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還說你不是仙人》第36章 思茶 過茶 道茶!
  第36章 思茶 過茶 道茶!

  在呂岩和希夷先生論道之時,兩個小道士將陳淵帶到了丹房。

  後來通過聊天陳淵才知道,原來這兩個小道士,並不是希夷先生的弟子,而是火龍先生的弟子,名叫張全一和鄭隱。

  難怪他們來時,聽見這兩個小道士,稱呼希夷先生為師公。

  火龍先生因為不怎麽會教弟子,就將兩個徒弟丟給了師父教導,自己則整日遊山玩水,走親訪友,過得極為灑脫。

  如果陳淵當時選擇了拜火龍真人為師,也是有極大可能,被火龍先生丟給師公教導,當個甩手掌櫃。

  剛剛希夷先生挖牆腳時,陳淵若是答應了,則立即就能成為火龍先生的師弟,這兩個小道士的師叔,不過卻被陳淵給拒絕了。

  兩個小道士也對陳淵,這個差點成了他們師弟以及小師叔的人,感到十分好奇,對陳淵問東問西。

  見張全一和鄭隱這兩個小道士,不斷往眼前這個一人高,有九孔,帶雙耳的煉丹爐裡添柴加火。

  站在旁邊的陳淵詢問道:“這丹爐裡煉的是什麽丹?”

  比旁邊師兄鄭隱身形要高了一大截,長得耳大目圓的張全一道:
  “不是什麽重要的丹藥,只是一爐很尋常的金蟾丹,服用後能令凡人百病不生,但是對於修行之人,卻起不了什麽作用。”

  聽到張全一的解釋,陳淵想到白天師父的無賴,他這才明白。

  原來白天師父呂岩不是真的無賴,希夷先生也不是因為受師父呂岩的威逼,才將他們師徒二人留下來的。

  白天那恐怕只是師父呂岩,和希夷先生相互配合的玩笑而已,只有關系極好的至交,交談間才能那樣肆無忌憚、嬉笑怒罵,卻又不傷情誼。

  “對了,陳淵師兄,剛剛師公說我們是朽木,遲遲無法修成食氣境,說你才修煉三載,便修成了丹胎,乃是真正的良才美玉,是不是真的啊?”

  往煉丹爐裡填完柴火後,長相清秀似女子,但確確實實是個男子,氣質有些陰柔的鄭隱,轉過身來好奇詢問道。

  雖然認真算起來,陳淵輩分比希夷先生都要大幾輩,不過因為道脈不同,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故此,呂岩和希夷先生平輩論交。

  雖然張全一和鄭隱,拜入火龍先生門下時間比較早。

  不過陳淵年齡要大一些,所以張全一和鄭隱,都稱呼陳淵為師兄。

  “我是在我和你們師父切磋論道時,機緣巧合之下,陷入了悟道狀態,一覺醒來不僅學會了他們各自的修行功法,還修成了食氣境,前兩天才剛修成丹胎境、。”

  陳淵如實道。

  “真羨慕陳淵師兄,師公說我們兩個要修成食氣境,至少還需要七載時間才成。”

  張全一一臉羨慕道。

  “是啊,那像陳淵師兄,不僅三年時間修成了食氣境,又修成了丹胎。”

  鄭隱也是如此。

  談話間,兩個小道士忙完了手頭事情。

  “你們都拜入火龍先生門下幾年了?”

  陳淵詢問。

  “我九歲入門,他八歲入門,今年我十三,他十二,陳淵師兄你說呢?”

  鄭隱指了指旁邊的師弟張全一道。

  “這樣看來你們兩個,都已經入門四年了。”

  陳淵聞言心中一時間了然。

  火龍先生說過,一般的修道者,想要修成食氣境,少則十余載,多則三四十載,甚至資質不佳者,蹉跎一生,也不無可能。

  眼前這兩個小道士,火龍先生的弟子,希夷先生既然說他們十載左右就能修成食氣境,那就說明這兩個小道士,都是資質極高的天才。

  只不過無法和他相比而已,他是個例外。

  “對了,陳淵師兄,呂先生教你法術了嗎?”

  張全一也不嫌地上的塵土,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抬頭看著站在那裡的陳淵。

  “對啊,我們師公老是說道為本,術為末,我們求師公想學兩手法術,結果每次都被師公責罵。”

  鄭隱也在一旁附和。

  陳淵聽完後不由笑道:
  “我師父也是這麽說的,一開始我師父本是不願意教我法術的,後來他教了我一道“點石成金術”。”

  “點石成金術?”

  鄭隱和張全一兩個小道士驚奇道。

  ……

  就這樣,呂岩和陳希夷論道論了一夜。

  陳淵和鄭隱以及張全一兩個小道士,在丹房裡聊天聊了一夜。
    別說呂岩和陳希夷了。

  便是陳淵和鄭隱、張全一兩個小道士,一夜不睡也感受不到絲毫困意。

  ……

  第二天。

  山間的清晨,夾雜著濃濃寒意。

  紅日在山頂露出了一抹血色,很快將整片天地都點亮。

  鄭隱和張全一兩個小道士,早早煮好了一鍋清粥,就著山上的野菜,早飯便算是對付過去了。

  隨後鄭隱和張全一兩個小道士,在希夷先生的吩咐下,備好了冠巾用的物品。

  正午午時,大日當空。

  在希夷先生居住的茅屋內,擺上了桌案。

  桌案上除了點了三支檀香的香爐,外加一本《道德經》外,並無他物。

  “本來冠巾有數師,但是正如為師昨日所言,為師交友雖多,但是能為你冠巾者卻寥寥無幾。”

  “除了最主要的度師,由為師親自擔任外,其他的冠巾師、攏發師、引禮師,便都由希夷先生擔任。”

  香案前擺放了一椅,呂岩坐在椅子上,對跪在三尺開外蒲團上的陳淵神色鄭重道。

  “全憑師父做主。”

  陳淵神色肅然。

  “接下來便交給你了,先生。”

  呂岩又將目光看向了旁邊,換了一身裝束,身穿紫色雲紋道袍的希夷先生。

  “無心昌,既然你如此信任老道,將為弟子“冠巾”,這等重要之事交給老道,老道自會為你辦妥。”

  希夷先生卻道。

  “陳淵,先為你師父敬上三杯茶。”

  希夷先生在旁邊道。

  站在旁邊看熱鬧的張全一和鄭隱,立即將一杯提前準備好的茶水,送到了陳淵手上。

  陳淵跪在蒲團上,身子前傾,雙手高舉過頭頂,將這杯茶水給敬了上去。

  呂岩含笑接過,卻並沒有飲下,而是將這杯茶水,放在了旁邊的桌案上。

  就在陳淵心中疑惑時,希夷先生在旁邊解釋:
  “這第一杯茶,在冠巾科儀之中名為“思茶”,寓意度師收徒前謹思慎酌。”

  隨後陳淵又接過了,張全一遞上的第二杯茶水,將茶水高舉過頭頂敬了上去。

  呂岩接下喝過一口後,將茶杯遞給了等待在一旁的鄭隱。

  “這第二杯茶,則名為“過茶”,寓意度師同意收徒。”

  希夷先生在旁邊道。

  很快陳淵又敬上了,張全一遞過來的第三杯茶。

  這一次呂岩接過後,既沒放下也沒喝。

  而是站起身來,中指及大指沾茶水點於陳淵身上,如此反覆三次後,又將手中茶杯,遞給了旁邊等候著的鄭隱。

  “這第三杯茶,名為道茶,寓意從今以後脫去世俗身,皈依道門,乃是道祖門徒。”

  希夷先生又在一旁道。

  “稽首三寶禮,功德福無邊,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隨後陳淵又在希夷先生的眼神示意下,朝著那本放在桌案上的《道德經》稽拜行禮。

  經過呂岩這麽久時間的教導,陳淵已經明白在道門中《道德經》所代表的,並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經文,而是太上道祖老子。

  拜《道德經》如拜太上道祖老子。

  等陳淵拜完道祖後,呂岩又從懷裡,拿出了一份黃紙所寫的奏疏遞給陳淵:

  “這是為師給你寫的奏疏,你看可有不對之處。”

  陳淵聞言照做,打開後只見裡面的疏文這般寫:
  “大永廬州府府治廬江城呂仙祠棲居弟子,陳淵敬為謹遵玄規度人,接派懇賜冠巾以肅教儀,今於天運大亨九年端月拾柒日,焚香上告……”

  陳淵慢慢翻到了最後,只見上面所寫:
  “祖師慧光普照恩澤頻彰闔會,太乙雷聲普化稽功察過牒移,東華教主存案記名弟子陳淵皈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