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120.第120章 法修的落幕與法修才是逆天的修
  第120章 法修的落幕與法修才是逆天的修士

  且也在褚源的有意計謀之下,卻無心插柳間使得這忠義無雙的名號,三日內傳出了宗門,一月後傳出了方圓萬裡,且又越來越遠的時候。

  時隔一月。

  在無憂無慮的五洲之上。

  東州、幸朝。

  齊城的一家客棧內。

  剛沐浴完的黑熊精,是樂呵呵的在享受著一頓佳肴。

  又在他的前方桌子上。

  手旁是一個‘公家’的儲物袋,裡面是滿滿的陰石。

  眼前,是五盤香噴噴的大包子,還冒著熱氣。

  甚至是這一刻,剛倒完茶退出去的小二,也好奇這漢子一身錦衣的也不像是沒錢人,怎麽點菜盡點了五種不同的大包子?
  這包子還是常人吃三個就撐的那種,這漢子卻一口氣點了十五個。

  難不成是餓死鬼投胎?
  相傳餓死鬼投胎,就喜歡一口氣吃撐到死。

  或者,是習武之人?
  習武之人的飯量也很大。

  尤其是最近這些年內,還有境界為‘先天武者’的大高手,一頓飯甚至能吃一頭牛。

  小二都不敢想象那是怎麽吃下去的,也不知道這先天高手吃完一頭牛後,肚子會不會漲起來,還是吃完什麽事都沒有。

  這些,都不是他一個小二能得知的。

  因為這先天武者是在吳朝的旬城江湖堂內住著,那裡是吳朝武林盟主的地方。

  還又聽說,這位武林盟主是師從吳朝京都某處,但具體哪裡,誰也不知道。

  畢竟吳朝離此朝足有兩萬裡。

  誰也不能為了一個消息,就跑兩萬裡山川去證實這幾個消息。

  可不管如何。

  當小二想到習武之人,也是趕忙放正了神色,又滿帶笑容的輕輕退了出去,以免惹這位大俠不喜,繼而捶打自己一頓。

  同樣,也是吳朝武林盟主的出現,那種以一敵千的大高手出現,使得如今附近各朝內的江湖人士是隱約間‘高’了一等。

  不少江湖人士行走間,甚至還明目張膽的在城內亮刀劍。

  當然,下場就是被衙門扣著。

  畢竟盟主是高,但不是他們高。

  衙門官府可不會慣著這些仗勢欺人的江湖敗類。

  但作為尋常人的小二不知道這些,相反對武林人士只有敬重。

  可他卻不知道。

  黑熊精不是如今慢慢崛起的氣血修士,而是正統的老一輩法修,更是金丹圓滿的大修士。

  也是他們口中經常傳言的‘妖仙’,書中能飛天遁地‘神仙。’

  只是如今。

  黑熊精是作為一位普通的食客,特意來客棧裡犒勞自己的。

  因為陰石裝滿以後,就又到了送陰石的休閑雲遊階段。

  不需要天天像是礦工一樣,在烏漆嘛黑的地底裡采陰石。

  也是慶祝,他才特意洗了一個澡,準備好好享用這來之不易的空閑。

  只不過,黑熊精剛吃上一口熱乎的大肉包子。

  隨著一陣陰風襲來,屋中就出現了一道身穿官袍的威嚴老者。

  黑熊精見了,是無奈的放下包子,又起身見禮道:“是此城陰司,齊府君當面?”

  “正是。”城隍觀測到這位妖修的道行不亞於他,又看到身無陰煞,臉色不由也放緩了很多,更是歉意還禮道:“得罪,得罪,只是忽然感知到城內有妖氣顯現,之前卻未覺察到一絲,本以為是有妖”

  城隍說到這裡,那些不好聽的話也沒說,但一熊一神都知道。

  不外乎是以為有妖物作祟。

  不然怎麽會突然出現?
  因為一般情況下,妖修入城都是先拜訪陰司的,這是五洲不成文的習慣。

  就像是人族修士渡河,也是要先見水族江神。

  這見,不是拜見,就是打個招呼,意思為‘我要從道友的法界穿過去。’

  這道理,黑熊精也懂。

  可這次卻是誤會了。

  同時,黑熊精也解釋道:“齊府君,老熊不是有意來城裡搗亂,而是正好從地底出來時,就到了咱們城裡,又到了這客棧外面。

  那不巧了,老熊我和這客棧有緣,就過來吃頓包子。

  也想著等吃完包子後,再去陰司見禮,反正都已經晚了哈哈。”

  黑熊精說著,也是樂呵呵的笑著,話語也很直白。

  城隍聽到這位熊道友言語有趣,亦是笑著又捧捧手,算是一場誤會化開。

  可恰恰是聽到黑熊精這般雲遊地底,再加上這裡是中州,更重要的是這位熊道友看上去是與自己一樣的老一輩法修。

  城隍一時好奇,也詢問道:“道友是準備去往東海?我聽說眾位容法之主經常去小仙界做客,而我等法修最近也是東移。”

  “是有此事。”黑熊精點點頭,卻又搖頭道:“不止是諸位容法之主。”

  黑熊精說到這裡,先是向著天際四周一抱拳。

  城隍見了,亦是知曉了熊道友要言法主,於是也是臉色鄭重,同時向著天際一禮。

  等禮落。

  不出城隍所想。

  黑熊精也緊接著言道:“我上個月曾遇到楊界主,聽楊界主說,雲鶴與西周五位仙主、天地法主,也曾去過小仙界內做客,更是對小仙界讚不絕口,說是有我等五洲百年前的法修之風氣。”

  “法主都這般言?”城隍目露向往之色,卻又猛然一歎道:“可惜啊如今我所掌地界內無下位府君人選。

  否則,我定然會辭去府君之職,去那小仙界內一觀。

  若是小仙界界主允許,我更想在那小仙界內長住。”

  城隍說著,又掃視四周一圈,想起如今五洲內的修行界風氣,心裡還有不少感慨,“雖然天地初開是大功德,於我等法修更是大善,但我等修士一多之後,又沾染下界風氣,多是有人心不古。

  且如今,雖然不少修士還能想到法修,且幾十年前還親自習得法修之術,也效仿法修之法。

  但說不得再過千年、萬年,等我等法修漸漸隱去之後,對於此刻來說,這是熊道友口中‘百年前的法修之風’。

  可對於萬年後的那時而言,就是上古之風,太古之風。

  我等法修,早已成了過往中的歲月傳聞。”

  “修行各自有道。”黑熊精聽到城隍感慨,倒是不為在意的搖頭,“天下之法有萬千,不足於一道。

  而府君之所以感慨,懷念百年前的五洲,這還是府君心善,向往天下修士心善,繼而著道了。

  但咱們五洲有句老話怎麽說來著?

  自身行善事即可,莫管他人言。

  天地自有鑒。”

  黑熊精說到這裡,看到城隍漸漸明悟之後,還又笑道:“說實話,我老熊看齊府君已經金丹圓滿,神魂驟圓,這是已成凝元嬰的征兆。

  元嬰之前,多愁善感也是小小心結。

  這對於我等法修來說,這小心魔不是一個事,也莫當成一個事,隨他修行界如何,我等法修自在就行。

  就像我老熊,每日吃飽喝足,哪管他四海八荒裡打成一鍋粥,這又打不著我。

  這能打著我了,諸位容法之主還不管,那天地也亂了,也不用求修行了。

  所以,放寬心,行自己之事,自己之心即可。”

  言落。

  黑熊精還像是江湖中人一樣,拍了拍城隍的肩膀。

  同時隨著黑熊精大手‘嗒嗒’的拍打響聲。

  城隍有些虛幻的身子也是一起一伏,被拍得一愣一愣的。

  可恰恰就是黑熊精這大白話的一點。

  城隍等稍後徹底明悟之時,也向著黑熊精一禮,更覺得這位熊道友雖然在法力上和自己一樣都是金丹圓滿。

  但其在道境與心性上卻是遠超自己。

  而黑熊精看到城隍醒悟之時,也沒有多言,便留下幾枚銀子飯錢後,就轉身向著東邊行去,也無意去看吳北紀了,更無心吃放涼的包子了。

  因為儲物袋子已滿,是該去交陰石了。

  尤其這一交談,也佔足了吃包子的空閑。

  再多,就耽擱正事了。

  孰輕孰重,黑熊精還是能分的清楚。

  至於,邊走邊吃,那不舒服,黑熊精不想那樣。

  當然,黑熊精也是聽城隍一點,於是更想早早看看那小仙界。

  對於這小仙界的好奇,是遠超了那位吳北紀的陳書生。

  但黑熊精雖然是遠行了。

  可是城隍望著黑熊精的背影時,卻是心裡又一歎。

  皆因通過黑熊精的道境與心境皆比他高以後,他就發現了一個令人惋惜的事。

  那就是熊道友遲遲沒有凝元嬰的原因,是在先天悟性與先天靈根上太低了。

  並且城隍也沒有猜錯。

  黑熊精確實是明白一些事情,也知道如何凝練元嬰,更是深知元嬰之謎。

  但真當發生在自己身上,自身又去修煉的問道時候,他卻會有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

  這被法修稱之為,當局者‘迷’。

  而悟性,就是破這個‘問道迷霧’的關鍵。

  例如先天靈根高了以後,就可以輕易的看到天地間的靈氣,也可以隨時吸收靈氣。
    悟性高了,則是可以清晰的看清前面的道路,可以確切的知道下一步打算,也能看到道韻,悟得道中法理。

  這就是修道悟性,而不是單純對一件事情看的很透徹的‘悟’。

  如果單純看的透徹,也算是悟的話,那一些知天命的凡塵老人,都可以成金丹元嬰了。

  並且關於這‘虛無縹緲的悟性’在五洲錄內也有詳細記載。

  這一切是出自於寧郃之手,大致意思為,‘修道的悟,不僅要對一件事看的透徹,更要“看”清道。’

  就這麽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完全點破了悟性的關鍵。

  老一輩的法修,是完全明白這個道理,也能看懂什麽意思。

  因為換句話來說,這也是五洲老一輩法修的修煉方法。

  且問道的‘先天悟性’也能慢慢養,和靈根一樣是可以漸漸後天養起來的,更不需要到元嬰之後才可以洗滌。

  可這個太慢太慢了,慢到幾乎和沒養一樣。

  所以老一輩的法修,大部分都是七八百歲還在築基圓滿晃蕩。

  甚至有的天才在練氣二百歲時也難築基,最終鬱鬱逝去。

  可一旦踏入這個門檻,拿這一世的性命為基,最終自然而然的突破了,把‘悟’養出來了。

  那就像是雲鶴與諸位容法之主一樣,也與他們的弟子一樣。

  之後的所有境界都是水到渠成,安心修煉就行。

  但如今的新一輩修士,是‘不悟道’的,單純就是拿靈根硬修。

  這也是如今仙界的靈氣太過濃鬱,於此‘悟道修心’就落為了後選。

  甚至有位容法之主還舉出了一個非常貼合實際的例子。

  他曾言,如今的靈氣五洲就像是位‘大員外’,修士就如‘勞苦百姓。’

  忽然有一天,大員外給這位百姓兩種選擇,一個是直接給你千金,讓你瀟灑後半生,且後半生有機會的話,說不定還能漸漸彌補心境,來個長生不死。

  另一個是讓你勞苦到死,還不一定能得到一兩銀子。

  這選擇就不用多想了。

  這也是如今的天地大勢所趨。

  並且這位法主還曾狂言,‘法修如今才是逆勢而行的人!’

  因為法修一開始就是修心,練氣期就要求仙問道,試問自身道境。

  這如果還不是逆天,就沒有逆天的人了。

  可他卻不知道。

  早在天地初開之前,五洲靈氣也尚低的時候。

  寧郃僅僅周遊了吳朝境內,又等見了雲鶴後,就全然明白了整個天地內的‘逆行’。

  也明白五洲三千年來,難怪就幾個元嬰,二十多位金丹。

  千年壽命還困在築基的是比比皆是。

  尤其如今遍地走的築基,對於曾經很多奇才來說更是天塹。

  本來,寧郃還以為修行是真的難,還覺得很正常。

  但漸漸知曉前因後果以後,知曉五洲修士一開始在練氣圓滿的時候就要叩問道境,一開始就要以煉氣期的修為求仙。

  再加上曾經的五洲靈氣又不高,最多只有洞虛。

  這能不難嗎?
  可就算是這樣,五洲修士硬是堅持了三千年的修心法,覺得這才為求道正統。

  哪怕是曾經就有人悟得‘先修法,再修心’,甚至以此法輕松築基,也沒有任何五洲修士動搖。

  而那些先修法的人,還存活到如今的人,當幾十年前的八荒合並時,大部分都是選擇了仙緣之氣。

  如今化神者已經有十余位,且正在閉關不問世事,補修心一法,為了洞虛‘叩心’做準備。

  這還是身為五洲之人,受五洲影響才這樣。

  更多的八荒化神者,還有四海妖邪,是準備再以法力破洞虛境。

  同樣的,如果他們成功又躍一境,那麽新修行者會更多,會有更多修行之人選擇。

  因為只要修到洞虛圓滿時,就會有三萬年壽,且再加上五洲的清氣善果,五萬年也只是等閑。

  有這般壽命與法力,至於選什麽來修,這已經不需要多想了。

  當然,也有修士在天地初開時選法修,等到如今近百歲時還未築基後,轉為了新修士。

  看似也沒有錯,一法不行,再試另一法。

  但是耽誤了最關鍵的‘天地初開時的百年’,耽誤了最少千年的清氣壽命。

  再瞧瞧那些和他們一同起步的人,那些新修士,如今最少都是築基,還有的已經金丹,清氣壽命更是一抓一把。

  他們就會後悔自己一開始為何不選新修法。

  可也有的人心裡明白,也沒什麽後悔,因為這修行本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事,歲月成積的努力,哪有那麽多漏洞可鑽。

  既然想嘗試,就得承受這後果。

  可也是這般嘗試失敗的人越來越多,作為前車之鑒,也使得如今的新修士越來越多。

  他們是不敢選這‘逆天之法’了。

  但也由衷敬佩這些法修。

  也是到了如今。

  天地初開的六十二年後,基本和那位城隍所言一樣,五洲上皆為新修士橫行了。

  屬於散修的老修士,在小仙界出現的這些年間,大部分也都去了李宗主所在的東海。

  如今。

  五洲的老一輩修士,基本只剩下了各地的神官了,還有山下學堂,以及容法之主的各宗。

  這就是五洲這些年來的現狀。

  法修已經算是一個天地初開前,‘仙古時代’的落幕了。

  甚至現在的五洲錄,也知流傳於各司與江神之手,以及小仙界內。

  外界的這些新修士,已經數年沒有見過新的五洲錄了。

  就連一些老本,也漸漸的被一些老法修收回。

  因為這些新修士已經改換其道,那五洲錄對於他們也無用了。

  而隨著時間過去。

  又隔一年。

  在黑熊精趕往一千六百萬裡外的東海仙界時,亦在許道人也在充滿元嬰邪妖的北海,繞行了七百萬裡路程,還差二百萬裡就到五葉宗的時候。

  在仙歷,六十三年,秋。

  吳朝境內,除了神官與山下學堂以外,還有一位僅剩的在外法修。

  他如今正在周縣外的一處林中小院內打掃灰塵。

  他就是寧郃最穩重的弟子,灰狼。

  灰狼是十年如一日的守著小院,每日都是這般打掃,又每日回想曾經先生講的那一句句遊記,想起那一幕幕入夜聽書的記憶。

  那是他最開心的日子。

  而此刻。

  境界為元嬰圓滿的灰狼,正在拿掃把打掃院落的時候。

  忽然天地一靜。

  同時,寧郃從天空漫步而來,四周無一絲異象。

  因為這是寧郃真身親臨,足以鎮壓八荒寰宇,壓蓋天地之異。

  不然,身為元嬰圓滿,又是悟得化神之意的灰狼,是能看到滿天仙樂寥寥,日月與星辰共升的無盡天地之奇。

  只不過,寧郃這次是見自己最喜歡的學生之一,這自然是真身來至。

  也在此刻。

  灰狼見到幾十年未曾見到的先生,亦是連忙放下掃把行禮,“學生見過先生!”

  灰狼言道此處,還又準備整理院中的石桌,也準備取來一些茶葉,為先生泡一壺茶。

  但寧郃見到灰狼行禮時,又灰狼操勞時,雖然心裡疼愛自己學生,可神色上卻是平靜的製止他泡茶,又隨後吩咐道:“百日後,有一人得法,開佛道金丹。

  你需去往西北一千二百萬裡,代我為他賜道禮。”

  言落。

  寧郃凝了一顆仙靈清石,交於了灰狼之手。

  灰狼接過石頭的瞬間,也知道了此石之神妙、之珍惜。

  “去吧。”寧郃轉身離開,身影逐漸消失。

  灰狼是再次一拜,久久才起身。

  等起身後,他回想起遊記中的一法,口吐妖風,心念起的瞬間,便成一遮掩法的小神通,將整個小院平白隱去。

  此法,已經媲美一些化神修士的遮掩之術。

  隨後,灰狼目光瞭望西北,身影也消失不見。

  又以灰狼元嬰圓滿的境界與神行禦風之神通,也就三月時間便能趕完尋常元嬰需要大半年的路程。

  皆因寧郃一共講過三千三百本遊記,而每一本皆是一種神通。

  灰狼雖然資質愚鈍,但勤學之下,也悟得了其內的二十四種。

  其中一種,便是這神行禦風之法,名為‘遊神禦氣’。

  也即是曾經寧郃前世,天罡三十六法之一。

  且灰狼此行,也要將這三千遊記講於南關等人,至於能習得多少,就看各自悟性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