。

  而不是七竅攪動四方風雲。

  所以法主等人都是風淡雲輕,甚至不曾在意褚源做了什麽。

  但這也不是寧郃身為法主,為天下之法,所以不怕褚源逆天推翻蒼天。

  相反,如今諸位界主也不怕褚源搞出什麽事情。

  說到底,這是天地初開,小天地也只有幾萬,數百位天地之主也不忙,於此共住於五洲,而不是在各自之界。

  想想看,數百位能顛倒萬萬裡大地的至強者們團結無比,且監管一處天下,那這天下怎麽能亂起來?

  且這些事情,修行界內的所有修士都知道。

  這要是誰敢攪動五洲風雲,亂五洲之法,朝天上喊一句‘我要逆天!’,那和尋死無疑。

  說到底,所有修士法力的‘源頭’,都是法主與諸位界主的術道。

  除非是法主與諸位容法之主點頭,不然五洲怎麽都亂不了。

  甚至多年前的仙魔之戰,也是諸位界主點頭允許的。

  同樣的,就像是如今的第二次仙魔大戰。

  在開戰前,這不管是正道,還是邪道。

  他們各自的副盟主、前輩、盟主,都要先去請示最少一位界主,得到一位界主的點頭許可,然後才可以展現法道,厲兵秣馬。

  這就是五洲的秩序,一切都需要有界主點頭,但界主也會為所有修士‘兜底。’

  這個兜底是指,如果有修士死於界主點頭同意的戰亂中,那界主會保他的靈不貶入下界,且只要在司內受完刑罰,將來還是在仙界裡輪回來世。

  可若是沒經得界主同意,那不僅要受罰,還要入下界,更會找個時機點醒他前世記憶,讓他悔恨一生。

  至於前世因果,後世承擔的事,這對與不對,在這些年來,諸位界主也是思考了許久。

  也是此刻。

  恆宗主當想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又見法主當面,還又和法主等人論道了一番。

  這聊來聊去,從天黑聊到天亮。

  再擺上茶水,眾人盤膝坐下,繼續論道。

  論,‘後世’相當於另外一個人,前世算是沉睡於‘魂靈’之中了,不再‘掌握’身體了。

  如今的身體,算是被魂靈的另一段記憶所掌握。

  可西周在途中也舉了一個話糙理不糙的例子。

  如,一江湖大盜殺了一俠客的全家全村,結果一出村摔倒了,全忘了,或者癡傻了。

  那這是不是就是沒錯了?

  因為也相當於魂靈‘失憶’了,此刻是一個新的記憶,新的自己,和轉世無二,只是沒有投胎經過。

  那想象中的俠客,就可以原諒他,並告訴他,他沒有錯,錯的是失憶前的大盜。

  可實際上,只要在正常人想來。

  且這位俠客只要是正常人,那哪管什麽魂靈與失憶的屁話,只會生吃這大盜血肉,還覺得心裡不解恨。

  如果再知道這大盜的來世出生在哪,這俠客還會提刀過去接著宰。

  起碼在寧郃想來,前世的律法之中,平常欠個小錢,被人騙了,正常人都能感到生氣,恨不得打騙子一頓。

  莫說這律法寬松的古代了,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

  尤其衙門也會支持,甚至性情中人的捕快,還會抓著大盜以後通知俠客一聲,給俠客遞剃刀。

  這時誰要勸俠客善良,說這大盜已經不是曾經的大盜了,那俠客也和他來一手大盜屠村,那這人就明白俠客的感覺了。

  當然,這人也不會原諒俠客。

  到時誰要勸這人,這人也要吃誰。

  況且修行界活的本就是‘最原始的魂靈。’

  上一世的記憶也不會消失,說不定哪日就會恢復,或者偶爾於夢中浮現。

  但只有寧郃等人知道的‘金仙’,是出生時就有前世記憶,且他所留的道法氣機,也會逐一回攏。

  只要多為自己留幾條後路,多留一些寶貝。

  那這讓人困惑的輪回之謎對於他來說,就是轉世重修的大機緣,可以更好的打熬根基,重塑道心。

  且‘我’還是‘我’,不會有前世與今生的雙重記憶困擾,否決如今自我的記憶。

  不過,除了金仙以外,其余修士就會陷入輪回之謎。

  這一輪回,在天界還好,說不定將來機緣巧合之下,還能再入修行,也說不得哪日就能醒悟一些前世記憶。

  等蘇醒後,道境與心境高的,說不定還能撿起曾經的道法,維持原先的心境,或者再進幾步,接納如今之我,也是如今之我,接納前世之我。

  只是聽起來很簡單,但修行之中很容易產生心魔。

  就此,道侶之間的相互喚醒前世,就必須要在天道有感的賜法指引中,於另一人出生時趕至,借天道賜法點醒前世。

  但一般修士,天道不會指引。

  所以偶爾蘇醒記憶後,必有‘今我’與‘前我’之思,之劫。

  不像是金仙,一出生就沒有心結,且擁有一套從凡人到金仙的完整方法與經驗。

  畢竟前世境界中的所有悟,他一出生就全擁有了。

  只要今生身軀有半成靈根,半成悟性,那修行就是一帆風順。

  哪怕是無,那等成年後,有自保之力後,尋一下自己前世留下的開靈寶物就好,或者找機會聯系一下信得過的好友。

  可不管怎樣,尋常修士是沒有金仙這般的‘今我神魂不滅。’

  於此,就像是上一次和這一次的正邪大戰,都是需要界主兜底的。

  不然的話,若是到了下界,那基本就無了,甚至第二世老死,也是心感自然,覺得應該如此。

  這讓認識他的人看來,這是何其悲哀。

  也可以說,曾經的修士已經死了,如今是活得是沒有記憶的魂靈,曾經的‘今我’是永遠沉睡在了魂靈之中。

  這讓今我想一想,這永遠的暗無天日,就感覺不寒而栗。

  且也是如今。

  關於輪回之謎的說法,大部分五洲修士都知道了。

  當然,對於大部分邪修來說,後世都是後世的事了,壓根就不用管。

  可心裡是這樣想的,甚至還有不少大妖口出狂言,說‘孩兒們!今生瀟灑即可!’

  但他們最後還是很實誠的先請示了界主,然後才發動了這第二次仙魔大戰。

  而如今。

  也在寧郃等人論起這輪回之謎時,時間不知不覺流逝。

  在一月後。

  這場仙魔大戰也基本到了尾聲。

  相較於上一次,倒是提前了許久。

  皆因這次其余三海沒有加入,也因他們三海內的邪妖是先內鬥起來了,也使得附近三海的正道修士抽出手來幫襯東海正道。

  於此,這次東海的邪妖慘敗,更是痛罵其余三海邪妖分不清形式,枉為我輩邪道義士。

  可這面子還是丟了。

  甚至不少妖邪都離開了東海,不再自稱東海之妖。

  不過,這面子沒丟多久,他們就找到了一個天大的好理由。

  這也是幾月前仙樹出現,再加上李宗主的弟子並沒有隱瞞仙樹的功用,甚至這幾月裡出來遊歷,還言告了不少仙樹的詳細之事。

  於是就有東海邪妖以仙樹為話題,修飾了這次的正邪之戰。

  也是事過一月,東海之中就傳出了這麽一個事。

  為,‘天界東海混沌中誕生一顆“神樹”,為天地四行之屬,其高有九萬九千丈,名為建木。

  建木誕生,十萬萬仙魔齊無邊之海,於萬萬裡疆域為修羅沙場。

  逢戰時,東域法力如海,日月無光。

  仙魔勢均力敵,恐有百年廝殺之象。

  仙界之主聽聞,派出座下兩位弟子,持天地法令,取走神樹,栽於仙界之邊,鎮壓天地五行。

  於此,這場仙魔之戰才漸漸平息。

  又相傳,只要爬上仙界的神樹,便能以凡人之身通往天界。’

  而這段傳言雖然和真實有些出入,但事關仙樹一事,事關混沌至寶,卻也是越來越廣。

  且這次的傳言半真半假間,又沒有透漏出誰的名姓。

  繼而一眾東海邪妖也沒有故意隱瞞,甚至有時還講給東海內的尋常人聽。

  反正就當說故事了,也是說他們妖邪其實不怕正道,只是被界主大人勸著了,不然鹿死誰手,尚且未知。

  可是真正知曉此事的一些邪修卻也想著,既然仙樹能通往他們天界,那他們能否順著仙樹去往仙界?

  聽說這仙界可是和曾經的五洲類似。

  要是能爬著過去,那就是去試一試?
  不然他們邪妖可是沒資格從正門去往‘小仙界’的。

  同樣抱著這般想法的人也有許多。

  其中有出生就在海島上的普通人,一輩子沒見過天地初開前的五洲,只是從長輩口中聽聞。

  也有曾經生活在五洲中的正與邪修士,懷念曾經的生活。

  天界之中,向往曾經五洲仙界者,不在少數。(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