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95.第95章 寧郃入仙之境 道終途?一晃又十年
  隨著寧郃離去。

  雲鶴等人記錄好五洲錄後,也向著五洲八方去往。

  此刻在西南荒內。

  眾生也逐漸從剛才改天換地的一幕中回過神來,但又愣愣的望著沿岸的無邊之海。

  也隨著‘嘩嘩’的巨大海浪聲撞擊沿岸,有海水濺到附近的妖修與巨獸身上。

  頓時他們變得驚慌不已,一是怕這海水有毒,二是更怕得罪那位法主,便慌忙的想要將這海水送回到海裡。

  但沿岸數百萬裡的萬萬妖眾內,也有一些妖修記起那位天地法主是允許他們進入此海後,便想試著靠近海岸。

  一時間萬萬妖眾,皆是屏著氣息的望著各自前方敢於入海的妖修。

  甚至一些妖王也提起了全部心神,想知這海裡有什麽,是否和他們大荒內的江河一樣。

  就在這樣的矚目中。

  將近萬余的大荒妖修從各自族群內走出,又壯著膽子先觸摸了一下海水。

  當感知這海水只是比大荒冰涼一些後,他們也稍微放松了不少心神。

  並且當他們用目光與靈識去,也看到這海裡有不少與大荒之中類似的魚兒。

  這些魚兒也沒有絲毫境界,卻可以暢遊在這片海裡。

  那他們或許也可以一試。

  就這般,萬余妖修中又有百余名妖修膽子大一些,試著潛進了這片海域之中。

  再隨著下潛。

  在海裡,他們還見到了遊來捕獵的一些龐大海獸。

  這些海獸身長足有七八丈,輕輕一撞便能掀翻一艘不大的船隻,常人見之怕是早早就逃離遠去。

  但潛入海中的百余妖修,當見到這龐大的巨獸後卻是倍感親近。

  只是他們也只是止步於此,就草草的上岸向各自好友與大王言說,說這海裡並不危險。

  自然,他們也記得自己等人是不能跨入法主言中的‘五洲’。

  可是這放眼望去,也有元嬰大妖騰空望去。

  眼前盡是無盡的海洋,哪裡有大地之影?
  又或者,大地很遠很遠,遠到他們無法看到。

  但也是這一望。

  隨著五洲的大日西落,他們也發現天上有兩個大日。

  一方是他們大荒上午時刻的太陽,一方是夕陽五洲的。

  只是五洲大日的光芒又被天地之門上方的虛無遮掩,讓這陽光映不到大荒之中。

  若是此刻站在無邊之海和大荒的交界處,向前一腳就是五洲黃昏,退後一步就是大荒之中的上午。

  這光芒好似在中間行成了一道奇異的分界線。

  再隨著五洲大日隱入虛無,五洲此刻有黑夜出現。

  他們也發現這黑暗之景也不是直接出現,而是慢慢從太陽前來的五洲東方出現,然後向著海洋延伸,直到完全籠罩整個海洋。

  這種神異的景象,讓大荒內的眾妖更加驚奇。

  但在相隔不遠的石城內。

  那兩位妖王見此一幕,倒是能明白一些。

  因為他們多少已經探知到了一些天地之謎,也知道他們大荒一樣是在增長。

  所以在天地之法的干擾下,天地為了長夜與白日時間一致,繼而就出現了這種潑墨似的天地奇景。

  可是在眾生看來,以及沒到天地邊界的人看來,這大日依舊與以往無二,更是看不到這天地奇景。

  同時。

  在荒界眾生皆是驚訝於五洲法主與這日月奇景時。

  寧郃也站在萬丈之上,看著月亮從天地的另一處虛無中升起。

  而對於他人來說,這可能只是日月,是兩顆會發光的巨大石頭。

  但寧郃卻知道,整個天地其實就是一方自然生成的陰陽大陣。

  這日月就是陣眼,也是與天地齊平的大道。

  天地,則是這座天然生成的陣法本身。

  尤其在大地的增長中,日月也在逐漸變大。

  其天空也越來越高,日月也升的越來越高。

  興許用不了多久,哪怕是沒有天地之法干擾,白日與黑夜的時間也會與原先一致,
  而這種潑墨似的天地奇景,也只有無盡天地初開的此刻才能有緣欣賞。

  且寧郃也有推算,不止是潑墨黑夜,甚至這雙日凌空的神異,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修正,最後隻留五洲大日。

  再等其余七方開啟。

  這‘九日凌空’的奇景,也興許只有這八荒初開、天地初開的千年內能見。

  且在這千年來,天地秘聞也是在眾生眼中展開,未有絲毫保留。

  這也是最好的證道時機。

  而也在寧郃觀賞完雙日凌空,又隨心向著北州行去的時候。

  秋去秋來。

  雲鶴等人也在虛無中按照正極的方向探尋。

  這般時間不知不覺,九年走過。

  仙歷,二十九年,夏初。

  又有六方大荒歸於五洲。

  其為東南、北、東北、東、南,西北。

  其中‘東、南、北’三荒倒和五洲相似,為萬靈大陸山川之地,且外圍靠近虛無的地方也是一片亂戰之所,其內妖邪無數。

  東南、東北、西北,則是完全與大荒一樣,整個荒內都為大妖與巨獸的征戰之地。

  除此之外,六方的靈氣皆與西南大荒無二。

  尤其這幾年過去,五洲修士也漸漸知曉了大荒的存在。

  也把大荒的修士,稱之為‘荒修。’

  且也在六方天地漸漸融合之際,其內生靈逐漸踏入五洲之時。

  又是半年過去。

  二十九年、冬至。

  所有容法之主盡皆化神。

  林道友也最終化龍,亦是五洲第一位化龍者,為天下水族之首,更為容法之主,掌握一方海洋大界。

  李宗主與恆宗主也終入洞虛大成,在北河之地為諸位容法之主講道三日。

  亦在這三日,有三十六位界主踏入洞虛。

  且隨著這兩位宗主的講道,諸位容法之主也更加理解了何為‘容法之意。’

  於是三日後,他們大多放任自己的天地,讓天地自行演變。

  至於接引資質者與大善之人,就交於自己的弟子了。

  小部份容法之主,亦是結伴雲遊離去,去看看那無邊七荒。

  如今這麽多年過去,早些年合並的大荒,也在無邊之海的交界處建立了不少城池,聽說挺熱鬧。

  他們早就想去看看了。

  也聽說南荒的正道修士,還準備在海上的島嶼處建立一些小縣小城,一是供來往的修士落腳,二是抵禦無邊之海上的荒獸與妖修。

  這些事情,他們正在與南海的正道修士商議。

  五洲修士亦是有意向。

  因為如今五洲的邪修與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大荒內的荒修倒是同仇敵愾。

  仿佛是找到了親人,隻恨相逢太晚。

  雖然他們之中也多有利益廝殺,可基本上還是和正道修士糾纏不清。

  於是,關於建海島小城的事,不少容法之主想去瞧瞧,但晚輩的事情也不想過多插手。

  這一切都是歷練,交給後輩就行。

  可恰恰也是如今後輩們風起雲湧。

  繼而不少容法之主,在最近也聽說了一件趣事。

  這趣事,是關於恆宗主的。

  也是如此,眾人才好奇打聽。

  這一打聽,就知曉是恆宗主靈界內的恆仙宗事情。

  那是在一年前。

  一位名為褚源的弟子築基大成後,意氣風發,在無邊東海遊蕩。

  又在途中遇到了一高一矮的兩位築基小成弟子。

  一番大戰,這褚源卻不是這兩人的對手。

  幸得幾位路過的邪荒修相助,才把二人打成重傷。

  本要斬草除根,可惜在褚源追殺二人之際,遇到了一位築基大成的正道修士。

  之後,褚源在荒修的協助與蠱惑下,逃往了東南之荒。

  聽說,褚源還拜了一位大妖為師,有望三年內築基圓滿。

  另外高矮弟子,則是被這位路過的修士救起,送回了李宗主的鎮妖宗內。

  也是這一番大戰。

  在生死感悟之中,兩人歎仇怨似煙雲飄過,心有感念,改邪歸正,於一年內踏入了築基大成。

  最後是恆宗弟子前來,讓二人回小靈界恆仙宗內任掌教。

  而小靈界如今已是金丹圓滿。

  恆宗主已讓其弟子隻管接引大善之人,而宗門之事則是交於本身就為靈界之人的高矮漢子之手。

  恆宗主則是回到了西州宗門,將宗門遷移到了更遠的西側,準備一心教導弟子。

  不止是恆宗主,也有幾位容法之主,亦是歸隱於五洲各處,或是整理著自己的宗門。

  亦是同年夏至。

  諸位容法之主的弟子,也多為金丹圓滿之境,代行界主之事,但也隻管接引善者。

  除非是資質特別出奇,這些弟子才會請示各自界主。

  同是今年,再有天地煙雲,也只是單純的歸於各大界。

  諸位容法之主很少再來飛升之地,也不再揭示上界存在,而是讓其自行演變。

  也是如今,從仙歷年初到此刻。

  共有天地一萬三千余方。

  界主五百六十二位,大界同數。

  每方大界內多著有百余小界,少則也有數方。

  唯有李宗主隻留一方大界為鎮妖之地,不融其余天地。

  而也在諸位界主與各自弟子,都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時。

  又是一年過去。

  在仙歷、三十年、秋。

  林界、一方練氣圓滿的小界內。

  宋朝南方山下的一處村莊中。

  這日中午。

  趙族長也如往常一樣,一邊指導族人修行,一邊感悟著最近的心得。

  且自從他獲得極品靈石,又經過二十余年的修行後,如今也已經是練氣九層的圓滿之境。

  尤其他還有隱約感悟,覺得他所猜想的築基是真的。

  因為他覺得可能還有‘上界?’

  上界,就在他正上方的空中。

  所以他才帶族人遷移到了這處山下。

  他們之前住的地方,不在這裡,而是千裡之外。

  此刻,趙族長一邊回憶著過往,一邊又仰望了一下天空。

  他每日都會這般。

  皆因他是在思考怎麽飛上這不知是千丈,還是萬丈的天空。

  而就在這亂猜之中。

  趙族長卻忽然感到天空中有一陣靈氣波動。

  再一眨眼,他卻看到了一位氣質祥和的少年站在了他的面前。

  這少年,正是曾經丟靈石的那位玄門弟子。

  只是他如今也已經金丹小成了。

  “誰?!”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忽然一個活人出現,也將附近的族人嚇了一跳。

  可不待他們更多驚奇。

  趙族長就皺了皺眉頭,擺手示意族人安靜。

  同時,他想著上界的事情,心裡也恍然有悟,頓時二話不說的納頭就拜道:“拜見上界仙人!”

  “道友無需這般。”少年卻沒有讓這位趙族長拜下,反而是笑道:“今日忽然想起在二十幾年前,我於此界遺失了一些靈石,不知這位道友可曾見到?”

  ‘靈石?’趙族長不知道這是何物,但當想到這世間唯一的奇物,他借此突破的奇物,讓族人都邁入練氣六層的天地奇石,繼而他多少也有些猜測。

  也或許只有對自己來說的天地寶物,才會讓一位仙人略有興趣的提起。

  於是他沒有多言,就看向四周呆滯的族人,高聲喝道:“將各自家中的天地之石取來!”

  “是!”族人聽到家主發話,又見失主‘仙人’來至,便二話不說的邁動發軟的腳步,向著各自家中跑去,又盡可能的不摔倒,以免仙人不喜。

  這少年見了,卻是一擺手,用微風讓眾人停下身形,且又鄭重的看向趙族長道:“一些石頭而已,只是有感而念,無需大費周章。

  而我此次前來,是為接引道友而來。”

  ‘接引?是去上界?’趙族長有些猜測,又看了看四周的族人,但也沒有多言,而是靜聽仙者吩咐。

  少年看到趙族長心性穩重,倒也心中暗自點頭,可面相上是平靜道:“其實道友早就可以被我接引,我也有意接引你。

  因為你靈根絕佳,悟性絕佳,能直接入仙界修行。

  只是在五年前,我準備來時,仙門尊上,玄師祖有言,我若是單單接引你,你並不會去。”
    “是”趙族長默默點頭,且他剛才掃視周圍,就是心裡放不下族人。

  若是仙人隻帶他自己,他是不會去的。

  少年看到趙族長應聲承認,也是點頭道:“如今五年過去,哪怕是自身境界在此界內無望突破,你心裡依舊還是放不下族人。

  何況你五年前才踏入圓滿,更是覺得自身能踏入築基,也無需接引。

  我若是言說,你定然更不會去往。

  於此,我就沒有前來接引你。

  因為你族人的資質與境界遠遠不夠,是無法一同被接引。”

  少年說著,當看到眾人都有些失望時,卻又話語一轉道:“於此,我就多等了五年,等你族人有十位練氣大成後,特來給你兩個選擇,也是我向師祖求來的折中之道。

  不然你這般天賦留在小界,著實是可惜了。”

  少年說到這裡,在眾多族人又是長呼一口氣,又是緊張這選擇是什麽的時候,也平靜開口道:“其一,你隨我去仙界,我引你入我仙門。

  以你六成的靈根與悟性,雖然入道尚晚,還未築基,但依舊有成仙之緣。

  二,不引你入仙界,而引你全族入上界。

  到時能否開天門,能否入仙界,就全憑借你自身了。”

  言落,少年看向趙族長。

  附近眾人也是緊張的看向家主,心裡是向往那上界,卻又更期望家主成仙。

  因為家主已經對他們夠好了,他們不想再拖累家主。

  尤其是此刻聽到家主早就可以入仙界,但卻因為他們,家主才多等了整整五年。

  他們心裡更是愧疚難安。

  若不是仙人在此,他們也怕失禮的話,他們如今早就勸起家主飛升了,不用管他們了。

  只是趙族長面對這個選擇,面對族人相勸的眼神,則是想都不想的開口道:“回仙者,我想要帶我族人去上界。”

  “當真?”少年沒什麽表情,“須知,仙者至少有萬年壽,更有搬山倒海的神通..”

  “那敢問仙者!”趙族長恭敬抱拳問道:“我輩修士,若放不下族人,若有心結,若對今日獨自飛升的一事耿耿於懷,那是否還能成仙?”

  “好!”少年聽到趙族長這般言辭鑿鑿的反問,卻是在眾人的緊張中大笑起來。

  ‘家主會不會得罪仙人’附近族人聽到家主打斷仙人言語,卻是越發難安。

  趙族長是保持著恭敬抱拳的動作,只求族人共去上界。

  也待幾息過去,在眾人各有所思的緊張之下。

  少年點頭道:“既然選了上界,那便是上界了。”

  “多謝仙人接引!”趙族長猛然聽到此話,看到仙人不僅沒責怪自己言語,反而是要接引他們全族之後,是慌忙的激動抱拳。

  等禮落,他又一禮道:“多謝仙人賜下靈石!讓我與族人踏入修行!”

  “道友這話錯了。”少年卻搖搖頭,“若是沒有法主開天門,接引無窮天地,那也無我二十年前一行,更無今日你我一敘。

  於此,道友是謝錯了。”

  話落。

  少年的身影便漸漸消失,未言法主之事,而是又去巡查其余各界的善者。

  亦在同時。

  趙族長等人還未反應過來,就見四周天地一變,成為了一片山林之地。

  空氣中也充滿了濃鬱的靈氣,遠高於曾經的極品靈石。

  而此地,正是金丹圓滿的林界。

  並且少年還借界主之法,將他們送到了林朝界內的邊境。

  這樣走不了多遠就有人煙,方便他們族人安置。

  但此刻。

  才來到林界內的眾人在驚奇與激動之余,也不敢亂動,而是盡皆看向了前方的家主。

  這二百余位族人帶有濃重的感激同時,也聽家主安排。

  趙族長則是沉思了片刻,看似是在想著對策。

  實則他忽然來到上界,心中也不知該如何。

  因為在他想來,接引飛升一升可能會比較繁瑣,甚至需要什麽大法陣。

  所以他們可能有一些緩衝的時間,去商量今後到了上界後該如何。

  但誰又能想到仙者能這般風淡雲輕?

  可也在此時,前方林中卻忽然傳來響動。

  正在眾人戒備的時候,一位中年漢子也從前方的林內靠近。

  同時這漢子剛繞開眼前大樹木,又見前方林中站著一群人時,亦是驚了一下。

  就這般,沉默了片刻。

  趙族長因為不知曉此界的言語是否和他們天地一樣,於是也沒有說話,反而是想先聽聽這漢子的言語。

  這漢子看到眾人衣著整齊,且還有老幼同行,再加上這裡是邊境,於是心裡就有了些許猜測,也不免稍微放下了一些戒備道:“你們是從外朝遷移來的?”

  “正是。”趙族長聽到言語相同,也就順著這漢子的話語道:“敢問這位大俠,不知哪裡可出這林內,哪裡又有落腳的地方?”

  漢子聽到大俠稱呼,是臉上露出笑容,又指了東邊方向,“朝前走五裡就到倉縣了。”

  趙族長也感激一抱拳,且想了想,又從懷裡拿出了一小塊銀子。

  一是還恩這漢子的消息,二是看看這銀子是不是通用的。

  漢子看到這銀子,是忽然心裡一樂,覺得自己應該是碰到有錢的大戶遷移了。

  甚至是有錢到一個消息,就能換一塊銀子!
  於是,漢子看到趙族長等人氣質不凡後,又頓時沒話找話的詢問道:“看幾位兄台像是習武的樣子,又特意從外朝趕來,這是..要去拜仙門?在仙門下落戶種田?

  如若是拜仙門,我倒是知道有一條路去往,這條路比其他路都近。”

  ‘仙門?仙門山下能種田?應該是高手吧?’趙族長不是很信這漢子話語裡的仙人,且也知曉一些人喜歡誇大其詞。

  可此界靈氣濃厚,又不能確定。

  繼而趙族長小心詢問道:“這仙門內是能搬山倒海的仙人?還是?”

  “搬山倒海?”漢子樂了,“只是稱呼上的仙門,實則哪裡有什麽搬山倒海?

  別說是搬山,就算是一塊十丈的巨石放在他們面前,他們都不一定能搬得動。

  而你所說的搬山倒海,能這般的仙者,也只是在三十年前出現過。

  只是我那時還小,這又過了三十年,早已傳的不知真假了。

  但你若是有興趣,我倒是知道一個地方有準確記載,並且其內還可能有真正的仙術!”

  他說到這裡,還特意壓低了聲音,“聽說在三十年前的時候,有位道長飛升後又特意下界,為林朝廣傳仙法。

  這些仙門,就是依那些術法所建,只是他們才學得皮毛而已,甚至是早已丟失,遠沒有那個地方的藏書完整。”

  ‘仙術..是仙界的?’趙族長心裡一琢磨,隨後請教抱拳道:“願聞其詳。”

  “這其實在林朝之中也不算什麽大秘密。”漢子做出一副什麽都知曉的樣子,“但你外朝的可能不太知曉,畢竟這麽多年過去了。”

  漢子說到這裡,還感歎了一聲。

  實則也是回憶了少許,想著江湖上的各種傳聞。

  等幾息過去,他順理明白後,才繼續言道:“我聽說林朝的史官,在許道長下界的時候,曾記錄了一些事情,以及一些仙祖的傳聞。

  只是這些關於仙界的事情,想來肯定都是被歸為了密卷。”

  “那有什麽辦法能一觀?”趙族長詢問。

  “觀?”漢子詫異的看著趙族長,想說這人是不是傻了。

  皇宮大內,能是說去就去的?

  要是能去,他早就去了。

  且天下間的一些後起門派,以及早已失傳仙術的門派,也早就去搶真正的仙術了!
  可又當想到這人是大金主。

  漢子還是稍微委婉道:“你若是想看,估計有些難。

  讓我說,你還不如找個門派去學學。

  雖然在那裡學的術法不全,可總比進皇宮簡單。

  因為天下間有四位築基的天人,其中皇宮內就有兩位,他們一人把持我朝江湖事,一人值守這仙術閣。

  所以你是去不了的。”

  “多謝告知。”趙族長當知曉了此事後,也沒有多言,只是抱拳道謝,且又拿出了一枚銀子當做報答。

  但正因這漢子所言,有築基大修士把守。

  趙族長想來想去,還是準備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帶著族人隱居。

  當然,前提是先去那漢子所言的城鎮,買一些種子和日常所用的物件。

  之後,等築基之後,有自保之力時,再去皇宮試探,或者交談,去看看仙界的仙術,還有關於仙界的記載。

  而也在趙族長開始在上界落居與修行時。

  同年,冬初。

  在無邊西海之上。

  寧郃與雲鶴等人,望著最後的‘西荒’融入五洲後,也發現天地降下無窮清氣,環繞自己等人的四周。

  且也是此刻。

  八荒盡歸五洲後,好似是五洲圓滿,天地靈氣也猛然濃鬱了許多。

  亦是此刻,寧郃也水到渠成的踏入了‘仙’之境。

  因為寧郃已經在大乘圓滿十余年了。

  之前沒踏入,是五洲的靈氣不夠了。

  但如今五洲圓滿後,靈氣又再次提升,且大地也增長的更為迅速,是之前的兩倍有余,一年能漲百萬裡之遙。

  而面對大乘境界的雲鶴等人道賀。

  寧郃卻遲疑了片刻,才言道:“仙之境,對我五洲修士而言亦是沒有瓶頸。

  但仙之後,我有預感,三百三十三年後我會經九天雷劫,亦三百三十三年後會有地心陰火,同三百三十三年後會有無盡風災。

  待九百九十九年後,若是皆可渡過,才能成‘上仙’之位。

  且每一次劫難,皆是大境界,法力成倍增長。”

  “那上仙是終途?”雲鶴等好奇。

  寧郃笑道:“若是讓我而言,這隻為三花聚頂,證得不朽金身。

  之上尚有‘五氣朝元’一境。

  只是這五氣只有界主能證。

  皆因需要一方大界,借其內的天、地、日、月、與萬物生靈之氣。

  每修得一氣,可掌多種大神通,法力也會增長倍余。

  五氣皆得,可證神魂永生。

  屆時,不僅能逃出輪回生死之謎,亦可借大道之法,推算過去與未來,定下未來之中的種種變數。

  此境界,可稱之為金仙。

  哪怕是他身死魂滅,只要他‘過去’存在於此天地,且我不泯去他的過去氣息,不將他的氣息貶入下界無靈之地。

  這道過去的氣息,亦可在十年、百年,千年後生靈,且帶前世的所有記憶投胎轉生,亦可再次證得上仙之果。

  至於金仙之果,他之前的神已消散,新界主自然會順勢掌管他的天地。

  他天地已無,金仙之位自然也是無緣法了。

  只是空有金仙之魂,輪回不滅,但法力與道行依舊是上仙之位。”

  ‘金仙..上仙’雲鶴聽到寧道友這般推算,也知曉仙之後還有九個大境界。

  且每個境界都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可也是想到這裡,雲鶴又看向寧道友問道:“金仙就是終途了嗎?”

  聽到雲鶴詢問,眾人也是看向了寧郃。

  “在境界上是終途。”寧郃點頭,“但心未有終途,道仍未有終途。”

  寧郃說到這裡,看向了心有感悟的雲鶴等人,“三花一事可對諸位道友講,但五氣之事就莫言了。”

  “自然自然..”眾人點頭,也是知曉如今的容法之主,是一心掌管一界,為萬道眾生創造更好的修行之所。

  但若是此法傳出後,或許界主之爭就要變了。

  新來的容法之主,可能不再是和和氣氣的商量。

  皆因容法是對下界容法,又不是對競爭之人容法。

  且容法也可以隨心,只要覺得自己做得對,那麽將一界之內的生靈全部抹去一半,亦是容自我之法。

  尤其根據寧道友毫無保留的言說。

  他們也能推算到一個大恐怖。

  那就是將來的某一日,若是有一位堪比界主法力的大邪修,將這位界主擊殺,之後再找一位金仙界主借法,也可以強行煉化此方大天地,化自身五氣。

  這種就不是如正道修士的借氣,不傷生靈,而是真的‘吃’一方大界內的天地日月與萬物。

  或者,不需找金仙界主,而是用時間去磨,亦可以煉化一方天地。

  這也可以證金仙果位,今後不死不滅。

  前提是寧道友不出手抹掉他的過去。

  否則就算是證得金仙,只要寧道友出手,那他最後還是逃不過神化日月之靈,身化天地萬物。

  同樣也是想到寧道友這般天下大同,可能不會管。

  眾人想來想去之下,覺得他們其實也沒有必要去管那麽多。

  寧道友讓什麽時候說‘金仙之法’,那他們什麽時候說就好了。

  寧道友肯定是推算好一切的,讓一切都更加妥當。

  至於之後,哪怕是多方大界內的千余天地打起來,只要寧道友不說,他們也不說。

  只要不打到五洲就好。

  而也在眾人仍舊思索這個問題時。

  寧郃卻望向了西荒,“此界有一道,為佛,可惜已經是風中之燭。

  這點星星之火,也將要滅於災禍。”

  “佛?”眾人疑惑,不知這佛為何道。

  但看寧道友都起了心思,那絕對是有意思的事。

  既然不知,那就去瞧瞧。(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