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80.第80章 大道無聲 顯聖法象天地!與寧郃定
  第80章 大道無聲 顯聖法象天地!與寧郃定下修行律法
  等來至歷山森林,走到山下學堂外。

  陽光透過樹木上方的空隙。

  在夕陽的余暉下。

  寧郃看到眾界主早就來至了。

  他們此刻正在林中或站、或坐的閑聊論道。

  也有幾人聚在一起下棋,甚至還有幾人在遠處點到為止的論術。

  並且眾人在這裡一直布著遮掩法陣,隱藏著自身的蹤跡。

  這卻是眾界主怕自己等人一來,自己這些五洲的老前輩們一來,很可能會讓學堂裡亂成一團,打擾到寧仙學堂裡的求學氣氛。

  同時在他們旁邊,還有不少弟子。

  這些弟子有的在觀自己師尊與另一位前輩下棋,有的弟子在聽幾位前輩講術,也有的弟子盤膝坐在遠處的樹冠上,欣賞著遠方的落日之景。

  這些弟子都是第一次來東州吳朝。

  也是聽自己師尊的吩咐,要給學堂內的一些師弟‘送信’。

  內容就是簡簡單單的留上自家門派名字。

  當然,這些下界天地內的道友,最後是不是自己門內的師弟,這就說不準了。

  “見過寧仙。”

  此刻,眾界主看到寧郃來至後齊齊一禮。

  “諸位請。”寧郃回禮,示意他們派各自弟子去學堂內傳信就好。

  此刻學堂已下學。

  如果下界的道友願意出來,那就如去年所言的一樣,拜入他們各自門下就好。

  若是依舊想在學堂,或者有意雲遊,亦或者轉投其余界主,那也不得干擾。

  同樣,眾界主也知此事,於是就讓身旁的弟子去學堂內送信。

  也在這些弟子稍微遮掩自身氣息,先後走進學堂內時。

  西周與雲鶴等人也從遠處走來。

  他們剛才是去旁邊的山上看落霞去了。

  如今走來後,雲鶴就笑著言道:“正準備觀落霞之後,我等幾人一同去尋道友,卻沒想到道友這麽早就來了。”

  “正好聊陰司之事。”寧郃看到眾位皆在,旁邊的眾界主也在,那就正好說一說此事。

  “請。”雲鶴聽到正事,亦是虛手邀請。

  眾界主聽到寧仙有事,也收棋的收棋,趕來的趕來。

  同時,留下的弟子也未敢打擾,而是守在了遮掩陣法的外圍。

  寧郃見了,也未耽誤什麽,就開始仔細講解陰司界主一事。

  而也在寧郃說起陰司的事情時。

  在學堂內。

  各界主的弟子進來以後,除了驚歎學堂的濃鬱靈氣以外,也是謹遵各自師尊的命令,找上了分別在藏術閣、後山、論術堂的下界道友。

  但,事與願違。

  當下界的眾道友看到眾弟子來接他們的時候,心裡都不想離開這處聖地。

  就算是想離開的人,也被同行的下界好友勸住。

  因為下界的眾人都還沒築基。

  再加上學堂內的學術氣氛又很好,不同於他們下界的紛爭。

  這一時間是無人離開。

  並且他們如今也都和許道人一樣,和五洲內的修士一樣,皆是盤坐一地,享受這悠閑的修道歲月,已經完全融入了五洲的修行氛圍之中。

  目前讓他們走,他們是極其不願意的。

  沒辦法,送信的弟子也只能留下各自門派的名字,隨後就回去複命了。

  於是兜兜轉轉半個時辰,當他們再次回到山林後。

  眾界主就見各自弟子皆是搖頭。

  眾界主見了,也沒有多言什麽。

  反正信是留了。

  如今不來,那就等築基之後。

  眾人倒也灑脫,且如今考慮更多的事,是寧仙之前所言的陰司一事。

  對此,眾人沒什麽別的看法,也知曉等小天地越來越多以後,此事是必然而行的。

  所以對陰司界主一事是十分同意。

  可也是趁著眾人都在。

  西周忽然從儲物內拿出五洲錄,“因小天地內的奇才一事,還有近來遊歷之悟,我等今日不妨重新編寫資質一事。”

  西周說著,先是看了看雲鶴幾位道友,隨後又看了看眾修士。

  “是要重新編寫一番。”雲鶴默默點頭,覺得西周說的無錯。

  之前的確實太模糊了。

  再加上五洲的靈氣越來越濃鬱,以及小天地越來越多。

  原先的分化有點太低了。

  “西周仙者所言極是。”同時,論劍界的恆宗主也開口應聲道:“下界奇才頗多,原先分化不足以闡述。”

  “是也是也。”

  “在下也是此意。”

  眾人接連點頭。

  但怎麽分,他們都沒出主意。

  只有無邊之海的李宗主,他性子比較直爽,直接詢問道:“劃分一事無錯,但不知以哪位道友為十成?”

  聽到此言,不僅眾界主先是看了看寧仙,就連雲鶴等人也看了看。

  隨後眾人都不看寧郃了。

  因為要是以寧仙為十成,那眾人半成都難有。

  所以寧仙是不能作為參考的。

  畢竟誰會去和‘道’比天資?

  可要是重新分化,那必須要有一人為十,為頂,做一個標尺。

  眾人一時想到這裡,倒是為難了。

  寧郃看到諸位道友一時不言,則是先開口道:“之前資質一事有些繁瑣,如今簡略一些,隻論先天資質。

  其資質分為、‘靈根’、‘悟性’。

  且如今有小天地一事,亦有五洲之才。

  以靈根而言,不妨先以論劍界的天地奇才為基,從之前的十成,定為如今五成。

  一成依舊不變,只要有靈根便是。

  悟性,也以許道友為基,從之前十,定為五。

  這兩位道友諸位也都見過,以他們為基,資質一事也更為清晰。”

  “正是。”西周率先點頭,十分同意寧道友所言。

  雲鶴等人也是點頭,同意了此法。

  只是削一半有點太多了。

  這樣一來,如今五洲之上還沒一個六成者。

  至於寧道友,這不能算。

  可也是聊起許道人,眾人之中的李宗主就感歎道:“那位許道友的悟性確實是高,待飛升之後,僅在學堂內小半年,就修得築基。

  如今更是修得大成。

  相比之下,不止其余各界之人相形見絀,就連我等也比之不上。

  誠如寧仙所言,以他為五成,或許千年內都可以用此法來算,不需太多改動。”

  “亦然。”蒼山也在隨後開口道:“以恆宗主界內,那位九歲練氣圓滿的小道友為五,亦是符合靈根上佳之說。”

  “可惜..”恆宗主聽到蒼山仙者稱讚,卻是連連歎息,“一年前是圓滿,如今依舊是圓滿..
  之前我宗副宗主去學堂內見他,發現他仍無築基之法。

  悟性有些太差,空有靈根。

  相比之下,我界的這位上佳之才,遠遠比不得許道人..
  莫說許道人遊歷紅塵,其毅力、心性,更是那小娃娃所不能比。”

  “恆道友此言過讚。”玄門主輕輕搖頭,一派威嚴宗主卻又不失親和的樣子,“雖是這小道友的悟性差了一些,但若是能踏入築基,其有靈氣加身,身無瓶頸,那麽一年之內便可築基圓滿。

  這等靈根,是我界許道人望塵莫及。

  哪怕我等五洲修士也望塵莫及。”

  “還真是如此”眾人也接連點頭,感覺哪怕不用寧仙的資質為十,但這新的資質法,一樣是把眾人砸倒一大批。

  那小娃娃九歲修得練氣圓滿,的確是資質上佳。

  可他們也沒有什麽嫉妒。

  “承仙者法言。”恆宗主是抱拳一禮,心裡也沒有任何高興的意思,但卻沒有多言。

  稍後在眾人更加細致劃分的時候,相互傳音靜聊的時候。

  恆宗主才趁機向著身旁的副宗主傳音道:“唉,仙者說的是無錯。

  這位小娃娃的靈根確實是高。

  但我等五洲三千年來,也有十余位道友堪比這小娃娃,甚至還要高出一線。

  可最後的修為最高者,也只是金丹圓滿..
  其余道友,皆是止步於練氣圓滿、築基圓滿..”

  恆宗主說到這裡後暗暗一歎,“靈根太高,太過簡單的修煉,就容易讓人心生雜念與傲氣。

  畢竟結金丹的生死之堅,還是要靠悟性。

  再之後的元嬰更是看心。

  可等到修得元嬰後,這靈根也不是很重要了。”

  “是啊..”副宗主也是傳音一歎,“我等境界越高,修為越高以後,完全能搬運自身法力,洗去神魂與法體汙穢,讓靈根再提升一些。

  尤其我也聽雲鶴仙者說過,等自身修得元神,神觀天地細微間,更能用妙法洗滌元神,將自身靈根洗到如今寧仙所定的四成!”

  副宗主說到這裡,羨慕的看向了宗主。

  按照如今的劃分。

  他知曉宗主元嬰之前的靈根只有兩成。

  但幻化元嬰之後,用時三年,搬運法力洗去自身的汙穢後,卻修到了三成之資。

  而恆宗主看到副宗主羨慕的神色,卻是搖頭道:“我等尋道者,尋仙者,本就是境界越高,資質越高,這是稀松平常之事。

  像幾位仙者,洞察入微,調理元神靈府,如今就已修到了四成。”

  “我亦聽聞。”副宗主點頭,“但之前聽說雲鶴仙者說過,他結嬰前的靈根只是一成。

  西周仙者是兩成。

  蒼山仙者是兩成。

  棋道人高一些,是三成。

  幾位仙者如今能修煉到這樣的境界,完全是靠悟性,還有後天的心性、毅力,以及無法琢磨的緣法。”

  “正是如此。”恆宗主點頭,覺得副宗主說的無錯,“先天資質中,悟性為最。

  後天的毅力與心性更是不可缺。

  靈根,只要能入修行就行。

  除非像是寧仙那般,靈根已經和天地緣法一樣無法琢磨。

  且已經習得天地緣法,又身在道中,所以靈根一說可有可無。

  不像是我等一樣,還需要依靠靈根去凝練靈氣,搬運法力..”

  宗主話落,又感歎寧仙已經如大道一般,是身具萬象行屬,卻又如大道一般無象與無法看清。

  而也在兩人感歎時。

  雲鶴也逐漸把資質一事分化整理好。

  只是等落下筆,他一時間想到寧道友的幾位學生,卻不由設下一隔音之術,籠罩了寧郃與西周等人。

  同時雲鶴好奇的向寧郃問道:“道友的學生南關、方道人,按照如今的分化,應當算得幾成?”

  聽到詢問,西周等人也看向寧郃。

  方道人他們之前見過了,那悟性是絕對高於許道人的。

  南關少俠,他們也聽雲鶴說起過,聽其言也是靈根絕佳。

  所以此刻聽到雲鶴詢問,他們就想知道寧道友的這兩位弟子的資質如何。

  寧郃看到眾人望來,也如實相告道:“如若以此法而言,南關的靈根為最佳,可算得六成。

  悟性,方道人最佳,亦算得六成。

  但此法無需再改。

  且今後高於十成者,也以十一成、十二成、往後稱之,意為高於天地之才者。”

  “十一成?”雲鶴愣然,隨後就感歎道:“忽然想到我等靈根已是四成,可是南關與方道人得道友遊記,亦為得天地緣法。

  這緣法落下,資質卻一躍為天才之資,遠超如今才定的五成。”

  雲鶴說到這裡一歎,“世間緣法,也不過於道友之法”

  “我等不也是受寧道友之法?”蒼山卻笑道:“你我幾人之資,經開天地之法,亦為四成之上,已有五成之機。”

  “善!”西周稱讚道:“且不僅是蒼山道友所言的資質一事,去年我與寧道友同遊,亦是悟得一妙法之道!”

  “何法?”棋道人望來。

  寧郃則是沒去看西周。

  西周是毫無隱瞞道:“借他法化元神自在之道!”

  “自在之道?”雲鶴等人一聽,又略一琢磨,卻忽然大笑起來,知曉了西周之法。

  再以西周道友什麽都敢說的脾性,還真的適合此道。

  不過笑過之後,雲鶴等人卻又習以為常。

  只不過平常除了打趣圍裙玄道友之外,如今又多了一位能打趣的道友。

  特別是雲鶴如今還記得,當二百年前,玄門主圍上圍裙的那一刻,他們亦是笑了百年,可也祝賀道友尋找到了自身的道。

  這道,可以如棋道人下棋,可以與自己一同譜寫圖錄,可以學玄門主做飯,也可以跟隨蒼山雲遊田野、亦可以學西周不用思考,這都是道。

  雲鶴覺得‘道’、無象、無形,沒有定數。

  於是,等笑了西周幾句後,雲鶴就正了正神色,開始在自己的圖錄上記載新的修行資質。

  記載過後,再與恆宗主等眾位道友相互對照一番,看到沒有錯誤,那此事就定下了。

  往後只需要回去各州時,拿出副本送於各司各河各江,或是一些小宗門,基本就是定局了。

  因為雲遊的散修偶爾也會去各司做客,各河做客,或是與偶遇的一些道友攀談。

  那麽在很短的時間內,新規劃的資質一法就會傳遍整個五洲。

  除非是哪位道友閉關。

  但一般閉關結束,再等穩定境界以後,也會第一時間去各司看五洲錄,了解最近五洲上發生了什麽大事。

  自從五洲錄出現後,這就是五洲修行界的常態。

  且在恆宗主等眾修士想來,能踏入修行的人,大多是被人引入道途,也知道五洲錄的存在。

  像寧仙這般自己入修途的人不多。

  但哪怕是獨自入修途,可只要修行,往後還是會遇到道友的。

  道友看到對方是才入修途的小修士時,也會耐心的一一解答。

  解答不了的話,還會引薦附近的陰司與江河神官。

  神官解不了,亦會引薦附近朝內、或朝外的宗門。

  宗門解不了,那就尋中州玄意門內的玄仙者。

  這也是隨著幾十年前,雲鶴仙者開始譜寫五洲錄後,天下修士都已經了解了五洲,也知曉了各個大小宗門的準確位置所在,亦知哪裡山川內有仙神。

  同樣,這些事情邪修也知道,更知曉哪個小宗門可以被自己吃下。

  但他們只要不想活了,那大可去攻打一番,試試自己的高深術法。

  興許沒到這些朝內,就先被陰司給扣下來了。

  且五洲修士也有明確的規定,金丹與之上的邪修,只能在無邊之海,不得踏入五洲。

  否則天下修士共起伐之。

  如果是築基圓滿,忽然在五洲內突破,且還被發現,那只能自認倒霉。

  或者拚盡全力,看看能否逃到無邊之海。

  除非像老虎三兄弟這般,處於正邪之間,倒也沒多少人去打壓他們,最多也只是不理他們。
    也由此。

  如今,寧郃與眾修士商量完了五洲錄的事情後,也說了說下界修士的事情。

  最後聊來聊去,眾人覺得如若有偷蒙拐騙之人,或是殘害同道之輩。

  那這已經不是修士了,也不是下界天才,而是心術不正的邪修。

  對待邪修,又身處五洲,那自然是用五洲之法。

  比如,先派人去往飛升之地,守著天地之門,或是臨時關閉天地之門,不讓他逃回下界。

  再之後,就放無邊之海的四位宗主出馬。

  這四位宗主可是專修殺伐之道,心思狠辣無雙,術法殘忍無比,手下少有活口。

  而聊完此事。

  寧郃等人又拿出圖錄,修繕了整個五洲地圖。

  每年五洲疆土都在增加,邊境的山川河流都在變化。

  每年都會多出方圓十萬裡,其上會多出十幾座山,再多出幾條河。

  這都是大地延伸之中慢慢形成的。

  且隨著靈氣的增加,這速度更快了。

  無邊之海也更大了。

  可能用不了幾年,五洲還要再大上一倍。

  到時荒地會更多,說不得隨著百姓遷移,皇帝也會更多。

  但遠遠比不上五洲蔓延的速度。

  於是一些宗主也有想法,就是等五洲再大上一些,大到尋常人難以跋涉的時候,就把各自的宗門都遷移到更廣袤的地方。

  而隨著眾人交談間。

  這直到七個時辰後,待得翌日天亮,所有事情才被商討完。

  不僅有更為詳細的資質分化,也有仙界內新的律法、新的疆土錄,以及更多的瑣事歸攏。

  眾位修士也手拿著各自的五洲錄,最終把所有記錄統一。

  等徹底修改好。

  寧郃等人也先去往了北河,準備點開幻陣。

  再等寧郃等人離開。

  大部分修士是相視一眼,紛紛歎息。

  他們本來是以為過來接各自界內的奇才,誰知是被諸位仙者叫來上朝?
  他們想到這裡,還不約而同的瞧了瞧後方的三人。

  這三位道友倒是對此事習慣了,甚至還有一種意猶未盡與頗有懷念的樣子。

  眾修士也都知曉這三位道友在修道之前,就是各自朝廷內的官員,對律法和文差記錄一事是多有經驗。

  並且在這七個時辰的探討內,眾修士還見得這三位道友不時說出一些點睛之筆的建議,不僅完善了修行、疆土與律法,甚至還引得幾位仙者青睞。

  哪怕是此刻,六位仙者已走,這三位道友依舊在討論著律法,檢查著是否完善。

  眾人修士見了,也是有多遠走多遠,省得一會又被拉著一起去北河覲見仙者。

  但想來想去,好像他們還是得去。

  新界主一事,他們想去觀禮。

  就這般,先讓各自弟子回去各州,順勢傳新的五洲錄。

  眾人則是悠悠逛逛的來至北河後,也快到夏至。

  此次來的修士,依舊是上次的那些人,只是多了五位。

  他們正是上次分別頓悟與護法的那五位道友。

  再等這次的八十六個小天地開啟。

  寧郃等護法的那三位道友,分別選好適合自身的天地後,也沒有繼續跟著,而是和雲鶴等人一起在小島上閑聊。

  因為上次已經經歷過了,眾人也都已經熟悉。

  加上第一批的界主也在跟著,可以給出不少建議。

  所以選界主的事情,只要他們感覺此天地適合自己,那自行商議即可。

  反正小天地的疆土都差不多大小。

  基本都在方圓三十萬裡左右。

  有的會大一些,但也大不了多少。

  小的話,最少也有方圓十八萬裡。

  也同寧郃所想。

  眾修士來來回回的,每進一方天地,大約小半個時辰,就會一同出來,且選出了這方天地內的界主。

  眾人也都和和氣氣的,對於界主一事沒有絲毫爭執的樣子。

  對於疆土一事,也不是很在意。

  他們只在意此界符合不符合自己的道。

  若是符合,那就相商。

  相商過,那就尋找四成之才,或是圓滿之人。

  不符合,也不耽誤哪位符合的道友,更不誤人子弟。

  只是等日升月落,第五日下午時。

  眾人進入第七十八方天地後,半個時辰還沒有出來。

  雲鶴等人見了,本來是要進去一探,看看是否出事了,但看到寧道友還在品茶,繼而也沒有去往。

  因為寧道友只要還安穩坐著,那就是無事。

  若是寧道友都離身了,他們去了也是沒用。

  但與此同時,在這方圓二十五萬裡的天地內。

  高空中的眾修士望著腳下厚實的城牆,繁華的城池,還有空氣中的各種行屬,卻是陷入了兩難。

  皆因這方天地內的靈氣比其余界要高上很多,已經可以讓此界的人修倒築基圓滿。

  再加上此界如今未逢戰亂,更是適合修行。

  所以在這麽好的天地前,他們沒有一人先言語,反而是靜默中仔細查探。

  也是這一瞧,他們發現這個世界只有粗略內力功法,卻沒有正規的修行法。

  單瞧這王朝內的第一高手,護山王,如今才是後天圓滿,就知這天地內的修行道才開。

  這更是讓他們心下痛惜,感覺浪費這天地內的靈氣了。

  但要讓他們當界主的話,他們又覺得這小天地太好了,自己等人是難以勝任。

  於是他們遊逛一圈後,你看我,我看你,又不約而同的看向了來路方向。

  這一副交於仙者的樣子不言而喻。

  於是眾人也不耽誤,就又回往了飛升之地。

  同時,在小島上。

  操心比較多的玄門主看到眾人回來,也是心下松了一口氣。

  可明面上他沒有絲毫關心的神色,反而是威嚴道:“此界界主為哪位道友?”

  “回仙者。”恆宗主上前,“此界靈氣濃鬱,遠超它界,可又無修行之法,需傳法天下,所以我等覺得應該交於仙者。”

  “我等亦是如此。”其余人也上前抱拳道,證實恆宗主所說的正是眾人之意。

  ‘能築基?’而雲鶴聽到這‘小靈界’,尤其還是法未開的空白天地,則是有些心動。

  這白紙般的天地,是最適合傳法了。

  但又他當看到眾人身上沒妖氣,就知這小靈界不是妖界。

  不是妖界,那便算了。

  西周和棋道人則是依舊在下棋,是看都不看,管都不管。

  蒼山依舊老神在在,像是睡著了一樣。

  玄門主亦是不想多管一界,感覺耽誤自己學習做飯。

  寧郃看到諸位道友這般,是看向了抱拳行禮的眾人,“說交於諸位,便是交於諸位。”

  “可是..”恆宗主還想再說什麽。

  “哪有什麽可是?”西周是直接一擺手道:“既然靈氣高,還未有正統的修行之法。

  那恆宗主不如就在那天地內建個宗門,帶宗內的門人一起傳法。

  這正好落個法統,也能揚我等五洲的仙界之名。”

  “善!”蒼山忽然醒了過來,是讚成西周之意。

  玄門主等人也是點頭。

  “是極是極。”

  “仙者所言極是。”

  聽到西周仙者言說,眾人也皆是同意。

  確實,要是恆宗帶一些門人過去,再建個宗門,不就可以傳法天下了?
  雖然一開始會闌珊一點,要消耗大量的心神,但十年、百年後,這教出來的子弟,哪怕是往後飛升來五洲,那也是恆宗主的弟子。

  有失,必有得,這是公平的。

  同時,恆宗主聽到仙者此言,讓他多掌管一界。

  這肯定是高興的,也知曉這一界的天才都歸他宗門了。

  他說不定還真能以此界之基,成為西州第一宗!
  於是他也沒有什麽惺惺作態,反而向著六位仙者與眾道友一禮道:“承蒙仙者、承蒙諸位道友抬愛!
  我恆宗必然精心管理此界!”

  “恆道友言過..”眾人接連還禮。

  等禮落。

  也有一位道友問道:“恆道兄,開宗立派之日,收徒之日,要邀請我等觀禮啊!”

  “是極是極!莫要忘了我!”李宗主也是大笑。

  西周則是詢問,“道友什麽時日建宗收徒?”

  第一次碰到這種大開山門的盛世,眾人自然是想要觀禮了。

  順便諸位道友聚在一起,也挺熱鬧。

  恆宗主聽到仙者詢問,也算了算時日,算了算他們門內弟子趕來東州的時間後,也豪爽的給出準信道:“今年初冬,還請諸位仙者、道友,來小靈界內觀禮。”

  “好!”西周抱拳。

  寧郃也是笑著拱手。

  “恭喜恭喜..”其余道友亦是提前道賀間,開始盤算要拿什麽見禮,來見證仙界在下界的第一宗。

  只是在當日夜裡。

  在其余道友繼續選小天地的時候。

  恆宗主卻獨自來到了這個‘小靈界’,並且神色十分很苦惱,渾然沒有傍晚時高興的樣子。

  因為這算是仙界的第一次在下界開宗,更是他恆宗任此宗宗主。

  再加上諸位道友觀禮,雲鶴五位仙者觀禮,寧仙觀禮。

  這要是出醜了怎麽辦?要是做不好怎麽辦?
  要是沒傳遍天下,使得初冬宗門大開以後,來的人不多怎麽辦?
  這豈不是落了他們仙界的名頭?
  他豈不是成了他們五洲修行界內的笑柄?
  在種種擔憂之下,恆宗主感覺自己好像接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於是恆宗主琢磨來,琢磨去,覺得要破此局,那必須得給這方天地內留下最深的印象,這樣才能在開宗之日,漫山遍野皆是拜師之人。

  至於收不收,這得看資質與悟性。

  測試的物件要準備齊。

  但不管怎麽說,人一定要多,多到能體現出仙家的名頭。

  他這般想著,又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境界法力,這好像是做不到給天下間留下最深影響。

  自己最多就是搬座大山,斷一條江河。

  影響的范圍最多也只是幾城,而一朝少說有二三十城,此世間又有三十六朝。

  若是幾城都跑一趟,年底之前是能跑完,但這好像有點影響仙界威名。

  他想的是一瞬間展現仙跡,展現仙界之威。

  讓此界的眾生知道,他是仙界下凡的仙,而不是高人。

  繼而他想來想去,又想到此界方圓二十多萬裡之後,覺得自己是辦不到一瞬間展現仙跡,幾位仙者也絕對辦不到這般天下為法。

  但身為天地道主的寧仙絕對能做到!
  這個,得回去仙界請法。

  於此,他不多想,就立刻回往飛升之地。

  等回到五洲之後,他就看到寧仙正在一旁品茶看書。

  雲鶴仙者和棋仙者則是在一旁下棋。

  蒼山仙者和西周仙者正在島邊釣魚。

  看到他來,西周仙者還招手讓他過去,一起垂釣。

  恆宗主想到正事,只能告罪的捧捧手。

  西周看到恆宗主不來,也就不理他了。

  寧郃看到恆宗主回來,則是把手裡的《北河神志異》放下,好似早已知曉他會過來。

  恆宗主則是小心翼翼的上前,斟酌了幾遍言辭後,知道什麽都隱瞞不過寧仙,於是先是一禮,隨後直接道:“寧仙,晚輩想著傳告天下,讓小靈界知道晚輩開宗門。

  這樣等初冬的時候,也會多一些人來拜。

  但不知何法可以傳告天下,於此就來拜寧仙了。”

  他說到這裡,又一禮道:“晚輩懇請寧仙賜法!”

  恆宗主說完,就眼巴巴的看著寧仙,渾然沒有副宗主言中的‘宗主英明’之相。

  寧郃看到恆宗主這般可憐模樣,也是笑著抬起胳膊,指尖浮現一朵五色煙雲,遞到了他的身前,“到靈界後,將此雲散開,即可傳告天下。”

  “多謝寧仙!”恆宗主感激一禮,小心的把這法雲托起。

  此雲輕若無物,看似無絲毫法力。

  但寧仙所賜,肯定是不凡。

  他覺得自己看不到,是自身境界不夠。

  於是拜別寧仙後,他也沒多做停留。

  等回到靈界的瞬間,他也來至了這方天地的西邊之地。

  再等行到興朝的京城上空。

  夜色下。

  這時辰還不到休息的時候,城內街道上滿是行人。

  恆宗主看到這一幕後,又往遠處瞧了瞧,剛才路過的五千裡外,有一座連綿兩千裡的山脈,也正好可以作為初冬的宗門之地。

  恆宗主也正了正神色,打散了擔憂的模樣,露出仙家該有的縹緲與威嚴儀容。

  再手持自家的法器拂塵。

  算算如今的時間,看看月亮的位置,宗門的位置。

  最後把寧仙所給賜的法雲擲出,歸於天際。

  一時間隨著法雲散開,整個天地內忽然異象紛呈,有龍鳳攬月,山川倒映,江海於星河間翻湧,夜空一片七彩神光顯現,讓整個小靈界內恍如白晝!
  頓時靈界的百姓、武者、行商、官員,以至各朝皇宮中的帝王,也是驚訝的遙遙望向天空,看著這些神異之象。

  雖然這星河山川相隔不知多遠。

  但此界眾生卻清晰的看到這些異象之中,有一位手持拂塵的縹緲仙影位於星河之上,聲傳天際萬萬裡,

  “經寧仙法令。

  萬道有象。

  雲化天地。

  經日時夏末,西境月至三時北海之初。

  我西州恆仙宗今日在此開九極山河日月之象,設接引法身,於此界立仙門之基。

  於冬,興山之南,開天地造化之緣。

  以廣納此界天下之才,修得仙神之機。

  其神,法效天地山河眾生。

  其仙、執術陰陽日月之柄。

  大道無象。

  法化五洲仙地。

  恆仙宗。

  奉、仙洲無象法主,上清寧仙之令。”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