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蜀山之凡人修仙》第214章 同門重聚
  第214章 同門重聚
  “嗯?”公冶黃略一思索,驚道:“還真有這種可能!”

  他站起身來,在庭院裡來回踱步,垂頭皺眉,好一會才道:“為何我從來沒有想到這上面去。”

  另外兩人悚然一驚,孟秋道:“這,連天仙的思維都能干擾麽?”

  “天仙又如何?你們不要把天仙想得太厲害了。”

  公冶黃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在天道眼中,和花鳥魚蟲,又有什麽區別?
  留在這裡,就要按照他定下的規矩行事。只要你有本事走,他也不攔,絕沒有某些修士以為的,會去針對。”

  孟秋和鄭八姑修煉到如今的境界,這個道理,自然都懂。

  所謂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飛花不愛潭井,偏往活水中去,又豈能怪對方不肯駐足?
  孟秋道:“我前次聽半邊師太說,不到地仙,感應不了萬年大劫的征兆,卻不知是個什麽情形,問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鄭八姑歎道:“她無須旁人提醒,就能自我感應,已經是有極好的心性。

  這都說不出來,而我還是現下才明白,你來問我,不是問道於盲?”

  孟秋有些不信,道:“伱本身體會,怎會不知?”

  公冶黃道:“你無須問她,便是我也不能肯定。經由你提醒,似乎能夠察覺出一些不對,但一切感應,好像也全無破綻。”

  孟秋道:“難不成是被提線操控了?”

  公冶黃搖搖頭,道:“若是如此,我怎會不知?一切思想行為,全都合乎本性,我要此次,便能夠如此。”

  “那就是莊周夢蝶,是耶非耶?”

  公冶黃又搖頭道:“是幻是夢,若我不能通透,如何能夠去偽求真?”

  “那便是水中之魚,你看天與雲是不隔,實則水裡看和陸上看,又是兩樣?”

  公冶黃還是搖頭,道:“我知你意,但並非如此。我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直不能枉,枉也不是直。”

  孟秋深吸口氣,道:“這般玄奇,難怪半邊師太要我不到地仙,別去打聽。”

  一旁鄭八姑和陳玉鳳,都皺起眉頭,冥思苦想,好半天功夫,陳玉鳳道:

  “我已然是地仙,卻依舊弄不明白。這次萬年大劫到底是什麽,怎會如此詭異?”

  孟秋不由苦笑道:“早知道我就不問了,你們越說越邪。算了,不說這些,等我到地仙,自會明白。”

  他不敢再多問,免得對面三人一直胡思亂想,壞了道心。

  公冶黃等顯然也明白這點,各自收斂思緒,穩定了心神。

  鄭八姑便道:“另有一事,那陰素棠知道師叔成道,嚇得逃走,連那洞府都不要,師叔要如何處置?”

  公冶黃微微皺眉,道:“些許小事,我若追究太過,難免被人說成心胸狹隘。她既已服軟,看在昆侖派的面子上,就此揭過。

  至於那處洞府,我要來無用,你尚無安居之處,就拿去吧。”

  鄭八姑搖頭道:“我寧可住在師叔你這,或是借用孟道友的洞府,也不想去那破地方。”

  “你還是太傲氣。”陳玉鳳道:“我就不同,只要有好處,是一點也不嫌棄。

  師叔,不如你贈予我,待我去收拾收拾,過段時間,就搬過來。”

  鄭八姑輕哼一聲,道:“你那佛門的尼姑庵,就不要了麽?”

  陳玉鳳笑道:“我做尼姑的時候,自然就在尼姑庵;做道姑的時候,當然要選個更清靜點的地方。”

  ……

  半年之後,靈玉崖中,古神鳩雖還是不能開口說話,但身上惡氣消了不少,似模似樣的將一應來客迎入洞中。

  等到了時辰,公冶黃領著早在此等候的孟秋、鄭八姑和陳玉鳳,入到廳中。

  眾人拜見之後,他掃視一眼,微微皺眉,道:“怎麽就你們六個,元達與滌塵兩個呢?”

  一個身著黃衫的中年人,站起來道:“稟師叔,元達幾十年前傳信於我,要閉關衝擊境界,至今未能出關,恐怕已經仙去。”

  另一奇醜無比的男子跟著道:“滌塵老尼被佛門一高人點化,早已脫離了我教。她那洞府,也空置了近二十年。”

  公冶黃歎了口氣,打起精神,先衝著孟秋道:“這六位是潘芳、鞏霜鬟、趙光鬥、邢餛、陶泅、魯瑾,都是曾經連山教中長老所傳弟子。”

  繼而才介紹孟秋道:“這一位,便是名滿天下的孟秋道友。前次月兒島取寶,多虧他力挽狂瀾,才令連山大師心血,沒有落入其他人之手。”

  道無先後,達者為先。這些人雖修行時間更早,但無論名氣和修為,都差孟秋不少,也不敢怠慢,一一上前見禮。

  潘芳、鞏霜鬟是兩個清麗少女,趙光鬥是個相貌端正的青年。那黃衫中年乃是陶泅,醜陋的那個是醜魔王邢餛。還有一個容貌不佳中年女子,便是魯瑾。

  當年聲威赫赫、偌大一個連山教,就只剩下堂中九人,未免有些淒涼。

  潘芳先開口道:“既然師叔成就天仙,可有重振連山教聲威的打算?”

  “時運過了。”公冶黃搖搖頭,道:“連山教樹大招風,若大師尚在,以他身聲望和修為,還能震懾宵小。

  若隻我來,庇護你們倒是無虞,倘若依舊舉旗,要完成渡天下旁門的宏願,力有未逮。

  別的不說,光是太乙混元,自號旁門宗主這麽些年,就不會讓我等好過。”

  潘芳生性傲氣,故而同教弟子紛紛轉入別的門派,隻她資質極高,卻對各方招攬,並不動心。

  耳聽教中碩果僅存的長老,都自承無力托舉門派,極為失望,一時又有些茫然。

  公冶黃有些不忍,安慰道:“不過你們也不必灰心,我教雖已殘破,但大師遺志未滅。

  這位孟秋道友,從月兒島取得了大師創造出來的金丹之法,已是完整一套,不輸佛魔二道,隻傳播開來,還怕我教名聲不顯?
  以此而論,大師的志向,還是完成了大半,剩下的就要看孟道友抉擇,如何將這道法傳授下去,慢慢傳播開來。”

  潘芳眼睛一亮,忙問道:“莫非孟道友就是師叔選定的下一代連山掌教?”

  “哪裡還有什麽連山掌教?”公冶黃長歎一聲,道:“世上無永恆的教派,能煊赫一時,惠澤天下,已經足夠。

  我今天叫你們過來,主要便是想你們放下這個心結,專注修道。特別是潘師侄尤甚。

  如今我已成天仙,你們也不必擔心前面沒有領路。這些時日,我便講授如何成道地仙。

  再往後,你們仍舊要留在教中,自然是好;若是有更好的去處,想要離開,我也不怨。”

  潘芳想要開口,卻被公冶黃止住,那陶泅卻道:“我等要轉投別家,早就為之,何必等到現在?

  如今師叔成就天仙,令我等有了依靠;又有女殃神和玉羅刹兩位,震懾宵小;更得孟道友這等名滿天下的厲害人物幫襯,實則不比許多門派差。

  我們要是這個時候走,非但是不智,連多年堅持也要白費。”

  意料中事,公冶黃點點頭,便不多說,開始講道。

  在場的人中,除鄭八姑和陳玉鳳成了地仙,其余都是散仙。他所傳授的如何修成地仙,以及渡劫準備的經驗,正是合用。

  一連十多天,他和前次一樣,將自身經驗,講得透透徹徹,絲毫不嫌棄麻煩。甚至針對每個人,都有單獨指點。

  眾人都是大有所得,之後也並未急著回去閉關消化,而是深知機會難得,留在這裡,邊修行邊向公冶黃請教。

  又是許多日過去,潘芳找了過來,道:“我這地仙之劫,隨時可能到來,請你護持一番。”

  公冶黃十分高興,去往黑風谷那處大坑,重新布置了陣法。

  等她渡劫之時,一應散仙及孟秋都遠遠在外觀看,連在外打聽毒龍尊者是否回了滇西的鄭八姑,也趕了過來。

  陳玉鳳道:“潘道友修行的年限可不算少,資質也高,早到了臨門一腳。

  偏偏因為其師臨死之前,還耿耿於懷連山教之事,故而產生心結,害怕魔劫不能渡過,這才一拖再拖。

  幸虧前些時候,師叔把話說開,再加上同門的一番勸解,才慢慢放下。以她法力,這一次的劫數,應該順利。”

  鄭八姑偏頭對孟秋說道:“你先前成就散仙,無人指點,恐怕是經歷了不少風險。

  如今有師叔教導,並難得有潘道友在前渡劫,予你一分指引,想必你將來渡劫,還要更輕松些。”

  雖然孟秋修為高、法寶強大,渡劫應當無憂,但天劫凶險,能多一分把握,自然更好。

  眾人等待三日,天劫終於有了初兆,一抹淡雲,遮蔽了滿天星辰,月亮如同長毛一樣,有些模糊。

  從夜晚到白天,太陽初升時候,劫雲終於成型,濃黑一片,將剛冒出的金光盡數遮攔,換成隆隆的一片片電光。

  看這聲勢,比之鄭八姑當初渡劫,似乎小了一些,但身處其間,依舊會令人膽戰心驚。

  鞏霜鬟和趙光鬥等人,較之前站立的位置,往後又退了十裡,才覺保險。

  而孟秋、鄭八姑與陳玉鳳,依舊立在原地不動,靜候第一道雷光落下。

  轟隆一聲,漫山遍野震動。粗如水桶的幾十道閃電,直直而來,將中間的潘芳籠在裡頭,無有躲閃余地。

  這第一層的劫數,自然攔不住對方,即便不借助法寶、陣勢,也輕易化解。

  後面另有八道雷霆降落,一道比一道強大。直到第七道天雷,潘芳才覺吃力,用出了法寶。

  天雷之後,便是乾火之劫,幾可比擬孟秋當日在嵩山遭遇少陽神君弟子火行者,驅動離朱宮鎮島之寶陰陽雙龍碑的那次決鬥。

  那潘芳天資雖然不錯,但也是相較散修與各大派中的平庸之輩而言,比起最頂尖的弟子,還有不如。

  故而她這一劫數,渡得艱難。連上佳的法寶都毀掉了兩件,才安然脫身。

  鄭八姑問了問孟秋,道:“如何?”

  “我隻用於潛琉璃,無須其他神通,便可渡過。”孟秋也不謙虛。

  陳玉鳳也見識過他的手段,點頭附和道:“還是你如今的修為吧,等將境界修煉到潘道友這等程度,應該還要厲害三分。

  如此算來,就算拿我當年遇到的有形天劫而論,也難不倒你。還是要看天魔劫的難易,這可與修為無關,全看心性。”

  果然之後的巽風之劫,潘芳過得就有些勉強。好在她得了公冶黃經驗傳授,拚盡全力,借助陣法的力量,將劫雲打散。

  稍作休整之後,怪聲四起,群魔來襲,孟秋見識過公冶黃的天仙劫,這等程度的劫數,覺得很是一般。

  但以潘芳來看,卻是從修道至今,遇到的最為危險和恐怖的時刻,差幾不能渡過。

  好在這些時日,得了公冶黃指點,練成一枚凝神符,關鍵時候,將她從幻境中驚醒,才解脫出來。

  最終是有驚無險。一場天劫下來,孟秋神色沒有多少變化,道:“若是我以後晉升,天劫就這樣的威力才好。”

  鞏霜鬟和趙光鬥等人正從百裡外趕過來,正待上前恭喜,忽然公冶黃身形一動,移去了東北角,開口道:“哪位朋友在此,不妨出來一敘。”

  他面前忽然迸出一片金光,耀眼異常。從中間顯出兩大兩小,四個人來。

  孟秋認得大的一對男女,是楊鯉和陸蓉波,怕中間生出誤會,連忙一個劍光,趕了過去。

  他才一落下,公冶黃,開口道:“未知極樂真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海涵!”

  孟秋這才看出,兩個小人站在前面。其中一個身若十一二歲幼童,穿著一件鵝黃短衣,項下一個金圈,赤著一雙粉嫩的白足。

  另一個要更小一些,生得面如凝玉,目若朗星,長發披拂兩肩,玉耳滴珠,雙眉插鬢。

  發際上束著一個玉環項掛金圈,羅衫芒履,雖然是個幼童,卻帶著一身仙氣。

  聽得公冶黃的稱呼,孟秋嚇了一跳,竟是雲南雄獅嶺長春岩無憂洞的極樂真人李靜虛來了此地。

  此人曾與長眉真人一時瑜亮,已經度過三次天仙之劫,能飛升卻因故停留人間,是公認的現今天下最厲害的人物。

  那大些的童子笑道:“公冶道友苦盡甘來,終成天仙,可喜可賀!”

  他又伸手一指旁邊,道:“幾天前我看見山中浮起劫雲,想起我這曾徒孫,還只是散仙,沒有見過地仙之劫,故而帶他過來長長見識。

  卻不曾想,原來是道友家的晚輩,多有打攪,是我唐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