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115.第115章 陳書生與方道士 小江神與南關
  也在方道士去往北邊的時候。

  在九百萬裡外。

  北州霍城的南邊。

  如今已經是元嬰圓滿的小江神,此刻正在野外賞花的瞬間,卻忽然心有所感,把目光望向了東州的方向。

  又在他的旁邊,是帶有肅殺之氣的南關少俠。

  南關少俠如今亦是元嬰圓滿,且在法力波動上還明顯壓蓋了小江神一頭。

  好似只差一個時機,就能成功化神。

  也像是南關少俠覺得自己距離真正的圓滿還差不少,所以才沒有急著去體悟化神之道。

  但小江神卻知道,南關道兄是兩者皆有。

  既能體悟化神,又不想過早化神,反而想再凝煉一些底蘊根基,打熬心境。

  這樣一來,等化神之後的洞虛叩心一關,也會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老一輩的修士,大部分都是依照此法來修。

  或者是元嬰圓滿時,又停頓了百十年後,再也壓不住的自然化神。

  南關少俠,如今就是仿照此法。

  而小江神與南關少俠是去年的時候在附近相遇,倒是這般雲遊似的聚在了一起,偶爾再論論道法。

  或者說,是小江神去年也把西北方向給走完了一遍,繼而最近不知道要去哪裡以後,就一直在這方圓百裡內打轉。

  但用小江神的話來說,那就是‘他感覺南關道友太孤獨了,所以想要陪一陪他’。

  可實際上,南關少俠隻想一個人待著。

  然而,就在此時。

  隨著小江神向東瞭望的時候,南關少俠卻沒有感知到任何‘心血來潮’的奇異。

  但小江神的目光,又像是關注著吳朝的方向。

  這事關自己家鄉,更像是自己不知道的事。

  平常沉默的南關少俠,倒是難得的先開口問道:“陳兄弟,你感知到了什麽?是否是吳朝內出現了什麽事?”

  “這個..”小江神的目光一直望著遠方,且又在心中盤算了一小會,最後才言道:“吳北紀在吳朝外的北六萬裡,而方道友的吳南紀在吳朝境內。

  只是如今兩本遊記的氣機,就像是你我二人一樣,在逐漸靠近了。”

  小江神說到這裡,又覺得形容的不太準確,繼而改口道:“是吳南紀在向著吳北紀靠近,而吳北紀沒有動。

  看樣子,是方道友要去尋找陳書生。

  就像是我無聊的時候來找你玩一樣。”

  “陳書生?”南關少俠疑惑,“這是他的道號?還是他的名就為‘書生’二字?”

  “不是。”小江神搖搖頭,“是好多好多年前,我見到他的時候,看到他歲數二十一二好像,且一身書院的學生打扮,好像還在縣裡學堂讀書,然後我就用了書生這個稱呼。

  因為我也不知道他叫什麽。

  就像是熊道兄叫我小江神一樣,熊道兄一開始也不知道我叫什麽,我未見到兄長之前,也沒有名字。”

  “我了解了。”南關少俠點了點頭,是早已習慣了小江神這麽簡單通俗的話語。

  而小江神看到南關少俠點頭以後就不再言說,看似對陳書生的事不感興趣,卻不由再次問道:“道兄為何不問問陳書生的事情?難道就不好奇嗎?”

  小江神說著,是一副明顯要說話的樣子,想要證明自己知道的很多。

  “我為何要好奇?”南關少俠卻是反問一句,又抬腳向著遠處的河邊走。

  他覺得打聽別人,還不如多釣一會魚。

  哪怕是陳書生同為‘四紀道友’,但那也是陳書生的機緣,且二人也未見過。

  這事不關己,也沒什麽好打聽的。

  可要是說衡大俠的事,這同為武者,又稱得上算是‘五十多年的好友’,再加上還有金丹圓滿的相見之約。

  南關少俠倒是會多問問。

  只是這南關少俠這越發寡淡的心境,卻讓小江神異常難受。

  一時有話說不出口的感覺,讓小江神急著圍繞南關少俠的左右轉圈,想聽到南關少俠詢問。

  南關是壓根不管他,反而是從儲物內拿出了一根紫竹魚竿,又從河邊的泥土裡抽出一條肥美的土蟲。

  再往河邊一坐,將土蟲朝魚鉤上一掛、一綁。

  最後朝前伸手,再將面前擋著的小江神朝一旁推開。

  呼—

  魚線拋出,南關少俠就開始靜靜釣魚。

  但小江神也不是那麽容易服輸,可也不搗亂,反而就坐在旁邊,靜靜的盯著南關少俠的側臉看。

  這般被看了一會,又看了一條魚的功夫,再看了半個時辰,看了四個時辰,直到看了一天。

  於是,在第二日的下午。

  南關少俠最後一歎,將魚竿收起道:“那位陳書生,在下倒是感些興趣。好奇這位陳書生有什麽特別,才值得陳道友如此這般?
  難道,他與我三人不一樣?還是天賦更為高絕,已是化神?
  或是入邪?”

  “沒有入邪。”小江神搖搖頭,但聽到南關少俠終於詢問,卻也高興的說道:“他啊,他擁有吳北紀,天賦應該和我等三人差不多。但是我知道他不修道,這算不算和我等三人不同?”

  “不修道?”南關少俠這次真的心裡一奇,又算了一下時間,才猛然問道:“那如今他已經將要八十高齡?”

  “嗯嗯。”小江神點點頭,又當想起什麽後,隨之一歎,“哪怕如今靈氣充裕,他陽壽也無多了。

  且如今入道也已晚,看來只能逝後轉魂修了。

  尤其我也向先生說過陳書生的事情,先生說,他修不修都隨他了。

  而我覺得,等陳書生經歷了真正的生死恐怖之後,應該會轉魂修的。”

  小江神說到這裡,還又高興道:“也幸好他沒有修道,陽壽與陰壽是分開的。就算是肉身衰老,但魂魄陰壽尚有百載。”

  “也只能這樣。”南關少俠又開始釣魚,“生死之間,會讓人看清楚不少事情。

  也希望陳書生能以此入修途。”

  “對,像我三人一樣。”小江神望著魚漂。

  可隨後,他又當想起什麽事情時,再次向著南關少俠問道:“對了!南關道兄,你一路北行,有什麽感悟嗎?

  我轉了好久好久,轉了快六十年了,也不知道先生讓我尋找什麽。

  但你這麽聰明,一定是知道的!”

  “感悟?”南關少俠看了一眼小江神,隨後就繼續釣魚。

  只是一眼,南關少俠就知道小江神的‘感悟’,就是深入凡塵,卻又不染凡塵。

  且小江神也一直保持赤子之心,修得了元嬰。

  這就是小江神的感悟,以及歷練的所有成果,或者說是與生俱來的赤子之心。

  但身為外人的南關少俠能感覺出來,可恰恰是身為外人,卻又說不出來其中的道理,說不出小江神自身的感悟。

  所以,還是不說了,讓小江神去想吧。

  或許想著想著,走著走著,下次見面時,就是化神了。

  只是小江神不知道這些,反而當看到南關少俠不說以後,就又開始盯著南關少俠看了。

  南關少俠又被看了一會,倒是忽然伸出手揉了揉小江神的腦袋,隨後就大笑著消失不見。

  小江神看到南關走了,走之前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卻是生了一會悶氣。

  要知道民間老人有說法,說本來就不聰明的人,當被拍腦袋以後會更傻的。

  只是小江神想著想著,當看到遠處飛來幾隻蝴蝶,卻又很快的把這事拋到一邊,隨後就高興的追蝴蝶去了。

  而也在小江神繼續雲遊,南關少俠依舊鎮守北荒的時候。

  亦在今日傍晚。

  早已來到嶺朝的方道士,今日在此朝地界尋了大半日,終於在一處山林內覺察到了與自身吳南紀相似的氣息。

  只是存放吳北紀的地方倒是比較隨意。

  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林中小院落,院子後方還有將近兩畝的田地。

  一半種的是面麥與稻米,一半是幾種菜果。

  此刻在院子內,還有一位滿頭白發的凡塵老者正在盛水洗菜。

  又隨著‘嘩啦啦’的水聲,有一條小溪是貫穿了田地,又順著院子邊。

  這般林中溪水小院,自給自足的種菜做飯,倒也住的悠哉。

  可是高空中的方道士卻沒有多在意老者,而是又向四周瞧了瞧。

  因為老者是沒有絲毫修為的。

  而在方道士想來,身為‘四紀同門’,還是最早拿到遊記的‘陳師兄’。

  那最少也得元嬰大成吧?

  但當神識巡查了一圈,看到周圍沒有一位修士後。

  方道士卻是心中驚異,又仔細看了看這位老者。
    如今仔細一瞧,他卻看到老者身上是有淺淺的遊記氣息,也略有一種修道者的悠閑心境。

  於是。

  方道士也大致想到了什麽,知曉了這位師兄好似並無修道之意。

  可也因為知曉吳北紀,定然也知曉修行之事。

  方道士想了想,便也沒有隱瞞,就向著下方的院落中踏空行去。

  也待距離院子越來越近,直到踏足院子內。

  如今已是八十高齡的陳書生,才從洗菜中稍微反應過來,是知曉有人來了。

  又當抬頭看到這位身穿道袍的道長,是忽然出現在自己院中的前方。

  陳書生也沒有多問,更無什麽驚異,反而是身為凡人,卻心平氣和的先是一禮道:“見過仙者。”

  陳書生說著,是一副早已知天命的坦然。

  亦是幾十年來的吳北紀之遊,讓他見過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也體驗過了無數的生老病死。

  所以別說是一位騰雲的仙者來,就算是陰司來人,說他陽壽已盡,他也會坦然接受。

  若是收書,也是應該的。

  本就不是自己之物,卻持了幾十年歲月,他心中只有感恩。

  如今的陳書生和五十多年前的心境有天壤之別,對一切都充滿了隨性。

  也是這樣的性格,讓他沒有去府衙內任職,或者嘗試接替父親的官職,而是在三十年前,父母走後,他選擇了隱居山林。

  之後每日,就是種菜燒飯,夜晚夢遊吳北紀。

  這就是他幾十年來如一的生活,卻又在夜晚入夢時不一。

  而方道士看到陳書生想要行禮,那是慌忙的上前幾步,將陳書生扶著。

  要知道,這可是他的師兄!
  那哪有讓師兄向師弟行禮的?

  就算是師兄沒修為,那也是師兄。

  哪怕是師兄忽然打他,他也要靜聽教誨。

  可恰恰也是師兄沒修為,又看到師兄對修行中人果然知曉。

  方道士思索了好幾息,便直接言告道:“師兄..你為何不修道法?”

  “師兄?”陳書生聽到這個詞,聽到仙人稱自己為師兄,便隨之問道:“敢問這位仙者,是..寧仙人之徒?”

  “小道萬不敢以師徒自居。”方道士連忙否認,“你我二人只是仙人的學生,而師兄得仙者遊記時早我數年。”

  “這般..”陳書生沉默點頭,又問道:“是仙人要收回仙緣了嗎?”

  “也不是。”方道士可不敢做主,只是單純的道:“今日只是師弟心中生奇,繼而來此看望師兄,但不知師兄為何不修道法?”

  “道法..”陳書生停頓了片刻,忽然說道:“我有意修道法,是為了長生,為了體悟更多的生平之事。

  也無意修道法,是五十年來已經有了千萬生平,早已看透世事,早已無趣。

  於此,我既有意,也無意。

  一切都交於夢中的我,如若有意修道法,那便修了。

  如若拒絕,那便再等下一次的夢中生平。”

  陳書生說著,是一副隨緣的樣子。

  也知曉夢中的自己,才是潛意識中是否真的喜歡修道法的‘真實自己。’

  但醒來的自己,難免會有雜心。

  所以有雜心之下,此法,也不是他要的法。

  而如今他要的法,所想的事,則是每日入夢,去體驗更多的生平。

  陳書生不求法,是只求心中所想。

  與此同時,方道士猛然聽到陳師兄的言語,也忽然想到了五十多年前,自己與魂道兄築基的那一刻。

  那一刻,不就是一切隨法?一切求心?
  如今卻又刻意的讓人求法。

  這般言語,豈不是還不如築基前的自己?

  一時間方道士感悟頗深,清心自己的道境,將一些細小的塵埃抹去。

  此次一來,雖然沒有勸好師兄修道,但師兄的一言,卻讓自己的道心更加清明。

  方道士想到這裡,就知道師兄的‘隨心’的性格,是遠高於自己的。

  只是這性格,也只是性格。

  沒有任何境界,也沒有任何道術。

  可無論如何。

  方道士感悟之後,都是深深一禮。

  陳書生卻是又如之前的方道士一樣,這次將方道士扶起。

  待得扶起後。

  陳書生還又笑著言道:“其實這些年來,我也遇到過山野精怪,若不是仙書護我,我怕是早已葬身妖腹。

  亦在那時,才知曉了道法之重。”

  “那是什麽時候的事?”方道士詢問,“如今嶺朝有三位金丹散修,其中一位還是我的學生,我也聽他說過,嶺朝四方有四位金丹圓滿的大山神鎮守四野。

  他們前為陰司府君,有無窮法力加身,亦有寧仙賜予生死之法的福報,道行皆有兩千載之上。

  尋常金丹大妖,也萬萬不是大山神之敵。

  按理來說,邪妖是踏足不了嶺朝之中。”

  “此事我也聽說,但可能是時日比較早些。”陳書生仔細想了想,才回憶起來一些,“好像是十五年前。”

  ‘十五年’方道士盤算了一下,也知曉那個時候正是五洲八荒合並之後,靈氣濃鬱,繼而山野之中成精的妖物也比較多。

  尤其像是自然成精的修士,其實也和無人教導‘道德’的人一樣。

  因為無約束下,無意識下,那肯定是要填飽肚子,或者說是常理之中的‘弱肉強食。’

  所以精怪吃人一事,在那時候,倒也很正常。

  也幸得陳師兄有吳北紀庇佑,不然這般身無道法,又身居山林,遲早會葬身妖腹,或是猛獸口中。

  可既然是妖物吃人,還是想吃自己的師兄。

  方道士還是關心的詢問道:“師兄,那妖物在何處?”

  方道士說著,是一副師兄只要指個方向,那他就會瞬間去往,然後將那妖物擒拿。

  陳書生卻是搖了搖頭,又指了指房屋內的一角,“他已經身在書界之中,又在十二年前,有陰司大人前來緝魂,我便將他交了出去。”

  也當說到這裡。

  陳書生還有些分心的看了看屋內,又看了看方道士。

  如今已經是傍晚更深。

  按照以往,他如今吃了一些飯菜後,就要入夢體驗新的生平,去看看另一種人生,去了解更多的人和事。

  而方道士見此,也大致猜到了陳師兄的心思,於是便笑著捧手道:“今日叨擾陳師兄了。”

  “不敢不敢。”陳書生聽此一言,倒是慌忙擺手,覺得是自己心有雜念,才使得待客不周。

  隨即他就斷了入夢的心思,而是準備出院,為方仙者買一些美酒招待。

  這些年他偶爾也會出山林賣一些菜果,手裡有一些閑錢,足夠買一壺好酒。

  方道士看到陳書生致歉,卻是再三捧手還師弟之禮,是非常敬重這位‘同門師兄。’

  哪怕這位師兄只是凡人,但心境上是明顯高於他的,甚至高過了不少老一輩修士。

  起碼方道士當知曉了修行一事後,是萬萬做不到和師兄一樣,立足‘仙門前’,卻又能做到隨心而行。

  隨後,等謙讓的禮落。

  方道士出了草屋,陳書生相送。

  直到方道士當著陳書生的面,踏雲遠去時,陳書生也只是露出羨慕神色,但依舊沒有什麽向往。

  也待幾息後。

  陳書生就整理了一下神情,今日不吃晚飯,回屋入夢去了。

  可與此同時。

  在二十裡外的夜色高空。

  方道士最後回往一眼山中草屋,又看到自己故意施展術法,陳師兄還並無修道之意後,卻是連聲長歎。

  只是他也不再勸導這位師兄,而是徑直的回往了山下學堂。

  誠如這位師兄所說,一切隨心,一切隨緣。

  道不同,也莫要言說,以免擾人心境。(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